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千百年來圍繞著秦陵地宮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曾以30萬人盜掘秦陵。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這隻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
斗轉星移過了幾百年,三國時期,寶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給名曰張善的官 吏,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出自始皇陵……這類神奇的傳說更是給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坐落在驪山腳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墳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祕的地宮。封土北側有寢殿禮儀建築群、飼官建築群,封土外有兩道長10千米的內外城垣,封土周圍及東、西、南、北側分佈著數百座地下陪葬坑,秦始皇陵園封土、地宮、內外城垣形制及其禮 儀建築和佈局都不同於先秦任何一座國君陵園。這座帝陵陵寢規模恢巨集、設計奇特。
陵園工程之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位記錄秦始皇陵的是史學大師司馬遷。他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留下160個字的記錄。《史記》記載始皇陵「墳高五十餘丈。
」以當時的尺值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2023年當地文管本測量的高度為43米。筆者2023年在8383部隊工程兵戰士的 協助下,對陵墓封土再次進行了測量,測得結果是墳高55.
05米。後來航空測量的海拔高度也與之相近。可見兩千餘年來的水土流失,封土高度比原來下降了二分之一多。
封土底邊為長方形。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佔地面積近25萬平方米。
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剛剛登上秦王寶座時,陵園工程也隨之開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
早在戰國時期諸候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史記.趙世家》)。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陵墓 也是生前營造的。
秦始皇只不過是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陵園工程的修建直至秦始皇臨死時還未竣工。二世皇帝繼位,接著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縱觀陵園工程,前後可分為三個施工階段。自秦王即位開始到統一全國的26年為陵園工程的初期階段。這一階段先後了陵園工程的設計和主體工程的施工。
初步奠定了陵園的規模和基本格局。從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這9年當為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 史記》記載:
「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經過數10萬人9年多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園主體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歷時3年多是工程的最後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從事陵園的收尾工程與覆土工作。儘管陵墓工程歷時三十七八年之久,整 個工程最後仍然沒有竣工。當年爆發了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大起義。
起義軍領袖陳勝、吳廣的部下週文率兵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千米的戲水附近(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面臨大軍壓境、威逼咸陽之勢,秦二世這位未經風雨考驗的新皇帝驚惶失措,情急之下召來群臣商討對 策,他一副喪魂落魄的樣子,向群臣發出了「為之奈何」的哀求。一陣沉寂之後,少府令章邯建議:
「盜已至,眾疆,今發兵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驚魂未定的二世皇帝當即迎合,拍板決定由章邯直接率領修陵大軍回擊周文起義軍。至此尚未完全 竣工的陵園工程不得不中止。
秦陵工程設計者不僅精心選擇了一處風水寶地,對陵園總體佈局的設計更是頗具匠心。
秦始皇陵園以高大的封冢為中心,封冢外有兩道回字形夯土城垣,外城垣四面各置一門。東門位於封土正中的東西軸線上,門闕規模最大。內城除北牆開兩門外,其餘三面各開一門。
尤其內城南門的闕門遺址至今仍屹立於封冢之南,蔚為壯觀。
幾千年過去了,秦陵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仍然屹立於驪山腳下,當年那長達10千米的內外夯土城垣早已殘缺不全。現在能看到的只有內城西牆殘存的一段城牆。那一座座巨集偉的地面建築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遭到項羽的焚燒,在殘存的廢墟上,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陵寢建築 群遺址,規模巨集大,集中分佈於封土北側、內城西半部。
在封土西北的內外城垣之間還發現一處地面建築群。據清理的三組房屋建築基址來看似為飼官建築。飼官建築遺址的南北兩側還有幾組尚未發掘的地面建築,其規模也相當可觀。
20世紀60年代之前所有關於秦始皇陵的推測只能停留在文獻記載與傳聞的基礎上。2023年3月29日,當下河大隊西楊村生產隊的幾位農民一钁頭驚醒了沉睡的兵馬俑之時,它們立刻震驚了世界。這一驚人的發現,也撩起了秦陵神祕面紗的一角。
秦始皇陵下面到底是什麼樣子?
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2樓:淺醉江月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銅加固基座,上面放著棺材……墓室裡面放滿了奇珍異寶。墓室內的要道機關裝著帶有利箭的弓弩,盜墓的人一靠近就會被射死。墓室裡還注滿水銀,象徵江河湖海;墓頂鑲著夜明珠,象徵日月星辰;墓裡用魚油燃燈,以求長明不滅……
3樓:匿名使用者
墓室宮牆堅固尚未坍塌
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通過運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別進行了探測,表明其實地宮就在封土堆下。
規模巨集大的地宮位於封土堆頂臺及其周圍以下,距離地平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墓室位於地宮**,高15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
在這次勘探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圍存在著一圈很厚的細夯土牆,即所謂的宮牆。經驗證,宮牆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牆寬16米,北牆寬22米。在修建宮牆的施工中,為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牆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牆,若箭能插進牆體,修好的宮牆必須推倒重建。
在土牆內側,研究人員又發現了一道石質宮牆。根據探測,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
地宮可防水內有水銀
除了宮牆,研究人員發現在秦陵周圍地下存在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
長約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實是堵牆,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之大讓人難以想象。據專家介紹說,阻排水渠設計相當巧妙。秦始皇陵園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達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了墓室不遭水浸。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佈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佈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我國渤海、黃海的分佈位置相符。
秦始皇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單是營造恢巨集的自然景觀,在地宮中瀰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汞是劇毒物質,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
物探同時還發現,地宮中有石質墓室的存在。
墓室只有東西兩墓道
以前曾有**報道稱,考古人員用鑽探方法在封土東邊發現了5條墓道,封土西邊北邊也各找到1條。在本次驗收會上,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澄清說,根據這次探測結果,除了東、西各一條墓道外,其餘則是一些陪葬坑。
從商周到漢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為4條,分別貫穿東南西北4個方向,這是尊貴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普通**和百姓的墓道為一條或兩條。按常理秦始皇的墓室也應為4條,但目前卻僅僅發現了東、西兩條墓道。這一發現在會上引起專家的極大關注。
秦始皇陵墓是什麼樣子的?
4樓:許可權狗箭嗶
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妄下定論,因為,現在秦始皇陵墓還沒進行考古調查,因為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這個技術進行挖掘,為的是保護好那裡面的文化遺產。要知道,開啟始皇陵後的保護工作如果做不好的話,裡面的所有東西會在很短的時間裡風化掉……雖然我也很好奇,但是。。可能這輩子也看不到裡面是什麼樣子了……呵呵。。
也許,只有秦始皇知道了,不過,我就不信,神話裡面那個盜洞不存在,肯定會有人逃出來,至於有沒有流傳下來什麼東西。。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也不知。。。呵呵
秦始皇的墓是什麼樣子的?
5樓:七七的小店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
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佈局結構: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
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佔地120750平方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佈眾多。
仿建咸陽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陵園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佈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
以封土為核心,秦始皇陵有內外兩重城垣,城垣四面設定高大的門闕,形制為三出闕的屬天子之禮,是帝國頒佈政教法令的地方。
巨集偉壯觀的門闕和寢殿建築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構成地面上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態,而這種形態,顯然模仿的是秦都咸陽的宮殿和都城格局。
呂不韋是秦始皇的爸爸嗎,呂不韋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父親?
一分鐘看完 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到底是不是呂不韋 這是自古有爭議的話題,事實已經很難確定了。史記 中記載秦國丞相呂不韋本為河南濮陽的鉅富,是遠近聞名的大商人。但他不滿足這種擁有萬貫家私的地位和生活,野心勃勃,對王權垂涎三尺。於是,呂不韋打點行裝,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精心策劃一個大陰謀,將正在趙國當人質的...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
秦始皇不是呂不韋的兒子。他是趙姬和贏異人的孩子。趙姬嫁給嬴異人之後懷胎11個月才生下的嬴政,而且也在史料中有詳細的記載。秦始皇不是呂不韋的兒子,是呂不韋從街上撿來的一個孩子,具體的親生父母是誰,無人所知。秦始皇不是呂不韋的兒子,秦始皇母親雖然做過呂不韋的姬妾,但秦始皇的生父是秦莊襄王嬴異人。不是,秦...
秦惠文王與秦始皇是什麼樣的關係,秦惠文王與秦始皇的關係
秦惠文王是秦始皇的高祖父。秦惠文王 公元前356 公元前311年 一稱秦惠回王,嬴姓,名駟答,秦孝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37 前311年在位。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公元前325年改 公 稱 王 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