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和十二因緣法 是佛在哪本經裡說的

2021-08-28 10:25:39 字數 1058 閱讀 6043

1樓:匿名使用者

《長阿含經》 、《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都有講到

2樓:因緣法

四聖諦,在《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以及《雜阿含經》等原始經典中,都講到四聖諦。十二因緣,在《長阿含經》卷十《大緣方便經》、《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中都講了十二因緣。

四聖諦和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礎理論。

苦、集、滅、道四者為四諦。能如實正覺此四種道理而登聖位,成等正覺,故又稱為四聖諦。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純苦無樂,而眾生無知,反取苦為樂;歸納其類,分為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這就叫著苦諦。

因為眾生自尋煩惱,以採集苦因而成苦果,誤以為樂,這就叫做集諦。如欲滅去苦因苦果,達到離苦得樂,這就叫做滅諦。因此必須要以求證道果,昇華人生而得達究竟的法門;這就叫做道諦。

  十二因緣:  一無明:明即智慧光明,無明即是貪慾、慎恨、愚痴等產生的煩惱,也是種種蠢動心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

即是前生所造的善惡諸業,也就是前世身心的行為;  三識:即是由過去世的業力,感受果報之初起妄念而託母胎,投生為今生的神識;  四名色:即是投生於母腹後形成胎兒的身心狀態;  五、六入:

即是在胎中長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感覺器官---六根;  六觸:即是出母胎後,自己的六根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等相對接觸的六法;  七受:即是由接觸外境自己所感知的苦樂心境;  八愛:

即是厭苦喜樂而生貪愛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動;  九取:即是因欲愛旺盛而對於貪染諸境而起取著心;  十有:即是由於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將要導致感受未來世的生死之果;  十一生:

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業種,所感受來生的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聚合之身;  十二老死:來生既有了五蘊假合之身的出生,必將衰老而至死亡。

佛教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四諦: 苦集滅道

八正道: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十二因緣: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和男友十二年感情因他家反對分開,他依家裡人找了個女孩不到月就拿了證。在朋友面前對那女孩關心有加

既成事實,就沒必要問原因了。但既然問了,就回答你吧,你的情況跟我同事的幾乎一樣,他對新歡關愛有加這是必須的,雖說是相親,但基本可以理解為男方追女方,剛追到了肯定要下功夫對她好,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只能說明女生身上或者家裡有他想要的東西,或者有他家人想要的東西,其實都一樣。可以肯定的是你前男友對她並沒有...

四分之三和九分之四誰大十六分之七和十二分之五誰大二十一分之十三和六分之五誰大

十三分之四 十五分之四 十二分之九 六分之五,因為六分之五 十二分之十 3 4,7 16,5 6,4 13,5 6 通分並比較 要過程 九分之五和十分之七 八分之七和十二分之十一 四分之三和十六分之十五 第一對 分母9和10的最小公copy倍數bai是90,所以通分後為50 90和63 90,故九分...

我和妻子因感情不和己分居四年了,兩個人一在起就是爭吵,我在分居幾年中認識相好的但沒有同居 在這

具體還是諮詢律師吧,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請慎重考慮。當初結婚,因為愛 現在離婚也要考慮愛,對孩子的愛,這個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分居事實和證據就可以受理了。具體情況請諮詢相關律師。離婚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真的離婚我建議最好找個律師諮詢比較詳細,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要不要離婚。兄弟一定要離嗎?考慮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