1樓:妙酒
神舟六號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
神舟五號,六號,七號的航天員分別是那些人
2樓:迪奧凝脂
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
神舟六號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
3樓:小情緒簡簡單單
神舟五號宇航員:楊利偉;
神州六號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
神舟七號宇航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
拓展資料:
載人航天是人類駕駛和乘坐載人航天器在太空中從事各種探測、研究、試驗、生產和軍事應用的往返飛行活動。
其目的在於突破地球大氣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的活動範圍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充套件到太空,更廣泛和更深入地認識整個宇宙,並充分利用太空和載人航天器的特殊環境進行各種研究和試驗活動,開發太空極其豐富的資源。
目前僅美、中、俄三國擁有自主載人航天能力。
實現載人航天必須突破三大技術難題:
一、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技術,把非常重的航天器送上近地軌道;
二、衛星安全返回技術;
三、良好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技術。
中國進行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2023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之行」。
202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
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
2023年10月12至17日,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第一次將我國兩名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同時送上太空。
2023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神舟八號發射升空後,與神舟九號對接,成為一座小型空間站。
2023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乘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這是長征火箭的第165次發射,也是神舟飛船的第四次載人飛行。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將第一次入住「天宮」。
33歲的劉洋也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
4樓:歐陽根樹
神舟五號是楊利偉。
神舟六號是,費俊龍、聶海勝。
神舟七號是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5樓:匿名使用者
神舟五號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
射中心,2023年10月15日,楊利偉;神舟六號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3年10月12日,費俊龍和聶海勝;神舟七號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3年9月25日,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
6樓:mrs藍色
5號楊利偉,6號聶海勝、費俊龍,7號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7樓:卡布奇諾妮米娜
五號:費俊龍、聶海勝,六號:翟志剛、劉伯明
8樓:匿名使用者
楊紫唱的好聽的詞語接龍群
中國航天載人飛船共發**幾次宇航員分別是誰
9樓:陸宵
一共載人航天六次,具體如下:
一、神舟五號
202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二、神舟六號
2023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
三、神舟七號
2023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四、神舟九號
神舟九號飛船於2023年6月16日18時37分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將第一次入住「天宮」。33歲的劉洋也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
五、神舟十號
北京時間2023年6月11日17時38分許,中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征太空。
六、神舟十一號
神舟十一號飛船於2023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神舟十一號由長征二號fy11運載火箭發射。
飛行乘組由兩名男性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擴充套件資料:
一、神舟一號
2023年11月20日凌晨,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鮮為人知的是,這枚載人航天工程的「先鋒官」,竟是由地面試驗用的電效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作為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二、神舟二號
2023年1月16日19時22分,中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至此,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7天。圍繞著飛船的測控和**,中國航天測控人員決戰太空,了緊張的工作。
「神舟二號」是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組成。其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它的發射完全是按照載人飛船的環境和條件進行的,凡是與航天員生命保障有關的裝置,基本上都採用了真實件。
三、神舟三號
2023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於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訊號裝置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呼吸和血液迴圈等重要生理活動引數。飛船工作正常,預定試驗目標全部達到,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與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相比,「神舟三號」飛船的發射,在運載火箭、飛船和發射測控系統上,採用了許多新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神舟四號
2023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零下29攝氏度低溫的考驗後,於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中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2023年1月5日,飛船安全返回並完成所有預定試驗內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
「神舟四號」飛船是第四艘無人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飛行中,飛船相繼完成了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和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任務。
10樓:準維
六次202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2023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
2023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神舟九號飛船於2023年6月16日18時37分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將第一次入住「天宮」。33歲的劉洋也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
北京時間2023年6月11日17時38分許,中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征太空。
神舟十一號飛船於2023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飛行乘組由兩名男性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不知道!??????
2023年9月25日中國神舟七號成功發射,此次的航天員是誰?什麼邁出了中國在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12樓:艾小呆的我
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翟志剛邁出了中國在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在北京時間2023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長征2f火箭發射升空。
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飛船於北京時間2023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 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神七載人飛船重達12噸。
長征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13樓:機智的黑默丁格
此次神舟七號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翟志剛邁出了中國在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並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飛船於北京時間2023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 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神七載人飛船重達12噸。
長征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14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時間9月25日晚,搭載著3名宇航員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執行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任務的主要內容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資料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
這三位航天員是經過艱苦的訓練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翟志剛曾入選「神五」梯隊;三人都曾入選「神六」梯隊。
他們在72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出色的完成了所有任務,航天員翟志剛成為了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
2023年9月27日16點43分24秒,翟志剛開始出艙,他在太空邁出第一步。16點59分,他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
2023年9月28日,「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返回地球。
15樓:匿名使用者
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好意思,航天員我只知道楊利偉不知道是不是。
神舟6號和神舟7號的航天員分別是誰?我國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務的是神舟幾號上的航天員?
17樓:穆子澈想我
1、神舟6號宇航員: 費俊龍;聶海勝。
2、神舟7號宇航員: 翟志剛;劉伯明 ;景海鵬。
3、我國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務的是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在神舟七號上。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
神舟號飛船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由專門為其研製的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基地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點在內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
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的意義
我國自行研製的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 六號,於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日上午9 00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10月12日9時零分零秒,發射神六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火箭在點火4秒鐘後升空,轟鳴聲迴盪在戈壁灘上空。這是長征火箭第88次發射。點火第200秒,整流罩分離成功。飛行中,整流罩能...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返回艙下落到地面附近時,由於受到阻力而做減速運動,在減速下降的過程中,返回艙
解答說在減速下降的過程中,高度變低,速度變小,故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 這個解釋是正確的。你所說的高度變低,重力勢能增大是當物體不受任何其它作用力時所出現的情況,這時機械能是守恆的。而飛船在降落過程中要受到來自空氣的阻力作用,因而是機械能要減少。孩子.重力勢能e mgh 神舟七號 載人飛船的返回艙下...
中國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的大概資訊
中國載人航天 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23330神州系列飛船 工程發展歷程 1992年9月 中國正式啟動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為此研製了載人飛船和可靠性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