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戰爭多,為什麼中國古代這麼多戰爭呢?

2022-08-30 10:35:35 字數 4972 閱讀 1247

1樓:漢尼拔_塔塔

爭的都是唯我獨尊的權力。

但歐洲的大多國王和日本的天皇對比中國的皇帝都比較悲劇,歐洲最慘的國王實際權力不超出一個山頭,法國國王的政令不出巴黎。歐洲軍隊的規模三千到三萬不等,在日本更是、擁有七千人的部隊就屬於超大型規模了。

主要是因為古代生產方式單

一、以農耕為主,需要大面積的土地。

由土地兼併引發的戰爭數不勝數。

2樓:風華

在封建社會,當社會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起義,其中戰爭就包含農民起義引發的戰爭,而戰爭後又會成立新的封建王朝,社會制度並未變更,主要矛盾也不會變化,戰爭就會不斷,王朝更新,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國家的主流也是大一統。

3樓:粟子暢

中國是先進的思想,歐洲是為了教皇或利益,日本則全是利益

4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不統一,國與國之間沒有約束|

為什麼中國古代這麼多戰爭呢?

5樓:逍遙子家

這是歷史復更替,社會發制展的自然規律,有時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從世界歷史發展來看,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比如歐洲的戰爭一點也不少,遠的有古埃及擴充套件、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擴張,後來的阿拉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建立,十字軍東征;近一點的有資產階級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

中國從夏朝立國開始,經歷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中國,兩漢六百年曆史,三國分家,兩晉歸一,五代十國,直至隋唐,宋元明清,都是戰爭打出來的,總是先進生產力代替落後生產力。

歐洲戰爭與中國不同,他們有比較強勢的宗教力量,中國則歷來是無神論國家,不是政治為宗教服務,而是宗教淪為政治統治的工具。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古代的交通和溝通都非常不方便,所以造成大部分的人比較排外對鄉土觀念也比較看重,加上天災人禍得不到及時的處理,人民生產力低下生活得不到保障自然就有一些野心大的人挑起戰爭。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各國家 諸侯間 爭奪土地 水源 資源 人口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曆代帝

bai王幾乎都是家族性du質,沒有zhi強有力的監督制約機構,幾乎都dao是當權者說了算。根

內本不容顧及百姓死活,所以才有了官逼民反一說。當當權者利與百姓生存矛盾尖銳到頂點的時候這將必然爆發生死博弈。也就是所謂的改朝換代。

加上中國收到2023年的文化毒害,總認為命中註定。看看中國曆代都一樣,不斷的進行愚民,看看其他思想發達的歐美國家就知道,他們的改朝換代比我們慢多了。其實美國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允許百姓持有槍支保衛自己的私人權益,但是並沒聽說美國百姓因為有了槍就鬧革命濫用槍支一說。

偶爾**事件其實也是少的可憐。和我國現在持刀**殺人事件比比就知道差距有多大。其實最主要的是政治制度問題,擁有國家軍隊的美國與沒有國家軍隊的中國從根本上就兩個典型。

假設中國槍支普通美國開放,當權**早就變更了。因為**做的不夠好,如果真的讓老百姓滿意的**誰願意去革命挺而走險呢?

9樓:明帝國黃昏

看看英國抄 諾曼王朝

金雀花王朝 蘭開bai斯特王朝du 約克王朝 都鐸王朝 斯圖亞特zhi王朝 後來又復dao闢 到漢諾威王朝 現在當政的是溫莎王朝 這是從11世紀到現在 1千年不換了8個 中國從10世紀到現在6個 拉上南宋也才7個 戰爭伴隨人類發展史的 無論中外沒有戰爭的時間都非常短

古代戰爭為什麼以少勝多 20

10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說明,以少勝多是極少見的現象,所以這些以少勝多的戰役才被大書特書,流傳到今天,而大部分以多勝少的戰例因為不新鮮,所以記錄的就沒這麼詳細了。

------

之所以能以少勝多,主要是應用了正確的戰術,以及足夠的運氣,打垮了敵軍的士氣,一旦軍隊徹底潰散,那麼數量有多少都頂用。

------

為什麼幾萬人能打敗幾十萬人呢?

因為戰場面積不是無限的,不可能擺下所有士兵,所以戰鬥雙方的實際接觸面積是很有限的,看似幾十萬人的大戰,其實戰鬥的只有幾萬甚至幾千人,剩下那些都是預備隊。

而正在戰鬥的士兵一旦全面潰敗,那麼將領很可能來不及調遣預備隊,就使得部隊徹底陷入混亂,然後全面崩潰。

------

你可能會有疑問,既然有這麼大的兵力優勢,士兵們為啥就沒有反抗的自信,偏偏要士氣崩潰呢?

因為古代限於通訊條件的落後,以及士兵文化素質很低,底層士兵(甚至部分基層將領)根本就不瞭解敵人甚至自己這方的情況,他們根本不知道敵人的強弱,也不知道自己這邊的具體兵力,根本不明白自己這邊的兵力優勢,所以他們一旦看到前方的友軍大面積潰逃了,也會被恐懼籠罩,只想著逃跑。

------

這種莫名其妙的全面潰敗,其實人越多越容易發生,就因為一般的士兵無法瞭解戰場的全面情況。

如果只是幾十個人的戰鬥,一眼就能看出來自己這邊人多,那反而不會莫名其妙的潰敗。

------

而軍隊一旦全面潰敗,就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了,面對敵人的追殺,潰兵們一個個還真就像西瓜一樣,就等著被人抓住砍了,甚至比西瓜還不如,因為有些潰兵為了能快點逃跑,甚至會砍擋路的自己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這是歷史,我們不知道有沒有誇大的成份,成王敗寇。其次,確實有以少勝多的戰例。諸葛亮收姜維之前,就曾說過,兵不在多,而在於將之類的話。

古代打仗,有一定的隊形排列,短兵相接,人特別多的一方,排前面的打完了才輪到後面,但一旦前面的潰敗了,後面的見勢不對就只有跑了,人多反而不好施展。打仗是很靈活的,抓住戰機,一鼓作氣,指揮有方,同樣可以以少勝多。否則幾十萬人圍著幾萬人打,那絕對踩都被踩死。

《指環王》就可以說明,當人類被半獸人包圍,或是人數懸殊的時候,要麼奇蹟出現,要麼衝出一支援救大軍,否則也只有死。當然,這沒有兵法可言,人多力氣大的一方就贏。

12樓:洛苡晟

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激出士兵全部戾氣,不成功就死,項羽也武力驚人一馬當先,給士兵充足的士氣,所以才會一舉勝利,淝水之戰雖號稱八十萬大軍但實則華而不實,軍心不穩,剛開戰就互相倒戈,踩踏死傷無數,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謝謝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戰爭士氣很重要,有些軍隊士氣低下,十去其二就有敗退的危險,去其三就有崩潰的危險。而處於數量劣勢的軍隊因為某些原因毫無退路,就只能決一死戰,可以十去七八依然死戰不退。而那些數量眾多的軍隊反而因為心態不同而容易崩潰。

另外戰爭**裝備很重要,**精良的軍隊和**低劣的軍隊那戰鬥力就是不一樣。一個打幾個是很正常的。

14樓:財經陰陽眼

所以現在的人,把古代故事當神話看。廉頗八十五歲,出征前吃一鍋米,十斤肉。你覺得他的體力如何。

打起仗,一天不下馬很普通。那些基本都是神人。關公的刀八十多斤,你覺得砍人如何?

15樓:善良的**猛

人心齊,泰山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地利不如人和,失民心者失天下

16樓:匿名使用者

天時地利人和,古人早就說的十分清楚。

17樓:葉龍風

勝利主要是戰領的指揮和地理的優勢,尤其是萬人以上的戰爭,多幾萬人都是不問題了

18樓:匿名使用者

主帥指揮有方,勝方求勝慾望更強。歷史趨勢吧。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統一戰爭,為什麼大多數

揭祕古代戰爭為什麼人數虛報是常有的事

19樓:一顆大楊樹

不是虛報,原因如下:

1、中國古代受制於運輸條件,雙方各10萬人的級別的戰役(僅包括戰兵),已經是戰略決戰了。

當然,如果遊牧民族進攻我方不在其列,他們可以就食於我方。

2、例如明末數次戰略決戰、李世民圍困王世充等。都是10萬人左右。

3、古代中國戰略決戰人數多的原因:

例如長平之戰,估計他們算的時候把運糧的也一起算進去了。古代運糧士兵與戰兵來說一般是1個戰兵需要3個運輸兵。如果有戰馬,一個戰馬相當於10個士兵。

所以,趙國當時的40萬人,很可能是8-10萬士兵,外加30萬輔助士兵,也就是運糧的民夫。而史記中,把民夫一起算進士兵中去了。

4、越到後世,記載越清晰,所以後世中的民夫,就不算在士兵之內,所以越到後世,戰爭規模越小。

為什麼古代中國人口那麼多,對外戰爭老是感覺是以少打

20樓:不曾明瞭

古代中國畢竟是農耕社會,人儘管很多,但需要其中很多人負責耕種或生產,而且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才可以作戰,不是人人都可以上戰場。而周邊遊牧民族,主要生產就是放牧、打獵,平常人人都能騎馬射箭,成年人基本上都可以直接上戰場,所以兵力短時間很充裕。比如西漢初,冒頓率領精兵30餘萬圍困劉邦於白登,而當時匈奴人口應當在150萬至200萬之間,這個兵民比例是很高的。

但是因為總人數太少,一旦經過長期的拉鋸戰就吃不消了,補充不過來。

21樓:今夜秋風又凋樹

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這是古代社會的性質決定的,上層社會採取抓丁式徵兵,還有缺少對平民的宣傳,很難得到老百姓理解和支援,覺得這都是朝廷的事,即使被別人打到家門口,如果侵略者善加撫慰,甚至會倒戈相向,國與民從來沒有產生休慼與共的情感。

為什麼古代戰爭中,有很多戰例是人數多的一方被人數少的一方包圍就馬上潰敗了?求高手指點

22樓:陳啟琦

很簡單的問題,打蛇就打七寸,擒賊先擒王!此諺若用在古代戰爭戰場上就必勝無疑。

我答怎樣?

23樓:匿名使用者

兵不在多而在精其一

地理優勢,若有人在坡上扔石頭砸你你覺得佔優勢嗎?

日本侵略中國時幾個日本鬼子幾條槍就可以押解幾百人槍斃就可以理解了

24樓:邵文

這個只是少例、大多戰爭是多打少或者勢力對等、不要只在課本上看、要看歷史就得看史書、

25樓:

你一個人包圍兩個人試試?

中國古代戰爭的好處有哪些,中國古代戰爭都有哪些?

就我們這個民族而言,戰 爭,首先的好處就是促進國家的統一,不論發起者是否有這個主觀目的。比如,春秋戰國爭霸時代,起初各國發動戰爭的目的多種多樣,但是沒有幾個有那麼遠的目標,是瞄著統一去的。但是隨著戰爭的加劇,客觀上造成了人民渴求統一,迴歸和平的社會需求,並逐漸引導著各國往建立統一王朝的方向前進。再追...

中國古代建築為什麼以木構為主,中國古代建築為何以木結構為主

沒有為什麼,那個年代除了木材 磚石,就沒有其他的建築材料了,要麼就是茅草棚。中國古代建築為何以木結構為主 用 材料決定說 和 技術決定說 來論證這個問題,都難以成立。因為,中國的石頭絕不缺少,中國人在建築中使用石質材料的歷史並不比歐洲人晚,其技術的精美與技藝的高超也不亞於同時期的任何其他國家。以筆者...

中國古代為什麼把作為權力的象徵,中國古代為什麼把 鼎 作為權力的象徵?

中國古代把鼎作為權力的象徵的原因在於鼎的屬性與中華先民的吃相耦合,所以鼎才能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鼎是中國古代權利的象徵,有 鼎中原,權力天賜 之說,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史記 楚世家 記載 楚莊王 八年,伐陸軍戎 在洛陽西南 遂至洛,觀兵於周郊。周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