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如何形成的?後來又是如何滅亡的

2022-02-03 12:31:18 字數 4846 閱讀 8202

1樓:建龍心情好

【討伐董卓】189年,經歷了黃巾之亂,東漢已經名存實亡。在**,皇帝淪為了傀儡。在地方,諸侯割據。

而董卓則帶領軍隊挾持了漢獻帝到長安。190年,關東十八路諸侯在袁紹的主持下共同進攻董卓。但是各路諸侯各懷鬼胎,誰也不想出兵,唯有曹操顯示了不同的風采。

【諸侯混戰】192年,董卓被殺,關東諸侯的矛盾就正式公開,全國陷入了混戰。經過幾年的混戰,全國較大的諸侯僅僅剩下了江東的孫策、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韓遂、馬騰、遼東公孫度、冀州袁紹和兗州曹操等。在這些勢力中,袁紹的佔據冀、並、青、幽四州,實力最為強大。

【曹操崛起】196年,漢獻帝逃歸洛陽。曹操抓到這個機會,迎獻帝並遷都於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唯才是舉,改善吏治;推行屯田制等,促進了經濟的恢復使得曹操強大起來,擊敗了呂布、張繡、袁術、李傕,控制了兗州、徐州和關中。

同時,袁術派遣孫策經營江東,為孫氏在江東立足打下了基礎。

【統一北方】200年,袁紹率領大軍南征曹操,雙方大戰於官渡。結果,曹操以一對十的兵力擊敗了袁紹10萬大軍。此後,曹操繼續掃蕩袁紹殘餘勢力,到了207年,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

在南方,孫氏的勢力發展起來,而劉備也在荊州開始找到立足之地。

【赤壁之戰】統一北方後,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試圖統一全國。此時劉表去世,其子投降,曹操得以佔據荊州北部。曹操又和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戰,曹操失敗。

之後孫權佔據了荊州東部,劉備佔據荊州南部。

【三國鼎立】赤壁之戰後,曹操見暫時無力統一南方,於是繼續在北方發展,擊敗韓遂、馬超、張魯等,佔據了關中、涼州、漢中,北方進一步統一。劉備也按照諸葛亮的計劃行動,佔據荊州五郡和益州。215年,孫劉平分荊州。

219年,劉備在漢中大敗曹操。此時,天下三分的局勢正式形成。此後,曹丕、孫權和劉備開始公然稱帝,三國正式形成。

【三國鞏固】三國建立不久,發生了夷陵之戰,蜀漢荊州全丟。之後,諸葛亮平定了南中,開發西南,鞏固了政權;孫吳繼續在揚州擴張,將嶺南地區納入版圖之內;曹魏吞併了公孫淵之地,並將西域也納入了版圖。

【三國歸晉】249年,魏國發生高平陵之変,司馬氏掌握政權,魏國名存實亡;263年,司馬氏滅蜀漢;280年,司馬氏滅東吳。至此,司馬氏的晉朝統一了三國。

2樓:蘇格拉底的維

東漢末年戰亂不斷,各方諸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形成藩政割據的局面,曹操劉備和孫權分別建立了魏蜀吳三國,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後期被司馬家族統一,也結束了三國局面

3樓:葡萄飛

東漢末年共有十八個州,由於皇帝的不作為,導致各個州之間互相攻打爭奪地盤,打到最後就剩魏國、蜀國、吳國,三國形成。再之後司馬家族奪取魏國政權,接連消滅蜀國、吳國,司馬炎統一全國,國號為晉。

三國之後是怎麼滅亡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再加上黃巾起義的沉重打擊,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方諸侯也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勢力不斷強大,形成割據紛爭的局面。當時諸侯當中,以曹操和袁紹勢力最大。

曹操採用袁紹謀士許攸的建議,打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又「挾天子令諸侯」,為後來魏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但魏之滅亡也是源於曹操的: ① 曹操不能以民為貴。

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而曹操不僅認為君貴民輕,而且認為「己貴民輕」,這從他的「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來。② 曹操忌賢妒能,重武輕文。

他十分愛慕像關羽、趙雲這樣的武將,但卻殺許攸、斬楊修,使魏國無出謀劃策之人,以致在蜀軍進犯時,不得不起用像司馬懿、司馬昭這樣的野心家。司馬氏父子在滅蜀的過程中勢力不斷壯大,最終滅掉了魏國。

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北方諸侯之一的劉備倉皇逃竄。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臥龍先生——諸葛亮相助,此人用博望之火、白河之水擋住了曹軍,又遊說東吳聯兵抗曹,使曹操大軍敗於赤壁。從此以後,曹操退回北方,劉備直取西川,孫權雄踞東吳。

諸葛亮不僅為蜀政權做出了傑出貢獻,而且也促進了三國鼎立之勢的形成。

蜀之盛成於諸葛亮,毀於諸葛亮。昭烈帝劉備死後,蜀後主劉禪無能。按照劉備的遺囑,諸葛亮是完全可以自立為帝的,然而他不僅沒有這樣做,還未能及時而有效地規勸劉禪。

街亭之戰又因用人不當而丟失了重要糧道——街亭。最後又將自己平生打仗的經驗傳於姜維,姜維雖有匡扶漢室之志,領兵作戰之能,但終因蜀主劉禪無能,不能重用他而被魏軍所滅。

孫策踞於江東,孫策死後,孫權即位。赤壁一戰,又使曹操滅亡東吳的美夢化為泡影,因此,孫權對東吳政權的穩固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孫權同時也是東吳滅亡的源頭:

① 赤壁大戰後,孫權不顧眼下抗曹大計,強奪荊州,殺死關羽,致使劉備惱羞成怒,興兵伐吳,吳蜀聯盟破裂,造成兩國元氣大傷,給魏國一個可乘之機;② 吳國與魏國聯盟伐蜀,伐蜀未成,反倒使東吳處於到底是聯魏伐蜀,還是聯蜀伐魏的進退兩難的境地。

綜上所述,我們就不難看出魏、蜀、吳三國滅亡的原因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為國家的興盛而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也是國家衰落的源頭。為此我們可以說:

「魏、蜀、吳三國的興亡是曹操、諸葛亮、孫權所決定的!

5樓:曦月

三國都是被晉國滅了,三國之後就是晉國,也就是司馬懿後人建立的國家

按時間來算,蜀先滅亡,然後是魏,最後是東吳。但是在蜀漢滅亡之前魏國早就名存實亡了,魏帝只是司馬氏的傀儡而已。、

這裡要糾正一下,魏不是最後滅亡。晉代魏的時候魏國就已經滅亡了。 如果要按實際算,魏國反而是最先滅亡的,只是名存實亡而已。

6樓:埋頭10年

魏國被司馬家族篡權了,蜀國被魏國的鄧艾、鍾會滅了,吳國被篡奪了魏國的晉國派的將領杜預、王睿沿長江而下滅了

7樓:野草蒼茫

公元263年司馬昭命鍾會、鄧艾及諸葛緒率軍伐蜀,蜀漢主將姜維阻敵於劍閣。最後鄧艾經陰平直襲涪城,進逼成都。最後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史稱魏滅蜀之戰。

及後鍾會、姜維意圖叛變,但被司馬昭立即平定。 不久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最後於265年篡位,曹魏滅亡。司馬炎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公元279年王浚、杜預上書司馬炎伐吳,賈充、荀勖等則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12月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司馬炎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浚軍、中游杜預等軍、下游王渾等軍共六路並進。

最後於280年逼近建業,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西晉成功統一天下。 據《三國志》《晉史》

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又是怎樣結束的?

8樓:

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混亂之中,朝廷被軍閥董卓控制,全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局面。190年,董卓遷都,朝廷崩潰。192年,董卓被呂布、王允設計刺殺,後董卓餘部李傕聽從謀士賈詡之策攻入長安,控制了朝政。

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改元建安,挾天子以令諸侯,擊敗多股勢力。他於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袁紹,至208年時大致掌控了中國北方。然而於該年冬天的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這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亦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雙方發生多次糾紛與戰爭,最後在222年的夷陵之戰後劉備戰敗,孫權獲得荊州絕大部分。

劉備於隔年病死,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而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或東吳。

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被司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於280年發動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1.220年,曹丕廢掉漢獻帝,建立魏(曹魏),221年,劉備建立(蜀)蜀漢,222年,孫權稱吳王,229年稱帝,建立吳(孫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2.263年,魏滅蜀,265年,西晉取代魏,280年,西晉滅吳。三國鼎立局面結束,中國重新走向統一。

官渡曹操興起 赤壁之戰曹操打敗於孫劉聯軍 行程三國鼎立

關羽戰死麥城 劉備興兵東吳為關羽報仇 陸遜臨危受命與孫權 打敗劉備於夷陵 個人認為三國鼎立還並未就此打破

三國鼎立真正被破的時候是是230年秋的時候 也就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 三國鼎立局面很大的意義就是曹操經赤壁一敗 不敢再像長江以南用兵曹魏一直盤踞北方修養生息不敢大舉南下 而我們縱觀前三次北伐都不難發現蜀國一直處於主動進攻 到了第四次北伐 完全是被動防守 230年秋曹魏路大軍進攻漢中 司馬懿走西城 曹真走斜谷 張郃走子午谷 漢中是蜀漢的門戶 此地被破對蜀漢的震動是巨大的 所以才有諸葛亮第四次北伐 所以我認為真正的三國鼎立結束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

220年,曹操病死,他兒子廢漢獻帝,自稱皇帝改國號為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稱帝國號蜀,定都成都。而222年,孫權也稱帝國號吳,定都建業。這時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9樓:匿名使用者

官渡曹操興起 赤壁之戰曹操打敗於孫劉聯軍 行程三國鼎立

關羽戰死麥城 劉備興兵東吳為關羽報仇 陸遜臨危受命與孫權 打敗劉備於夷陵 個人認為三國鼎立還並未就此打破

三國鼎立真正被破的時候是是230年秋的時候 也就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 三國鼎立局面很大的意義就是曹操經赤壁一敗 不敢再像長江以南用兵曹魏一直盤踞北方修養生息不敢大舉南下 而我們縱觀前三次北伐都不難發現蜀國一直處於主動進攻 到了第四次北伐 完全是被動防守 230年秋曹魏路大軍進攻漢中 司馬懿走西城 曹真走斜谷 張郃走子午谷 漢中是蜀漢的門戶 此地被破對蜀漢的震動是巨大的 所以才有諸葛亮第四次北伐 所以我認為真正的三國鼎立結束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

10樓:汗式畢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過程是魏國赤壁之戰輸了,蜀及吳晢時的和諧,而魏無同時與兩家交戰的實力

11樓:手機使用者

220年,曹操病死,他兒子廢漢獻帝,自稱皇帝改國號為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稱帝國號蜀,定都成都。而222年,孫權也稱帝國號吳,定都建業。這時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又是怎樣結束的

漢靈帝光和七年 184年 黃巾之亂爆發,混亂之中,朝廷被軍閥董卓控制,全國陷入軍閥割據混戰局面。190年,董卓遷都,朝廷崩潰。192年,董卓被呂布 王允設計刺殺,後董卓餘部李傕聽從謀士賈詡之策攻入長安,控制了朝政。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改元建安,挾天子以令諸侯,擊敗多股勢力。他於200年的官...

河流和湖泊是什麼像子的又是如何形成的

河流裡的水是降雨 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共同組成的。剛開始,河流可能只是融化的雪水所形成的小河流,也可能使地面上湧出來的一股泉水,或是雨水所彙集的小溪。當水越聚越多,便開始向地勢低的地方流動。而對於湖泊,在湖泊地殼構造運動 冰川作用 河流衝淤等地質作用下,地表形成許多凹地,積水成湖。河流和湖泊是裝水的...

神聖羅馬帝國是如何形成的,及衰亡的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德語 heiliges r 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拉丁語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 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