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同修你好
你好!不殺生是為了讓我們常養慈悲心。
至於吃的東西,現在很多素食可供選擇。如果實在無法斷除肉食,可食用三淨肉。
第一、眼不見殺,沒有親眼為了給自己吃肉而殺死動物或看到殺死動物的慘相;
第二、耳不聞殺,沒有親耳聽到動物被殺死的聲音或從可信處聽聞是為了自己而殺的;
第三、不為己所殺,不是為了自己想吃才殺的。
不殺生是什麼意思
2樓:青竹遺風
不殺生是指不剝奪一切有情眾生的生命。自己不得殺生害命,也不能教別人殺生害命。
3樓:地底世界
物緣分-生物鏈-為什麼持不殺戒(2017/12/04)
大師讓我吃素,不殺生,不吃活物是什麼意思?
4樓:aaa**王
就是戒殺生唄 就是守戒唄 五戒是佛教重戒 必須守的 不然就有對應的因果疾病的
不吃活物就是 可以吃三淨肉 之後逐漸改為吃素 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
一、不見,我眼不見它被殺時的情景;
二、不聞,我耳不聽見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
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為我而殺者。
5樓:紫氣東來兮
吃齋唸佛,乃出家人基本要求。由此,可排除體內毒素,去除六根不淨。善男信女無不為之,這樣做,有益於身心健康,廣積善舉,日後升入天堂,極樂世界。
佛學裡的不殺生如何理解
6樓:金果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
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
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
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
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唸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
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7樓:丶蘇酌
不殺生
是中國大乘佛教中五戒
之一,其所說不殺生,是指不殺「有情眾生」。所謂有情眾生,實質是指「有靈魂的眾生」,表現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類和思想感情。
植物屬於無情眾生(地水火風也是無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說的「不殺生」範圍內。
不殺生是為了:
不讓有靈魂的眾生,因為身體的損毀而感到痛苦,同時避免這些靈魂,因為痛苦而生怨恨,前來報仇
增長自己的慈悲心,令自己更容易平靜,更容易契合修行。
佛教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眾生的類別雖有高低不同,但眾生的生命絕沒有貴賤、尊卑之分,如果人人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是和諧、和平、互助、互敬、互愛、融洽無間,將沒有一人會受到故意的傷害。雖然佛經中說,殺生有果報,殺人償命,吃它半斤,還它八兩,這是說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實。
但是我們不必把不殺生的著眼點擺在害怕受報的觀點上,果報是有的,但也並非絕對不可以改變的;養成慈悲心,才是不殺生的重點,也是佛菩薩化世的精神。
眾生(佛學術語):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生命形態。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無量生死輪迴,名為眾生。
十法界中,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為聖者,脫離生死,餘皆有情,天、人、阿修羅、傍生、鬼、地獄,歷經六道輪迴,是為凡夫。
梵語bahu-jana,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譯。音譯僕呼那、禪頭、社伽、薩埵。又譯作有情、含識(即含有心識者)、含生、含情、含靈、群生、群萌、群類。
『眾生』一語,普通指迷界之有情。雜阿含經卷六(大二·四○上):『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世本緣品載,無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於世,故稱眾生。俱舍論光記卷一解為受眾多之生死,故稱眾生。大智度論卷三十
一、大乘同性經卷上謂,眾生系以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故稱眾生。又不增不減經載,法身為煩惱所纏,往來生死,故稱眾生。一般以為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者為眾生。
若廣義言之,佛及菩薩亦含攝於眾生之中。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下):『攬五陰通稱眾生。
眾生不同:攬三途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雜阿含經卷四十
五、法華文句卷
四、大乘義章卷
六、往生論注捲上]
五戒是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飲酒。
五戒,是佛門四眾**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
《大毗婆沙論》雲:此五戒名學處。是近事者所應學故。
又名學跡。若有遊此。便升無上智慧殿故。
又名學路。此為徑路。一切律儀。
妙行善法。皆得轉故。又名學本。
諸所應學。此為本故。
8樓:羽艸
按《五戒表解》講,什麼是殺生?斷命曰殺,有情曰生。
斷有情命,是為殺生。
佛陀告誡我們,生命對每一個眾生都是寶貴的,都具有強力的求生怕死的願望,愛惜自己的生命。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每一個人都有求生存的權力,並且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應有安全感。這是人權最基本的要求。
在任何一種社會中,如果我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我們就會活得幸福,就能安心工作,社會才能向前發展,變得繁榮富強。反之,如果我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我們整天覺得自己不安全,隨時隨地都有生命危險,朝不保夕,生活在這樣極度恐懼與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如何才能活著,我們的主要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那有時間考慮好好工作,又怎能安心工作?!這樣的社會怎能發展?!
所以在世界上,第一寶貴的是生命安全,人們愛惜自己的生命重過世界上任何一件東西,甚至是自己的妻兒。所以佛陀把「不殺生」放在第一位。
請問佛教主張不殺生,那麼那些和尚平時都吃什麼呀?
9樓:阿
誰說的,什麼生物都不殺,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也是在佛教的眾生之中,但眾生版中又有:有情眾生權和無情眾生兩種、佛教說的不殺生,素食,是培養慈悲心,指的是有情眾生,包括(胎生、卵生、溼生、化生)。請你不要斷章取意,曲解事物。
10樓:
素食,當然我不太清楚雞蛋算不算素食,不過好像他們也吃。——平時就吃蔬菜、米飯、麵食。不會餓死的,放心吧,而且他們比常吃肉食的人要健康一些。
11樓:客路溪山
你想bai
當然了,佛門不
du殺生是隻不害性命。佛
zhi門的生命就dao是指的性命,版
平常大家說的生命權
不過是指能生長的東西。雖然如此,佛門還是呵止任意踐踏砍伐花草樹木,因為佛門認為有許多其他的能見或不能見的眾生依附止息於花草樹木。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理解的佛教不像你說的那樣的。
人要活就必須吃東西的,當年佛陀修行,日吃回一餐,早上託缽答乞食,施主給什麼就吃什麼。
佛教主張不殺生是基於生命有同等權利的角度來說的,希望眾生生慈悲心,培養善心。
現在很多高人用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去曲解事物,不要被迷惑了。
阿彌陀佛!
13樓:終端愛情
有疑惑就要去尋找,要尋找就要讀經,誰說的都沒用
佛教所說的不殺生是什麼意思???
14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不為了一己私慾隨便殺生,人完全不殺生是不可能的,走路都還能踩死螞蟻呢。糧食也都有生命呢。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殺生就是不去殺生靈,如果你迫不得已殺了的話,需要念經去超度它們比較好!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殺害任何動物包括人。
請問佛教中的不殺生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的不殺生是什麼意思 打架,鬥毆算不算
不殺生是中國大乘佛教中五戒之一,其所說不殺生,是指不殺 有情眾生 所謂有情眾生,實質是指 有靈魂的眾生 表現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類和思想感情。植物屬於無情眾生 地水火風也是無情 所以不在佛教所說的 不殺生 範圍內。不殺生是為了 1 不讓有靈魂的眾生,因為身體的損毀而感到痛苦,同時避免這些靈魂,因為...
佛教裡的不能殺生是指哪些,請問佛教中的不殺生是什麼意思
佛教似乎流傳這麼一句話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執著與幻想不能徵得 所以應該是相對一切眾生。請問佛教中的不殺生是什麼意思 佛教所說的不殺生是指不殺有情緒感知的生命,比如小動物會因為被殺而產生害怕,憤怒,恐懼等情緒 而植物和細菌不會。再一個是要考量有沒有殺心,比如打掃房間,你的心是為了清掃房間的...
海馬是吃什麼的,蚯蚓是吃什麼的
海馬和海龍的嘴很小,並且只宜覓食活餌,而不善於游水的它們又不能迅捷地捕食。儘管它們深受海水水族愛好者的寵愛,但是,這種獨特的習性,使得它們在水族箱裡的飼養存活頗具難度。雖然,豐年蝦 輪蟲 仔魚苗,都是適合它們的餌料,但是如何才能使它們能夠充分的覓食,這一點是海馬和海龍飼養存活的關鍵所在,餵食過程中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