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有什麼自覺性,孩子學習沒有自覺性,怎麼辦??

2022-09-24 09:30:19 字數 6765 閱讀 8083

1樓:剛榮

語文學習沒有什麼自覺性,有的語文學習的興趣,所謂習慣是指由於重複或多次練習而鞏固 下來的並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人們常說 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有道理的。 語文是一門開放性學科,所涉及的面廣、 知識豐富,課內課外都有可學之處。

我們 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才能學 好語文。而這種習慣其實就是貫穿在整個 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常規。

語文預習要求提前閱讀將要學習的課文甚至了 解該單元其他課文內容,確立課堂學習的 目標。對於文言文單元,除了動手圈點勾 畫,旁批疑難點以外,還要求熟讀課文。 在預習時主要解決容易的問題、發現問題 ,質疑解難。

以此達到超前思考,提高效 率,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探索知識的 精神,同時,培養觀察力,理解力,思考 力,分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預習的方法 有多種多樣,主要採用:瀏覽式、自問自答式、閱點式、答題式等預習方法。

預習的步驟也有很 多,經常採用的有整體閱讀全文、標好自 然段、過字詞關、找出中心內容、求疑的看法和體會寫在空白處和練習、解題、複習舊知識,查閱相關資 料,針對文中要求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把預習中的問題整理出來,做好記錄、 掌握已理解的內容。

葉聖陶曾說「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 習」。古人也說「先生雖是引路人,學問還 需自用心。」、「笨鳥先飛早入林,人勤學 習早入門。

」由此可見,預習是多麼的重 要。所以,預習總的原則是不動筆墨不看 書,切忌走過場,浮光掠影,走馬觀花, 欺騙自己,中小學階段是人生的**時代,而這**時 代的大部分寶貴時光,正是在教室裡度過 的。一個學生學習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 於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2樓:賈坤

沒有什麼自覺性, 就是多看書

孩子學習沒有自覺性,怎麼辦??

語文綜合性學習給學生帶來了什麼好處

3樓:du凱文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提出,

順應了新世紀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

是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的必然要

求,是語文課程改革的重大突破。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既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又具有深遠

的歷史意義,是落實小學語文課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實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

一,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乃至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

必將為我國小學語文教育改革開闢

出廣闊的前景,

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

除此之外,

語文綜合性學習還特別具有以下四個方面

的突出作用。

一有利於語文課外綜合實踐活動的落實

小學生學習語文主要通過兩個渠道:

一是語文課堂教學,

它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

以學習系統的人類已有的語文知識和進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為主要內容;二是語文課外實踐活

動,它以體驗學習和自主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習直接經驗和獲取綜合性資訊為主要內容,

以促進學生認識、情感、能力、習慣和語文綜合素養統一協調發展為主要目標。因此,我們

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兩翼」

,兩者相輔相成,既有緊

密的聯絡,

又有相對的獨立性,

是不能替代的。回顧建國以來半個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我

們特別重視的是語文課堂教學,

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

迫使教師們死盯著語文課本,

學生們死啃著語文課本,

導致了課外的語文學習活動成了以抄題、

做題、考題為主要內容的考

試練兵場,

形成了語文教學「課內損失課外補」的一統天下,

嚴重地制約著小學生語文合素

養的整體提高和發展。早在

20多年前,呂叔湘先生批評的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咄咄怪事」

,雖然喚起了中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焦慮、

不安和思考,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

語文課外實踐

活動仍然不能二分天下有其一。這就是語文教學「高分低能」和「高投入、低產出」的根本

原因所在。

下面我們不妨先算出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兩筆賬:

一是中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

時間。小學按每週每年級平均7.

5課時計算,每學年約

315課時;按學生每天在校學習

6小時計算,每年合計時間還不足

53天。中學按每週每年級平均約

5課時計算,每學年不足

210課時;按每天在校學習

7小時計算,每學年合計時間不足

30天。這樣

12年中小學語文

教學時間不足

500天。二是中小學語文閱讀量。小學

12冊語文課本共約

67萬字,

(含課後

練習、單元練習、生字表等,下同

)其閱讀課文的字數只相當一本《三國演義》

。中學12

冊語文課本共約

256萬字,其閱讀課文的字數只相當《西遊記》

、《紅樓夢》

、《水滸傳》

。這樣的語文教學,

學生怎麼能不患

「營養不良症」

和「語言貧乏症」呢?

因此,「高投入,

低產出」

的現象也只能是見怪不『隆了。

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不是在課堂

「言說」

和課外「做題」

中形成的,

而是在學生充分

「踐行」

和廣泛「習得」中形成的。

「語文課堂應是學生語文『踐行』的場所。語文課程應構建一個

開放的語文學習的世界,打通課堂生活與社會生活聯絡的通道。」(

《試論新世紀語文課程的

基本理念》

夏家發、

楊再隋)

因此,《標準》

針對上述現狀特別提出了

「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要求。語文課程這些理念的落

實,主要是通過綜合性學習來實現的。

《標準》把綜合性學習作為語文學習的「五個板塊」

之一明確提出來,

突出了語文實踐活動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

並較之傳統的語文課外

活動有了重大的發展。特別對「四個學段」學習活動和評價要求的細化,使之更具規範性和

導向性,確保了語文課外實踐活動的全面落實和深入開展。因此,

抓好綜合性學習,是溝通

課內外聯絡、

實現語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整體優化的關鍵。

反之,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就很

難取得突破性進展,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就可能留於形式,

「標準」規定的小學階段

150萬字

的閱讀量和「三個維度」的語文教學目標就可能成為一紙空文。

二有利於小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語文學習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潤物細無聲」的。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加語文綜合性學習,

將大大增強語文教育的育人功能。具體地說,其主要具有三大優勢:

1.思想教育的形象化和自覺性。

語文學習大都是通過形象化的生活、

形象化的人物、

形象化的語言來達到其思想教育目的的。

尤其是小學語文實踐活動,這一特點更加突出。小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

通過閱讀、

視聽以及對現實生活的考察、體驗,接觸到一個個典型的人、事、物,自覺地接受著愛國主義、

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教育。

這樣的教育感人至深,

鮮活生動,

較之空洞的說教更具

吸引力和說服力。

2.文化教育的廣博性和親和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進一步提升了語文的文化教育功能。

首先,小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外

閱讀等不同渠道,

對來自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有了更加廣泛的接觸,

對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等也有了更加廣泛的接觸。

與單純的語文課堂學習相比,

語文綜合性學習

活動更加註重文化的多樣性和廣博性。

其次,小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大都是以感受人文教育

為主,而語言文字的學習往往下降到次要的位置。

這類活動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再次,語

文綜合性學習大都是學生帶著濃厚興趣自願參與的,

是其精神生活極其需要的,

因此,在語

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不但能夠增強語言文字對學生的感染作用,

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生

活,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培養學生關心和熱愛民族傳統文化、

珍惜人類優秀文化遺產

的思想感情。

3.情感教育的豐富性和潛在性。

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自始至終都伴隨著豐富的情感因素。

諸如愛與憎、

樂與悲、

好與惡等。通過反反覆覆、

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潛移默化地陶冶著學生的性情,

涵養著學生的情趣,

積澱著學生的情懷,

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感情,

使每一個

學生身上都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洋溢著人們崇尚的浩然正氣,

充滿著萬民稱道的人

間真情。

三有利於各類學生的智力發展

綜合性學習的提出,

使生成性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新特點。

這是因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別於

「大一統」的課堂教學,活動涉及範圍廣泛,形式多樣,特別提倡學生自由選擇活動內容,

自主設計活動程式,

倡導學生個性凸顯和創造性的發揮。

因此,其學習目標更加靈活而有彈

性——對於整體目標而言,

既具有導向性又具有延展性;

對於階段或過程目標而言,

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可變性;對學生群體或個體的要求,都比較明確而寬鬆

(當然,教師對綜合學

習活動總體規劃和周密設計是非常必要的,

但其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

而是為了使其生成

性發揮得更具有指向性,更富有成效

)。這樣,就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實現自己理想志趣的

廣闊天地。

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改變原設計的思路,沿著更新的

目標去探索、前進,

以求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

新的目標可以不斷生

成,新的主題可能不斷產生。

這樣就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他們在活動中情緒高漲,

興趣盎然,

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

創造性的火花不斷進發,

從而推動了學習**活動不斷向

縱深發展。

活動目標的可變性充分體現了綜合性學習生成性的特點,

它有利於學生在學習過

程中的研究和探索,

有利於學習活動的推進和深入,

有利於學生個性張揚和創造才能的發揮。

由於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意願,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

愛好自主地進行設計活動,

這樣便產生了強大的內驅力,

因此,在活動中學生變

「要我學」為「我

要學」,其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個性特長都能得到充分的施展,智力因素都能在各自

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

諸如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能力、

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會得到迅速提高。

學生學會在實踐

中學,在合作中學,

既有助於多元智力的開發,又有助於多種學習方法的掌握,為其終身學

習奠定了基礎。

四有利於教師素質的提高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

知識更新的加快,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涉及面之廣,

吸納的資訊量之

大,對指導教師的要求之高,

都將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這必將促使小學語文教師自加壓力,

積極地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一是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加強教育理論的學

習與研究,進一步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和質量觀,儘快實現教

育觀念和教學角色的轉變。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既要充分地發揮好主導作用,

又要以「參

與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對話,

耐心聽取學生的意見,虛心向小學生學習,

通過綜合實踐活

動的開展,

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二是新的課程內涵要求教師要善於學習和實踐,

廣泛涉獵各類知識,

不斷擴大知識視野,

深入生活,調查研究,獲取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和親身體

驗,以掌握指導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動權。

三是新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加強對綜合性學

習指導方法的研究。

諸如教師在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動的組織類別和形式、

指導的方法

和要求等,

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儘快把理論轉化成實踐,

以不斷提高其指導能力和活

動效率。

四是新的課程目標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整體素質,

特別是要養成高雅的情趣和良

好的習慣。

語文教師應具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

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情趣,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等,

諸如廣泛的興趣愛好,交往合作,

獨立的思考、鍥而不捨的

**和持之以恆的讀書習慣,記日記習慣等等。

「身正為範」

,教師就是一本無字的教科書,

對學生應該起到良好的、積極的影響。望採納

孩子沒有學習的自覺性怎麼辦,孩子學習沒有自覺性怎麼辦?

孩子缺乏自覺性,怎麼辦?孩子學習沒有自覺性怎麼辦?一 共情 可以感覺到您對孩子平常的期待是比較高的,我想先問您幾個問題,再一起來 一下解決的方法。二 具體化 您說孩子的成績提升,但自覺性沒有提升,具體是指?三 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孩子自主能力不足 1 3年級的孩子,平常自主能力還不足夠,小孩...

對學習自覺性差的孩子,要如何引導和教育

一 共情 能感覺到您對孩子的學習非常上心,孩子最近的表現讓您感到失望,讓我們一起 一下,看看可以做些什麼,您覺得可以嗎?二 具體化 您指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都特別不好,能具體的談一談嗎?或者舉幾個例子談一下?先問清家長態度特別不好具體指什麼,要突出 特別 二字,因為一般家長在這樣說的時候,都是帶著很多...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和認真學習的態度

培養孩子興趣 孩子有自己特殊的興趣,沒有誰比父母更能發掘他們的興趣所在。小孩子特別愛問 為什麼 這是怎麼回事?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有的家長則會顯得不耐煩。然而,這些問題恰恰是求知的萌芽。孩子愛提問,是受好奇心的驅使,是興趣愛好的標誌,也是其智力活躍的行為特徵。家長應以十分認真的態度關注孩子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