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趙成侯姓名 趙種
陵墓 不明
政權 趙國
在世 ?—前350年
在位 前374年—前350年
趙成侯(?-前350年),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君主,姓趙,名種,趙敬侯之子。前372年,趙成侯在邢地(今河北邢臺漿水村附近)高築檀臺,以朝諸侯。
因在邢地建檀臺,故名邢臺。前353年,魏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圍趙都城邯鄲。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於桂陵。
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條約。
2樓:匿名使用者
趙國君主列表
立國前次序 諡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數 備註
1 趙成子 趙衰 ?—前622年 被晉文公封為大夫
2 趙宣子 趙盾 前621年—前601年 21
3 趙莊子 趙朔 前600年—?趙朔並未受誅,《史記》記載有誤
4 趙文子 趙武 前581年—前541年 41 楊寬考證其立年,《史記》記載有誤
5 趙景子 趙成 前540年—前518年 23 又作趙景叔
6 趙簡子 趙鞅 前517年—前476年 42 又名志父,亦稱趙孟
7 趙襄子 趙毋恤 前475年—前425年 51
8 趙桓子 趙嘉 前424年 1
9 趙獻子 趙浣 前423年—前409年 15 趙烈侯追諡其為趙獻侯
10 趙烈侯 趙籍 前408年—前400年 9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趙侯
立國後次序 諡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數 備註
1 趙烈侯 趙籍 前408年—前400年 9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趙侯
2 趙武侯 ? 前399年—前387年 13 又作趙武公,並未真正稱侯,亦未更元
3 趙敬侯 趙章 前386年—前375年 12
4 趙成侯 趙種 前374年—前350年 25
5 趙肅侯 趙語 前349年—前326年 24
6 趙武靈王 趙雍 前325年—前298年 28 前323年稱王,不久去王號,一生不再稱王
7 趙惠文王 趙何 前298年—前266年 33 即位當年改元
8 趙孝成王 趙丹 前265年—前245年 21
9 趙悼襄王 趙偃 前244年—前236年 9
10 趙幽繆王 趙遷 前235年—前228年 8 前228年秦滅趙,兄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11 無 趙嘉 前227年—前222年 6 前222年,王賁攻代,擄代王嘉
注:趙襄子在位時間從楊寬戰國史。
趙國有哪些皇帝?
3樓:暴走少女
1、趙烈侯(趙籍)前408年—前400年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趙侯。
2、趙武侯 前399年—前387年
又作趙武公,並未真正稱侯,亦未更元。
3、趙敬侯(趙章)前386年—前375年
遷都邯鄲。
4、趙成侯(趙種)前374年—前350年
趙成侯立邢臺為信都,為趙國別都。
5、趙肅侯(趙語)前349年—前326年
6、趙武靈王(趙雍)前325年—前298年
前323年稱王,不久去王號,一生不再稱王。
7、趙惠文王(趙何)前298年—前266年
即位當年改元。
8、趙孝成王(趙丹)前265年—前245年
9、趙悼襄王(趙偃)前244年—前236年
10、趙幽繆王(趙遷)前235年—前228年
前228年秦滅趙,兄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11、代王嘉(趙嘉)前227年—前222年
前222年,王賁攻代,擄代王嘉。
12、武臣 前209年8月—前208年
前209年,自立為趙王。
13、趙王歇(趙歇)前208年—前204年
前208年,張耳、陳餘立其為趙王,都信都(今邢臺)。
擴充套件資料:
一、趙烈侯
趙烈侯(?—公元前400年),嬴姓,趙氏,名籍,趙獻子(後追封為趙獻侯)之子,戰國時期晉國趙氏封君、趙國開國君主,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
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韓、趙、魏三家滅智氏,權分晉國,但在法律上從晉國脫離出來,則始於趙烈侯。公元前400年,趙烈侯去世,其子趙敬侯趙章年幼,由其弟趙武公(亦稱趙武侯)繼位。
二、趙武侯
亦稱趙武公。史書未載其名,今亦無從考證。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烈侯之弟。趙烈侯薨,國人立其弟武侯。
三、趙敬侯
趙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趙氏,名章,趙烈侯之子,趙武侯之侄,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
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鶴壁)遷到邯鄲,規劃成兩大區域,宮城區(行政中心)與大北城(商業中心),邯鄲迅速繁榮。
此後數年相繼對齊、魏、衛、中山等國用兵。公元前376年,與魏、韓二國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殘餘領地。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其子趙成侯即位,後葬於趙王陵。
四、趙成侯
趙成侯(?─前350年),嬴姓,趙氏,名種,趙敬侯之子,戰國時期趙國君主。前372年,趙成侯在邢地漿水鎮附近(今邢臺縣)高築檀臺,以朝諸侯。因在邢地建檀臺,故名邢臺。
前353年,魏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圍趙都城邯鄲。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條約。
五、趙肅侯
趙肅侯(?-前326年)名趙語,戰國時期趙國第五代君主,趙成候之子,趙武靈王之父。
趙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對魏、齊兩國聯合互尊為王一事不滿,包圍魏北部(河南內黃西),不克,被迫撤軍。在南、北邊境、漳水和滏水之間築起長城。在位二十四年卒,秦、楚、燕、齊、魏五國務派銳師一萬人,參加葬禮。
其子趙雍即位,是為趙武靈王。
4樓:二呆萌二呆
趙國的皇帝如圖所示:
1、趙烈侯:(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嬴姓,趙氏,名籍,趙獻子(後追封為趙獻侯)之子,戰國時期晉國趙氏封君、趙國開國君主,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
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韓、趙、魏三家滅智氏,權分晉國,但在法律上從晉國脫離出來,則始於趙烈侯。公元前400年,趙烈侯去世,其子趙敬侯趙章年幼,由其弟趙武公(亦稱趙武侯)繼位。
2、趙武侯:亦稱趙武公。史書未載其名,今亦無從考證。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烈侯之弟。趙烈侯薨,國人立其弟武侯。
3、趙敬侯:(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嬴姓,趙氏,名章,趙烈侯之子,趙武侯之侄,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
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鶴壁)遷到邯鄲,規劃成兩大區域,宮城區(行政中心)與大北城(商業中心),邯鄲迅速繁榮。此後數年相繼對齊、魏、衛、中山等國用兵。公元前376年,與魏、韓二國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殘餘領地。
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其子趙成侯即位,後葬於趙王陵。
4、趙成侯:(前374年─前350年),嬴姓,趙氏,名種,趙敬侯之子,戰國時期趙國君主。前372年,趙成侯在邢地漿水鎮附近(今邢臺縣)高築檀臺,以朝諸侯。
因在邢地建檀臺,故名邢臺。
前353年,魏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圍趙都城邯鄲。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條約。
5、趙肅侯:(?-前326年)名趙語,戰國時期趙國的君主,趙國人。
趙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對魏、齊兩國聯合互尊為王一事不滿,包圍魏北部(河南內黃西),不克,被迫撤軍。在南、北邊境、漳水和滏水之間築起長城。在位二十四年卒,秦、楚、燕、齊、魏五國務派銳師一萬人,參加葬禮。
子趙雍即位,是為武靈王。
6、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趙武靈王,嬴姓,趙國人,趙氏,名雍,趙肅侯之子,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政治家、改革家 [1] 。生於趙國首都邯鄲。
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國力不強,受中原大國欺侮。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也不時騷擾,鄰境較小的中山國也時常進犯。趙武靈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頒佈命令,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趙國因而得以強盛。
趙雍率將士攻擊匈奴,佔領今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之地,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又在陰山築趙長城以抵禦胡人。前296年吞併中山國。前314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國都被齊國、中山國攻破,趙武靈王扶植燕昭王回國即位。
趙雍晚年傳位於子趙惠文王,自號為「主父」,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宮變中被圍困活活餓死於沙丘宮(在今邢臺廣宗),諡號為武靈王,趙武靈王墓位於今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
7、趙惠文王:(約前309年─前266年),亦稱文王,嬴姓,趙氏,名何,東周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武靈王次子。
其母便是深得趙武靈王寵愛的王后吳娃。趙何乃是趙武靈王次子,並非長子。趙武靈王的長子是公子趙章。
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五月,趙武靈王傳位於趙何,自稱主父,但後來在趙惠文王朝會群臣時,趙武靈王看到高大的長子向幼弟屈尊叩拜,心有不忍,在前295年封趙章於代地,為安陽君。
趙惠文王在位時有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葬於趙王陵。
8、趙孝成王:(?-前245年),華夏族,嬴姓,趙氏,名丹。趙惠文王之子,東周戰國時期趙國第10任君主。前266年即位,在位21年。
趙孝成王年幼執政,第一年便聯合齊國退走秦軍的進犯。公元前262年,韓國獻上黨郡與趙國,趙王貪戀土地,於是秦軍進犯長平,趙軍45萬精銳部隊慘遭俘虜坑殺,但戰後聯合其他諸侯國,進行戰略動員,打敗了秦軍。晚年重用廉頗,多次戰勝燕國,守衛趙國北方。
9、趙悼襄王:(?-公元前236年),嬴姓,趙氏,名偃,趙孝成王之子,趙國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244年―公元前236年。
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趙偃繼位,是為趙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國,奪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國派劇辛攻打趙國。
趙悼襄王派龐煖率軍抵抗燕軍,龐煖擊敗燕軍,殺死劇辛,俘獲燕軍二萬人。
公元前239年,魏國將鄴地割讓給趙國。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派兵伐燕,奪取燕國貍陽城。戰事還未結束,秦將王翦等趁機率軍攻趙,奪取鄴地九城。
同年,趙悼襄王去世,太子趙遷繼位,史稱趙王遷(趙幽繆王)。
趙孝成王在位時期,實行貨幣改革,鑄造「石邑」三孔布貨幣。
10、趙王遷:生卒年不詳,亦稱趙幽繆王。趙國邯鄲人(今邯鄲),嬴姓,趙氏,名遷,趙悼襄王之子 ,母趙悼倡後,戰國時期趙國最後一位國君,公元前235年-前228年在位。
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去世,趙王遷繼位。趙王遷繼位後,屢遭秦國攻打,接連丟失宜安、平陽、武城、狼孟、番吾等城池。
公元前229年,秦國大舉攻打趙國。趙王遷派將領李牧、司馬尚率軍抵禦秦軍。秦國收買趙王遷的寵臣郭開,讓他向趙王遷詆譭李牧、司馬尚,說他們圖謀反叛。
趙王遷聽信讒言,於是殺害李牧,罷免司馬尚,而讓趙蔥、顏聚代替他們。公元前228年,秦軍大敗趙軍,俘虜趙王遷,趙國滅亡。趙王遷遭俘後,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縣)深山中。
11、代王嘉:戰國末年趙悼襄王嫡子。悼襄王廢他而立庶子遷,是為趙王遷。
趙王遷八年(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破趙都邯鄲,虜趙王遷。他率宗族數百人奔代(今河北蔚縣東北),稱代王。代王嘉六年(前222年)秦將王賁攻代,被虜代亡。
拓展資料
趙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
國君嬴姓趙氏,為商朝名臣飛廉(蜚廉)次子季勝之後,原為趙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趙夙,趙夙孫趙衰事晉獻公之子重耳。趙衰隨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國為晉文公,趙衰任國政。
趙衰卒,其子趙盾嗣;趙盾卒,其子朔嗣。朔子趙武於晉平公十二年(前546年)為晉國正卿,趙武傳趙景叔,趙景叔傳趙鞅,即趙簡子(前518年—前458年),趙簡子傳趙襄子(前457年—前425年)。
趙烈侯六年(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始命趙烈侯趙籍為侯。至趙武靈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稱王,至王遷,前222年,滅於秦國。
戰國時期趙國什麼時候滅亡的,戰國時期趙國的官職級別及大小
實際上應該是公元前222年。因為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俘虜了趙幽穆王遷,但是趙國貴族卻又在代 今山西大同 立嘉為趙王 又稱為代王 代王嘉在位六年,秦軍滅代,趙國宗廟不繼。有些人之所以認為趙國被滅於公元前228年,是由於他們覺得邯鄲破滅之後趙國就不存在了,趙王嘉的政權應該叫代國。若是按照這種說...
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之間的關係,有關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的背景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冤家。趙國作為秦國最強勁的對手之一,一直時時處處和秦國作對。而秦國也正是在戰國末期幹掉了趙國才得以統一中國的。可是,很多人也許想不到,這麼一對不共戴天的死敵,其實是 一祖同宗 的關係。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一個老祖宗的子孫,而且,在早年間,趙國的祖先是有恩於秦國...
戰國時期的趙國與燕國為何有世仇
趙燕之所以是世仇,是因為兩國的民風與國策,以及國家擴張計劃的各部規劃。1 首先,從戰國初期開始說,戰國初期,第一強國是魏國,因魏文侯 武侯善治,使魏國富國強兵,首創變法先河,又任用吳起為將,建立了完善的軍隊制度,而且還建立了當時最精銳的部隊 魏武卒,再有就是趙國當時的國力較弱,惹不起魏國 可以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