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如何對孩子進行抗挫折教育

2022-03-13 08:21:05 字數 5580 閱讀 3310

1樓:玉瑩的美麗人生

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挫折訓練,不然成年後,很容易走向極端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2樓:廣州卡卡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父母很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增強孩子對挫折的承受能力的應變能力。

不過,在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時候,父母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隨便否定孩子

父母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時,要就事論事,多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下工夫,不要給孩子設定太多無端的「挫折」,更不要否定孩子這個人,以免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自願去接受挑戰,但是卻遇到挫折的時候,如果孩子需要,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指導。但是,父母最好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因為孩子如果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不但更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還能激發孩子的潛能,增強他的抗挫折能力。

三、儘量少用物質獎勵

有的父母只要孩子取得一點點進步,就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父母給孩子太多的物質獎勵,很容易會扭曲孩子對成功的體驗,令孩子因為想得到物質獎勵而努力。

四、父母要給孩子多些時間和耐性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不要因為覺得孩子做不好,或者做得太慢,而自己去幫孩子做,而是應該多給些時間孩子,讓他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在孩子把問題解決了以後,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這樣,在孩子再次遇到挫折時,他便會更積極地去面對了。

父母可利用身邊的挫折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有的父母可能會不知道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其實,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並不難。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父母只要利用這些挫折對孩子進行教育就行了。例如:

一、利用自然環境來對孩子開展挫折教育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是很渺小、很蒼白的。所以,平時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危機,來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例如水災、雪災、**等等。

父母在看到這一型別的新聞報道時,可以趁機對孩子進行教育,以便鍛鍊孩子的抗挫心理。例如,在和孩子一起看災後重建的報道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雖然人類會遇到很多無法抗衡的挫折,但是,只要大家的心理不被沖垮,那麼,依然可以在廢墟中重建家園。

二、利用社會環境來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在生活中,孩子經常會遇到自己的需求達不到滿足,或者理想無法實現等挫折,像孩子去競選班長,但是沒有被選上;孩子和自己要好的朋友鬧了矛盾等等;很多孩子都會因為這些挫折而心理失衡。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先找出遭遇到挫折的原因,再根據原因完善自己。

例如,孩子競選班長失敗,是因為他對班級事務不夠熱心,他可以認真糾正自己的這個缺點,下次再去競選班長;孩子與好朋友鬧矛盾,是因為自己太小氣,只要認識到這一點,以後多加註意,那麼,和朋友之間的矛盾也會越來越少了。

三、利用孩子所受的挫折來進行挫折教育

平時,父母要多些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發現孩子的情緒低落,那麼父母就要去了解,孩子是因為什麼事情受到了打擊,然後開導孩子,並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例如,期中考試孩子考了非常不理想的成績、去參加比賽沒有獲得名次等,這些在大人看來非常小的挫折,卻會令孩子非常難過。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這些挫折,讓他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他肯繼續努力,堅持不懈,那麼,就一定能夠獲得勝利。

結語:在生活中,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受挫折,甚至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設定一些「困難」,再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以便幫助孩子增強抗挫折能力,讓他們擁有不屈不撓的性格,變得更加聰明和成熟。

3樓:漠子媽咪

很多人會覺得給孩子更多體驗挫折的機會就是挫折教育,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如果這樣認為的,豈不天天被老師和家長訓斥的孩子,應該更能面對挫折?可是為什麼反而有些孩子最終抵抗不了,而選擇自殺?

挫折教育歸根到底是讓一個在面對失敗的時候,能夠走出來。

想一想,如果一個孩子考試不及格,是把他打罵一頓他能更好的走出來,還是說給他客觀 的鼓勵,幫助他,讓他從錯誤中學習能夠讓他走出來?

所以,真正的「挫折教育」,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給孩子足夠的愛,讓他有安全感,讓他覺得自己是「被愛」的。

因為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是被愛的時候,他不會擔心被拋棄,所以他能夠更多的力量去面對身邊的環境。不會動不動,把別人無意的舉動給惡意理解 。

就比如一個從小不被愛的女人,在婚姻中就會非常擔心老公不愛自己。無論老公做什麼,都會懷疑,這種女人在婚姻中的抗挫力就很差。同樣一個人如果從小不被愛,在工作環境中,也會經常懷疑別人的惡意。

這都會讓他們在生活中挫折感很強。

另一方面就是要鼓勵孩子,讓孩子覺得「我能行」.(注意是鼓勵,不是表揚)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第一想法是「我行」還是「我不行」非常重要。一個總是認為「我能行」的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自然能力也更強。

批評打罵類的「挫折教育」,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和價值感,容易培養出一個表面很強大 ,但內心很自卑恐慌的人。

如何對孩子進行抗挫折教育

如何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4樓:星光中續制導

很多家長誤讀了挫折教育的意義。他們甚至認為就算生活中沒有挫折,也要人為創造一些挫折教育孩子。比如有的父會回說」應該讓兒子受一下當年自己吃過的苦,不然他就不知道今天的生活有多來之不易「」應該把孩子送到艱苦的環境中鍛鍊一下「,或者讓孩子離開自己一段時間,讓孩子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相信很多家長對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也許你小時候就有果這樣痛苦的經歷:

考試發揮失常,得了很低的分數回家後,父母會因為分數低大發雷霆,覺得「你看隔壁小明,人家怎麼能打100分,你只能勉強及格」,有的家長甚至會大打出手。而那張考卷就成了孩子遭受心靈羞辱的根源,他們會覺得,「父母只愛成功的我,不愛失敗的我,進一步延伸為「父母只愛表現好的、對他們有利的那個我,不愛失敗的、負面的我」。父母這種「有條件的愛」後果極其嚴重,長此以往,它會使孩子變得容易自卑、自責,甚至是自虐、自殺的根源。

同樣的事發生在國外,一個小男孩考試只拿了個及格分,回家後他把考卷放到桌上時,父母一起湊過來看,雖然分數很低,可是父親看過後幽默地對母親說:「看,兒子會考試了,當年你老爸考試的時候,緊張得差點兒忘了怎麼寫名字」,然後和兒子一起哈哈哈大笑起來;接下來母親安慰孩子說:「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超過你的對手,快洗手我們來吃飯,我給你做了你最愛吃的三明治。

」這個小男孩得到了父母「無條件的愛」,他能感受到「不管他考了多少分,犯了什麼錯誤,父母都不會因面子受損而破壞他的人格」,所以當他成年經歷大蕭條貧困潦倒、作品三次被淘汰時,他依然可以笑著面對生活,並在和老鼠共進晚餐時激發出靈感,創造了迪斯尼經典的動畫形象米老鼠。

挫折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而這種堅強和內心的力量來自於父母給予的愛和安全感。孩子會從父母給予的愛和安全感中獲得精神富足,無論以後發生什麼艱難的事,也有信心去面對克服。

怎樣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5樓:

被家長過多過細的照顧保護,造成孩子依賴性強,

6樓:匿名使用者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多孩子應該動手做的事情,都由家長來做。平時表揚多,遇事哄著來。這樣長此以往,孩子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抵抗挫折的能力低下。

作為家長應該與學校一起,對孩子進行抗挫折教育,使孩子具有承受挫折、抗挫折的勇氣,不斷地去調整好自己心態,保持良好的學習的熱情。一,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生命教育的內容之一我們從報紙,電視時常會看到學生自殺事件,而且多數是初中生。造成學生自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學校教育的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

在這裡面對的是家長朋友,我主要說說家庭的教育問題。許多家長對孩子過分呵護,導致了孩子的自我中心主義。過分的呵護使得孩子自己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心理承受能力低,遇事稍有不順,就好像遇到了天大的問題,反應過激。

初中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思維也處在變動不拘的階段,亟需他人的認可與尊重。但同時,他們又缺乏把握自己的能力,自制力相對薄弱。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升學壓力、社會壓力、家庭和同學間的壓力,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挫敗感。

二.挫折產生的原因挫折是什麼?我認為挫折就是不如意,一開始計劃的好,實際結果沒達到,也就是失敗、失利。

挫折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普遍的原因有:1、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變鳳。父母都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包辦孩子的一切,滿足他們所有的要求,使他們的人生旅途過於平坦,幾乎沒有經歷過或很少經歷磨難和打擊,致使現在的孩子驕,嬌二氣嚴重。

稍有挫折,動輒意志消沉、萎靡不振。2、雖然國家推行素質教育有十多年了,但是現在實際上仍然是應試教育。因為高中沒有普及,是金字塔式的考學方式,擇優錄取是現實,所以學校、家長也只能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淘汰。

這是個社會現象,咱們改變不了,也只能順其自然,致使家長和學校重視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多一些,忽視了學生的生理,尤其是心理素質的培養,很多學生在應試教育下被壓抑,致使一些同學一旦對自己的成績感到不理想,強烈的愧疚心理使其選擇了不該選擇的迴避心理,開始厭學,甚至有自殘、自殺的現象產生。現在中小學校都配備了心理諮詢室、心理教師,意識到了心理素質培養是不可缺少的。3、現在社會、家庭對孩子的評價集中在分數上,孩子們形成了分數高就自信,分數低就自卑的現象。

一些優秀的學生在家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在校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生活中處處是鮮花和掌聲、讚揚聲,久而久之,形成了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的聲音,這些孩子的心理大部分是很脆弱的,經不得風吹草動。4.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面對來自社會、家庭和文化三種心理逆境。

現在社會高速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造成觀念的碰撞,父母忙於應付工作與孩子相處時間減少,父母的工作焦慮往往轉嫁給孩子;另外,單親家庭、父母親關係惡劣、家庭暴力、相對單一的人才評價機制、老師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與學生建立親密關係……這些都是青少年隨時面臨的困境,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遭遇的風險性因素,這些因素越多,孩子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當前的中考,高考制度,咱們誰也改變不了。但家長要在這種複雜的社會中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採取一些措施,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我根據從事的體驗和參考別人的做法,把我的看法與思考寫在這裡,供朋友們**。三.家長1.

培養孩子一個健全的心態。從小學升入初中後,學習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具體的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學業的加重,比起小學課程來講,初中課程一下子增加了許多;第二個方面是孩子心理上的發展變化。

初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敏感階段,這時孩子的心理會發生很大變化,讓孩子在開始時有了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為了儘量縮短適應期,讓孩子順利轉入初中生活,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確告訴她,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成功與否,快樂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自己的心態,而心態的關鍵,就是自信。孩子進入高中,面臨的對手可以說是全市或者全縣最突出的。

因此,這個階段孩子們必須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心態,正確估價自己,不一定要求自己成為最好的,但自己必須是獨特的、盡力的。愛孩子也要講科學,科學的愛孩子,首先要注意培養孩子有健全的心態。調整好心態,輕裝上陣,效果自然就是顯而易見的。

還必須要適應競爭,引領競爭,最好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個階段性目標,讓孩子經常感受成功的喜悅,並將之化作前進的動力,鼓勵孩子,找出自己的目標,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那麼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標,我的想法是:目標不要太高,太高了高不可攀,一旦摔下來,會把自信摔掉;目標不能太低,太低會讓孩子失去拼搏的鬥志,也就是說,這個目標對孩子來說應該是:

「跳起來,夠得著」。

如何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怎樣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

提取碼 664b 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重視智商和情商的培養,輕視財商的教育,少家長圍繞孩子考好大學來判斷教育目標,認為跟高考無關的內容都沒有用,從而忽視財商教育。青少年信用卡刷卡 無節制,存在超前透支消費 我們在一些 報道中經常看到 房奴族 啃老族 月 光族 卡奴族 這樣形容年輕人的理財誤區,其根源是...

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呢?

合理 科學地開展生命教育 生死觀念宣傳,在學校裡也開展生命教育相關的課程,以死觀生,向死而生,是為了讓人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死亡觀,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生命,不再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輕易傷害別人的生命。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有兩件事一直都被長輩們視為忌諱話題,那就是性和死亡,所以在這兩個方面受到...

現在的孩子們特別嬌氣,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訓練呢?

嬌的孩子多一半是父母慣的,絕對沒差,小孩子摔跤讓他自己爬起來,哭就哭一下吧,家長要做到不在意的心態,當寶寶自己爬起來的時候要適當誇獎寶寶勇敢。並且要在這個時候做出關鍵的一步 告訴寶寶走路要看好了,怎麼走可以避免摔跤,教寶寶正確的走路姿勢,怎樣繞過障礙物等,不要批評打罵孩子,這樣摔幾次孩子就明白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