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物理題,一道物理題哦

2022-04-09 02:09:45 字數 4352 閱讀 1135

1樓:匿名使用者

a我用生命擔保

牛頓第一定律

內容:一切物體沒有受外力作用是,總保持勻速直線狀態或靜止狀態。

說明:物體都有維持靜止和作勻速直線運動的趨勢,因此物體的運動狀態是由它的運動速度決定的,沒有外力,它的運動狀態是不會改變的。物體的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稱為慣性(inertia)。

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law of inertia)。第一定律也闡明瞭力的概念。

這個定律的發現者是加利略,他是通過類比實驗的方法,但是真正要做到這個,是不可能的,必須在理想的狀況下進行,就是在沒有摩擦的情況下進行,而沒有摩擦的情況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其他3個定律都能夠嚴格地進行實驗證明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2樓:

a想象試驗

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事實,再進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我們周圍的物體,都要受到這個力或那個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驗證這一定律。但是,從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論,都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

3樓:匿名使用者

a.牛頓第一定律。見滬教版第101頁中間,慣性上面。八年級。(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4樓:首都發揮

a一切物體沒有受外力作用是,總保持勻速直線狀態或靜止狀態因為地球不存在這樣的條件所以無法驗證

.歐姆定律 可用電路驗證

焦耳定律 同上

阿基米德原理 可用槓桿驗證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定是a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沒有受外力作用是,總保持勻速直線狀態或靜止狀態。

書本上有實驗

物體不可能不受力,怎麼也得受重力吧.

所以這個是牛頓經過實驗推斷出來的.

6樓:匿名使用者

a 由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沒有受外力作用是,總保持勻速直線狀態或靜止狀態。

這個定律的發現者是加利略,他是通過類比實驗的方法,但是真正要做到這個,是不可能的,必須在理想的狀況下進行,就是在沒有摩擦的情況下進行,而沒有摩擦的情況現實中是不存在的,而且還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其他3個定律都能夠證明

一道物理題哦

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道關於機械能的物理題。質點在pa和ab兩段經歷的能力變化是

重力做功 pa:mgl;pb:mg(h-l)

阻力做功 pa:-1/5mgl;pb:-1/5mg(h-l)

橡皮繩做功 pa:0;pb:-w彈

(1)首先,沒有證據表明橡皮繩在ab中間的受力是600-120=480n。在ab這一段,質點在減速,受力不平衡。所以不可能有彈簧受力等於重力減阻力這個關係,也就無從求出彈簧受力以及k了。

所以從力的角度去求解彈性勢能行不通。只能通過能量的轉化和守恆來求,這也恰恰是機械能類問題考查的重點。

可以知道的就是質點從p到b,速度都是0,所以動能沒變,那麼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對系統做功之和就是0。把上面列表裡的所有項相加令之為0,即可求得w彈=9600j

(2)這一問也不難 關鍵要理解「系統機械能變化量」來自**。這個系統裡,造成機械能不守恆的原因就是摩擦力做功。那麼「系統機械能變化量」其實就是摩擦力做的功。

這個比例也就是摩擦力做功的比例。

摩擦力做功分別是1/5mgl和1/5mg(h-l),比例就是16/4=4:1。

你當然可以把每一步的動能勢能都分別算出來,但是理解了概念可以讓計算變得簡單。

8樓:匿名使用者

此題絕不能用 ep=kx²/2 來求 —— 因笨豬跳的繩絕非理想彈性體~

此題要由【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來解

9樓:匿名使用者

lz您好

1/2 kx²有且僅適用於輕質彈簧!

不適用於任何其他彈性形變物體的計算

切勿盲套公式

一道物理題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的話涉及到小量近似的問題,而小量近似是競賽中比較重要的知識,希望答主能夠找一些資料來學習一下小量近似,以及非常常用的泰勒(小量近似的公式記不住的話都可以用泰勒來推)

這裡用的小量公式是,當x<<1時,

因為(△h/h)<<1,所以上面(1-△h/h)^(1/2)=1-△h/2h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的小量計算而已。二項式公式,delta h/h是小量。有(1+a)^n=1+na(a為無窮小量).對於a的高次項(2次項及以上),可以忽略不計。小量近似

求認可。

12樓:匿名使用者

分析:這道實驗題**的是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像這一型別的**實驗具體應用了控制變時法。下面是本道題的答案,你可以做為參考:

(1)勻速運動、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物體間的壓力大小有關;(2)在相同條件下,物體間的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物體間接觸面積

13樓:魚兒溝額額

現在的物理都這麼複雜了...

一道物理題?

14樓:喜哥帶你看

a選項:只有重力和泥土阻力做功,根據動能定理mg(h+h)-wf=0,wf=mg(h+h),故a正確;

b選項:i=mv1-mv2=0,即重力的衝量大小等於泥土阻力的衝量大小,故b錯誤;

c選項:m√2gh=mg√2h/g為物體剛開始接觸泥土是重力的衝量,根據泥土阻力衝量=重力衝量,此式為重力部分衝量,未包含物體陷入泥土的衝量,故c正確;

d選項:動量的改變數等於合力(重力和泥土阻力)的衝量,故d錯誤。

正確選項為ac。

15樓:匿名使用者

a 正確。動能定理,重力做功與阻力做功總和為零。

b 錯誤。殘片只受到重力衝量與阻力衝量,總動量變化為零,所以二者大小相等。

c正確。剛接觸地面時,物體速度已達到所示的值,以後重力繼續作用,所以阻力衝量是大於所給值的。

d 錯誤。動量的改變數,總是等於所受合外力的衝量。

16樓:匿名使用者

好多年不做題了,大概選d

17樓:資花薩佳悅

水的沸點是100℃,水的最高溫度是100℃,只要紙盒裡有水,紙盒的最高溫度只有100℃,小於紙的著火點,所以紙盒不會被燒壞。

18樓:孝飛白寶清

電腦上不好輸入解答過程,所以就把思路給你說哈,自己思考嘛,首先由質能方程求出太陽一天中發出的能量,把地球看做是在以太陽為圓心1.5乘以10的11次方米為半徑的球面上,再算出地球的橫切面積佔總球面的百分比,這樣就可以算出地球得到的能量了,懂了吧

一道物理題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道物理競賽題

以c為參考系b的速度如圖所示,任意時刻abcd四個小孩都構成一個正方形,此正方形在不斷轉動並不斷縮小,但任意時刻相對速度都可分解為一個靠近c的速度v和繞c轉動的速度v。計算相遇時間,我們只考慮靠近速度,所以每個小孩在經過i/v時間後能追到自己的目標

每個小孩跑過的路程為:絕對速度乘以相遇所用的時間=i加速度計算時,取一很短時間dt,當dt趨於0時根據三角形相似的a=v2/l

20樓:匿名使用者

設abcd的速度分別為為v1、v2、v3、v4(向量)由上圖(等腰三角形)可知dv1=vv2dt同理dv2=vv3dt

dv3=vv4dt

dv4=vv1dt

即dv1/dt=vv2

dv2/dt=vv3

dv3/dt=vv4

dv4/dt=vv1

將第一個等式兩邊對t取一階微分,可以代入第2式,第2式取微分可以代入第3式,等等,最後消掉可以得到d^4v1/dt^4=v^4v1,這個有點難看下面給張圖

是一個一元4階微分方程罷了,移項分別積分得,以下過程敬請期待

一道物理題

21樓:匿名使用者

水深應為1.5m

設水深為x(米),則紅蓮高為x+1。在紅蓮移動後構成了直角三角形,其中斜邊長x+1,直角邊分別長2、x,列式解得x=1.5

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勾股定理現約有500種證明方法,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勾股定理是人類早期發現並證明的重要數學定理之一,用代數思想解決幾何問題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數形結合的紐帶之一。在中國,商朝時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

在西方,最早提出並證明此定理的為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他用演繹法證明了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

一道物理題,一道物理題

答案 bcd。a 裂變是質量較重的核裂變為質量中等的核,方程式92238u 90234th 42he是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反應方程,故a錯誤 b 由原子核的平均結合能的曲線可知,銫原子核 13355cs 的平均結合能與鉛原子核 20882pb 的平均結合能差不多,而銫原子核的質量小比較多,所以銫原子核 ...

一道物理題,一道物理題

用能量做 應該是從彈簧原長時開始下落吧,那麼下落30cm時到達平衡位置,x 0.4m 1 2 kx 2 1 2 i 2 1 2 mv 2 mgx v r 將 代入 得 1 2 kx 2 1 2 i 2 1 2 m 2 r 2 mgx 未知數只剩下了 帶入數字 12.4rad s v 3.72m s ...

一道初中物理題,一道初中物理題

設尺ab的長度為l,重力為g1,很顯然尺的重心位於ab的中點c處,即ac l 2,因此co ao ac 2 3l l 2 l 6 對於這個槓桿的平衡其實就是尺的重力與重力的力臂的乘積和重物的重力和它的力臂乘積相等 這裡o為支點 根據槓桿的平衡條件 g1 co g2 bo g1 l 6 5 l 3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