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之戰曹操7萬(別驚訝,曹操南征荊州時,從十五六萬北方軍人中抽調出步兵八萬人、騎兵一萬餘人,但調集來南征的軍隊沒有全部都參戰。旱路運輸限制了出戰的兵力。在一條線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萬,超過此數,不僅道路擁塞,後勤也無法保障。
至於荊州兵,總數或許可達七八萬,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等南四郡僅僅被撫定,曹軍從來沒到過那裡,所能動用的就是集結在襄陽等地的二萬餘人。隨後,曹操又留徐晃駐紮樊城,令曹仁鎮守江陵。如此算來,東征進抵赤壁的曹軍總兵力約七萬人。
)而劉備和周瑜一共有5萬人。官渡之戰:曹操大約5~6萬,而袁紹10萬(只有2w人根本守不住!!
想想,網上說的2w人打10w....袁紹的10w應該是瘋狂的攻擊,因為袁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殺死曹操,2w人是守不住的)夷陵之戰:吳軍方面,陸遜的兵力是5萬,再加上作為預備隊的孫權`步騭`諸葛瑾的部隊,大約8萬吧...
蜀軍大約10萬~以上雖有幾處是找的...不過找起來也是很費事的....還有自己打的地方絕對多,請給最佳,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兵力上蜀國佔優,約10萬,吳國約5~6萬,但吳國讓出三峽,後勤補給方便,而蜀國因怒興師,犯了兵家大忌,又受困於地形,兵力雖佔優勢,但既無法,也無法良好機動。並且側後又處於魏國威脅之下。陷入了“雖有銳師百萬,啟行不過千夫;舳艫幹裡,前驅不過百艦”的尷尬境地。
三國演義中的夷陵之戰結果怎麼樣?
3樓:匿名使用者
夷陵之戰,劉備為關羽報仇心切,不顧諸葛亮勸說而出征,被陸遜火燒連營,兵敗退至白帝城,劉備因此臥病,臨終前託孤給諸葛亮,諸葛亮擺下八陣圖得以擊退東吳2
戰役名稱: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
夷陵之戰是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這三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交戰雙方:孫權,劉備
指揮官:陸遜,劉備
爆發於公元222年,是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編輯本段]戰役背景
曹丕廢掉漢獻帝后,建立了魏國,接著劉備和孫權也建立了兩個國家。荊州之戰,關羽和他兒子關平被吳王孫權殺害。劉備不聽丞相諸葛亮和趙雲的勸告,決定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為關羽報仇。
孫權在幾次求和都大敗的情況下,只好派出年輕的陸遜為都督,前去阻擋。
4樓:天行者趙愛
夷陵之戰是劉備對付孫權的戰爭。結果劉備敗北,最劉備被氣死。才有後來的託孤諸葛亮
5樓:沐石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損失到底有多慘重?
概括三國演義中夷陵之戰的內容。麻煩了。。
6樓:大野瘦子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削,此後,蜀漢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7樓:o蓬萊仙人
夷陵之戰是由於吳國為了奪取荊州,而用計**害了劉備義弟的關羽,反賊又殺死張飛,劉備想起桃園結義之情,不聽諸葛亮的話,並且讓諸葛亮守成都,親自御駕親征,來滅掉東吳,替關,張報仇。孫權聽說後很慌張,派人求和並一律送還荊州,劉備屢次不答應。孫權只好收集身經百戰的老將迎戰,但是被劉備軍的猛將殺得大敗,兵敗將忙。
黃忠由於中了埋伏,中箭而死,劉備發誓更要滅了東吳!東吳兵敗,人心下降,殺害關,張的仇人都被殺害。劉備不死心,更要滅了東吳,在夷陵下寨。
此時東吳經過辯論,派出了陸遜為都督。起初眾將不服陸遜,後來看見陸遜用兵用得非常妙,佩服不己。陸遜看見劉備下寨犯了兵家大忌,決定用火攻,當夜便去劉備軍放火,果然放火燒了七百里,劉備兵敗將忙,險些喪命,退回白帝城,這是劉備打的最後一戰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爆發於公元222年,是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夷陵之戰,又叫猇亭之戰。夷陵猇亭之戰是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這三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以後,轄有長江南北八郡的戰略要地荊州為曹操、劉備、孫權三方所瓜分。曹操佔據南陽和江夏北部,孫權據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劉備則奪取了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公元210年,在劉備的請求和魯肅的規勸之下,孫權又把位於長江北岸的戰略要地借給了劉備。
這樣一來,劉備實際上就基本控制了荊州。不久,劉備又先後奪取了益州和漢中,歷史上魏、吳、蜀三國鼎立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漢中和荊州是蜀漢的兩個戰略基地,從漢中可以北出潼關,攻打洛陽;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吳國的腹地,使蜀漢處於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處於長江中、下游的東吳政權,面對劉備勢力的迅速發展,深感不安。只是由於當時雙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戰略目標,這一矛盾才暫時未曾激化。到了公元211年,孫權佔據交州(今廣東、廣西)後,力量進一步擴大;而當時曹操正忙於兼併關中馬超、韓遂勢力,穩定後方,無暇南顧。
孫權便趁這個機會向劉備索還荊州,而劉備則以“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為藉口拒絕歸還。兩國矛盾日趨尖銳,曾一度以兵戎相見。最後雖然達成了平分荊州的協議:
以湘水為界,孫權佔有江夏、長沙、桂陽,劉備據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兩國間的矛盾並未真正消除。
三國時期蜀國和吳國發生的夷陵之戰的起因和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9樓:中國四毛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口號竟然是為關羽報仇。出兵講究師出有名,但劉備的這個口號太經不起推敲了。雖然曹操喊出了“寧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口號。
可是我覺得把這個口號做的極致的當屬劉大耳。此公多次拋棄妻子,衣帶詔事件撒丫子先跑了,一句話把呂布交代在白門樓了,就是搶的地盤也是他的所謂的漢室宗親的。所以劉皇叔的伐吳的口號個人覺得只是一個藉口。
夷陵之戰諸葛亮沒有隨軍出征,劉備戰爭初期都很順利,後來陸遜採用火攻將劉備駐紮在山林之中的八百里聯營付之一炬,劉備大敗而逃,最終在白帝城悲愴地死去。諸葛亮做陣後方,他是算出了一些名堂,但是他感覺劉備不會這麼傻。吳軍放火燒劉備大本營,當時是在平原上,火來勢很快,劉備又是八百里連營,蜀軍就是反應過來也沒有辦法的。
夷陵之戰的失敗我感覺是劉備太輕率沒有聽從諸葛亮的話,硬要發動戰爭,還有就是劉備戰爭前期打的太順,覺得東吳已經不足懼了,讓蜀軍在沒有任何屏障的山林之中紮營八百里,才中了陸遜之計。
10樓:陳阿銘
名義原因,報關羽之仇,實質原因,奪回荊州,夷陵之戰,蜀軍連番獲勝,陸遜磨劉備耐心,堅守不出,劉備想引蛇出洞,沒有成功,撤回伏兵,給陸遜反擊,儘管反擊,還是試探劉備軍力,試探期間,發現蜀軍營債,用木柵欄組成,所以決定用火攻,封鎖江面,水路並進,讓蜀軍無路可逃,連被吳軍奪得四十座營寨,推屍如山,塞江而下,蜀國武將,有斬殺,有請降、有戰死,有無奈投歸魏國。
諸葛亮沒跟去,歷史上,諸葛亮內政比軍事強,沒**那般用兵如神。
三國演義中的夷陵之戰結果怎麼樣
夷陵之戰,劉備為關羽報仇心切,不顧諸葛亮勸說而出征,被陸遜火燒連營,兵敗退至白帝城,劉備因此臥病,臨終前託孤給諸葛亮,諸葛亮擺下八陣圖得以擊退東吳2 戰役名稱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 猇亭之戰。夷陵之戰是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這三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夷陵之戰。交戰雙方 孫權,劉備 指揮官 ...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真實情況,就是吃飯看電視以及睡覺。家,現代漢語常用字 一級版字,讀作ji 權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內 住所,史記 樂毅列傳 樂羊死,葬於靈壽,其後子孫因家焉。引申為安家落戶 定居,家還可引申為自己家庭的住房 室內及機關部隊等單位的住地等意。期間 的釋義更接近於 時期 是一段完整的...
西安丁準高考補習學校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
西安丁準中高考補習學校是一所專門從事中考 高考培訓及職業高中教育的全日制寄宿制學校。具體情況如下 1 辦學規模 學校有三大校區,佔地150多畝,建築面積6萬多平,教師400餘人,大多畢業於211 985院校或研究生畢業,具有7年以上的帶班經驗,在校生4000多名。2 辦學目標 喚醒學生 成就學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