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梅雨季節,什麼是梅雨 梅雨季節是什麼意思

2022-03-22 07:40:19 字數 5200 閱讀 5861

1樓:匿名使用者

梅雨初夏江淮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此時,器物易黴,故亦稱「黴雨」,簡稱「黴」;又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亦稱「梅雨」或「黃梅雨」。在中國史籍中記載較多。

如《初學記》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等。中國曆書上向有黴雨始、終日的記載:開始之日稱為「入黴」,結束之日稱為「出黴」。

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入黴,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黴。入黴總在6月6~15日之間,出黴總在7月8~19日之間,中國東部有一個雨期較長、雨量比較集中的明顯雨季,由大體上呈東西向的主要雨帶南北位移所造成,是東亞大氣環流在春夏之交季節轉變其間的特有現象。6月中旬以後,雨帶維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

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開始的一天稱為「入梅」,結束的一天稱為「出梅」。

此外,由於這一時段的空氣溼度很大,百物極易獲潮黴爛,故人們給梅雨起了一個別名,叫做「黴雨」。明代謝在杭的《五雜炬�6�1天部一》記述:「江南每歲

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自徐淮而北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黴焉」 。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明確指出:

「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黴也」。

【梅雨與雨帶】

1.梅雨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所以我國南方流行著這樣的諺語:

"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持續連綿的陰雨、溫高溼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徵。

與同緯度地區的氣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區和一定季節內發生的天氣氣候現象。研究發現,歐亞大陸在20n至40n之間,為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的地帶。大陸西岸,夏季受副熱帶南壓東側下沉氣流控制,天氣晴朗少雲,氣候炎熱乾燥;冬季在西風帶影響下,從大西洋帶來暖溼空氣,形成較多的降水,使氣候變得溫和多雨。

即表現為副熱帶夏幹冬溼的地中海式氣候。

大陸東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西側控制,下沉空氣原來也較幹,但從暖溼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帶來豐沛的降水,產生了副熱帶溼潤氣候。這裡由於海陸對比十分強烈,形成了獨特的季風氣候,其顯著特點是夏雨冬幹,雨量集中在夏季,恰與地中海式氣候相反。

如果和同緯度的英國東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國東岸中緯地帶夏季風來臨前後就不會出現長時期的陰雨天氣,人們從未有長期天氣悶熱之感,發黴現象難以出現。可見,在同一緯度上降水季節迥然不同。

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國長江中下游兩岸,大致起自宜昌以東、北緯29度至33度的地區,以及日本東南部和朝鮮半島最南部有黃梅出現。也就是說,梅雨是東亞地區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在我國則是長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

2.雨帶

雖然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特有的天氣氣候,但它的出現卻不是孤立的,是和大範圍雨帶南北位移緊緊相連的。

在110e以東的我國東部地區,在汛期從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帶擺動在南嶺山脈和南嶺以南地區。在個別年份,雖然在某一段時間內移到南嶺以北地區,但是從一個候(五天為一候)或一個旬的多年平均情況來看,它往往是維持在28n,29n以南。這個時期就稱為"江南雨季"或"華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帶北移到29n-33n範圍內(即西自我國宜昌,東經長江口,然後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國兩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穩定少動。這時南嶺以南地區已處在雨帶之外,陰雨天氣結束;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告別了風和日麗的初夏,迎來了陰雨綿綿的季節,大雨、暴雨時而出現,一直維持到7月上旬,這就是長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節。

7月中旬開始,雨帶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區。先後在黃河、淮河流域以及華北、東北等地停滯、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強降雨過程,分別稱為"黃淮雨季"、"華北雨季"此時,長江中下游梅雨結束,驕陽高掛,進入了炎熱的盛夏季節。這種天氣一直要維持到8月下旬,然後雨帶才隨著冷空氣的逐漸活躍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使雨帶一直退到華南沿海地區。

雨帶的這種規律性變化,說明長江中下游的梅雨並不是孤立的、區域性的天氣氣候現象,而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季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主要雨帶向北移動過程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停滯的反映。

【正常梅雨和異常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節長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它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北移過程中在長江流域停滯的結果,梅雨結束,盛夏隨之到來。這種季節的轉變以及雨帶隨季節的移動,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氣候規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並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際變化。

在氣象上,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斷梅")。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歷時20多天。但是,對各具體年份來說,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早晚、梅雨的強弱等,存在著很大差異。

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顯,有的年份不明顯,甚至產生空梅現象。如2023年梅雨季節異常持久,長達兩個多月,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澇年;而2023年梅雨期只有兩三天,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旱年。

(1)正常梅雨:

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常的梅雨約在6月中旬開始,7月中旬結束,也就是出現在"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內。梅雨期長約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間。"小暑"前後起,主要降雨帶就北移到黃(河)、淮(河)流域,進而移到山東和華北一帶。

長江流域由陰雨綿綿、高溫高溼的天氣開始轉為晴朗炎熱的盛夏。據統計,這種正常梅雨,大約佔總數的一半左右。

(2)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開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會突然到來。在氣象上,通常把"芒種"以前開始的梅雨,統稱為"早梅雨"。早梅雨會帶來一些反常的現象。

例如,由於在梅雨剛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靠近地面的大氣層裡,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還是很頻繁的,因此,陰雨開始之後,氣溫還比較低,甚至有冷颼颼的感覺,農諺說:"吃了端午棕,還要凍三凍"就是這個意思;同時也沒有明顯的潮溼現象。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的農民,把這一段溫度比較低的黃梅雨稱為"冷水黃梅"。

以後,隨著陰雨維持時間的延長、暖溼空氣加強,溫度會逐漸上升,溼度不斷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徵也就越來越明顯了。早梅雨的出現機會,大致上是十年一遇。這種早梅雨往往呈現兩種情形。

一種是開始早,結束遲,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結束,雨期長達

四、五十天,個別年份長達二個月。另一種是開始早,結束也早,到6月下旬,長江中下游地區就進入了盛夏,由於盛夏提前到來,常常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不同程度的伏旱。

(3)遲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姍姍來遲的梅雨,在氣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後開始的梅雨稱為遲梅雨。遲梅雨的出現機會比早梅雨多。由於遲梅雨開始時節氣已經比較晚,暖溼空氣一旦北上,其勢力很強,同時,太陽輻射也比較強,空氣受熱後,容易出現激烈的對流,因而遲梅雨常常多雷雨陣雨天氣。

人們也把這種黃梅雨稱為"陣頭黃梅"。遲梅雨的持續時間一般不長,平均只有半個月左右。不過,這種梅雨的降雨量有時卻相當集中。

(4)特長梅雨:

2023年我國江淮流域出現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這次大水,就是由持續時間特別長的梅雨造成的。 這一年,長江中下游的梅雨開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經很多,梅雨又來得很早,6月初就開始了。天氣一直陰雨連綿,並且不時有大雨、暴雨出現,維持的時間特別長,直到八月初才"出梅"。

當陰雨結束轉入盛夏天氣時、已經臨近"立秋"了。這一年整個梅雨期長達兩個月,連同五月份的春雨,則達到兩個半月以上。進入"小暑"、"大暑"以後,長江中下游本來應該是晴朗炎熱的"伏天"了,卻一直是陰雲密佈難見太陽,瓢潑的大雨不時傾洩到地面上來,不少地區洪水滾滾、"寒氣"襲人。

這一年長江中下游地區5月-7月三個月的雨量,一般都達到800-1000毫米,接近該地區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區,雨量多達1500-2000毫米,相當於同一地區一年半的雨量,導致洪水氾濫成災。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區域性洪澇經常發生。有的可能是由於颱風雨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別的天氣系統接連帶來的幾次暴雨造成的,但它們的持續時間不長,洪水退去比較快,影響範圍也比較小。

象2023年這樣,陰雨時間達到二個多月之久,造成長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現象,是極為罕見的。這種罕見的大水、常常是與異常梅雨聯絡在一起的。像2023年的大水,也是特別長的梅雨所造成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國長江中下游指宜昌以東的28—34°n 範圍內或稱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這狹長區域內出現的一段連陰雨天氣。

「梅雨」的名稱是怎麼得來的呢?原來它源於我國的一個氣象名詞。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

早在漢代,就有不少關於黃梅雨的諺語;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對梅雨更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寫過一首詠《梅雨》詩:「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其中的「梅實迎時雨」,指梅子熟了以後,迎來的便是「夏至」節氣後「三時」的「時雨」。現在氣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

3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的5月,雨下的很多,而且空氣也很潮溼,東西容易在這個時候發黴

什麼是梅雨 梅雨季節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晴雨多變的春天一過,初夏隨著而來,但不久,天空又會雲層密佈,陰雨連綿,有時還會夾帶著一陣陣暴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梅雨」來臨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國長江中下游指宜昌以東的28—34°n 範圍內或稱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這狹長區域內出現的一段連陰雨天氣。

  「梅雨」的名稱是怎麼得來的呢?原來它源於我國的一個氣象名詞。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

早在漢代,就有不少關於黃梅雨的諺語;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對梅雨更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寫過一首詠《梅雨》詩:「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其中的「梅實迎時雨」,指梅子熟了以後,迎來的便是「夏至」節氣後「三時」的「時雨」。現在氣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過渡的一段陰雨天氣。

  宋代賀鑄曾被稱譽為「賀梅子」,據說就是因為他在《青玉案》一詞中寫下了這樣的名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宋代陳巖肖在《庚溪詩話》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的記述。

明代徐應祕在《玉芝堂談薈》中寫道:「芒後逢壬立梅,至後逢壬斷梅」。歷史上所稱的「黃梅雨」通常是指「梅」節令內的降水。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群眾習慣上取「芒種」節氣為梅節令,此時正值梅熟時節,因此也叫「黃梅」。   此外,由於這一時段的空氣溼度很大,百物極易獲潮黴爛,故人們給梅雨起了一個別名,叫做「黴雨」。明代謝在杭的《五雜炬??

天部一》記述:「江南每歲

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自徐淮而北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黴焉」 。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明確指出:

「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黴也」。   可見,「梅雨「或」黴雨「的稱謂由來已久,它開始在我國流傳,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梅雨季節可以裝修嗎梅雨季節裝修注意事項

梅雨季節木工裝修注意事項很多,如選材 運輸 儲存 施工等方面都不能忽視。因此土巴兔小編將為大家介紹梅雨季節木工裝修需要要注意的幾大事項,具體如下。圖1 裝修後的書櫃 1 梅雨季節木工裝修注意天氣 梅雨季節木工裝修注意天氣,如果是持續的陰雨天,不宜製作傢俱 門扇等相關的表層面飾。因為門扇這樣的部件對材...

梅雨季有什麼好的防黴防潮措施,梅雨季節衣服如何防潮,防黴?

杜絕屋外潮溼空氣進入。根據 回南天 的成因,大家都知道這段時期的空氣溼度達到高度飽和,一旦進入屋內,地板牆壁傢俱等都容易 冒水 這時一定要緊閉門窗,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不給窗外虎視眈眈的溼氣任何潛入的機會,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尤其注意。當然,回南天時期的中午也最好不開窗。因為中午外面的空氣溼度處...

梅雨季節有幾天,梅雨季節一般會持續幾天?

一般在6 7月份。梅雨是初夏季節長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氣氣候現象,它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北移過程中在長江流域停滯的結果,梅雨結束,盛夏隨之到來。這種季節的轉變以及雨帶隨季節的移動,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氣候規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並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際變化。在氣象上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