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1、《孟子·滕文公上》:「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2、《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解說:「恆產」,長期恆久佔有的財產。「恆心」,指有堅定的仁義之心。
意即人們擁有一定數量的私有財產,是鞏固社會秩序,保持社會安寧的必要條件。孟子認為人民之所以「放辟邪侈」,是由於無恆產所致。於是提出要「制民之產」,即賦予人民一定的個人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與恆產概念相關的是孟子推崇的小土地經營方式:「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上述觀點適應於封建地主經濟初期發展的要求。「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成為後世士大夫們飽食終日常用的藉口。孟子予民以恆產的主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封建小農經濟模式的設想,常被後人作為反對土地兼併和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的立論依據。
2樓:
你說的家產,應該是文言中的「恆產」,指家庭比較固定的產業,土地、田園、房屋等;不動產。
出處如下:
《孟子·滕文公上》: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焦循 正義:「恆產者,田裡樹畜,民則恃以長養其生者也。」
《金史·食貨志五》:「如其民實無恆產者,雖應賑貸,亦請賑濟。」
《明史·丘弘傳》:「豈可徇一人之私情,而奪百家恆產哉!」
3樓:數碼小達人l先生
這個應該是莊子說的吧,富者有遺忘之前,窮者無力追之地就是這個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句古語是孟子說的,因為孟子認為犯錯的原因是無恆產所致的,要賦予一定的個人生活基礎和生產基礎,也就是可以長期擁有和使用的財產,原文提到這種思想有:《孟子·滕文公上》「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者而有恆心者,若民,則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5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卷五 《孟子·滕文公上》,第三章。原文如下:
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詩云:
『晝爾於茅,宵爾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制。陽虎曰:
『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徹者;徹也,助者,藉也。。
龍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貢者校數歲之中為常。
樂歲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凶年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為民父母,使民盼盼然,將終歲勤勤,不得以養其父母,又稱貸而益之,使老稚轉乎溝壑: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夫世祿,滕固行之矣。「詩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惟助為有公田。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
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使畢戰問「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死徒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關於讀書的一句古語
6樓:教育知識小達人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
釋義: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2、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
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明·董其昌《畫旨》。
釋義: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並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4、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勸學》
釋義: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努力學習,到老了才後悔讀書太遲。用來勸解年輕人趁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後悔。
5、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明代于謙的《觀書》。
釋義: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7樓:瑤溪喵喵
額 大概就這些: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8樓:小問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求一句古話 全文
9樓:匿名使用者
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了 你問了兩次 兩個都要採納我哦前生不善,今生知縣(一作「今生為縣」);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
「附 郭」指附郭縣,也叫首縣,即縣城和府城或省城同在一處的縣,亦即知縣與知府或巡撫同在一城。附郭縣令居住的地方在府、省所轄諸州縣的領袖地位,因而其送往迎來, 招待過往長官的任務也較其他州縣為重,所謂「趨蹌倥傯,供億紛紜,疲於奔命」。其中與巡撫同城的附郭縣令又比與知府同城的附郭縣令任務更重。
附郭縣的這一 特點,使官場中人都認為附郭縣令太難當,當不得。此謠諺即用極而言之的說法,道出了官場中流行的這種看法。謠諺說,前生作了惡的人才當附郭縣令呢,這是報 應,作惡多,報應也重。
還有一句
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所謂的「知縣附郭」,就是知縣和知府在同一座城裡,這樣他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牽制,「疲於奔命」,完全沒有了「父母官」的威風。「附郭省城」就是知縣、知府、巡撫同在一城。附郭京城就不用說了。
10樓:暴咯愛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雖然不能答出那個職位是什麼 但覺得這句話也算是合適你此刻心境了
樓主應該是在某個職位上遇見了個壞boss 不要放心上就好了 後世之果自會由他承受的 放寬心
11樓:秋天的森林
答案是:當牛做馬或是豬狗不如
12樓:匿名使用者
分是不少,但還是不清楚。
求一句古話全文,求這句話的原文,出處。
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了 你問了兩次 兩個都要採納我哦前生不善,今生知縣 一作 今生為縣 前生作惡,知縣附郭 惡貫滿盈,附郭省城 附 郭 指附郭縣,也叫首縣,即縣城和府城或省城同在一處的縣,亦即知縣與知府或巡撫同在一城。附郭縣令居住的地方在府 省所轄諸州縣的領袖地位,因而其送往迎來,招待過往長官的任務也...
求一句古語或古詩詞,求一句唯美的古詩詞
1,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四方.劉邦 大風歌 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使至塞上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之五5,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 望廬山瀑布 6,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
一句日語求翻譯,一句日語求翻譯
bai 正因為 du到底 zhi 信用 dao最善 仕事 回 答 正因為被他信賴,所以必須要盡最大努力工作。若 徹夜 平気 他們到底年輕,即使熬個通宵也不在乎。以上2位已經舉例,本人不予以重複。說一下區別,無論本人意識如何,必然導致某種狀態或引起某種行動。多涉及感情變化或糾紛的發生等自發性事物。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