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卡珊德拉的主人
循循善誘 ( xún xún shàn yòu )
解 釋: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於。誘:引導,教導。指善於有步驟地引導別人學習。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用 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示 例:徐遲《牡丹》:「她果然成為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了。」
近義詞:諄諄教導、誨人不倦、孜孜不倦、教導有方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對孔子非常崇拜,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他稱讚孔子的教學方法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雖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也作:諄諄善誘。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 循循善誘,最早出自《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循循」,有步驟的樣子,「循循善誘」就是善於有步驟地引導別人學習。
孔夫子是啟發式教學的創始人,他非常注重「循循善誘」,目的是讓學生既能比較順利地接受新知識,又能始終保持求知的慾望。顏淵是孔夫子的得意門生,天分應該是很高的吧,他對孔夫子的「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近乎崇拜。他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意思是說,孔夫子先教他知古今,達事變;然後教他尊所聞,行所知,使他始終保持求知的慾望。孔子的有步驟的教學始於學生的「憤」「悱」狀態,他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發式教學就是要從學生想弄懂卻無法弄懂,很想說清卻無法說清的時候開始,然後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去弄懂、去說清。
蘇格拉底是西方啟發式教學的鼻祖,他的教學也是「循循善誘」,這從被廣泛引述的他教導一個青年對正義與非正義的認識的經典案例可以得到佐證,這裡不再贅述。 「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它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的核心在於意義建構,同化或順應是完成意義建構的基本方式。
在學習中,所學知識能納入原有的認知圖式中,這是同化。在外顯學習中,假如能夠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去接近各自的原有的認知圖式,同化就順利得多。假如原有的認知圖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識,那就要改變原有的認知圖式以適應新知識的學習,這就是順應。
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學習,也會使順應變得比較容易。這就是「循循善誘」在建構主義中的意義。含有的成語是:
春風化雨 良師益友 為人師表 誨人不倦 教學相長 循循善誘 因材施教 一傅眾咻 有教無類 薪盡火傳 名落孫山 青出於藍 斷機擇鄰 言傳身教
3樓:方裕立
孔子**描述孔子的一段話,指孔子講究教學方法,善於引導。成語是循循善誘
EXCEL vb迴圈語句,Excel vba迴圈語句
沒看懂你的行列關係,我猜是不是這樣 sub test for i 35 to 52 next end sub 鎖定單元格是啥意思?excel vba迴圈語句 50 既然兩個for之間沒有聯絡,為何不直接做兩個迴圈呢for x 1 to 20 if x 15 then exit fornext for...
continue是跳出本次迴圈還是所有迴圈
continue語句在c語言中的作用是跳過此語句下面的語句,然後繼續迴圈,並不是跳出迴圈。就拿問題中的程式來說,如果i 2時,進入do迴圈,i 3 2 3 2,if 2 條件是正確的,執行continue語句,跳過本迴圈下面的語句,即跳過n 再判斷while i continue的作用是在迴圈結構中...
c語言goto語句死迴圈,goto語句是迴圈語句 會死迴圈 嗎?
當執行到goto num 程式就會跳轉回到num printf a 然後又繼續向下執行,如此反覆迴圈下去 你的for迴圈每次初始i 0 然後進來goto num,這樣每次for迴圈中的判斷i都是0 10,所以就是死迴圈。所以說一定要把判斷條件的初始化放在迴圈開始之前。此處應該把i 0的賦值放在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