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就一個感覺,于丹胡說八道,把小人都能解釋成小孩,還好意思出書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2樓:匿名使用者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著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于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絡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彷彿讓人欣賞到了一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開啟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裡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于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于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于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
(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于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一個有意義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一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要對他人負責任。《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人與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說人與人更遠了。因為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記得顧城寫的一首詩《遠和近》: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與人之間,即便走得再近,也還是會有可能產生距離。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借用《論語》之語總結了與人相處的幾點原則:第
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第
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
三、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三點原則中我們可以悟出,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藝術,其前提是要保持一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其關鍵是要把握好相處的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與人和諧相處。
(三)交友之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幾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呢?
《于丹〈論語〉心得》中說,對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保留一條界限,這樣朋友也才能夠交往得長久。可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
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
從《于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的。通過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
快樂地生活!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800字左右吧
3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讀後感1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4樓:匿名使用者
》讀後感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座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裡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個人格**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裡,于丹的論語讀後感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讀後感《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開啟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後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對映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隨文贈言:
【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于丹的論語心得讀後感
5樓:匿名使用者
我一直把聖人分為兩類,一種是以陶淵明為代表的,完全離開塵世;另一種是以孔子為代表的,高尚而又積極入世。我向來是比較支援前者,我認為要想保持高潔的為人,「出淤泥而不染」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遠離這塊汙泥了,當然陶淵明的做法事實上似乎有點偏激,不滿督郵就摔案而去,似有點**,若是想表達正氣,大可留下來,痛斥督郵,那才叫氣魄,陶淵明的成功似乎也只在他事後寫的那篇 歸去來兮辭 ,否則他不是瞎胡鬧嗎。
而孔子有些不同,他做什麼都心平氣和的,回答精煉,人活著「恕」字最重要,這句話我覺得很精闢,人活著不是生氣的,款輸了別人,自己也會好過,事實上,仔細想來所有的不快都是由於我們在這方面做得不好,是想我們遇到的不快,若是有一方退讓了,那麼會有針鋒相對的局面嗎?當然,一班不會有,但是對個別存心找茬的就不好說了。
于丹老師說的那個豪豬的故事特別有趣,那些豪豬取暖,遠了就冷,而近了就會扎到對方,於是在磨合之下,他們選擇了一個不近不遠的距離,由此看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不是越近越好,適度才是最重要的,「距離產生美」原來在孔老夫子時代就有所預言了,這也正好解釋了我們在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古人的生活智慧在當下還是適用的。
孔子還強調言行中行更重要,我覺得這有點片面,當然只是在特殊情況下不適用罷了,比如說藺相如,他就是隻說話不做事的典範,若是他覺得行動比說話更重要,還真帶兵去打秦國了,那麼趙國真得早滅了,當然,趙括要謝謝他不用遺臭萬年了。但是,孔老先生絕不是這個意思,他只是要表明:我們要言必行,行必果。
這也是人生智慧,我們胡亂的答應一大堆,但是卻什麼也沒做好,當初許諾的再好也是沒用的。
宋代趙匡胤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確,論語的魅力就在於貼近生活,大多在我們生活中都用的到,當然,有些陳腐的封建內容我們要摒棄,但是,這本書還是值得我們去仔細品讀的。
于丹的論語心得讀後感
我一直把聖人分為兩類,一種是以陶淵明為代表的,完全離開塵世 另一種是以孔子為代表的,高尚而又積極入世。我向來是比較支援前者,我認為要想保持高潔的為人,出淤泥而不染 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遠離這塊汙泥了,當然陶淵明的做法事實上似乎有點偏激,不滿督郵就摔案而去,似有點 若是想表達正氣,大可留下來,痛斥督...
于丹《論語》心得電子書,于丹《論語》感悟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于丹 論語 感悟電子書txt全集 于丹bai 論語 感悟 txt全集 附件已du上傳到 內容內預覽 第1節 孝敬容之道 1 孝敬之道 論語 的樸素和溫暖,就在於裡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去腳下樸素的起點。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我們今天已經遠離了產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社會中...
誰有百家講壇于丹論語心得的文章啊
我已整理出其第一篇 天地人之道 的文字稿 後幾篇也準備做 是根據電視錄相整理出來的,與電視字幕基本是一字不差,現已用word編輯成文,b5紙,4號字,約有一萬字,九頁 我想放在網上供大家享用,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知情者請在這網上告訴,或給我來郵件,我現在借用的信箱是 wangrong7142 2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