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溼氣重,如何去除溼氣,人體內溼氣重應該怎麼去溼氣?

2022-01-11 22:08:50 字數 6117 閱讀 8363

1樓:一網情深的阿慧

如果體內溼氣比較重,可以採取刮痧的**方案,或者說是進行艾灸,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去溼氣。

2樓:新初遊戲

可以選擇吃薏米,薏米煮稀飯,燉排骨等都可以去除溼氣,此外可以去拔拔罐,雖然自己感覺效果一般,但是大家都說好。

3樓:dj林林

一般體內溼氣特重的話,大便不成形,特別稀,而且舌苔有青色的現象,像這種體內有溼氣的人都是虛胖的,我平時喝一點紅豆薏米粥,可以很好的排除溼氣,早晚各喝一次,因為紅豆和薏米具有祛除溼氣的作用,經常和能夠把體內的溼氣很好的排除。

4樓:終南靈兒

紅豆薏米雖然可以去溼,但是你溼氣重脾也會虛,光去溼不補脾,只會越去溼溼氣越重,還要加一位補脾的芡實,紅豆薏米芡實粥去溼又補脾,脾健溼自化。

5樓:匿名使用者

平時多喝點兒薏米紅豆粥,可以祛溼。最好找老中醫開個中藥祛溼方子。

6樓:璃暝

如果溼氣太重,可以選擇拔罐兒。或者經常把薏米紅豆,這些泡茶喝可以用來除溼,效果是非常好的。最好是熬著喝,效果比泡的更好。

7樓:天道酬勤無難事啊

體內溼氣重,關鍵在於飲食和生活習慣要循著正確的生活方式去做,少吃油膩和滋味厚重的食物,應清淡和平衡膳食,並且主動加強鍛鍊,如果出現了病態的話,可以考慮找醫生調養最好是中醫。

8樓:嗨天天麻麻

可以和紅豆薏米水,提前將紅豆和薏米泡4個小時,煮水喝效果特別好。

9樓:二孃呀

平時煮紅豆薏米水喝,另外要加強體育鍛煉,讓身體微微出汗,這是最好的排溼方式。

10樓:小小鳥

溼氣重少吃冰冷寒涼之物,尤其是冰箱內直接拿出來的東西加熱或者放至常溫後再吃。還有去看中醫,用中藥調理。運動鍛鍊流汗排毒。

11樓:夕陽紅

體內溼氣重,如何去溼去除溼呢?應該去找中醫去看看調理調理,平時喝點兒薏米紅豆湯。

12樓:一樹呀

體內溼氣重,建議去看醫生,開些中藥調理一下,然後自己在平常的生活裡也可以多煲湯,刮痧,拔罐。

13樓:黎然然

之前同事教我每天泡腳,裡面放祛溼的泡腳粉,保持在45度以上的水溫,長期堅持下來有很大的作用。

14樓:小臭美

可以把薏米仁炒一下,然後和紅小豆一起煮,去溼氣很有效。

15樓:工程行業的小陳

最實用的辦法就是要多運動,排毒,平時飲食上清淡為主,需要堅持。

16樓:含蓄的愛

拔罐吧 喝點紅豆薏米粥啥的

17樓:信盼翠

喝點薑湯去去寒什麼的,注意自身的調理。

18樓:職場桔子

少吃油膩的東西,記得多運動,夏天不要一直吹空調。

19樓:生活達人小鄭老師

如果體內的溼氣比較重的話,我覺得應該要多一點進行這個體育訓練。

20樓:匿名使用者

健脾祛溼食療:炒白扁豆,炒薏米,蓮子,茯苓,山藥,芡實。

人體內溼氣重應該怎麼去溼氣?

21樓:歐歐生活小老師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大家只要提到溼氣,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畢竟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它的嚴重程度直接跟人體的健康掛鉤。如果說人體內溼氣過重的話,我們肯定要想方設法的祛除溼氣。

具體應該如何祛除溼氣,一般建議人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最常見的祛除溼氣的方法有艾灸,拍打,運動合理的飲食等等。下面就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祛除溼氣的方法。

一、艾灸祛除溼氣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很多人會買一些艾條,在家調理身體。不得不說,艾灸是一種很好的調理身體的方式,同時也是中醫文化的體現。艾灸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艾草通過人體的穴位來有效的調理身體,如果體內有溼氣的話,通過艾灸也可以有效的祛除溼氣。

但是建議人們在使用艾灸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的醫生或者是艾灸師的指導下進行。

二、運動祛除溼氣

人們合理的運動對自身的身體有一定的好處,如果想要有效的祛除體內的溼氣,也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來有效的祛除。祛除溼氣比較合理的運動主要有跑步,快走,游泳等等方式,這些方式有助於人體內的血液迴圈,從而也可以增強整體的新陳代謝,最終達到祛除溼氣的目的。

三、合理的飲食祛除溼氣

要說人體的腸胃主要負責營養以及水分的代謝。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想要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腸胃,一般建議清淡的飲食,營養均衡的攝入。另外過於肥膩的食物不僅不利於消化,而且還有利於增加痰溼,所以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應該合理的飲食,避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以上三種方法的確可以有效的祛除溼氣。但是大家也需要注意祛除溼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建議大家要合理的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健康。

22樓:情感**系小企鵝老師

人體內溼氣過重,應該選擇多吃一些辣的食物,也可以選擇紅豆薏仁水,再就是運動進行去除溼氣,這幾項方法都比較好。

23樓:野鼬鼠

可以做一些運動,運動可以緩解人體的壓力,從而加速溼氣的排出,像跑步、瑜伽、太極等運動,都有助於活化氣血、血液迴圈。

24樓:e時光再燃

可以通過一些中藥調理,就可以去除人體內的溼氣,而且效果也會特別的好。

25樓:秒懂百科精選

身上溼氣重如何祛除?

去除體內溼氣

26樓:匿名使用者

1、室內保持乾爽,防外溼

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界溼氣誘發內溼,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尤其是回南天裡,應該關窗關門,把溼氣拒於外面。

其次,別穿沒有乾透的衣服,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的水分,吹乾頭髮。還要避免淋雨,別讓水分溼氣包裹著身體。最好能夠買一臺烘乾機,把家裡的毛巾、衣服等都烘乾後再穿著。

一旦天氣好轉,溼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溼氣。如果外界溼氣仍然很重,建議使用空調、抽溼機等,使得室內空氣乾爽,免得溼氣滯留室內。

2、飲食調理,祛內溼

脾虛溼困是春困的基本**,應健脾去溼,而溫補脾胃是解除春困的最好途徑。由於春季肝氣旺、脾氣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氣不旺,四肢痠軟無力,所以要補脾。對於內溼不重的人,在飲食上,健脾祛溼,多吃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等,能慢慢緩解。

脾虛:可用瘦肉、豬骨,任選北芪、黨蔘、白芍、茯苓等藥材一起煲湯飲用。

祛溼:昏昏欲睡、睏倦身重,可以用藿香、豆蔻、薏米、芡實、扁豆、赤小豆等煲湯飲用。

肝火旺:可食用冬瓜、大白菜、白蘿蔔、涼瓜等清肝瀉火。

3、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適量運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方法,特使是長期呆在空調房中的白領,通過運動流汗祛除體內多餘的溼氣,對於健康十分有益。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5、注意室內通風

不通風是加重溼氣的重要原因,一些生活細節也會導致周圍環境和身體裡的溼氣加重,比如喜歡坐在地板上玩耍、長時間呆在密閉的房間裡等。

平時要適當開窗透氣,特別是房間內潮氣重時。

6、適當保暖

「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做法,很容易讓溼邪侵入身體。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別太涼、洗頭後要及時吹乾等。

體內溼氣重應該怎麼去走溼氣啊?

27樓:古方紅糖

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

一、拔罐** 拔罐**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疾病的方法,這種**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溼氣。有的人恐懼拔火罐,可以在選擇中藥茶療,德圃堂溼清草茶,內部調理,祛走「溼」氣。

二、多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

三、食療 1、清熱祛溼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用法】溫熱服食。

【療效】清熱祛溼。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注意事項】大便乾結者不宜用。

2、鮮土茯苓煲豬湯 【原料】鮮土茯苓200克、豬[月展]肉500克、生薑1~2片。 【製作】鮮土茯苓洗淨,切片狀;豬[月展]肉洗淨,整塊不必刀切。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療效】祛溼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28樓:匿名使用者

平時多吃薏米紅豆,可以在回家煮來吃,也可以喝稀健薏米紅豆茶,少吃寒性的食物,不熬夜,少待在寒冷的地方,多運動等等。

29樓:卞英傑苟瑛

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運動是排除溼氣的一個辦法。此外,飲食還應以清淡為主。對於祛除體內溼氣,專家建議,薏米是祛除溼氣不錯的選擇。

熬煮薏米粥具有利於水消腫、健脾祛溼的功效。此外,茯苓也有祛溼的效果。取1至3克的白朮泡茶喝,或用藿香製成的飲品都對祛溼有幫助。

另外,用中藥調理,徳鋪的溼清草茶,去除體內溼氣。還有推薦大家在材料中加入玉米、薏米、芡實、扁豆,這類食材有除溼功效。推薦食譜有:

玉米排骨湯、冬瓜煲老鴨、薏米扁豆雜糧粥等等,大家可以在食譜中靈活新增。

減少溼氣有妙招

1、潮溼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溼食物,適當溫補,讓溼氣隨大小便外排。

2、溼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進行通風。

3、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溼。即使衣服難幹也不要勉強穿不幹的衣服。

4、不要久居潮溼之地,儘量不要到外面潮溼的地方勞作。

5、天氣好時要多出外晒太陽,適當運動。有太陽時不妨抓緊時間晒晒自己,晒晒毛巾、被褥,利用紫外線讓心情、身體、環境都不發黴,這也是祛溼的法寶。

30樓:系遠宰胭

一般來說,當空氣中的溼度為40%至60%時,人體體感比較舒適。但如果溼度過大,

細菌則更易繁殖或傳播。溼度大除了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外,還會導致產生一些疾病。人體對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有自然的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體內水分調控失衡,溼留體內,影響健康。

而溼氣重容易讓人感覺疲乏困倦,沒有食慾,手腳冰冷,身體黏膩不舒服。這些都是溼清重表現,可以選擇中藥調理,徳甫的溼清草茶,可以幫助去除體內溼氣,幫助調理,祛走「溼」氣,隨身攜帶、方便飲用。

溼氣重的人要多食扁豆、玉米、鯉魚、鯽魚、芡實等祛溼之物。

溼氣重應該避免吃水果的,不要吃涼性的,西瓜、香蕉和柿子是大忌。溼氣重的人應少食蝦蟹、芒果、榴蓮等溼熱、滯膩之物。

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1、在夏季,脾溼的人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

2、腸胃不佳。

3、正常大便是香蕉樣軟硬適度的條形。而如果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的大便就是脾溼的表現,說明身體消化功能異常。體內溼氣過重時,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

有些女性白帶量多,也是溼氣的顯現。

4、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痠痛,下肢水腫等。

女人體內溼氣重的原因,女人體內溼氣重的原因怎麼來的?

體內溼氣重的症狀是什麼?溼氣重對身體的影響 1 體內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遇熱則成為溼熱,遇風則成為風溼,溼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2 溼氣在體內不除,人就容易長期便溏,大便不成形。舌頭黃中帶膩 3 溼氣重的人整天打不起精神,影響腸胃功能,頭腦四肢腰身沉重不靈,老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裹著,懶得動彈 4...

體內溼氣重怎麼去除啊?該怎麼辦,體內溼氣重怎麼去除啊?

蒸汗 蒸汗有溼蒸乾蒸之分,它能夠促進身體的毒素排出,是一種 坐著就能夠排毒 的活動,更適合一些 不大願動 的朋友,而且也能夠把體內的溼氣有效排出。少吃鹽,多健脾 吃東西比較 重口味 的朋友往往都比較容易惹來溼氣,因為 重口味 會加重對脾胃的負擔,大家在飲食上少吃多鹽食物,並且多吃一些流質和五穀類食物...

溼氣太重,該怎麼祛溼,體內溼氣太重了怎麼除溼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身上都有溼氣過重的情況出現。但是大多數人出現溼氣重的時候卻不自知,以至於沒有及時調理改善,讓體內的溼氣變得越發嚴重。六個症狀,看清溼氣重 第一,溼氣重的人在早上起來之後,會感覺整個人很沒有精神,昏昏沉沉的,跟沒睡一樣。就算是頭天晚上很早入睡,在第二天起來之後依然會感覺自己沒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