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這麼跟你說吧,帝王(各朝都是,當然含周)是隻有姓名而沒有字的。這是因為,皇帝本身的名都少有直接稱呼,犯諱。它們不需要特別用『字』來做平日人際交流的稱謂。
注:一些草頭王打天下稱帝的,原本是民,有『字』是偶爾的,但他們的子系就沒有了。
樓上有點是對的,即『字』最初源於有些人之間的綽號,這是因為,在宋以前,絕大多數人都是單名,這麼以來重名的人就非常多(這點玩過三國志遊戲,或者看《三國演義》可以大致瞭解),因此需要一種另外加以區分的稱謂,於是『字』就產生。到了後來雙名雖然出現,仍然沿革了下來。
『字』最初只有貴族才允許使用,我們今天看史籍傳記,尤其是兩漢前,字很多是「子x」什麼的,如子牙、子房、這裡的『子』就是依據周時冊封的「五爵(公、候、伯、子、男)」中的「子爵」來定義的(後來人們尊稱的「公子」也源於此)。平民沒有字,後來推廣了,有用家中排行做『字』的。如孔子,字「仲尼」。
這個「仲」意思即第二(呵呵,孔老二就是出自此),尼指的是「尼山」,這些看東周列國志可以瞭解一二。出名的還有「伯符」、「叔齊」等等
2樓:消迷秦漢
好像記得有一本書上說,在西周以前的人只有姓和名,沒有字,有些下人甚至只有姓而沒有名。春秋後期,各諸侯國之間互相征戰,有些間諜為了工作方便而取了化名,後來化名跟正名之間便形成了名與字的關係。
另有一種說法就是字來自於有些人之間的綽號,後來叫多了,逐漸演變成所謂的字了,像姜子牙,其實是姜尚。這就是後來為什麼平輩之間互相稱呼叫字而不叫名讓人感到親切些。而作為天子一般是沒人敢給他取綽號的,所以就沒有字了。
後來雖然有些天子有了字號,那都是形成風氣之後的事了,但依然有很多皇帝只有名而沒有字。
周朝天子姓姬,夏朝和商朝天子姓什麼?
3樓:兩隻文化
我們都知道,夏王朝起源於禹,但是夏朝的建立者是夏禹的兒子子啟。根據史書上面的記載,當年夏禹傳位於子啟,這就改變了當時的原始部落的禪讓制,同時也開創中國王位世襲的傳統。夏朝的建立,也代表了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的開始。
而夏禹,原本是姓姒的。姒姓乃是上古八大姓之一,與後來的夏后氏王室在血緣上是有著宗法關係的,而在政治上也有分封關係,經濟上又有貢賦的關係,這也就構成了夏王朝的領土範圍。據說,夏朝共傳十四代,後來為商湯所滅。
我們現在常以「華夏」自稱,華夏甚至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起源便是在這裡。現在分佈在我國各地的姒姓已經不足兩千人了。
商朝的建立者叫做商湯,又名成湯。商湯是子姓,據說子姓的始祖應該是契,而契是帝嚳與簡狄之子、帝堯異母兄。商湯相傳是子契的第十四代孫,原本是夏朝屬下商國的君主,後來商湯在伊尹、仲虺等人的幫助之下陸續吞併了周圍的國家,最終成為當時的強國。
再後來,商湯作《湯誓》,與桀大戰於鳴條,最終代夏稱王。在諸侯大會之後,湯被諸侯們推舉為天子,定都亳,定國號為「商」,於是商湯成為了商朝的開國君主。如今在雲南的永勝縣相傳還有三萬人左右的「子」姓人家。
不過如今這兩個姓氏的人口雖少,並不是因為宗族沒落。而是因為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原本姓這個的人又改姓其他,從而導致了宗族分流,這才會導致現在這般姓氏的人特別少了。
4樓:4歲媽媽談育兒
夏朝是由禹建立的,而禹的本姓是姒,他叫姒文命,姒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商朝的開國之主是成湯,子姓,名履。
5樓:啊洋
夏王朝始於夏禹,而他們本來是姓姒,而商湯作為商朝的建立者是姓契,不過作為曾經的大姓,這兩個姓現在很少人姓了
6樓:天涯談國際
夏朝的天子姓姒,始祖是大禹,因為治水有功,舜將天下之主的位子禪讓給了他,商朝的天子姓湯。
7樓:浪漫櫻花戀家
夏朝由大禹建立,所以應該跟大禹的姓一樣,姓姒,至於商朝的天子姓湯,這兩姓還是不常見
8樓:sillyfox敲可愛
夏朝是夏禹建立的,天子姓夏,商朝應該是姓子,紂王不就是商朝的嘛,在電視劇有出現。
9樓:雷子說歷史
好像是夏朝的天子好像是姓姒,而中國商朝的天子的姓氏好像就是姓子吧,都是上古八姓之一
10樓:晚曦城
據我所知,夏朝的建立者姓姒,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只他們三個天子的姓有什麼淵源還不好說,但是好像很多的姓氏,都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
11樓:木瑾瀚
夏王朝最開始就是大禹,所以姓姒,而商湯作為商朝的建立者是姓契,不過這兩個姓氏都比較罕見。
12樓:冬之寒十
據我所知,商朝天子姓子,夏朝天子姓姒,夏朝、周朝、商朝的更迭都是自家兄弟的內鬥,商朝天子和周朝天子之間竟然還有關係。
13樓:汽車世界知道
夏朝的應該訓宇畢竟是大禹治水之後建立的國家,商朝的話,看過《封神榜》的就知道了。
周朝天子、公、候、伯、子、男的爵位與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爵位有何區別?
14樓:處處處處春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3-5]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建立,定鼎洛邑(度邑);周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成周和王城(今河南洛陽);[6-8] 周共王遷都南鄭(今陝西渭南);周懿王遷都犬丘(今陝西咸陽),周宣王遷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鎬京陷落,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週。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時期,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封建制也稱分封制,即古漢語「封建」的原始含義;古文獻中之「封建」即「分封制」。封建制在周朝時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在封建制下,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即相當於中世紀歐洲諸王國與羅馬教廷的關係,即現代意義上的聯邦的基礎。周王是共主性質的(共主是氏族社會遺留的領袖模式,禹為最後的氏族共主)。
諸侯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
宗法制度
這種制度確立於夏朝,發展於商朝,完備於周朝,影響於後來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
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宗子)。
大宗不僅享有對宗族成員的統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後來,各王朝的統治者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漸建立了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封建宗法制。
15樓:大哥都知道
區別很大,他們所掌握的權利不一樣,中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時期,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
16樓:
封建制在周朝時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土地不是周王室的,而是屬於各個分候。
17樓:
宗法制度,這種制度確立於夏朝,發展於商朝,完備於周朝,影響於後來的封建王朝。
18樓:熊熊佳秉
這是一種分封制,在封建制下,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
19樓:那叫一個小可愛
封建制也稱分封制,即古漢語「封建」的原始含義;古文獻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20樓:秀兒
周王是共主性質的(共主是氏族社會遺留的領袖模式,禹為最後的氏族共主)。
21樓:胖苑圓滾滾
周王是共主性質的,他們掌握的權利不一樣都
22樓:大個都知道呀
這個爵位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吧,封建制也稱分封制,即古漢語「封建」的原始含義;古文獻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商朝天子叫什麼,周朝天子的姐妹叫什麼
秦以前的帝王都是稱為大王,秦後才有始皇帝。諡號是死後加上去的,是對一個人一生的評價,生前都呼大王。商朝的天子稱 王 而不稱 帝 商朝歷代帝王 商湯,姓子名湯 外丙在位3年 仲壬在位4年 太甲在位33年 沃丁在位29年 太庚在位25年 小甲在位36年 雍己在位12年 太戊在位75年 仲丁在位11年 外...
一朝天子一朝臣,原因是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原因是什麼
新皇繼位都要把反對自己的人給清理乾淨,才能穩固自己的統治 利益集團的利益得牢牢掌握在集團內。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器重的大臣在乾隆年間多受到打擊,為何訥親卻能保全?因為訥親和乾隆皇帝關係不一般,並且做事忠心,所以兩朝皇帝都很氣種。那些什麼的肯定是做給皇帝看的,證明自己享受...
周武王建立的周朝與武則天的周朝有什麼不同
統治者不同,兩者沒有繼承關係,只是名字相同,政體不同,武王建立的是奴隸制的周朝,武則天是封建制度的周朝,還有,在我們說唐,後唐,隋,前隋時,後,前,只是後來為了區分加上的 武則天和周朝有什麼關係?武則天改朝換代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改變她參政到輔政的從屬地位,實現她親自稱帝治國的政治目的。其主要原因有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