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夏曉曉曉
質量不同
行星: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
小行星: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2、產生原因不同
行星:在一個恆星邊上,可能吸收了比較多的宇宙灰塵聚集,拿太陽舉例:太陽大約在40億年前,就吸收很多灰塵,灰塵之間互相碰撞,粘到一起。
長期以來,出現了大量的行星胚叫做星子,當時至少有幾十億的星子圍繞太陽運動。星子之間作用規律是:兩個星子如果大小差距懸殊,並且彼此的速度不大,碰撞以後,小星子就會被大星子吸引而被吃掉。
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物質殘餘。有一種推測認為,它們可能是一顆神祕行星的殘骸,這顆行星在遠古時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毀。
2樓:
簡單的說,行星和小行星都是圍繞太陽執行的星體,其區別就在於體積的大小。 目前天文學上比較流行的觀點是將太陽系的行星分為三大類,大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 1.
大行星即常規稱的行星。其標準是:有足夠的體積以提供重力使得自身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也就是說是個球體);其次應能清除軌道附近區域
3樓:春天
行星圍繞恆星運轉,有一定的質量,能夠清空在軌道附近的小型天體。在太陽系的行星包括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八顆行星。
小行星指太陽系中的小天體裡邊的一類個頭比較小的,圍繞太陽轉動的天體,其中有一個主帶(在火星到木星的軌道之間),和多個在火星和木星軌道附近的小行星群,以及柯伊伯帶天體等。
小星星軌道不是特別穩定,當他執行到其他行星附近時,受到行星強大引力的作用會撞向該行星。地球也遭遇過較大質量小行星的撞擊,科學家推測當年恐龍滅絕與此有關。
請問行星、矮行星、小星星的區別是什麼?
4樓:是你找到了我
1、性質
行星: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
矮行星: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形狀,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
小星星:肉眼可見的宇宙中的天體
2、基本特徵
行星: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矮行星:外幔和表面由冰凍的水和氣體元素組成的一些低熔點的化合物組成,有的其中混雜著的一些由重元素化合物組成的岩石質的礦物質,厚度占星體半徑的比例相對較大,但所佔星體相對質量卻不大,內部可能有一個岩石質佔主要物質組成部分的核心。
小星星:本身並不會發光,看到的是其反射的太陽的光;星星內部的能量的活動使星星變的形狀不規則。
3、體積
行星:一般大於矮行星和小星星的體積
矮行星: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
小星星:小星星體積在三者之間為最小。
5樓:
1、發光源不同
行星本身並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是它反射的太陽的光。星星指的是肉眼可見的宇宙中的天體,星星本身具有發光能力。
2、運轉軌道
行星環繞著恆星執行,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矮行星圍繞恆星運轉。
3、體積不同
行星的體積一般大於矮行星和小星星的體積,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小星星體積最小。
4、形狀不同
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小星星內部的能量的活動使星星變的形狀不規則。
擴充套件資料
行星: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星星按種類分: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此分類只在太陽系),小天體(小行星,彗星等);
恆星按階段分:新星,主序星,紅巨星,超新星(分為以下幾種)-1白矮星,2中子星;3黑洞;
恆星按大小分:(褐紅)矮星,(藍,藍白,黃,紅)巨星,(藍,紅)超巨星;
恆星按光譜分:o、b、a、f、g、k、m及附加的r、n、s等型別;
恆星按組合分:單星,雙星,聚星和星團;
恆星其他分類:非變星,變星;
變星分為:造父變星,食變星;
行星按組成和體積分為:類木行星,類地行星。
6樓:童年的記憶
一般來說是按大小分類1·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2·矮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太陽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形狀,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矮行星是一個新的分類。定義的標準尚不明確。
3·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太陽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執行軌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稱為小行星帶。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佈有小行星,這片地帶稱為柯伊伯帶
7樓:
說的通俗一點 行星就是飛的 矮行星就是小的 小行星就是小的 就是一級比一級小
8樓:匿名使用者
行星最大,其次是矮行星,小星星最小!
9樓:來水經驗的
小星星是什麼鬼(´・_・`)
行星與小行星有什麼區別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經過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紀哥白尼建立日心說後才普遍認識到: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內的九大行星則構成了一個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系── 太陽系的主要成員。行星本身一般不發光,以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亮。
在主要由恆星組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顯的相對移動。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從行星起源於不同形態的物質出發,可以把九大行星分為三類:
類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遠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行星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公轉,行星公轉的軌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圓性三大特點。所謂共面性,是指九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是指它們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而近圓性是指它們的軌道和圓相當接近。
在太陽系中,除了九大行星以外,在紅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軌道之間,還有成千上萬顆肉眼看不見的小天體,沿著橢圓軌道不停地圍繞太陽公轉。與九大行星相比,它們好像微不足道的碎石頭。這些小天體就是太陽系中的小行星。
大多數小行星的體積都很小,是些形狀不規則的石塊。最早發現的「穀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是小行星中最大的四顆。其中「穀神星」直徑約為1000千米,位居老大,老四「婚神星」直徑約200千米。
除去這「四大金剛」外,其餘的小行星就更小了,最小的直徑還不足1千米。
自從2023年發現第一顆小行星,到20世紀90年代末,已登記在冊和編了號的小行星已超過8000顆。據統計,小行星的總數當在50萬顆左右。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分佈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與太陽的距離約2.
06-3.65的天文單位。這部分割槽域被稱為小行星帶。
至於小行星帶形成的原因,迄今還沒有公認的定論。有一種叫「**說」的理論認為:小行星帶內原先有一顆與地球、火星不相上下的大行星,後來由於某種現在尚不清楚的原因,這顆大行星發生了**,炸裂的碎片就成了現在的小行星。
此外,還有所謂的碰撞說等等。這些假說都從某些方面假說了小行星的起源,但又都存在許多問題難以自圓其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記載著太陽系行星形成初期的資訊,小行星的起源是太陽系起源問題中不可分割的一環。
11樓:匿名使用者
小行星(asteroid)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太陽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執行軌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稱為小行星帶。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佈有小行星,這片地帶稱為柯伊伯帶(kuiper belt)。
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物質殘餘。有一種推測認為,它們可能是一顆神祕行星的殘骸,這顆行星在遠古時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毀。但從這些小行星的特徵來看,它們並不像是曾經集結在一起。
如果將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組成一個單一的天體,那它的直徑只有不到 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徑還小。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
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須和自轉速度平衡使其呈圓球狀;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一般來說,行星的直徑必須在800公里以上,質量必須在5億億噸以上。
天文知識掃盲,行星,星星還有小行星有什麼區別啊?
12樓:一灘新約
一、定義:
1.行星:
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
2.星星:
指的是肉眼可見的宇宙中的天體。星星內部的能量的活動使星星變的形狀不規則。星星大致可分為行星、恆星、彗星、白矮星等。
3.小行星:
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二、特點:
1.行星:
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2.星星:
離人們距離近的星星它的發光能力強,因此人們看到它就會亮。可是,即使發光能力相當強的星星,假如離人們十分遙遠,那麼它的亮度也許還不及比它的發光能力差幾萬倍的星星。
3.小行星:
小行星是早期太陽系的物質,科學家們對它們的成份非常感興趣。宇宙探測器經過小行星帶時發現,小行星帶其實非常空曠,小行星與小行星之間分隔得非常遙遠。
擴充套件資料
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
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
望遠鏡被髮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23年5月8日,人類已發現2125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衛星恆星行星區別是什麼啊,恆星與行星 衛星有什麼區別?
恆星 行星 衛星的區別有哪些?恆星是指宇宙中靠核聚變產生的能量而自身能發熱發光的星體。過去天文學家以為恆星的位置是永恆不變的,以此為名。但事實上,恆星也會按照一定的軌跡,圍繞著其所屬的星系的中心而旋轉。恆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成員。行星是自身不發光的,環繞著恆星的天體。一般來說行星需要具有一定的質量,行...
小行星撞進太平洋是什麼樣?
小行星撞擊地球在千萬年前曾有出現過,給地球上面的生物帶來了毀滅性大災害,可以說被小行星撞擊過的地方當場變得生靈塗炭,小行星 病毒 核戰爭被稱為毀滅人類的三大因素,那麼如果小行星撞進太平洋是什麼樣?地球會出現巨大的坑洞,撞擊的時候會產生殺傷力極大的衝擊波,引起太平洋的巨型海嘯,火山活動將會變得劇烈,讓...
對於威脅地球的小行星,我們有什麼防禦措施
在太陽系中四處遊蕩的小行星,可以說是地球生物的噩夢,研究表明,地球歷史上的幾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都可能跟小行星撞擊地球扯得上關係。特別是6500萬年前那次,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造成了盛極一時的恐龍徹底從地球上消失。通過計算機的模擬程式可以計算出,一顆直徑超過100米的小行星,其撞擊的威力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