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
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
編輯本段譯文
楚國有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的時候駕船調頭、轉彎、快、慢,完全聽從船師傅的推敲。他在江中島嶼之間小試身手,沒有不得心應手的,於是他認為學盡了駕船的技術,就馬上謝別了船師,擊鼓(古人是靠擊鼓來發布號令的)徑直快進,立即就遇上了危險,他於是四處張望嚇破了膽,槳墜入江中,舵失去操控。
編輯本段註釋
1.楚:楚國(古國名) 2.
操:操縱,這裡指駕船 3.折:
調頭 4.旋:轉彎 5.
疾:快 6.徐:
慢慢的 7.惟:只,僅僅 8.
乃:於是就 9.舟師:
傳授駕船技術的人 10.是:凡是,任何 11.
渚:水中小洲 12.盡:
全部 13.遽: [jù ]急忙 14.
謝:告辭 15.椎:
用椎敲,前進時以擊鼓為號 16.亟:立即,突然 17.
犯:碰到 18.遂:
於是就 19.徑:徑直 20.
顧:看 21.四顧:
四周張望 22.柁:同「舵」
編輯本段道理
1.學會一門知識或一種技術,都要下一番苦功夫;剛入門就以為掌握了一切,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 2.
學無止境,不要因為自己學了些皮毛就驕傲自滿,否則會犯下大錯。 3.學習要腳踏實地,學會謙虛。
不能略有新知就驕傲自滿,略有進步就妄自尊大,否則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4楚人學舟告訴人們工作、學習不能淺嘗輒止 (或學習、工作不能自滿,或學習、工作應該不斷進取)。 5.
不能過於自滿,要虛心學習,才會得到更多的本領 6.學習工作不能淺嘗輒止,應該不斷進取,才能取得成功。
擴充套件閱讀:
1《文言文啟蒙讀本》,《文言文助讀》,《楚人學舟》,《寓林折枝》
開放分類:
文言文,道理,譯文,加點字
2樓:滄桑無盡美
便以為完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
3樓:四四四四四
便以為學會了駕船的技術。
4樓:廉利雅
睡覺睡覺去歌廳低配理工您
楚人學舟中遂以為盡操舟之術是什麼意思
5樓:達興老師聊教育
他於是就認為自己已完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
明·劉元卿《楚人學舟》原文: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在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
白話釋義:
楚國有一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船掉頭還是船轉彎,是快還是慢,只聽從師傅的(教導)。因此他到江中島嶼之間的小河裡小試身手,沒有不如人意的,於是他就認為自己已經完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於是就謝別了船師,擊鼓徑直快進,突然遇到危險,他四處張望,嚇破了膽,船槳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
然而現在造成的危險,不就是之前僥倖所造成的嗎?
寫作啟示:
1、學習要腳踏實地,學會謙虛。不能略有新知就驕傲自滿,略有進步就妄自尊大,否則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2、不論做什麼事,凡淺嘗輒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學習或工作中不斷進取者,一定會達到勝利的彼岸。
寫作背景:
隆慶四年(2023年)在江西鄉試中奪魁,後來在他人的推薦下,帶著向朝廷的上書和文卷參加會試,但因「五策傷時,懺張居正」,未被錄取,還險遭殺身之禍。隆慶六年(2023年)他創立復禮書院。萬曆二年(2023年)再次參加考試,又沒有被錄取,於是從此絕意功名,回到家鄉,專心研究理學,收徒講學。
楚人學舟就是其得意作品。
6樓:匿名使用者
楚國人學習駕船學到一般就以為學盡了駕船的技術。
中:中途
遂:就盡:學盡
操舟之術:駕船的技術。操,駕馭。
術:......的方法
7樓:
我沒看過原文.我猜的意思
楚人:楚國的人.
學舟中:學開船期間.
遂以為:就認為
盡操舟之術:完全學會了開船的本領。
(盡:完全. 操舟:開船. 之:的 術:本領)不知道對不對,供你參考吧。
其實最重要的是熟讀古文。經常讀,讀的多了你就明白他裡面有一種語法。
有些沒法翻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故事應該有個典故.大概就相當於半壇醋亂晃.學一半自以為全都會了.不學了.但真正書到用時又方恨少.真正用到的時候,發現自己並沒全會.只恨當初不好好用功學習了.
8樓:快樂蛟龍
楚國人學習駕船學到一般就以為學盡了駕船的技術。
9樓:盧霜從馳文
於是以為學到了所有的駕船的本領
10樓:王崇添
便以為學到了駕駛船的技巧了
學霸幫幫忙(>﹏<)《楚人學舟》中的「遂以為盡操舟之術」和「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分別是什麼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於是以為自己學完了開船的技術,於是四處張望,驚慌失措,把漿和柁都弄掉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笫一次學舟,很害怕就東張西望槳一下就掉在水裡。
13樓:匿名使用者
於是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操縱船的方法
14樓:土豆片
他於是就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駕船的技術。
擊鼓直徑前進 遇到危險就四處張望下鋪遇到危險,四處張望,於是嚇破了膽,連槳都掉了,船舵落下水中
《楚人學舟》的原文、翻譯和寓意。最好把字詞也解釋了。
15樓:聰明機靈小不懂
《楚人學舟》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在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
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
譯文對照:
楚國有一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船掉頭還是船轉彎,是快還是慢,只聽從師傅的(教導)。因此他到江中島嶼之間的小河裡小試身手,沒有不如人意的,於是他就認為自己已完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
就立馬謝別了船師,擊鼓徑直快進,突然遇到危險,他四處張望,嚇破了膽,船槳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現在造成的危險,不就是之前僥倖所造成的嗎?
關鍵字註釋:
1、楚:楚國(古代國家名)
2、習:學習
3、操:控制,這裡指駕船
4、折:指船調頭
5、旋:指船轉彎
6、疾:快
7、徐:慢慢地
8、惟舟師之是聽:只聽從師傅的(教導)。這是文言文中的一種倒置句式,應按「惟聽舟師之」理解
9、惟:只,僅僅
10、舟師:傳授駕船技術的人
11、渚:水中小洲
12、莫:沒有
13、遂:於是就
14、盡:全部
15、遽[jù ]: 立即
16、謝:辭別
17、椎:用椎敲。古代作戰,前進時以擊鼓為號
18、徑:徑直
19、亟:立即,突然
20、犯:遇到
21、乃:於是,就
22、四:四周
23、柁:通假字同「舵」,做動詞,駕駛。原指船舵
24、始:開始
25、顧:張望
擴充套件資料學習要腳踏實地,學會謙虛。不能略有新知就驕傲自滿,略有進步就妄自尊大,否則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不論做什麼事,凡淺嘗輒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學習或工作中不斷進取者,一定會達到勝利的彼岸。
作者簡介:
劉元卿(1544—1609),字調甫,號旋宇,一號瀘瀟,江西萍鄉蓮花縣人,明代著名教育家。他從小發奮讀書,隆慶四年(2023年)在江西鄉試中奪魁,後來在他人的推薦下,帶著向朝廷的上書和文卷參加會試,但因「五策傷時,懺張居正」,未被錄取,還險遭殺身之禍。
16樓:滾雪球的祕密
原文: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遂遮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
譯文:楚地有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的時候)折返、旋轉、快、慢,完全聽從船師傅的話。於是在江中島嶼之間小試(身手),所做的沒有不得心應手的,便以為學全了駕船的技術。
馬上謝別了船師,擊鼓(古人大概是靠擊鼓來發布號令的吧)快進,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險,就四處張望嚇破了膽,槳墜(江)舵失去操控。然而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嗎?
寓意:楚人學舟告訴人們,學習、工作不能自滿,或學習、工作應該不斷進取。
關鍵字註釋
1.楚:楚國(古代國家名)
2.習:學習
3.操:控制,這裡指駕船
4.折:指船調頭
5.旋:指船轉彎
6.疾:快
7.徐:慢慢地
8.惟舟師之是聽:只聽從師傅的(教導)。這是文言文中的一種倒置句式,應按「惟聽舟師之」理解
9.惟:只,僅僅
10.舟師:傳授駕船技術的人
11.渚:水中小洲
12.莫:沒有
13.遂:於是就
14.盡:全部
15.遽[jù ]: 立即
16.謝:辭別
17.椎:用椎敲。古代作戰,前進時以擊鼓為號
18.徑:徑直
19.亟:立即,突然
20.犯:遇到
21.乃:於是,就
22.四:四周
23.柁:通假字同「舵」,做動詞,駕駛。原指船舵
24.始:開始。
25.顧:張望
17樓:占夢菡
楚國有一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船掉頭還是船轉彎,是快還是慢,只聽從師傅的(教導)。因此他到江中島嶼之間的小河裡小試身手,沒有不如人意的,於是他就認為自己已完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
18樓:herman沉仙
《楚人學舟》翻譯
楚國有一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船是掉頭還是轉彎,是快還是慢,只聽從師傅的(教導)。因此他到江中島嶼之間的小河裡小試身手,沒有不如人意的,於是他就認為自己已經完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於是就謝別了船師,擊鼓徑直快進,突然遇到危險,他四處張望,嚇破了膽,船槳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
然而造成的危險,不就是之前僥倖所造成的嗎?
19樓:鬱盈秋雪
1.做人不能驕傲。
2.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學到真本領。
20樓:崔宛絲
啊啊啊啊噢噢噢噢噢噢噢哦哦了5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
楚人學舟(幫忙翻譯啊!)
21樓:喵喵喵
原文: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
譯文:楚國有個學習駕船的人,他開始學的時候,調頭、轉彎、快、慢,都只聽從船師傅的話。於是在江中島嶼之間小試,所做的沒有不隨自己的意願的,於是楚人以為自己掌握了駕船的技術。
馬上謝別了船師傅,用椎敲鼓(古人是靠擊鼓來發布號令的)徑直前進,突然碰到大的險境,就四處張望嚇破了膽,槳墜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造成現在的危機的地方,難道不是前幾天的小試幸運的地方嗎?
徐:慢慢的
遂以為盡操舟之術:於是楚人以為自己掌握了駕船的技術
錐鼓徑進:用椎敲鼓(古人是靠擊鼓來發布號令的)徑直前進
給人們的啟示:
1.學會一門知識或一種技術,都要下一番苦功夫;剛入門就以為掌握了一切,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
2.學無止境,不要因為自己學了些皮毛就驕傲自滿,否則會犯下大錯。 3.學習要腳踏實地,學會謙虛。不能略有新知就驕傲自滿,略有進步就妄自尊大,否則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楚人學舟》的原文 翻譯和寓意。最好把字詞也解釋了
楚人學舟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在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譯文對照 楚國有一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船掉頭還是船轉彎,是快還是慢,只聽從師傅的 教導 因此...
自相矛盾中楚人可笑在哪,自相矛盾中楚人的矛盾之處在哪裡
他可笑在說話自相矛盾。一會說盾堅不可摧,一會又說矛無比鋒利,什麼東西都能刺穿。因為相互牴觸,自相矛盾,所以 可笑在 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芝麻希望我的 專回答能幫到你屬 自相矛盾中楚人的矛盾之處在 楚人賣矛抄,說自己的矛鋒利無比襲,無堅不摧 他還賣盾,說自己的盾無...
郁離子中,關於楚人養狙的故事,是什麼寓意?老狙為什麼讓年輕的覺悟?從本文角度,黔之驢的寓意是什麼
1 讓小狙先覺悟起來,用意在於說明老者習慣被驅遣,膽小怕事,而小者血氣方剛,接受新事物快,敢於挺身而出。2 諷刺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而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某些上層人物。1.像狙公那樣的剝削者使用權術奴役他人,最終必然自食惡果,被奴役的人一旦覺悟,就會揭竿而起,推翻奴役他的人。2.小狙血氣方剛,接受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