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旳弟二句的意思是什麼

2021-05-05 05:51:39 字數 3582 閱讀 6530

1樓:

第二句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意思是: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

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

2樓: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註釋】

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2、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3、佳節:美好的節日。

4、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5、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譯文】

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賞析】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17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

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

「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

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

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

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

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

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3樓:東魯冷月

每逢佳節倍思親。意思是,每當到了節日,就更佳思念親人

4樓:杏花弦外雨飄飄

每遇到美好的節日,我就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什麼?

5樓:百里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意思是指:「詩人獨自一個人在別人的家鄉,就成為他鄉的客人了,每當遇到過年、過節的時候就會更加想念家中的親人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出自唐朝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是這樣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在別人的家鄉里非常孤獨十分鬱悶,他也很寂寞,十分想念家中的親人,想念在家中和弟弟們玩耍的情景,和家人一起登高的情景,一起看小鳥的情景,和家人團圓在一起的情景,一起捉茱萸的情景,一起下水游泳的情景,和弟弟們爬樹的情景,那是多麼快樂呀!現在,人們常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表達自己或者別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思念朋友。它已經成了一個千古名句。

6樓:匿名使用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7樓:某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

王維長年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尤其是重陽節,在家家戶戶都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的日子裡,王維怎能不想起在家是和親人手挽著手,頭插著茱萸登高遠眺的情景呢?這個佳節更勾起詩人思念家鄉,想念家鄉親人之情。

全詩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是:我獨自一人在他鄉做客,每遇到美好的節日,我就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現在人們常用這兩句詩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8樓:一尊的家

九月九日是王維寫的意思是是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節加倍想念遠方的親人。

9樓:匿名使用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0樓:魚禾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

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

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11樓:匿名使用者

慢慢地想,你就知道了。再看看註釋。

12樓:匿名使用者

允弘眾%冗n~u今幾點了,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編故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編一個故事

重陽節到了,身在異鄉的王維不由得十分想念遠在故鄉的老母親,十分想念遠在故鄉的親人,這種想念是撕心裂肺的,想起來王維的淚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無奈,只好來到客店以酒消愁,但是,酒越喝得多,卻越不覺得醉,本來是解愁的,但卻越喝越憂愁。淚眼濛濛中,王維彷彿看到以前重陽節到時,老母親準備好大餅和美酒,對我...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

作者 王維 朝代 唐代。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標籤 思鄉 重陽節 唐詩三百首 小學古詩 情感 節日 其他。譯文 註釋。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淒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王維這首 九月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出這首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