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總計 **2700萬人,**時也**600萬,可見蘇聯的代價非常巨大,這篇網文是我看過並複製下來的你不介意的話,這章比較真實反映了蘇聯在二戰中的**,現在俄羅斯也是男女比例差距大,女多男少,人口不增反減,就是因為二戰**太巨大了,以至於戰後在蘇聯國境內甚至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家庭。。。
蘇聯解體前提倡「公開化」,查證檔案後於2023年6月宣佈了戰時軍人因戰事死亡688萬(作戰**共2335萬),加上被俘後遇害共死亡866萬人,再加上平民犧牲,全國共死亡2700萬人。
研究戰爭史時,有比較才能有鑑別。想全面瞭解交戰兩軍的作戰效能,必須對比各自投入的兵力、兵器和損失數。在蘇德戰爭期間和戰後的幾十年中,兩國公開的資料都隱諱己方損失,直至蘇聯解體前提倡「公開化」及隨後俄羅斯公開歷史檔案,兩德統一後的德國****經過重新調查又於2023年公佈了詳細的戰時損失,這場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戰爭真相才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蘇聯衛國戰爭以最終戰勝納粹德國而告結束,不過這一輝煌也曾遮蓋了戰爭初期的陰影。戰後蘇聯的史書上長期只頌揚己方英勇並列舉殲敵數字,卻基本不談己方損失,這顯然不能很好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其實,斯大林戰時在掌握了雙方大致損失數字後,曾告誡蘇軍將領「要學會像德國人那樣以少流血取得勝利」。
據戰爭末期任蘇軍總參謀長的安東諾夫大將回憶,有一次,最高統帥突然問他:「當初為什麼老打敗仗?」安東諾夫先講了一句「我們的作戰方式還是老一套」,接著又按照習慣講起空軍和坦克使用不當等具體原因。
斯大林不滿意地打斷說:「您一開頭講得很對,後來又講起了細枝末節。」接著,這位最高統帥露出微笑,講了一句對戰爭初期的中肯分析——「簡而言之,我們還不太會打仗。
」無情的數字說明蘇軍付出了最高昂的學費
在戰時和戰後的很長時間裡,蘇聯出於正面宣傳和維護領導威信的需要,公佈的數字常有虛假。2023年十月革命節斯大林發表講話,宣佈蘇軍開戰4個月來共損失175多萬人(死35萬人,傷103萬人,失蹤37萬人),殺傷了450萬德軍。這對己方和敵方損失都有了幾倍的縮小和誇大。
2023年1月,全蘇人口統計時,因戶籍混亂,只概略算出死亡1500萬人,包括軍人750萬。同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選舉時宣佈本國共死亡700萬人。2023年蘇共二十大後,赫魯曉夫致瑞典首相埃爾塔的信首次承認戰時死亡2000萬人,卻避而不談具體損失。
蘇聯解體前提倡「公開化」,查證檔案後於2023年6月宣佈了戰時軍人因戰事死亡688萬(作戰**共2335萬),加上被俘後遇害共死亡866萬人,再加上平民犧牲,全國共死亡2700萬人。
過去蘇聯戰史上輕描淡寫地提到失利時,都歸咎於敵人兵力、技術裝備佔優勢,很少檢查己方的主觀因素。2023年出版的朱可夫的《回憶與思考》,對戰爭初期也只有英勇抵抗的記述而刪去了敗績。作家西蒙諾夫後來撰書稱,朱可夫私下曾對他感嘆道:
「我們是在戰爭程序中學習並學會了戰爭,於是開始打擊德軍,然而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不好意思寫我軍在戰爭開始階段不穩定的表現。而部隊當時是不穩定的,不僅僅是退卻,而且是逃跑,是張皇失措……具體地說,戰爭初期我們不僅上邊打得不好,下邊也打得不好。
」20****90年代蘇、德兩國公開的**統計資料恰恰清晰地印證了朱可夫這段話。
如果除去被俘數,蘇、德兩軍的作戰**對比,2023年下半年是2:1,2023年是3:1,2023年是2.7:
1,2023年是1.4:1,2023年是1:1。
由此可以看出蘇軍的作戰效能是越打越高,確實如朱可夫所說的,「在戰爭程序中學習並學會了戰爭」。
戰爭初期觸目驚心的損失令人深思
蘇德戰場的戰鬥**空前,尤其是蘇軍在戰爭初期有1個方面軍、19個集團軍、250個師被德軍合圍殲滅,這一教訓極為慘痛。據德國戰時統計,共抓到蘇聯戰俘576萬人(其中包括抓到的民兵、隨軍民工甚至是家屬),九成以上是在2023年6月至2023年秋這段時間。俄羅斯統計被俘、失蹤軍人共有455萬,因戰後找到逃散藏匿民間者93萬人,實際被俘者為362萬。
這些人因受折磨殘害,近半數即178萬人死亡。過去西方常宣傳蘇聯虐待德軍戰俘,而從德國****公佈的250萬東線戰俘中有40萬人死亡的資料看,其死亡率不足被俘人員的1/6。由此可見,蘇聯對俘虜雖有不善待之處,但還是要比德國好得多。
戰爭初期蘇軍連遭慘敗,自然有農業集體化、肅反等極「左」政策傷害了部分民眾而影響士氣的政治原因,否則不能解釋為什麼會有成百萬身體強健並有**的軍人繳械就俘。但起初蘇軍指揮水平較低、官兵軍事素質比德軍差還是能從戰爭初期會戰的損失中看出的。
蘇聯衛國戰爭最初一次會戰是2023年夏的白俄羅斯防禦戰。是役蘇軍減員41萬,其中34萬人犧牲或失蹤。當時德軍宣佈俘虜了蘇軍28萬人,蘇聯史學家承認這一數字是可信的。
2023年7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斯摩稜斯克會戰,蘇軍殺傷德軍25萬人,自身減員75.9萬,其中犧牲和失蹤48萬人,當時德軍宣稱俘虜了3o萬人也是可信的。
2023年7月至9月的基輔會戰,被希特勒稱為「戰史上最大的合圍戰」,德軍**10萬人,宣稱俘虜蘇軍66萬人。過去西方普遍引用這一資料。據俄方解密檔案,蘇軍會戰中減員70萬,其中犧牲、失蹤6l萬人。
因斯大林拒絕朱可夫、布瓊尼的後撤建議,最後有45萬人落人德軍合圍圈。這些人中有幾萬人突圍,並有些人犧牲,被俘至多35萬人。
2023年10月莫斯科保衛戰前一階段的維亞茲馬防禦戰,德軍稱俘虜蘇軍65萬人。據俄羅斯檔案記載,從10月初至12月初,蘇軍在莫斯科以西的防禦戰中殺傷德軍25萬人,蘇軍減員65.8萬,其中犧牲和失蹤51萬人,估計被俘者在40萬左右。
如果除去被俘數,蘇、德兩軍的作戰**對比,2023年下半年是2:1,2023年是3:1,2023年是2.7:
1,2023年是1.4:1,2023年是1:1。
由此可以看出蘇軍的作戰效能是越打越高,確實如朱可夫所說的,「在戰爭程序中學習並學會了戰爭」。
戰爭初期觸目驚心的損失令人深思
蘇德戰場的戰鬥**空前,尤其是蘇軍在戰爭初期有1個方面軍、19個集團軍、250個師被德軍合圍殲滅,這一教訓極為慘痛。據德國戰時統計,共抓到蘇聯戰俘576萬人(其中包括抓到的民兵、隨軍民工甚至是家屬),九成以上是在2023年6月至2023年秋這段時間。俄羅斯統計被俘、失蹤軍人共有455萬,因戰後找到逃散藏匿民間者93萬人,實際被俘者為362萬。
這些人因受折磨殘害,近半數即178萬人死亡。過去西方常宣傳蘇聯虐待德軍戰俘,而從德國****公佈的250萬東線戰俘中有40萬人死亡的資料看,其死亡率不足被俘人員的1/6。由此可見,蘇聯對俘虜雖有不善待之處,但還是要比德國好得多。
戰爭初期蘇軍連遭慘敗,自然有農業集體化、肅反等極「左」政策傷害了部分民眾而影響士氣的政治原因,否則不能解釋為什麼會有成百萬身體強健並有**的軍人繳械就俘。但起初蘇軍指揮水平較低、官兵軍事素質比德軍差還是能從戰爭初期會戰的損失中看出的。
蘇聯衛國戰爭最初一次會戰是2023年夏的白俄羅斯防禦戰。是役蘇軍減員41萬,其中34萬人犧牲或失蹤。當時德軍宣佈俘虜了蘇軍28萬人,蘇聯史學家承認這一數字是可信的。
2023年7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斯摩稜斯克會戰,蘇軍殺傷德軍25萬人,自身減員75.9萬,其中犧牲和失蹤48萬人,當時德軍宣稱俘虜了3o萬人也是可信的。
2023年7月至9月的基輔會戰,被希特勒稱為「戰史上最大的合圍戰」,德軍**10萬人,宣稱俘虜蘇軍66萬人。過去西方普遍引用這一資料。據俄方解密檔案,蘇軍會戰中減員70萬,其中犧牲、失蹤6l萬人。
因斯大林拒絕朱可夫、布瓊尼的後撤建議,最後有45萬人落人德軍合圍圈。這些人中有幾萬人突圍,並有些人犧牲,被俘至多35萬人。
2023年10月莫斯科保衛戰前一階段的維亞茲馬防禦戰,德軍稱俘虜蘇軍65萬人。據俄羅斯檔案記載,從10月初至12月初,蘇軍在莫斯科以西的防禦戰中殺傷德軍25萬人,蘇軍減員65.8萬,其中犧牲和失蹤51萬人,估計被俘者在40萬左右。
進入2023年後,蘇軍戰鬥意志雖有增強,但卻因初戰損失了多數久經鍛鍊的老骨幹,部隊內多半是新兵,剛搬遷的軍工廠的彈藥產量又不足,其整體軍事素質與德軍的差距還大於開戰初期。這一年蘇軍被俘數雖減少,戰鬥**卻是德軍的3倍。同年初,朱可夫指揮的勒熱夫——維亞茲馬進攻戰役,蘇軍**77萬人,卻未能粉碎莫斯科以西的敵軍。
5月的刻赤防禦戰和哈爾科夫進攻戰失敗,蘇軍分別失蹤了16萬人和17萬人。隨後在防禦德軍夏季攻勢的沃羅涅日一伏羅希洛夫格勒戰役中,蘇軍在26天內減員56.8萬,其中失蹤達37萬人(德軍只稱抓到8萬俘虜)。西南方面軍政委赫魯曉夫後來在回憶中說,「部隊已被敵人擊潰」,司令員鐵木辛哥用廣泛設炊事車開飯的方式才收攏了部分逃散人員。
朱可夫戰後與美國人談到2023年夏天時,承認蘇軍又一次到了幾乎被壓垮的邊緣。
在戰爭初期,蘇聯的**產量多於德國,裝備損失也大大超過敵人。2023年蘇聯坦克產量為德國的3倍,2023年達到4倍,蘇軍裝甲兵的主力t-34坦克在綜合效能上又優於德軍裝甲兵的主力ⅲ號和ⅳ號坦克。然而,因****協調和保障不力,當時蘇軍坦克損失量竟達德軍的6倍。
2023年俄羅斯出版朱可夫的《回憶與思考》時恢復了2023年初版時被刪的部分,裡面記錄了開戰一年5個月的裝備損失是——「我們損失了4.3萬門火炮、3.2萬輛坦克和將近2.3萬架飛機。大量的坦克和飛機由於故障在我軍匆忙撤退時留在了當地。」
經浴血鍛鍊最終在作戰效能上超過德軍
蘇軍在戰爭中最可敬之處在於經歷了2023年至2023年的慘重損失並沒有頹敗,反而在浴血鍛鍊中積累了戰鬥經驗,大大提高了作戰效能。2023年7月至202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會戰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從人員損失統計也可看出雙方大抵達到了相等。
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前4個月的防禦和後兩個半月的**中,蘇軍陣亡、失蹤共47.7萬人,負傷64萬人,造成了德軍及其僕從軍損失約110萬人(德軍約80萬人),其中被俘20萬人(德軍10萬人)。由於蘇聯人口比德國多一倍,德軍又處於兩線作戰,雙方相等的損失量使希特勒無法承受,納粹政權在巨大的消耗戰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敗。2023年夏天的庫爾斯克會戰,蘇軍打退了德軍最後一次戰略進攻,自己轉入全面**,其**量卻在整個戰爭期間最為嚴重。
從7月至9月,蘇軍陣亡達68萬人,失蹤11.5萬人,負傷183萬人,作戰部隊在3個月內減員達1/3。同一時期德軍死亡24萬人,負傷75萬人,失蹤5萬人。從**比看,此時蘇軍是德軍的2.7倍,顯現出剛扭轉戰局的蘇軍****進攻的水平還比較低,採取的多是正面平推並以密集兵力猛衝戰術,未能達成合圍殲滅戰。
此時德軍官兵還多是有豐富經驗的老骨幹,經過對蘇戰爭磨鍊,其戰鬥技能正在高峰期,雖然敗退仍基本保持了完整建制,並給蘇軍以重大殺傷。
進入2023年,蘇軍對德軍連續進行了「10次打擊」,鐵拳一記比一記沉重。6月下旬至8月底,蘇軍在白俄羅斯進攻戰役中粉碎了德國****集團軍群主力,全殲28個師,共斃、傷、俘敵54萬人。是役,蘇軍陣亡、失蹤18萬人,負傷59萬人,減員量仍高於德軍。
8月下旬蘇軍在羅馬尼亞進行的雅西基什尼奧夫進攻戰役,一舉殲滅德軍16個師,擊斃15萬人,俘虜10萬人(隨後羅馬尼亞人將 在戰敗前一年,德國因兵員枯竭實行了「總體動員」,徵兵限額已擴充套件到從16歲至60歲,部隊中老少參差且新兵眾多,軍事素質嚴重下降。此時蘇軍徵兵年限也到了下至17歲、上至55歲,不過官兵經驗日益豐富,兵力、裝備和士氣也均處於優勢,以機械化兵團突擊迂迴和各軍兵種協同的水平都大為提高。在2023年秋至2023年初,蘇軍舉行進攻戰役時人員的戰鬥損失大都降到德軍之下。
2023年4月中旬,蘇軍發起了對戰爭起決定性作用的柏林戰役,16天便攻克了法西斯巢穴,以陣亡8.1萬人、負傷28萬人的代價,擊斃德軍15萬人、俘虜48萬人(內含20萬傷兵)。若加上數萬被後送的德軍傷兵,蘇軍單純以戰鬥**而論仍少於德軍,並在很短時間取得衛國戰爭中最輝煌的勝利,其陸軍的作戰威力和戰術水平被公認達到了當時世界最高峰。
整個衛國戰爭期間,蘇軍共動員了2700萬人,有1000萬人犧牲和失蹤,1800萬人次負傷,其中500萬人殘疾****。凱歌高奏時蘇軍只剩1136萬人。不過從最高統帥到下層官兵大都已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行家,軍事素質超過了此前號稱世界陸戰頭強的日耳曼武士。
經歷了對德戰爭鍛鍊的蘇軍移師出兵中國東北時,在與多由新兵組成的日本關東軍作戰中,其作戰的人員損失率更是大大低於對手。從2023年8月9日開戰至8月18日關東軍基本停止抵抗,10天內蘇軍陣亡1萬人,負傷2.5萬人,宣稱擊斃日軍8萬人。據日本厚生省戰後統計,此間關東軍死亡為4.6萬人,而蘇聯公佈的擊斃數中還包括投降後拘押時的死者。
不過以蘇日雙方的統計對照,仍可看出蘇軍對日軍作戰的效能無疑要更高些。
淞滬會戰死多少人,請問淞滬會戰日軍傷亡到底有多少萬
中國30萬 日本4萬 中國投入60萬 日本投入20萬 請問淞滬會戰日軍 到底有多少萬?淞滬會復戰 又稱八一三戰役,制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 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 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根據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戰史室編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19...
二戰時多少人給德國從事軍事生產,德國二戰時期有多少人啊???有多少兵源
德國二戰從事軍事產業的技術工人幾十萬人,其中三分之二的都是蘇軍俘虜和猶太人。戰時動員就是全民參與。包括僕從國。主要是機械化太高了再加上戰術太先進了都是閃電戰比如飛機轟炸,和坦克部隊 這個沒法說 因為德國的軍需物資來自德國,大半個歐洲和亞洲,甚至美國。比如航空新增劑四乙鉛,主要就來自美國 德國二戰時期...
二戰期間,蘇聯究竟靠的哪些策略扭轉了戰局?
坦克伏擊戰術,來消耗德軍的彈藥,然後就是利用集中防禦工事來阻擋德國坦克的快速前進,還有使用喀秋莎火箭炮。一 坦克伏擊。二 建立反坦克防禦工事。三 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正是通過以上的三個策略,蘇聯逐漸反敗為勝,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其實在西線戰場上,蘇聯並沒有太多的吸人眼球的戰略部署。其扭轉戰局的重要時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