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小時把我寄養在外婆家,每月寄15元就算撫養嗎

2022-06-18 06:30:21 字數 4610 閱讀 9340

1樓:匿名使用者

每月十五元,什麼年代的事情,要是五十年前,這些錢真不少。月工資的三分之一。你應該盡義務。

如果是十年前,每月十五元,你就不應該要,這純粹是打發要飯的。學生一天的生活費也不夠啊,直接告訴他們,我是外婆養大的,我要給外婆養老送終。你倆**涼快**呆著去。

2樓:生活少女小

我覺得要看是什麼年代,要是七八十年代,15塊錢也是筆鉅款,要是今天,15塊錢還不夠買半斤豬肉,那就有點過分了。

3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當時可能他們的能力就是這麼多,老人就是發發脾氣說說氣話而已也不要當真,家和萬事興。

4樓:

我不知道提主你多大了,小時候也許15元也是很大的的數額,而且父母把你寄養在外婆家,並不是扔掉你,也許有不得已的原因,且你外婆也接受了,是肯定算是父母也撫養了你呀,只是你欠缺了和父母之間的感情交流吧!

5樓:猶奇希

他出錢撫養你,雖然15元不算多,畢竟那是他出過錢,也許特殊情況把你寄養在外婆家,不要記恨父母,那也是生活所迫,父子連心,好好孝敬父母,你會心情愉悅的。

6樓:平凡人

這也算撫養,從小把你寄養在外婆家,一定是有原因的,肯定是家庭條件所迫,不要記恨他們,該盡贍養老人的義務就盡,畢竟是他們給你了生命

7樓:來自卯洞含情凝睇的薔薇石英

父母可能沒辦法才寄養你,但生活費還是給你的,現在你長大了,無論你小時候父母怎麼養你,但父母老了你必須要養老人,這是你的任務,也是中國人的道德品質。

8樓:來自瀲江書院怡然自樂的君影草

你說的情況應該是比較早了。你的意思就是因為父母沒有親手管你,就不想養你的父母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那是你的父母,不管如何必須要養的!

9樓:澤皖高達

這也算是撫養啊,你父母出錢了。

10樓:來自黃山開朗大方的珍珠梅

父母生了你,長大了要回報父母的

11樓:流雲酷讀吧

那時候他們的收入有限,每個月都給你外婆寄15元錢當然是撫養費了。你要理解他們。

12樓:釗蓮

當然算啦,只不過那時候有種種原因,也是不得已,那時候的社會就是這樣啦,現在的人不能理解以前那個年代了

離婚後孩子判給了前妻,前妻再婚又有了孩子,我可以要回孩子的撫養權嗎?孩子一直寄養在外婆家 20

13樓:匿名使用者

到法院起訴變更撫養權。你這樣做很對,對孩子好。孩子還是應該養在父母身邊。

一個人撫養兩個孩子很難。我相信你能做個好父親。好好愛自己的兒子和女兒。

看著他們健康成長,你一定會很心慰。

14樓:四川都燕果律師

建議先與對方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要求變更孩子的撫養權。

15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可以了,這個你最好諮詢律師,我覺得應該要回來

16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前妻照顧不好孩子,你可以要求變更撫養權

17樓:熱情的漢陽四新

可以試試看。首先取得一些證據,證明她確實沒有管孩子。能夠具有法律效應的。

個人建議你撥打12348中國法律免費諮詢**。

18樓:匿名使用者

離婚後孩子

判給了前妻,前妻再婚又有了孩子,我可以要回孩子的撫養權嗎?孩子一直寄養在外婆家,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可以要回孩:子的,最好你和前妻好好談談這個問題,說明你現在在經濟條件,小孩現在處境,怎樣有利幹小孩成長,若不行,再走法律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19樓:百家樂雙子

父母離婚後,子女隨哪方生活,一般是根據「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來決定。《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

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由此可見,子女由誰撫養的問題應根據於女的年齡分兩種情況來決定:

有點長,請大家耐心看完。我從兩歲開始就寄養在外婆家,原因是我父母生了我和妹妹後想要個兒子,但是農村

20樓:瀾

這對你確實很不公平,但是已經這樣了,你怨誰又有什麼用啊。現在開始放聰明點,妹妹、弟弟你已經為他們犧牲夠多了,所以,現在就要開始為自己而活,但是絕對不要心存怨恨,因為怨恨是解決不了事情的,只念是導致你們骨肉離散,姐妹失和,畢竟一方是你的妹妹弟弟,一方是生你養你的父母親,你再怨恨,即生為人身,你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啊

21樓:心不動則不痛

人生就像一杯水,看似平靜其實波濤洶湧。公平是誰也掌握不了的,這個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太多太多,其實是很公平的,主要是你怎麼去面對那些不公平。上帝在你身上拿走一些東西必然會給你留下一些,相對的失去的和得到的都是成正比。

雖然你沒有上大學的機會,但是你就不一定不能平步青雲,現在大學生又有多少找不到工作的,或許你那天碰見一個白馬王子就此次過上幸福的生活,或許你偶然的一次投資變得富有,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知足!好好的生活不要因為一時的怨念矇蔽了你那顆清澈見底的心!

22樓:丘蘊涵

誰也不要怨,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寶貝,只是在一般家庭中不管男女,做老大的總是要多付出點,誰叫自己是大姐/大哥呢

23樓:唐小澤

有錢在縣城買房子沒錢給你上學

24樓:手機使用者

因為你是姐姐啊 是弟弟妹妹的長輩 雖說是不公平 但也要面對現實啊 大氣點生活要像前看

如果處理好父母和從小寄養在外婆家孩子的關係

25樓:一老夫

姑娘,你能想著為父母處理好家庭成員的關係,就能看出你是一個非常賢惠、聰明、孝順的孩子,父母因為有你會感到自豪。

妹妹從小在外婆家長大,與家人出現隔閡,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已回家四年,彎子還沒有轉過來,恐怕就是心理扭曲的使然,對早年把她送到外婆家寄養現在仍然耿耿於懷、不可釋然,心結沒有開啟。

你要對妹妹的這些活思想有針對性的給予解釋,把妹妹寄養外婆家的原因和理由講清楚,告訴她,在外婆家寄養不是送給別人,外婆是也是自己的親人,現在大了,回到父母身旁也是正常和應該的,解釋清楚了,妹妹也就沒有其他想法了,心理也就平衡了,隨著年齡的增加,妹妹會懂事的。

前一陣子到外地考試一個月,把狗狗放到外婆家寄養,今天實在想他就抽了半小時去外婆家可是他異常亢奮,我

26樓:笑顏

應該不會。可能新環境的原因吧

27樓:要三十而立啊

肯定是病了,要去看醫生說

各位出個主意吧!本人從出生寄養在外婆家長大,當時由於計劃生育很嚴格,偷生的!從小就跟著表姐們喊我

28樓:布冬舊聞

你的文字中,分明有著一份無奈,一份心酸。

從你的角度,我想說的是,你真的有一們好父親和一位好母親。在當時的情況下,才造成了你有父母而不知。可他們知道,他們只能這樣。

然而這一切都過去了,永遠的過去了,你也長大了。作為新一代有知識的一屬,你應該體諒他們的苦衷,體諒他們當時的萬不得已。他們也有一份無奈,更會有一份傷心。

記住,都說血濃於水。在回家的時候,面對你父母歲月流逝後的刻有縐紋的臉龐,叫一聲爸爸和媽媽吧,相信他們一定開心,你也會由衷地釋懷。

我媽媽在我很小癌症走了,死前讓我外婆幫忙扶持我們,加上我是超生的,從小就寄養在外婆家,外婆特別疼我

29樓:鄉下小土著

怎麼說很同情你,但是也很鄙視你的父親

這個不是你的錯,是這個環境的錯

不知道怎麼安慰你,以後少回家就好了

沒事去看看你外婆

30樓:殺

其實你不必看別人的臉色,他們的態度無非擔心你將來會分到你外婆的遺產。你安心過好你自己的日子,在你外婆有生之年多給她買點好吃的好喝的,其他在意那麼多幹什麼?

31樓:天下人

上一代的恩怨不應該再在你身上延續。自己努力吧,你混好了,混的出人頭地了,就好了。

32樓:爍爍

什麼人都有遭遇挫折和受挫的時候,適當調整好心情,用合理的方法解決,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的,堅持下去就會有收穫。加油↖(^ω^)↗

33樓:使用者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別人對你好,你可付出十倍好。別人對你不好,也不必苦惱,該怎麼過就怎麼過,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微笑面對人生!

34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和男友好好過日子

35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對生活充滿一點信心。。我覺得你很好。。無論認識與否。。距離多遠。。只要你願意。。有很多人都願意幫你。。我覺得你的魅力不止於此

36樓:嵇憶安

因為你少個完美的家庭,所以他們瞧不起你。

37樓:誼傑絲

一個人兩個心肝不會多

我恨我的父母,從小他們就把我丟在外婆家,他們已經兩年沒有在家過過年了,從小我就不愛說話,特別是舅舅

這就是留守種下的悲哀,什麼為生活為生計,一個孩子在父母身邊,就算是乞食,也會是幸福的。我只能安慰一句 放下仇恨吧,這樣對誰都不好。不要有太多的抱怨和埋怨,畢竟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你要努力學習,然後工作,賺錢,把父母留在自己身邊以後,你就會明白,當初離你遠,是想要給你最好的生活 不是他們不愛你,生活所...

去年我回農村看外婆,晚上就在外婆家是睡覺,被子很厚蓋起來很舒服,可是早上我和爸媽一起床全身都癢癢的

親,小病不能拖,儘快去醫院看哈,你也放心些!昨天我外公去世了,現在外婆和爸媽都回老家了,可是我平常是住在外婆家的,我該不該繼續住 外公不在了,多陪陪外婆,想住可以住 外婆回來了還可以照顧外婆 老媽說 過年回外婆家就不回來了,要在那找工作。說是和我爸生活不下去,哎,我不想老媽去那工作,要怎麼 問題出現...

我今年17歲,從小就在外婆家長大,外婆是個苦命的女人,有時候感覺老天爺很殘忍,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很多

有空多回家陪陪她,她就很開心了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希望常回家看看。買個蛋糕,祝外婆生日快樂,壽比南山,讓外婆許下生日願望,多找時間陪陪她老人家 把大家都偷偷叫起來然後告訴他們這個計劃,你們一起為她辦一個生日,別讓她知道 然後過年的時候做一大桌子菜買個大蛋糕,一家人聚在一起,要是能在多陪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