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凱博古
眾所周知,在三國的歷史當中有著許多的英雄人物,而可以說三國曆史正是由這些人書寫的。而魏蜀吳作為三國時期成功建國的三大勢力,可以說是猛將如雲,謀臣如雨,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而在這其中有一位謀士,被陳壽稱之為:
擬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伉儷邪?這就是蜀漢的謀臣法正。可以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那麼法正到底有多恐怖?
接下來就以正史當中的記載為範本,為大家介紹一下,在陳壽口中與程昱郭嘉齊名的法正,以及他短暫而又傳奇的一生。
首先先來介紹一下法正的一生。
許多人對於法正其實並不瞭解,演義當中對於法正也沒有加以太多描述,而在正史當中法正的一生也可以說是十分的短暫,去世時僅僅四十五歲。但是雖然短暫,但是法正對於三國曆史可以說是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法正,字孝直,扶風縣人。最早是益州劉璋的部下,但是在劉璋手下,法正的地位可以說是十分的低微。法正在劉璋處入仕之後,久久得不到重用,幹了許多年,也僅僅是一個縣令。
法正感慨於自己的懷才不遇,以及劉璋的識人不明,對他頗有怨氣。於是就與好友益州別駕張鬆一起,暗中與劉備相通奉劉備為主。
後來劉備與劉璋決裂,劉備率軍進軍蜀地,劉璋無力抵擋,在成都被劉備所圍困,法正向他說明利害,最終促使劉璋投降,完成了蜀地統治的平穩過渡。而在此之後,法正還參與了漢中之戰,獻計斬殺了曹魏大將夏侯淵。
據《三國志》:
二十四年,先主自陽平南渡赤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
其次再來分析一下法正對於蜀漢的影響。
如果沒有法正的存在,就不會有蜀漢。當時來說,劉備委身於荊州,而荊州是四戰之地,東面的東吳與北邊的曹魏都對於這塊肥肉虎視眈眈。如果不是當年曹操一心北伐,促使劉備孫權結盟,或許東吳早就對劉備下手了,而這種覬覦,從後續的關羽失荊州這一事件當中可以看出。
2樓:哇卡卡卡卡卡
法正的能力很強,他處理政務和出謀劃策的能力都是十分出色的,劉備也十分重用他,但是他的能力並不足以讓劉備統一全國,當時劉備所處的環境很惡劣。
3樓:茅廬論古今
他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本事,有經天緯地之才,神鬼莫測之術,料事如神,曾經於定軍山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說若是法正在,夷陵之戰必勝無疑,到時候就是二分天下。
4樓:蝦彈文化
法正的恐怖不在於他的智謀有多麼的逆天,而在於他非常善於針對人的心理,如果法正沒有死的話,那麼最終蜀漢政權則很有可能不去攻打東吳,因為諸葛亮和其他人都勸不動劉備,而唯有法正的「工於心計」才最有可能勸阻劉備。也就是說,法正的恐怖之處在於他能夠影響劉備的決策。
為何能夠影響劉備的決策,就說明他很恐怖呢?因為劉備是當時天底下最有權勢的三個男人之一,是影響天下大勢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引起「蝴蝶效應」,引起全國勢力的變化。也就是說法正能夠通過影響劉備,進而影響到天下的局勢。
這麼說或許很誇張,但是實際上並不誇張。如果法正勸阻了劉備攻打東吳,那麼蜀漢政權則不會有滅頂之災,不會退守川蜀,更不會有接下來的諸葛亮「六出祁山」。
那麼蜀漢勢力就仍然是天下最強的勢力之一,就有可能爭霸天下。或者說就有了一切的可能性。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三國之中有類似說法的其實不止法正一個人,還有一個是曹操身邊的郭嘉。有人說,如果郭嘉不死,那麼曹操就不會有赤壁之戰的失敗,就不會有劉備和孫權的崛起,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三國鼎立的可能性。因為和法正一樣的是,郭嘉是唯一能夠影響曹操決策的人!
反過來想一下,或許誰都影響不了天下局勢,法正和郭嘉他們早死晚死都得死,劉備和曹操他們早犯錯晚犯錯都得犯錯。綜合而言,所謂法正的恐怖之處,是體現在後人對他的解讀上,這一切如果真的如標題所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那麼假如諸葛亮死了、周瑜死了,也肯定有同樣的評價出現。說白了,這一切都只不過是後人對其能力的一種評價而已。
5樓:**生活小百科的小王
法正生於熹平六年,是右扶風郿縣人,建安初,法正與同郡的孟達投奔劉璋,法正被任為新都令。差不多到十年後,法正的職位只是軍議校尉,不被重用,與同僚張鬆都不看好劉璋。張鬆想結好劉備,推薦法正去,法正不想去,辭讓,不得已去。
但去荊州見過劉備了,回來反而勸張鬆迎劉備。
那麼法正到底有多少厲害呢?建安十六年,劉璋遣法正將四千人迎先主,這之後他就沒走,一直留在劉備身邊。理所當然,法正參與了劉備自建安十六年之後的所有軍事行動。
這必然也包括劉備奪取益州的全程。益州之戰,劉備初期的條件絕對不夠好。鄭度說璋曰:
「左將軍縣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而且劉璋在發覺張鬆謀叛後,及時殺了他,並且翻臉,「敕關戍諸將文書勿復關通先主。」諸葛亮帶著張飛和趙雲是從益州東面入蜀的,一路西進,到成都才和劉備會和。
劉備從葭萌關到成都這一路,能依靠的只有身邊的龐統與法正。龐統還在雒縣被流失射中,掛掉了,只剩下法正一人蔘謀。在這個過程之中,鄭度勸劉璋直接堅壁清野對付劉備,劉備略怕,法正說沒問題,劉璋不會這麼辦,猜中了。
還有法正給劉璋寫了勸降書。文辭頗佳,威脅之意流露無遺。
這個時候,劉備和法正帶著「兵不滿萬」的人馬,南下遭遇到的阻難可想而知,具體如:「璋遣其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備,皆敗,退保綿竹;懿詣軍降。璋復遣護軍南陽李嚴、江夏費觀督綿竹諸軍,嚴、觀亦率其眾降於備。
備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劉璝、張任與璋子循退守雒城,備進軍圍之。任勒兵出戰於雁橋,軍敗,任死。
」荊州的李嚴和費觀或許是龐統策反的,龐統死後,法正不負眾望,在他的參謀下,劉備與建安十九年五月攻克雒城,進逼成都。
在攻克成都的時候,許靖想逾城投降劉備,未遂。後來成都取下了,劉備不喜歡許靖的為人,法正就勸: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靖是也。
然今主公始創大業,天下之人不可戶說,靖之浮稱,播流四海,若其不禮,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宜加敬重,以眩遠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在入川之戰,雖然劉備用了很長時間,最終還是靠不滿一萬人幹掉對方五部人馬,並且從北到南佔領整個四川北方。而法正最傑出的戰績那就協助劉備解決夏侯淵拿下漢中。最高的評價,出於曹操:
曹公西征,聞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漢中本為曹操所佔,此戰起初是劉備主攻。漢中的守將是夏侯淵、張郃,夏侯淵是諸夏侯曹將軍中早期的代表人物,張郃是五子之一,可見曹操對漢中的重視程度也不低。不過劉備進攻的戰果是一戰斬淵,這其中也有法正的身影:
先主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蜀書七·法正傳》
所以法正在劉備攻略漢中的軍事行動中也是功不可沒,其謀劃策略的能力甚至連曹操都欽羨不已,陳壽將其比作曹魏方面的程昱、郭嘉,也是對其謀策能力的肯定。
6樓:魁哥說歷史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手下有兩大謀士,諸葛亮與龐統,即臥龍與鳳雛。他們都是經天緯地之才,很有戰略思想和謀略。因為有這兩人相助,劉備才能在弱肉強食的時代中發展壯大。
諸葛亮為肱骨,龐統為謀士,一個負責後方統籌,一個負責前方軍事,可謂是天衣無縫。
除了諸葛亮和龐統兩人之外,劉備還有第三個謀士,此人輔佐劉備,平定益州、奪取漢中,此人是誰呢?此人便是法正,法孝直。如果法正不死,便無三國,那麼他到底有多「恐怖」?
若法正不死,他能夠制止劉備東征,避免夷陵慘敗
「若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令不東行。」這是諸葛亮在劉備東伐孫權慘敗後所感嘆的。那為什麼只有法正能制止劉備呢。
是諸葛亮對法正的認可,還是嫉妒?當然是認可,因為法正才是劉備平定益州的最大功臣,只有法正在,劉備才能爭霸天下,一統中原。
為什麼對法正這麼高的評價呢?因為法正確實能力出眾,甚至相當於曹魏陣營中的郭嘉。有了郭嘉的幫助,曹操才能平定河北,成就霸業。
郭嘉死後,曹操就勝少敗多了。而劉備也是如此,在遇到法正後,基本沒打過敗仗,一路凱歌,佔益州,並漢中,成就霸業,但法正一走就兵敗猇亭,鬱鬱而終,病逝白帝城。那法正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居然有這麼高的評價。
法正善於識人,劉備對其言聽計從。法正與張鬆交好,都認為劉璋闇弱,不是明君。在這個戰爭頻發,民不聊生的時代,劉璋只知道坐守成都,守著這一畝三分地。
蜀中豪傑雖然都盡心輔助,卻不被劉璋重用。所以蜀中很多人才懷才不遇,面對這樣一個不重視人才的主公,豈能得志。然後張鬆與商議,面見劉備,迎劉備入川。
劉備為人中龍鳳,深得張鬆,法正等看重。
法正深得劉備信任與重用,劉備對法正言聽計從,深加信賴。公元219年,劉備在眾人的輔助下,擊敗曹操大軍,攻佔漢中全境,進位漢中王,法正拜為蜀郡太守。可惜天妒英才,次年法正去世,劉備悲痛不已,連哭數日。
法正被追諡為翼侯,也是劉備生前唯一有諡號的大臣。
公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荊州丟失。這突如其來的失敗,對處在事業巔峰的劉備打擊很大。因為荊州是根本,是北伐中原的跳板,如今不但荊州丟失,而且大將關羽也被東吳殺害。
劉備大怒,決定率軍征討孫權。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劉備登基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征討東吳。
趙雲和諸葛亮都進諫不可東征,應養精蓄銳北伐曹魏。
可是劉備被憤怒衝昏頭腦,一心東征。不久張飛被部將範強張達殺害,投奔東吳而去。這次可徹底激怒劉備,舉國之兵討伐東吳。
可惜天不助劉,劉備在猇亭之戰中,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蜀軍大敗。諸葛亮感嘆道:「如果法正跟隨,就算先主東征,也不會被擊敗,可惜大漢氣數盡矣。
」即使法正勸阻不了劉備東征,也能隨軍參謀,不至於遭到夷陵慘敗
法正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制定戰術。在劉備攻打漢中時,張飛擊敗張郃,黃忠和顏嚴又守住了天蕩山。張郃,夏侯尚等人退到定軍山夏侯淵處防守。
黃忠又要請命奪取定軍山,孔明不許,黃忠執意要去。諸葛亮就讓法正為參軍隨黃忠出戰。
黃忠與曹軍交戰,不想部將陳式被夏侯淵捉去,法正認為夏侯淵為人浮躁,雖然勇猛,但沒有謀略。可以拔寨而起步步為營,反客為主引誘夏侯淵出戰,然後擊敗曹軍。果然夏侯淵禁不止挑釁,率軍與黃忠交戰,黃忠生擒夏侯尚回營。
可見法正不但善於分析人物性格,而且可以制定計謀,擊敗敵軍。
夏侯淵中計,於是堅守不出,雖然用陳式換回夏侯尚,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不出戰。法正又向黃忠獻計,認為定軍山西面有個高山,易守難攻。如果佔據高山,可以憑高而望,定軍山唾手可得。
果然黃忠等佔據高山後,夏侯淵又坐不住了,不聽張郃勸告,又來率軍挑戰。
這次法正在高山之上,舉白旗不出戰,讓黃忠按兵不動。等到曹兵倦怠,銳氣盡失時,法正舉紅旗,黃忠率軍出戰,鼓角齊鳴,黃忠刀劈夏侯淵成的大功。此戰勇靠黃忠,智靠法正,漂亮地完成了任務,奪得定軍山。
斬殺夏侯淵後,曹軍全線動搖,劉備順勢大舉進攻,佔據有利地形,以逸待勞等待曹操到來。
法正殺伐果斷,計謀百出。在劉備入川時,在涪城相會劉璋。法正就進言:
「最近有張鬆密信到,咱們將在涪城會見劉璋,便可以圖謀益州,這次機會一定不能錯過。」龐統也深以為是,在席間安排魏延舞劍行刺劉璋,又派武士埋伏兩側。可惜在魏延舞劍的時候,與益州將軍打了起來,劉備大怒,讓眾將退下。
所以沒有采納法正,龐統的計謀,實在可惜。
以法正的軍事能力,在夷陵出謀劃策,是不可能敗給「毛頭小子」陸遜的。他也是能夠看出陸遜的火攻之計,提前預防。即使劉備蜀軍滅不了東吳,也不至於遭到夷陵慘敗。
結語:法正不死,實力非常強悍,也非常「恐怖」,是蜀漢的中堅力量,他的話比諸葛亮管用,可能說服劉備,制止劉備盲目東征孫權,即使法正制止不了諸葛亮東征,跟著劉備東征,也能夠為劉備出謀劃策,不至於遭到夷陵慘敗,元氣大傷。
只要蜀漢不經歷夷陵慘敗,經過數年發展,按照諸葛亮《隆中對》中戰略,與東吳聯手夾擊曹魏,很可能平分天下,也就沒有三國了。
因此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
俗話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真實的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有人說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 郭嘉到底有多厲害呢?俗話說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 郭嘉到底有多恐怖?郭嘉不死,便無三國 這句話應該是從謀士的角度對比諸葛亮來拔高郭嘉的,與這句話相對應的是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因為郭嘉是在公元207年去世,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時候,正好是郭嘉死後這段時間。由於諸葛亮為劉備...
假如郭嘉不死,三國局勢會如何變化
首先從曹魏強大的程序中可以看出曹魏的智囊團確實強大,不過歷史的程序往往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存在而有太大改變。曹魏即便沒有郭嘉,依然是三國鼎立中最強的諸侯。反過來說,即便有郭嘉,依然還會造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主要是曹操赤壁大戰的敗北。赤壁大戰曹操戰敗後痛哭沒有郭嘉,只不過是找個由頭,找回...
熱血三國怎麼無限養兵,誰知道熱血三國才能無限養兵
無限養兵方法很多 1.採集法2.整點養兵法3.小號養兵法4.兵變養兵法!簡單的解釋下採集法是利用湖泊採集的辦法,用高階兵種派遣到10級湖泊進行採集沒10個小時收穫一次!這個方法比較簡單但是安全係數不高 整點養兵法就是將你所有兵力全部集中到一個城裡,城裡糧食為0,由於系統兵變發生在整點 在整點之前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