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學嘗試
我國古代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是指八種製造樂器的材料。
一、簡介
西周時已將當時的樂器按製作材料,分為金(鍾、鎛、鐃)、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壎、缶)、革(鞀、雷鼓)、木(柷、敔)八類。
二、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
三、釋義:詩是表達內心情感的,歌是用延長音節來詠唱詩的,樂聲的高低要與歌的內容相配合,還要用標準的音律來使樂聲和諧。八種樂器的聲音諧調一致,不要互相錯亂侵擾,這樣,就能通過**達到人與神相和的境界。
擴充套件資料
各種八音的不同說法
一、佛學八音
佛學特有的八種聲音,即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歇音。
二、鎮隆八音
鎮隆八音是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的最古老樂種之一,屬民間**。即弦(二胡)、琴(月琴、揚琴、三絃)、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八種。
三、廣東湛江安鋪八音
安鋪**愛好者李元明秀才對古代「八音」進行了整改創新,採用本地特色的民族樂器:子鈴、小鈸各1對,小扣鑼、木魚、清磐、煞板、小鼓各1個,橫簫、洞簫、大筒各1支,高胡、二絃、三絃、琵琶各1架,椰胡、沉胡各2架、月琴、秦琴各2架,共22件,再譜人當地傳統的民間**曲調《報春來》、《小桃紅》、《浪淘沙》等來協奏。
四、樂昌八音
明清時期就盛行於廣東樂昌、湖南汝城等地,**時期尤甚。所謂「八音」,即是八個人分別手持小鑼、大鑼、鼓、鈸、二胡、笛子或簫管、嗩吶等,他們又分別扮演各種角色進行自拉、自打、自唱的一種表演唱形式。
2樓:匿名使用者
周禮·春官中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八音,也是最早的樂器分類法之一。
金音包括編鐘、特鍾、鐃
石音包括編磬、特磬
土音包括壎
革音包括鼓
絲音包括古琴、古瑟
木音包括柷、敔
匏音包括笙、竽
竹音包括簫、笛、管、篪
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中國古代把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統稱八音,其分類方式是( )
3樓:巨集聚變
中國古代把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統稱八音,其分類方式是製作材料。
金,古代稱銅為金,指鉦、鍾、鎛一類打擊樂器。湖北出土的楚國曾侯乙墓編鐘,由大小65個青銅鐘組成,懸掛在曲尺形鍾架上,連鍾架在內重一萬餘斤。所謂編就是一組之意。
鐘體上刻有2800多字的篆體銘文,記載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
石,指石磬一類樂器。《正字通·石部》:「石,樂器名,八音之一。」一般用石、玉製成,因大小厚薄不同,而發出高低不同的音響。湖北出土的楚國樂器編磬,大小共25個。
土,是指缶、壎一類樂器。用陶土製成,既可當飲器,又可做樂器。歌唱時擊缶為節奏。《史記》中有藺相如迫秦王擊缶的記載。
革,是指鼓類樂器。皮革可制鼓。鼓和鍾大都用於祭祀、舞蹈、慶賀、戰爭等方面,所以鐘鼓往往合稱,《詩經》中就有「鐘鼓樂之」的詩句。
絲,是指絃樂器。如琴、瑟、箏、琵琶等。因其弦多以絲為之,故稱。
木,是指木製了樂器,如拀、敔等。拀,亦名椌,形如方鬥,上廣下狹,敲擊聲音極響,多用於奏樂時指揮起止。敔,亦名楬,狀如伏虎,用於雅樂結束時。
匏,是指笙、簧一類樂器。匏是葫蘆科植物的果實,晒乾後作為笙、簧的墊子,可發出共鳴。
竹,是指簫、笛、竽、築、籥、笳類樂器。
4樓:墮落
材質 d
金 金屬 大小鑼 編鐘
石 玉石 磬
絲 彈撥樂器 大朊
竹 竹子 竹笛
匏 葫蘆似的東西 葫蘆絲
革 獸皮 鼓
土 木 忘了、、
我國古代樂器的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中,各個的代表樂器有那些?
5樓:茜茜
中國古代有一種按樂器的製作材料分類的方法,稱為「八音分類法」。八音是指的八種材料「金、石、土、革、絲、竹、匏、木」
「金」指用金屬製作的樂器,如編鐘。
「石」指用石頭或玉石製作的樂器,如磬。
「土」指用陶土製作的樂器,如「壎」、缶(fou)「革」用動物皮革製作的樂器,如鼓。
「絲」指用絲絃製成的樂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製成的樂器,篳篥、篪(音chi,二聲。古代兩端封閉的笛子)
「匏」指用葫蘆製成的樂器,如笙、竽。
「木」指木製的樂器,如(木兄)音zhu四聲、(吾攵)音yu二聲。
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都分別有什麼樂器?
6樓:幸福的lily筱麗
「金」指用金屬製作的樂器,比如鑼,鈴,三角鐵,編鐘,雲鑼。
「石」指用石頭或玉石製作的樂器,如壎、謦。
「土」指用陶土製作的樂器,如土埍,陶笛
「革」用動物皮革製作的樂器,如各種鼓。
「絲」指用絲絃製成的樂器,二胡,琵琶上的弦,所以它們和笛子稱為絲竹樂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製成的樂器,篳篥、篪(音chi,二聲。古代兩端封閉的笛子)
「匏」指用葫蘆製成的樂器,匏是我國古代對葫蘆的稱呼,當然可以做葫蘆絲了。。如笙、竽。
「木」指木製的樂器,,各種提琴,二胡,梆子,純木的就有木琴,如(木兄)音zhu四聲、(吾攵)音yu二聲。
中國古代有一種按樂器的製作材料分類的方法,稱為「八音分類法」。八音是指的八種材料「金、石、土、革、絲、竹、匏、木」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 孔 傳:「八音:金、石、絲、竹、匏(pao二聲)、土、革、木。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 鄭玄 注:「金,鍾鎛也;石,磬也;土,壎也;革,鼓鞀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書·謝靈運傳論》:
「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 ,孰敢爭能。
」八音本來是古籍中一種稱謂,最早見於《周禮·春官·大師》,後來逐漸為各種民俗與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樂昌八音、樂器八音、鎮隆八音等,是我們悠久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律史的重要符號。
1、我國古代八種製造樂器的材料,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史記·五帝本紀》:"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
2、泛指**。 晉葛洪《抱朴子·博喻》:"故離朱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辯八音之雅俗。"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冶鑄》:"虛其腹以振湯空靈,而八音起。"
3、八風之音。《呂氏春秋·孝行》:"雜八音,養耳之道也。"高誘注:"八音,八卦之音。"陳奇猷校釋:"八音,八風之音……陰陽家以八風分屬八卦,故高謂八卦之音。"
7樓:輕舞飛揚
中國古代有一種按樂器的製作材料分類的方法,稱為「八音分類法」。八音是指的八種材料「金、石、土、革、絲、竹、匏、木」
「金」指用金屬製作的樂器,如編鐘。
「石」指用石頭或玉石製作的樂器,如磬。
「土」指用陶土製作的樂器,如「壎」、缶(fou)「革」用動物皮革製作的樂器,如鼓。
「絲」指用絲絃製成的樂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製成的樂器,篳篥、篪(音chi,二聲。古代兩端封閉的笛子)
「匏」指用葫蘆製成的樂器,如笙、竽。
「木」指木製的樂器,如(木兄)音zhu四聲、(吾攵)音yu二聲。
8樓:小笑聊情感
八音是中國傳統器樂吹打樂的一種。原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樂器科學分類法,西周時已將當時的樂器按製作材料,分為金(鍾、鎛)、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壎、缶)、革(鞀、雷鼓)、木(柷、敔)8類。 八音也指民間 器樂樂種。
如山西五臺山一帶的八音會,所用樂器有管子
9樓:匿名使用者
金:各種銅管樂器,打擊樂器,〈比如鑼,鈴,三角鐵等〉編鐘,雲鑼石:壎、謦
土:土埍,陶笛
革:各種鼓
絲:二胡,琵琶上的弦,所以它們和笛子稱為絲竹樂器木:那就太多了,各種提琴,二胡,梆子,純木的就有木琴竹:笛子,京胡。葫蘆絲,笙
匏,是我國古代對葫蘆的稱呼,當然可以做葫蘆絲了。。
八音:中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
10樓:匿名使用者
八音是古代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材料所製成的樂器的統稱,後來人們把民間器樂的演奏形式也稱為八音。
11樓:豆豆的好朋友
八音是中國傳統器樂吹打樂的一種。原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樂器科學分類法,西周時已將當時的樂器按製作材料,分為金(鍾、鎛)、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壎、缶)、革(鞀、雷鼓)、木(柷、敔)8類。
八音也指民間 器樂樂種。如山西五臺山一帶的八音會,所用樂器有管子、嗩吶、海笛、笙、梅笛、簫、堂鼓、小鼓、大鑔、小鑔、大鑼、雲鑼等;廣西壯族的隆林八**隊,使用的樂器共有 8件,它們是:橫簫(笛子)一對,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絃一把,鑼、鼓、鈸各一副。
南寧市邕寧壯族八音則主要由大嗩吶、小嗩吶、五孔笛、鑼、鼓、鈸、壯族樂鼓等組成。海南地區流行的海南八音源於潮州**,因使用8 類樂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揚琴、三絃)、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彝族八音所用樂器有二胡、環簫(無膜笛)各一對,以及牛角胡、五鍟(小鑼)、鼓、鈸等;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所用樂器有二胡、橫簫(笛)各一對和五鍟、鑼、鼓、鈸等。
12樓:賈元斐英燕
中國古代把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統稱八音,其分類方式是製作材料。
金,古代稱銅為金,指鉦、鍾、鎛一類打擊樂器。湖北出土的楚國曾侯乙墓編鐘,由大小65個青銅鐘組成,懸掛在曲尺形鍾架上,連鍾架在內重一萬餘斤。所謂編就是一組之意。
鐘體上刻有2800多字的篆體銘文,記載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
石,指石磬一類樂器。《正字通·石部》:「石,樂器名,八音之一。」一般用石、玉製成,因大小厚薄不同,而發出高低不同的音響。湖北出土的楚國樂器編磬,大小共25個。
土,是指缶、壎一類樂器。用陶土製成,既可當飲器,又可做樂器。歌唱時擊缶為節奏。《史記》中有藺相如迫秦王擊缶的記載。
革,是指鼓類樂器。皮革可制鼓。鼓和鍾大都用於祭祀、舞蹈、慶賀、戰爭等方面,所以鐘鼓往往合稱,《詩經》中就有「鐘鼓樂之」的詩句。
絲,是指絃樂器。如琴、瑟、箏、琵琶等。因其弦多以絲為之,故稱。
木,是指木製了樂器,如拀、敔等。拀,亦名椌,形如方鬥,上廣下狹,敲擊聲音極響,多用於奏樂時指揮起止。敔,亦名楬,狀如伏虎,用於雅樂結束時。
匏,是指笙、簧一類樂器。匏是葫蘆科植物的果實,晒乾後作為笙、簧的墊子,可發出共鳴。
竹,是指簫、笛、竽、築、籥、笳類樂器。
古代銅的種類和價格,古代銅錢用的是什麼銅
黃銅 是銅抄鉛合金 在漢朝bai以前叫做 du 是一種硬通貨 青銅zhi 是銅錫合金 由dao於具有良好的鑄造效能 無毒 常常用來製作禮器 餐具 酒具 紫金 比較純的銅合金 很少見 這是在古書之中有記載 到目前為止 考古發掘 還沒有發現過黃銅或青銅的原材料 只有成品 考古發掘沒見過黃銅青銅的原材料我...
古代金銀如何換算,在古代的黃金,銀子,文錢之間是怎麼換算的?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 8 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 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 20。可知1兩 約可兌換8 11兩 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 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 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 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 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
古代金錠有的會標記1000,是什麼意思
到崇禎年間,抄平均來說1兩 約可兌換8 11兩 水滸中1兩金子大概兌換13兩銀子。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 8 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 10 十兩 二十兩 五十兩以至一百兩或三百兩,和 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 一樣。所以這裡的1000可能是 和其他銀兩的換算,具體要根據金錠的朝代。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