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其他引數相同的情況下cpu的主頻越高效能就越好,你最多可以這樣說,應為cpu的效能不光是由cpu的主頻決定的,cpu的核心和執行緒數,cpu的架構,一二**快取大小,cpu的製作工藝都是決定cpu效能的核心引數
2樓:姨媽難防
主頻高的不一定好,主要看核心製作工藝,相同奈米工藝的情況下主頻高的發熱就高,處理器的理論最高主頻4g超過這個主頻任何處理器都會燒燬。為什麼要往多核心方面發展呢?就是利用別的手段來提高處理器能力而不是提高主頻。
3樓:打算
不是的,首先看cpu的核心數量,一般核心越多效能越好,當然耗電也越大,其次看cpu的核心架構,可以理解成處理的效率,再次是看cpu主頻,這個肯定是越大越好,當然耗電也越大越多,然後是看製造工藝,比如65nm,45nm,製造工藝越高超(奈米數越小),效能越好(體現在超頻上),也更加省電,發熱更低!最後是看2級快取大小
4樓:外敷延志堂月膏
不一定的,
我是計算機專業的,
比較熟悉。
5樓:匿名使用者
cpu效能已經到瓶頸了。記憶體跟硬碟主機板全套都要互相相容才是最好。
主頻越高,cpu的效能越好嗎?
6樓:融越良如凡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什麼是cpu.它到底有那些重要的效能指標呢?
cpu**處理器
cpu的英文全稱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我們翻譯成中文也就是**處理器。cpu(微型機系統)從雛形出現到發壯大的今天(下文會有交代),由於製造技術的越來越現今,在其中所整合的電子元件也越來越多,上萬個,甚至是上百萬個微型的電晶體構成了cpu的內部結構。那麼這上百萬個電晶體是如何工作的呢?
看上去似乎很深奧,其實只要歸納起來稍加分析就會一目瞭然的,cpu的內部結構可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儲存單元三大部分。而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個工廠對產品的加工過程:進入工廠的原料(指令),經過物資分配部門(控制單元)的排程分配,被送往生產線(邏輯運算單元),生產出成品(處理後的資料)後,再儲存在倉庫(儲存器)中,最後等著拿到市場上去賣(交由應用程式使用)。
cpu作為是整個微機系統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種檔次微機的代名詞,如往日的286、386、486,到今日的奔騰、奔騰二、k6等等,cpu的效能大致上也就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機的效能,因此它的效能指標十分重要。在這裡我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些cpu主要的效能指標:
第一、主頻,倍頻,外頻。經常聽別人說:「這個cpu的頻率是多少多少。。。。」其實這個泛指的頻率是指cpu的主頻,主頻也就是cpu的時脈頻率,英文全稱:cpu
clock
speed,簡單地說也就是cpu運算時的工作頻率。一般說來,主頻越高,一個時鐘週期裡面完成的指令數也越多,當然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於各種各樣的cpu它們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並非所有的時脈頻率相同的cpu的效能都一樣。
至於外頻就是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而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三者是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的:主頻=外頻x倍頻。
第二:記憶體匯流排速度,英文全稱是memory-bus
speed。cpu處理的資料是從**來的呢?學過一點計算機基本原理的朋友們都會清楚,是從主儲存器那裡來的,而主儲存器指的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記憶體了。
一般我們放在外存(磁碟或者各種儲存介質)上面的資料都要通過記憶體,再進入cpu進行處理的。所以與記憶體之間的通道棗記憶體匯流排的速度對整個系統效能就顯得很重要了,由於記憶體和cpu之間的執行速度或多或少會有差異,因此便出現了二級快取,來協調兩者之間的差異,而記憶體匯流排速度就是指cpu與二級(l2)快取記憶體和記憶體之間的通訊速度。
第三、擴充套件匯流排速度,英文全稱是expansion-bus
speed。擴充套件匯流排指的就是指安裝在微機系統上的區域性匯流排如vesa或pci匯流排,我們開啟電腦的時候會看見一些插槽般的東西,這些就是擴充套件槽,而擴充套件匯流排就是cpu聯絡這些外部裝置的橋樑。
第四:工作電壓,英文全稱是:supply
voltage。任何電器在工作的時候都需要電,自然也會有額定的電壓,cpu當然也不例外了,工作電壓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電壓。早期cpu(286棗486時代)的工作電壓一般為5v,那是因為當時的製造工藝相對落後,以致於cpu的發熱量太大,弄得壽命減短。
隨著cpu的製造工藝與主頻的提高,近年來各種cpu的工作電壓有逐步下降的趨勢,以解決發熱過高的問題。
第五:地址匯流排寬度。
7樓:偏於一角
不一定,主頻只是cpu效能的其中一個指標。
cpu的英文全稱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處理器。cpu從雛形出現到發展壯大的今天,由於製造技術的越來越先進,其整合度越來越高,內部的電晶體數達到幾百萬個。雖然從最初的cpu發展到現在其電晶體數增加了幾十倍,但是cpu的內部結構仍然可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儲存單元三大部分。
cpu的效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機的效能,因此cpu的效能指標十分重要。 cpu效能主要取決於其主頻和工作效率。
主頻是cpu的時脈頻率,簡單地說也就是cpu的工作頻率。一個時鐘週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所以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於各種cpu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並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效能。
8樓:屁顛兒的豬尾巴
相對來說,主頻越高效能越好,當然是指同型號的.
你要是拿酷睿2跟老奔騰比,那肯定不一樣了.
製作工藝不同,一級二級快取都不同,實際的處理效能也不一樣.不存在可比性.
9樓:咣咣的老妖怪
一般規律是.....
但要是同一個 系列的cpu...
10樓:詠鈽退縮
一般是這樣,有時還看二級快取
電腦cpu主頻越高越好嗎?
11樓:城宵月香鸞
這個觀點是很片面的,決定處理器效能的唯一標準應該是運算能力水平,比如說每秒鐘可以執行多少條指令、可以做多少次浮點運算等等,而這些指標跟處理器的內部設計和頻率高低都有關係,但絕對不是高頻率就必然高效能。在不同體系的cpu系列簡單以頻率來比較是沒說服力的,比如說在實際應用當中,不少頻率比較低的athlonxp處理器的效能卻比高頻的pentium4要好。而在同一體系的處理器當中,頻率越高,cpu效能越好這個觀點還是正確的,比如同是pentium4
c系列的cpu比較,當然頻率越高,效能就越好了。
還有要看看什麼時期的產品吧
老的cpu
是提倡主頻高效能就好..現在新的intel和amd
酷睿cpu
出來提倡的就是低主頻
低功耗低散熱
高效能比原來的pd
高主頻的cpu
效能提升40%
一般cpu
的效能取決於
主頻二極快取
和cpu的外頻
12樓:勤瑾冼水風
cpu首先看架構,架構決定一切,在同架構的情況下再去比較主頻,然後是二級快取,前端匯流排
13樓:
相同構架下,頻率/快取/核心數量越高越多越好。不同構架之間則要通過測試軟體進行對比檢測才知道。比如老的p4 3g由於構架落後效能不如後來酷睿2 1.86g
14樓:環謹郟同化
當然不是,首先要看架構,例如奔騰雙核遠低於"扣肉"雙核,再次要看一級快取,二級快取!哈哈,如果覺得好就加分啊,謝謝!
15樓:辛鴻德惲音
主頻決定速度,一般而言主頻越高速度越快,但也更容易發熱費電,整體速度還與核心數有關,核心多了好,一般桌上型電腦3.0左右就可以。筆記本的話2.5左右就可以了,主要還是散熱問題
16樓:包開習凌雪
主頻高只是一個方面,核心數和製程、以及cpu的代際高低都是影響cpu效能的因素。
17樓:
當然是越高越高,不過得看日常的用處,如果只是一般應用,太高的cpu主頻顯得有些浪費,既浪費cpu本身的效能,也浪費購買時的資金。
18樓:粟映秋戢賢
差不多是這樣,主頻決定處理器的效能。現在主流的cpu主頻都在2~3ghz左右。現在處理器的主頻發展已經遇到瓶頸,開始在核心數量上做文章~
19樓:岑軒左彭
看什麼時期的產品吧
老的cpu
是提倡主頻高效能就好..現在新的intel和amd
酷睿cpu
出來提倡的就是
低主頻低功耗
低散熱高效能比原來的pd
高主頻的cpu
效能提升40%
一般cpu
的效能取決於
主頻二極快取
和cpu的外頻
20樓:鐵誠矯盼晴
同架構、同系列的cpu,主頻越高的確越好。但是不同架構,不同系列的,就不能這樣比了,有點,我們為看**(有道是認不認貨,價識貨)
21樓:肖颯盤靈韻
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還要看他的快取怎麼樣
提醒下你,東芝的硬體相容性很差,建議考慮其他的
22樓:邦恩多斯
cpu頻率,就是cpu的時脈頻率,是cpu工作時1秒鐘內發生的脈衝數。
1、在同一系列的cpu中主頻越高效能越好。
2、在不同系列的處理器主頻卻不能作為衡量cpu好壞的唯一指標。cpu的速度還要受倍頻、核心數、執行緒數、二級快取、**快取等指標的影響。
23樓:冉莊薊悅心
應該說同類cpu主頻越高越好,cpu還有l2
l3也就是二級快取跟**快取,還有前端匯流排區分這幾個都是越高越好
24樓:零格格藤載
同時代同批次
同系列可以這麼說但是主頻不是唯一的效能指標,現在i7移動版的最低主頻只有1.6ghz
而8年前的英特爾賽揚系列已經可以做到2.4ghz以上衡量一個cpu得優劣,主要看製程,核心數,二級快取,主頻等等]
25樓:麴航莘頤
您好同架構系列的產品
主頻高效能就好,不同架構系列的不能比較主頻,主頻只是一個引數,還有外頻
倍頻前端匯流排
快取容量
等等條件。
以前老cpu系列奔騰有型號主頻將近4g的難道效能比i7強?
26樓:盈彗張繡
單考慮cpu的話的確如此。但是如果要比較的話必須是同型別檔次的才能比。否則你說3.
06g的賽揚d和2.4g的酷睿e4600比誰強?我想地球人都知道,根本不存在可比性。
27樓:楚昱庫敏叡
日常應用夠了。但遇到吃cpu的程式就惱火。不過apu還是很不錯呢。有機會我也入一臺。cpu的好壞是看架構。核心數量。最後才看頻率。否則p4
4.0ghz不是把現在所有u全秒了
28樓:紅州席妮
主頻僅僅是cpu效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效能。還有外頻、前端匯流排(fsb)頻率、記憶體等,,如果它們之間不搭配好,就好比一條高速公路,時寬時窄,寬的時候,大家開車都很流通,但窄的時候就會堵車,所有資料都會堵在那,就是人們所謂的瓶頸,在大的瓶子也要通過窄的瓶口一點一點倒出來,所以要各硬體搭配合理。
29樓:昔姝功孤雲
就是2.3ghz,你可以理解為機器的功率,或者汽車的排量,是不是越大越好?的確是的。
但是你看你是那電腦來幹嘛的,2.3ghz的3.5ghz的如果用來處理文件是幾乎沒區別的,但是玩大型單機遊戲就有差異了,所以看你是幹嘛的,選擇最合適的,而不是頻率最高的。
手機cpu頻率越高越好嗎,CPU的頻率越高越好嗎?
和電腦一樣,當然是主頻高的好的。但還是看cpu的品牌了,不過看你上面說的,因特爾和德州儀器的cpu都不錯。在這樣的前題下,你還是先因特爾那個 520m的吧。效能要強得多。cpu的頻率越高越好嗎?cpu的頻率越高越好,主頻越高就代表計算機的速度也越快。通常來講,在同系列微處理器,主頻越高就代表計算機的...
cpu頻率 越高越好嗎,CPU頻率是不是越高越好
顯示卡的好壞要從以下方面看 cpu核心 架構 奈米工藝 快取技術 超執行緒技術 虛擬化技術 睿頻技術 最後才是核心頻率。當然,在一定條件下,頻率越高,處理能力越強!否則i5 2500k怎麼排在魯大師cpu第二名呢?想頻率高,就有超頻一說。上面說的i5就是超頻來的。想要超高頻率就得看散熱條件,否則會燒...
CPU的主頻 外頻 倍頻與FSB的關係
cpu的主頻,即cpu核心工作的時脈頻率 cpu clock speed 通常所說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外頻也叫cpu外部頻率或基頻,計量單位為 mhz cpu的主頻與外頻有一定的比例 倍頻 關係。倍頻係數是cpu主頻和外頻之間的比例關係,一般為 主頻 外頻 倍頻。cpu的主頻 外頻 倍頻,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