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與其去理論性的學習聲調,不如多聽多說來的實效一些。
以前我們在學校的時候,也研究過發音型,可是後來就放棄了,原因是我們日語老師有時會說:這個發音型號有些奇怪,日本人不是這樣發音的。
後來到了日本發現,自己學的單詞,一半以上發音不準,日本人有很多聽不懂,特別是那種一個音有好幾個意思的那種,常常就會發錯音,日本人理解好半天才說原來是那個意思啊之類。
所以,單詞的學習並非是靠理論來的,多看日劇,多聽日語歌,多讀日語文章,還有就是多和日本人交流,這樣才是日語發音學習的正途。
不求能取用,只是做為一個留學生會國內朋友學習的一個幫助。
2樓:果醉柳
區別是很大的,這就決定了這個句子後面的虛詞格助詞的是高是低了。0形的話,後面的接尾虛詞等應照樣是升調,2形這些後面的虛詞接尾等就降調。
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的很抽象,lz應該比較難懂吧。
說真的,其實沒必要這麼緊張是什麼型的,找個錄音帶聽聽單詞,聽多了,自然就會領會,我自己都沒記,順其自然就懂了。
不過初學者來說真的很苦惱。
比方說:呼んで和読んで讀錯了就很麻煩了,兩個意思完全不同。
別人很難教你怎麼讀的,就算給你什麼型好了,你自己掌握不好照樣會讀錯,最好是找個單詞***聽聽比較實際,除非教你那個人有語音或者當面教,不是就單憑寫的話,你自己又沒掌握好發音1.2.3.
4.0型的發音規律的話,很容易讀錯的。
4樓:匿名使用者
0就是第二個音節開始高,一直高到完
1就是第一個音高,後面的低
除了1以外,第一個都是低後面的是高,標的幾就高到幾例如2就是第一個音低第二個音高,第三個音又低了3就是第一個音低,第二個第三個高,然後就低了,類推日語都是低下去就不會再高起來了哈!
5樓:匿名使用者
日語的態(一)
一、表示可能的方法及可能態
日語在表示主語有某種能力,有條件進行某種行為時,有以下幾種方式:
1,直接用「できる」。
「私は日本語ができます。」「我會日語。」
「李さんは料理ができます。」「小李會做菜。」
這裡主語用「は」表示,會的內容用「が」表示。
2,用「ことができる」。
「私は日本語を話すことができます。」
「李さんは料理を作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這裡「日本語を話す」和「料理を作る」是能做的具體內容,用簡體,是「こと」的定語,「話す」和「作る」是連體形。與上面不同的是具體內容的賓語用「を」,而不用「が」。
用這個方式可以把事情說得更具體一些,如:
「日本語を話すことができます。」「能講日語。」
「日本語を書くことができません。」「不能寫日語」
把這兩句合在一起,用對比的形式表示,則為:
「日本語は話すことはできますが、書くことはできません。」
「日語能說但不能寫。」
這裡因為採用了對比方式,所以「日本語」作為主題提出,以「は」表示;「こと」後面的「が」以「は」表示。
3,可能態
① 形式為: 五段動詞未然形+れる
其他動詞未然形+られる
句型為:----は----が可能態動詞。
「私は刺し身が食べられます。」「我能吃生魚片。」
「明日は8時に來られます。」 「明天8點鐘能來。」
五段動詞的情況下,動詞發生音變:
a.「読む」的未然形「よま」+「れる」變成「読まれる」。
b.其中「ま」和「れ」約音變成「め」。
c.於是「読まれる」變成「読める」
d.因此,在五段動詞中動詞變成可能態,不必要通過複雜的變化,可以直接把詞尾的う段假名變成該行的え段假名,再加「る」就可以了。如:
「書く」的可能動詞是「書ける」;
「遊ぶ」的可能動詞是「遊べる」;
「走る」的可能動詞是「走れる」等等。
「私は日本語の新聞が読めます。」「我能讀日語報紙。」
「日曜日は休みだから、町へ行けます。」「星期日休息,所以能上街。」
這裡說明一下什麼是約音:用第一個假名的子音和第二個假名的母音結合成新的假名。如:
「ま」的發音是「ma」,其子音是「m」,「れ」的發音是「re」,其母音是「e」,把「m」和「e」結合在一起,就成為「me」即「め」。關於約音的概念,不只限於可能動詞,其他內容上提到的約音,都可以用此辦法處理。
②サ變動詞的可能態本來應該是「する」的未然形「し」加「られる」而構成。這時「し」和「ら」約音變成「さ」。因此,サ變動詞的可能態應該是詞幹加「される」。
但實際上基本不用這個形式,而用詞幹加「できる」的形式。如:「勉強できる」、「說明できる」等。
「図書館は靜かだから良く勉強できます。」
「圖書館很安靜,能好好學習。」
「私はまだ日本語で**が発表できません。」
「我還不能用日語發表**。」
二、被動態
當一個主體受到另外一個事物的動作時,就要用被動態。
形式為: 五段動詞未然形+れる
其他動詞未然形+られる
這個形式和可能態的基本形式相同,但五段動詞沒有約音變化。
サ變動詞的被動態是「する」的未然形「し」加「られる」而構成。這時「し」和「ら」約音變成「さ」。因此,サ變動詞的被動態是詞幹加「される」。
一段動詞和カ變動詞的形式,和可能態完全一樣,因此必須從句子結構進行區別。
被動態有4種型別:
1,在主動句中賓語是人或動物時:
主動句: 「先生が學生を褒めた。」「老師表揚了學生。」
被動句:「學生は先生に褒められた。」「學生被老師表揚了。」
在這一類被動句中,主動句的主語變成了補語,用「に」表示;主動句的賓語變成了主語,用「は」表示;動詞變成了被動式(=未然形+られる)。
又如:主動句: 「貓が魚を食べてしまった。」「貓把魚吃掉了。」
被動句:「魚は貓に食べられてしまった。」「魚被貓吃掉了。」
2,在主動句中的賓語是帶有以人做定語的事物時:
主動句: 「弟が私の時計を壊した。」「弟弟弄壞了我的表。」
被動句:「私は弟に時計を壊された。」「我被弟弟弄壞了表。」
在這一類被動句中,主動句的主語變成了補語,用「に」表示;主動句賓語的定語部分變成了主語,用「は」表示;賓語保留;動詞變成了被動式(=未然形+れる)。
又如:主動句: 「バスの中で、隣の人が私の足を踏んだ。」
「在公共汽車裡,旁邊的人踩了我的腳。」
被動句:「バスの中で、私は隣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た。」
「在公共汽車裡,我被旁邊的人踩了腳。」
3,主動句的主語可以忽略,賓語是非人物時(多用於活動):
主動句:「學校は8時から會議を開きました。」
「學校從8時起開會。」
被動句:「會議は8時から(學校によって)開かれました。」
「會議(由學校主持)從8時開始。」
在這一類被動句中,主動句的主語一般消失,如果一定需要,可用「によって」表示;主動句的賓語變成了主語,用「は」表示;動詞變成了被動式(=未然形+れる)。
又如:主動句: 「いつ、何処で、誰が諺を作ったか、分かりません。」
「弄不清楚,在何時何地,誰創造了諺語。」
被動句:「諺は、いつ、何処で、誰によって作られたか、分かりません。」
「弄不清楚諺語是在何時何地,被誰創造的。」
4,自動詞的被動式:
有部分自動詞,可以用被動式表示,這種情況只用在主語受到損失的情況下,多用來說明後面動作或狀態的原因。
主動句:「雨が降って、風邪を引いた。」「因為下雨了,所以感冒了。」
被動句:「雨に降られて、風邪を引いた。」「因為被雨淋了,所以感冒了。」
如果主語沒有受到損失,就不能用自動詞的被動式。如:
主動句:「雨が降って、木が青くなった。」「下雨了,樹變綠了。」
又如:主動句:「友達が來て、楽しく遊んだ。」
「朋友來了,我們玩得很開心。」
被動句:「友達に來られて、宿題ができなかった。」
「朋友來了,害得我沒有完成作業。」
自動詞的被動式的使用範圍很受侷限,不是任何自動詞都可以變成被動式的。下面再舉幾個例子:
「父に死なれて、進學をあきらめ、就職した。」
「父親去世了,我只好放棄升學,而參加工作。」
「子供に泣かれて一晩中良く眠れなかった。」
「孩子哭了一晚上,害得我沒有睡好覺。」
日語中較多地使用被動式,但在中文中則多主動形式,所以在翻譯中不一定全譯成被動句,可以根據情況譯成主動句。但是特別要注意被動和主動的關係,千萬不要譯錯了。
日語的態(二)
三、使役態
當一個人受到另外一個人的命令或使役時,動作就要變成使役態。
日語的使役態形式為:
五段動詞未然形+せる
其他動詞未然形+させる
其中,サ變動詞的未然形是「し」,+させる變成「しさせる」,在這裡「し」和「さ」發生音變成為「さ」。所以サ變動詞的使役態是:「詞幹+させる」。
動詞的使役態有2種:
1,當主動句的動詞是自動詞時。
主動句:「妹は買い物に行った。」「妹妹去買東西。」
使役句:「母は妹を買い物に行かせた。」「母親讓妹妹去買東西。」
在這裡,首先動詞「行く」是自動詞,其使役態是「行かせる」。在使役句中,動作的執行者「妹妹」由原來的主語變成了賓語;主語是下命令的人,因此,在使役句中主語不是動作的執行者。再則,原來為自動詞的句子變成了帶賓語的他動詞句子。
因此,如果當一個自動詞根本沒有對應的他動詞而又需要他動詞時,用其使役態是個辦法。
又如:「學生が病気になったので、先生は彼を帰らせた。」
「學生生了病,所以老師讓他回去了。」
「急な仕事なので、會社は山田さんを出張先に飛ばせた。」
「因為是突然的工作,所以公司讓山田先生飛到出差的地方。」
在這裡還應該注意的是:有些自動詞已經有對應的他動詞,這樣時就不用使役態而用對應的他動詞。如:
「母親讓孩子起床。」這時一般想到用使役態,有可能譯成:「母親は子供を起きさせる。
」但是實際上要譯成:「母親は子供を起こす。」因為「起きる」的對應他動詞是「起こす」。
2,當主動句的動詞是他動詞時。
主動句:「學生は本を読みます。」「學生讀書。」
使役句:「先生は學生に本を読ませます。」「老師讓學生讀書。」
在這裡,主動句的動詞是他動詞,原來句子中就有賓語。在這種情況下變成使役句時,下命令的「先生」作主語,「學生」變成補語,用「に」表示,動詞「読む」變成使役態「読ませる」,賓語保留。在他動詞的使役句中,主語仍然不是動作的執行者。
又如:「母親は子供に薬を飲ませた。」
「母親給孩子吃了藥。」
「あの會社は社員に一日10時間も働かせる。」
「那個公司讓員工一天工作10個小時。」
「この學校は休みの日にも學生に外出させない。」
「這個學校連假日都不讓學生外出。」
由於使役句帶有強迫和命令的口氣,所以除了「親に心配させる」等少數句子以外,一般不用於長輩作補語的句子。如果必須讓長輩作某件事情,則要用補助動詞「てもらう」或者「ていただく」。如:
「讓老師再講解一次。」一般不譯成:「先生にもう一度說明させる。
」而譯成:「先生にもう一度說明していただく(てもらう)。」關於這一點,不論是自動詞的句子還是他動詞的句子都是一樣的。
四、被役態
當一個人被迫或不由自主地做某件事情時使用被役態。被役態是一個動詞先變成使役態後再變成被動態。
日語的被役態的形式為:
(五段動詞未然形+ せる)+られる
(其他動詞未然形+させる)+られる
由於變成使役態後動詞已經成為下一段動詞,所以後面的被動態只用られる。
(五段動詞未然形+せる)+られる在實際操作時,先變成:
五段動詞未然形+せられる;
然後せら兩個假名發生音變,變成さ,因此整個動詞變成:
五段動詞未然形+される。
但是,五段動詞的さ行詞尾「す」是特殊的:由於「す」的未然形是「さ」,與「される」的首字さ重複,所以只有以為「す」詞尾的五段動詞不約音。如:
「話す(はなす)」的被役態是「話させられる」,而不是「話さされる」。
主動句:「僕は買い物に行きます。」「我去買東西。」
被役句:「僕は姉に買い物に行かされます。」「我被姐姐逼著去買東西。」
可以看出:被役句的主語是動作的執行者,所以和主動句的結構基本一致,多一個強迫的**,用「に」表示。
又如:「彼の言ったことについては本當に考えさせられる。」
關於他說的事情,不得不使我認真思考一下。
「私は飲みたくないです、でも飲まされたのです。」
「不是我願意喝(酒),而是被別人灌的。」
與前一講被動態裡講到的內容聯絡起來看,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當動詞後面出現「される」時一定要看前面的動詞,前面的動詞是五段動詞時就是被役態,譯成「被迫」;當前面的動詞是サ變動詞時就是被動態,譯成「被……」。如:
「私は母に病院へ行かされた。」
「病院で私は醫者に検査された。」
這2句話裡都有「された」,是「される」的過去時。上面一句中「される」的前面是五段動詞的未然形,所以是被役態,整個句子譯成:「我被母親逼著去了醫院。
」而下面一句的「される」前面是サ變動詞的詞幹,所以是被動態,整個句子譯成:「在醫院裡,我被醫生作了檢查。」
在日語文法的學習中,學習到了「態」的地步,一般就到了「頂點」了,後面就剩下敬語了。但是態的問題比較難懂,而且每次考試都是少不了的問題,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很好地理解包含的內容,掌握相似的地方和區別之處,正確使用日語的態。
感情問題,好煩惱,好難過,感情煩惱,很糾結
呵呵!美女!不管什麼原因吧!反正在我看來你們的感情已經走到一個分叉點了!要麼他是真的有事!要麼就是騙你!呵呵!什麼原因我就不說了!得罪人!解決方案!在想中!你可以在直接問吧!有些事!說出來了反而好一點!老憋在心了反而不是好事!你呀涼他一陣子,去美美容,做個頭發,找死黨逛逛街,找個異性朋友吃吃飯在有意...
有關學生學習日語的問題
1.我個人推薦上海外國語大學編的 新編日語 共四冊 但口碑較好的還是 標準日本語 只是我不覺得它好罷了 2.學好了自然是有幫助的,你現在才初中,未來有無數的可能性,趁年紀小多學點總有用的 3.我有個同學高考時考的日語,進的是復旦的法學系,這個答案你滿意嗎 4.自學也可以考試,最權威的是日語能力考試,...
有關日語句子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文章體是 差不多可以是演講體了。這裡我覺得是存在句式。第二個,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是目 入 傾向於自然地能看到。比如說 星 見 是可能形,表示自己有這個能力。第三個,為什麼用 風邪 的意思是感冒,屬於固定搭配一類的吧,記住吧。書上的話我也是 的狀態,太專業。至於那個赤 的,我覺得你說的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