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各種怪
原因:氣候異常、暴雨過大、河湖調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
2023年我國氣候異常。主汛期,長江流域降雨頻繁、強度大、覆蓋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松花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顯偏多。
氣候異常的主要因素是:
1、厄爾尼諾事件(即赤道東太平洋附近水溫異常升高現象)。2023年5月,發生了本世紀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當年年底達到盛期,到2023年6月基本結束。
統計資料分析表明,每次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的第二年,我國夏季多出現南北兩條多雨帶,一條位於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另一條位於北方地區。這次異常偏強的厄爾尼諾事件,是造成2023年我國夏季長江流域多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原積雪偏多。根據氣候規律分析,冬春歐亞和青藏高原地區積雪偏多時,東亞季風一般要推遲,夏季季風偏弱,主要雨帶位置偏南,長江流域多雨。2023年冬季,青藏高原積雪異常偏多,是影響2023年夏季長江及江南地區降雨偏多的一個重要因素。
3、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異常。副高是影響我國降雨帶位置和強度的重要因素。
造成長江流域洪澇災害頻發的主要人為原因是什麼
2樓:愛笑的笙簫以沫
中游洪澇災害較嚴重,人為原因是圍湖造田,上游濫砍濫伐,不注重水土保持
3樓:趙成儒
圍湖造田 完成河道淤積排水不暢
4樓:一直
這個還分上中下游的呢啊
長江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是什麼
5樓:無鋒福健
1.人為因素
一是中上游地區的水土流失,泥沙大量淤積,造成河床抬高,河床的通過能力減小。二是容納能力的破壞。在汛期,多餘的洪水,特別是超正常容量的洪水不能夠有效容納造成洪澇災害。
三是行洪能力的破壞。主要表現在河床的抬高、河床中的障礙物增加。從總體來講,水利設施都有障礙作用,沿長江干支流的大小橋樑對行洪基本上都有不利的影響。
2.自然因素
長江流域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從自然上講是異常,即降雨量特別大、強度特別強、範圍特別廣泛。長江流域是否發生洪澇災害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梅雨;二是颱風雨;三是西南暖溼氣流。
從長江中上游的實際看,主要是梅雨的異常造成的,中下游特別是下游地區颱風風暴潮對其有相當大的影響。西南暖溼氣流與梅雨有一定的關係,但它發生異常的情況是在非梅雨季節,如鄂西的水災,泥石流等等都是這個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6樓:宿春雨邸宛
1.夏季降水集中.中下游地勢低平
2.流域面積廣
匯水面積大,尤其是夏季風反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時進入汛期,流量劇增.
3.破壞植被,陡坡開荒,圍湖造田.水土流失嚴重,水面上升,湖泊分洪蓄洪能力降低.
措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彎曲段裁彎取直,加固堤壩,修建分洪蓄洪區.希望可以幫到你喲!~
元謀人生活在長江流域還是黃河流域
1965年5月,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西北部,北鄰金沙江 也就是長江 屬楚雄彝族自治州 目前認為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200多萬年的元謀人。元謀人生活的遺址位於什麼流域 在雲南元謀縣,應該算長江流域,在長江上游,遠古人類一般都是在江河兩邊 1965年5月,雲南元...
距今約2023年,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最可能吃的主食是。A麵食B小米粥C米飯D玉米
c.米飯 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動展現了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圖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大量稻杆,稻穀,稻杆出土時竟然還是黃綠色的,稻穀外形完好。據統計,出土的稻穀,其數量之大,世...
侗族有分佈在黃河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的嗎
侗族居民有分佈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的範圍內,比如江蘇省境內。侗族 d ng z 主要分佈在貴州省 湖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交匯處,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江蘇省 廣東省 浙江省三省侗族人口各有幾萬。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侗族人口數為2960293。侗族中有一些是北侗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