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塵埃開出花
1、「豕」,《左傳-莊公八年》中有:「齊侯遊於姑棼,逐田於貝丘,見大豕。
譯文:齊候在姑棼視察,走在貝丘的田地中,看到一隻大豬。
2、「豚」或「肫」,本指小豬,亦作豬解。
3、「彘」和「貕」也是指豬。
4、因面黑而稱「黑麵郎」
5、「烏金」之名始於唐代,因有人養豬致富而得名。
古代與豬有關的詩:
1、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出自:南北朝 · 佚名《木蘭詩 / 木蘭辭》
譯文:爹孃聽到她回來相互攙扶出村迎接她,姐姐聽說她回來在家梳理化妝準備迎接她,弟弟聽到她要回家就磨刀殺豬宰羊準備好慶祝的了。
2、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
出自:元 · 王冕《冀州道中》
譯文:如果沒有好兒孫,那麼便與豬狗沒有差別。
3、縛虎何堪責,騎豬尚不勝
出自:宋 · 晁說之《斬將》
譯文:捉老虎**能責怪(捉不住),要騎上豬尚且都不一定行。
4、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出自:宋·陸游《 遊山西村》
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裡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裡待客菜餚非常豐繁。
2樓:上饒尚美醫療
「豬」在我國古代有許多別稱。使用頻率僅次於「豬」的是「豕」。《左傳·莊公八年》說:
「齊侯遊於姑棼,逐田於貝丘,見大豕。」豬亦作「豚」或「肫」。本指小豬,亦作豬解。
古代方言中「彘」和「稀」也是指豬。《方言》說:「(豬)關東西或謂之彘」,「南楚謂之豕希」。
豬還有許多有趣的戲稱,如因面部黑色而稱「黑麵郎」。宋代孫奕《示兒編》說:「豬曰長喙參軍、烏金。
」「參軍」是古時官名,豬因喙長,故戲稱。「鳥金」之名始於唐代,因有人養豬致富而得名。還有一種稱法叫「糟糠氏」,乃因豬以糟糠為食,故稱。
宋代陶谷(《清異錄·獸)》說:「偽唐陳喬食蒸肫,曰:『此糟糠氏面目殊乖,而風味不淺也。
為什麼古漢語裡對豬有很多稱呼,如彘、豕、豚,直到讀了《西遊記》才看到有「豬」的稱呼?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彘和豕早在甲骨文時代就出現了,意為野豬。
彘和豕都在甲骨文裡出現的次數最多,兩者是通用的,就好比狗和犬,意思都差不多。
當然,在甲骨文中,彘比豕多了一支箭,意思就是甲骨文裡的彘是指有凶性的豬,彘頭上多一個牙,即野豬。
直到戰國時期,豕和彘才分化通譯。
彘是指被圈養馴服的野豬,有時也指野性未馴的野豬。
豕則成為野豬的統稱。
我們可以想象在上古時期,我們華夏的先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那時打獵捕捉的野豬,幾乎都沒有圈養多久,直接就煮開吃了。
事實上,那時的先民,因為生產力落後,不得不敬天地,為感恩先祖披荊斬棘為後人建立棲息地,所以自上古時期,先民們遇到豐收季節就會祭祀天地,祭祀祖宗。
如《尚書·周書·召誥》曰:「越翼日戊午,乃社於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如《周禮·天官·冢宰》曰:「牛夜鳴則;羊泠毛而毳,羶;犬赤股而躁,臊;鳥皫色而沙鳴,狸;豕盲視而交睫腥;馬黑脊而般臂,螻。」
如《詩經·大雅·公劉》曰:「執豕於牢,酌之用匏。」
如《漢書》曰:「凡言彘者,皆豕之別名。」
在這裡的意思,豕是獵獲的野豬,然後入牢圈養,當祭祀之用,所以豕是指祭祀用的野豬,彘是指圈養用來祭祀的野豬,也指圈養被馴服的野豬。
但是在野豬群中,野豬王比普通野豬的體型大。先民們要祭祖,自然要選體型較大的野豬。
經過人口的發展,我們華夏的先民佔據的領地越來越多,不同地方的動植物,品種都不可能相同,所以先民們找到了體型非常小的野豬,味道又比以前那些大型野豬好吃。
對這種小型野豬,現在的我們稱之為矮小豬種,對那些體型巨大的野豬,我們稱之為大型豬種。
但是在上古時期,先民們可沒有什麼豬種不豬種的,小型的通通叫作豚,大型的通通叫作彘。
比如香豬、藏豬,這些小型豬種,在上古叫作豚。
如《孟子·梁惠王上》中說:雞豚狗彘之畜。
如《說文解字》中說:豚,小豕也。
雞豚狗彘之畜,這裡把豚和彘當成兩個不同種類的家畜。
那些矮小豬種,體軀矮小,四肢細短,頭較直,額部皺紋淺而少,耳較小而薄,略微下垂。背腰寬而微凹,腹大豐圓觸地,不足半米高,一般體重30千克,像豬多過像貓像狗。
而東北臨近俄羅斯那邊的地區,那裡的野豬體型巨大,身軀健壯,四肢粗短,頭較長,長著長毛,耳小並直立,身高一米多高,體重最大可以長到400千克,活脫脫就是一架坦克。
這兩個極端的豬,在上古先民看來就是兩個不同種類的動物,好比狼和狗。
所以就把大型豬種的野豬稱之為彘,矮小型豬種的野豬稱之為豚,而這兩個種類酷似的家畜,統稱為豕。
如西漢的毛亨《已經注》曰:「豕,豬[豕者]也。」
除此之外,還有豭和豨等稱呼。
如西漢的揚雄《方言》曰:「豬,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關東西或謂之彘,或謂之豕。南楚謂之豨。「
這是因為地方不同,稱呼才不盡相同,比如《晏子使楚》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梔。」
我們現代罵人曾罵過「你是豬呀!」其實早在上古,先民也有用豬來罵人。
如《左傳·定公十四年》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這婁豬即母豬,艾豭即是公豬,借指面首或漁色之徒。
4樓:匿名使用者
豕 shǐ
彘 zhì
豚 tún (豚,小豕也)
亥 hài
豵 zòng (豬生六個月叫豵)
古漢語裡對豬有以上很多稱呼,因為這是當時漢人的主食肉類,且各地的稱謂又不統一所致。
古代人們對豬,鼠的稱呼,為什麼古漢語裡對豬有很多稱呼,如彘豕豚,直到讀了《西遊記》才看到有豬的稱呼?
豬在古代又被稱為豕,或者稱為豚或彘,在祭祀時則被稱為剛鬣。在 西遊記 中,豬八戒當養老女婿時自報家門就是報的 豬剛鬣 豬是豚或彘 鼠就是鼠 詩經 裡就有 碩鼠 豬是豚 鼠就不知道啦 本來我什麼都不知道 就為了這兩分 豬除了豕還有彘 鼠不大清楚哈 詩經裡面不是有碩鼠麼 為什麼古漢語裡對豬有很多稱呼,如...
古漢語裡什麼事單雙音詞,音讀詞,在古漢語中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有什麼不同
單音詞 就是單音節詞,古漢語大部分都是單音詞,如 耳 目 走 趨 疾 病 飢 饉,與現代漢語中的這些詞意義上有一定區別。因為佔大多數,所以有各種詞性的詞。雙音詞 就是雙音節詞,上古漢語中的雙音詞比現代漢語中要少得多,雙音節詞中,比較特殊的一類是雙聲疊韻詞,雙聲是指兩個字的聲母相同,疊韻,是指兩個字的...
誅在古漢語中有什麼意思,誅與殺在古漢語中的異同
1 誅,討也。說文 誅,代。誅猶責也。白虎通 誅以馭其過。周禮 太宰 誅求無厭。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 齒路馬有誅。禮記 曲禮 注 罰也。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理,曹其首也。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 於予與何誅?論語 公冶長 甚悖逆不軌,宜誅討之日久矣。漢 桓寬 鹽鐵論 本議 3 又如 誅放 責斥其罪並予以放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