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娛吃瓜
漢武帝傳位給年僅8歲的劉弗陵的原因:漢武帝慧眼識珠,識得劉弗陵的才能;其他皇子死的死,犯錯的犯錯,為劉弗陵繼承帝位提供了客觀條件;劉弗陵自幼聰慧,深得漢武帝喜歡。
古代,立太子是件大事,不僅是對於皇室,還是對於普天下的黎民百姓,因為關係到天下的蒼生。千古大帝漢武帝為何將帝位傳給年僅8歲的劉弗陵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漢武帝慧眼識珠,識得劉弗陵的才能
漢武帝可謂雄才大略,在他任期內,北伐匈奴,重用一大批能臣武將,包括衛青、霍去病等,不僅軍事上取得了輝煌成就,而且國家經濟發展上也得到了恢復,達到漢朝時期的全盛。這可以看得出漢武帝能夠知人善用,選繼承人方面必然有獨到眼光。
二、其他皇子死的死,犯錯的犯錯,為劉弗陵繼承帝位提供了客觀條件
漢武帝一共有六個兒子,其中齊懷王劉閎夭折,而其他幾位更是不成器。比如大兒子劉據因為巫蠱之禍自殺,被巫蠱之禍牽連的還有昌邑王劉髆,而次子燕王劉旦急功近利,廣陵王劉胥不務正業,這些為劉弗陵繼承帝位客觀上提供了條件。
三、劉弗陵自幼聰慧,深得漢武帝喜歡
劉弗陵自幼聰明,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大概也正是由於這一點,他深受漢武帝喜歡。歷史選擇了劉弗陵,劉弗陵也沒有讓普天下的百姓失望。繼位後,他果然是個好皇帝。
2樓:湫夢如風
漢武帝雖然生了6個孩子,但是那些孩子都沒有才能可以承擔起一個皇帝的責任,也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所以最後還是傳位給了最小的孩子劉弗陵。
3樓:艾清彗
衛太子劉據死後漢武帝就剩四個兒子了,三子燕刺王劉旦不務正業,四子廣陵王劉胥為人驕奢,五子母族參加過篡位,這樣一來只有傳位給年幼還能培養的小兒子了。
4樓:
他六個孩子中前五個都沒有治國才能,不通治國之道,所以漢武帝無奈下只好把皇位傳給最寵愛的幼子劉弗陵。
5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漢武帝有六個孩子,也許劉弗陵是這幾個孩子中最懂事兒的,最深受父親喜愛的,所以權衡六個孩子的性格才選的劉弗陵。
6樓:東辰嬌嬌
劉弗陵能夠繼位首先因為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體格健壯、聰明伶俐,很像他少年之時,所以特別寵愛。其次,漢武帝的另外幾個兒子要麼起兵謀反、要麼驕奢淫逸,還有一個因上書自薦為太子而惹怒了漢武帝,所以劉弗陵就自然而然的就取得了帝位。
7樓:念夏
漢武帝一生雖然六個孩子,這其中還有夭折的,要是論才華劉弗陵可能並不是最高的,但是卻是王位最適合的人選。
8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雖然有6個孩子,不過其他孩子要不就身份不行,要不就沒有才華,只有劉弗陵最為合適。
9樓:魔鬼零零七
因為漢武帝的其他兒子都不適合,要不就沒才華,要不就身份不行,劉弗陵就剛好。
10樓:粽子撲倒小天真
漢武帝一生共有6個孩子,不過其他的要不沒才要不能力不行要不身份不行七七八八比起來也就劉弗陵合適了。
11樓:好姑娘不善良
因為劉弗陵最像漢武帝,更關鍵的是他也沒得選了啊,其餘的幾個他都看不上眼,只能選這劉弗陵了。
漢武帝為什麼傳位給年僅八歲的劉弗陵?
12樓:衛青
漢武帝有六個兒子:長子太子劉據,衛子夫所生,嫡子;二子劉巨集,王夫人所生;三子、四子劉旦、劉胥,李姬所生(這個李姬不是著名的李夫人);五子劉髆(昌邑王),李夫人之子;六子劉弗陵,趙婕妤所生(即鉤弋夫人)。
太子劉據在元狩(公元前122—117)元年被立為太子,年僅7歲(6周),但是他長大後與漢武帝的政治理念不同,更偏向於儒家,同時性格較為溫厚,漢武帝認為他「不類己」,再加上當時衛青、霍去病均已去世,「群臣競欲構太子」。公元前91年,即徵和二年,武帝寵臣江充借巫蠱之禍逼迫太子,太子造反失敗,被迫自盡,同時自盡的還有太子的兩個兒子,僅僅留下當時尚在襁褓的劉病已(太子之孫,後更名劉詢,即漢宣帝)。
二子劉巨集早死,在元狩末年就已經去世。
三子劉旦、四子劉胥本來就不得漢武帝喜歡,他們的母親也不甚得寵(這位李姬生了兩個兒子都沒個夫人、美人之類的封號,可見是不受寵),再加上這兩個人「行為無狀」,漢武帝根本就沒想讓他們即位。太子死後,劉旦以為「國賴長君」(當時劉據、劉巨集都死了,他就成最大的了),竟然上書請求「入宮值宿衛」,實際上就是圖謀太子之位,結果武帝大怒,「斬其使於北闕」,削去三縣的封地,因而這兩人也無緣即位。
五子劉髆,母親是武帝寵妃李夫人,本來是有希望的,但是他的舅舅李廣利串通當時的丞相也是自己親家的劉屈髦陰謀立昌邑王劉髆為帝,武帝得知後「大怒」,劉屈髦腰斬他的妻子削首,李廣利當時領兵在外投降了匈奴,所以他也沒希望了。而且他還死在漢武帝之前了。但是霍光把他的母親李夫人追封為孝武皇后,所以在劉弗陵死後,他的孫子劉賀當過皇帝,可是此人荒淫無道,27天就被霍光廢了。
以上五個兒子都不能即位,所以只能裡最小的了。為了防止外戚專權,所以殺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又選了霍光、田千秋、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為託孤大臣,也就避免了外戚專權。
霍光開始時也是不能一手遮天的,漢武帝還留下了其他的制約霍光的大臣,但是霍光的「宮鬥能力」實在是出眾。當時上官桀的孫女(也是霍光的外孫女)為皇后,上官桀等人又不斷地在打壓霍光。在這種情況下,霍光仍然消滅了上官桀、桑弘羊和燕王劉旦、鄂邑蓋長公主的謀反,從此才大權獨攬。
但是我以為霍光還是一個比較好的託孤人選,至少他一直不曾想過要造反(最後造反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當時霍光已經死了。造反是因為霍光死後霍氏不甘心權勢被削,不是霍光生前就已經圖謀)。而且他雖行廢立之事,但是還是算比較恪守臣子的規矩。
比如說漢宣帝即位之初,群臣議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但是霍光不曾強求,依然同意立許平君為皇后。如果此時霍光堅持,許平君根本不可能作皇后(後來下手殺她的是霍光之妻霍顯,雖然有可能是霍光授意,但個人以為可能性不大,否則根本不需要霍家的人動手)。雖然他可能是在沽名釣譽,但是至少比王莽之流明目張膽的要好,作為一個大權獨攬的權臣,能做到這樣我感覺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他保障了漢朝20年的安定繁榮,更改了很多武帝時不合理的政策,繼續執行武帝末年的「與民休息」政策,經濟繼續發展,國內富足。同時也重新恢復了和匈奴的和親關係。這些措施對於穩定武帝后期以來動盪不安的局勢,恢復社會經濟起了重要作用,為「昭宣中興」做出很大貢獻。
關於霍光的只是個人看法,不要太過介懷哦。
附:霍光和上官桀的鬥爭
上官桀為了謀取漢朝的最高權力,依附於昭帝之姊蓋長公主。他首先巴結公主之近幸丁外人,極力為丁外人求官進爵,得到公主的寵幸,與丁外人、公主等結成死黨,而後進一步通過公主,將其年幼的孫女送入宮中,封為婕妤,意欲通過公主和孫女,來取代霍光與昭帝的地位。而燕王劉旦,則因長於昭帝而不得嗣立,心懷不滿;另一位輔政大臣、御史大夫桑弘羊認為在漢武帝時期制定過鹽鐵專營的政策,使國家富強起來,功勞莫與之比,不甘居於霍光之下,遂產生了推翻現政權,由他與上官桀來主政的慾念,與燕王劉旦勾結起來。
這就形成以長公主和燕王劉旦為首的兩股政治勢力。他們估計到依靠各自的勢力還不足以推翻漢昭帝,只好暫時聯合。按照上官桀的計劃,要先利用燕王劉旦的身份,發動政變,在政變成功之後,再除去燕王旦,由他來掌握朝政。
這個暫時聯合起來的政治集團,自然要把矛頭首先指向阻礙他們奪取政權的霍光。
昭帝始元六年(前80年),上官桀、燕王旦等人加緊了政變的準備工作。燕王劉旦將奪取帝位的賭注壓在上官桀身上,前後派遣十多人,帶了大批金銀珠寶,賄賂長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援他奪取帝位。他們襲用「清君側」的故伎,令人以燕王旦的名義上書昭帝,捏造說:
霍光正在檢閱京都兵備,京都附近道路已經戒嚴;霍光將被匈奴扣留19年的蘇武召還京都,任為典屬國,意欲借取匈奴兵力;霍光擅自調動所屬兵力。所有這些,是為推翻昭帝,自立為帝。並聲稱燕王劉旦為了防止奸臣變亂,要入朝宿衛。
上官桀企圖等到霍光外出休假時,將這封奏章送到昭帝手中,而後再由他按照奏章內容來宣佈霍光的「罪狀」,由桑弘羊組織朝臣共同脅迫霍光退位,從而廢掉漢昭帝。
他們沒有想到,當燕王劉旦的書信到達漢昭帝的手中後,就被漢昭帝扣壓在那裡,不予理睬。次日早朝,霍光上朝,也已得知上官桀的舉動,就站在張貼那張漢武帝時所繪「周公負成王圖」的畫室之中,不去朝見昭帝,以此要求昭帝表明態度。漢昭帝見朝廷中沒有霍光,就向朝臣打聽,上官桀乘機回答說:
「因為燕王告發他的罪狀,他不敢來上朝了。」昭帝十分平靜,隨即召霍光入朝,果斷地說:「我知道那封書信是在造謠誹謗,你是沒有罪的」;「如果你要調動所屬兵力,時間用不了十天,燕王劉旦遠在外地,怎麼能夠知道呢!
」「況且,你如果真的要推翻我,那也無須如此大動干戈!」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十四歲的昭帝一語揭穿,所有在朝大臣對昭帝如此聰明善斷無不表示驚歎,霍光的輔政地位得到了穩固。
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揭穿之後,就乾脆赤膊上陣,準備發動武裝政變。他們計劃,由長公主設宴請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將霍光殺掉,廢除漢昭帝。就在這危急關頭,長公主門下一名管理稻田租稅的**將上官桀等人的陰謀向大司農楊敞(司馬遷之婿)告發,楊敞轉告了諫大夫杜延年,於是昭帝、霍光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劃,遂在這一政變未發動之前,就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
長公主、燕王劉旦自知不得赦免,遂先後自殺身亡。這場由上官桀發動的政變最後被霍光粉碎了。九歲的上官皇后因為年紀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未被廢黜。
此後,不但霍光權傾朝野,其兒子、女婿、弟弟也紛紛擔任要職,霍氏勢力達到高峰。
13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一共有五個兒子漢武帝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有人告發朝中有大臣利用巫蠱(就是扎個小人,上面刺滿針……當然,那個針扎的人一定是漢武帝)詛咒漢武帝。漢武帝派寵臣江充進行調查。江充一直和太子有矛盾,於是藉此事逼壓太子。
太子無奈只得起兵反抗,最終太子失敗,上吊自盡。這就是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早在「巫蠱之禍」的時候就被江充逼死了!武帝后來知道太子無辜,但是已經晚了……這位死去的太子叫劉據,是漢武帝的長子。
再來說說漢武帝次子劉閎,18歲就死了…… 三子劉旦則是「自尋短見」,太子冤死後,在外地劉旦「瞅準機會」,上書漢武帝要求入朝為太子。結果反倒惹惱了武帝不高興,其結果是自己的封地被削去三縣。 四子劉胥這個人應該說早就被排除在外了!
這人唯一的優點就是力氣大,但是「倡樂逸遊」,看來是莽夫一個,當然不能立!剩下只有五子劉弗陵了!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他為何會登上帝位?
劉弗陵是漢武帝的老小,不管他的資質如何,武帝自立為君的時候,劉弗陵還是個小孩子不懂世道,看不出一點優劣,漢武帝之所以把劉弗陵在位,就像後來的幹隆帝把嘉慶帝在位一樣,是背對背的漢武帝劉徹一生忙於前朝事務,但似乎也不想在後宮。兩次廢立皇后,膝下只有六個皇子。而且,這6位皇子不僅資質參差不齊,而且也不是長...
漢武帝兒子那麼多,卻選了9歲的劉弗陵當繼承人,這是為何
漢武帝不願意再讓漢朝陷於連年征戰中,所以他選擇了性格溫和的劉弗陵。因為這個孩子表現的非常的成熟,很有能力,所以才選他的 因為漢武帝並不看好其他的兒子,反而9歲的劉弗陵十分優秀。可能是因為漢武帝覺得只有劉弗陵適合當繼承人。劉弗陵並不是漢武帝的親兒子,為何漢武帝最後還要立他為太子?一般皇帝老兒最惆悵的問...
為什麼衛子夫侍奉漢武帝49年,最後的下場卻是自盡?
因為到了晚年衛子夫的容顏不如年輕的時候,逐漸失去了漢武帝的寵愛,加上疑心很重越來越不喜歡太子,而衛子夫幫助了太子起兵,所以只能自盡了。這是由於她背叛了漢武帝,最後覺得非常的愧疚,也覺得對不起自己的丈夫,所以才會自殺。雖然是一個特別厲害的女人,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也有處理不當的時候,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