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二戰日本作戰鬥志比蘇聯要強?
1樓:網友
日本的精神傳統渲染的很好,誓死效忠天皇陛下,在他們看來打仗犧牲了也是光榮的;人人奮勇當先,也就是為什麼當時二戰日本有那麼多敢死隊譬如神風敢死隊。
2樓:薔聞鑲
一般來說,日本有著其武士道精神。
3樓:大寶
得確是這樣的,不是狼子野心太大它真得還能承受幾年。
二戰時日本的戰鬥力能和蘇聯對比嗎
4樓:話筒哥
這個問題得看從什麼角度來說。
日本蘇聯兩國在二戰交火的例子不多,比較著名的兩次,一次是諾門坎,日本精銳師團想要偷襲已經被德國閃擊的蘇聯,結果在諾門坎被倉促之下沒什麼準備的蘇軍給打了回去,日本陸軍的豆丁戰車直接被蘇聯的kv系列坦克碾平了,之後號稱精銳的百萬關東軍就老老實實的待在東北不敢越過邊境線一步了。第二次交手就是2023年蘇軍撕毀雙方的和平條約,幾乎不費什麼力氣,關東軍已經喪失了抵抗的勇氣。
總體來說,戰鬥力這個方面要從多方面來考慮,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後勤能力,指揮官的指揮能力,士兵的單兵素質。從這三方面綜合來看,日本戰鬥力在整個二戰也只能在東亞這種當時比較落後的地區稱雄。
日本有一流的單兵素質,二流的指揮官和參謀部,三流的國力。總體實力實在不夠當時的一流列強看。這點從作戰雙方能夠動員和武裝的軍隊數量就看得出來。
美蘇德三家當時全力動員起來都武裝起了一千萬以上的作戰部隊,而且還猶有餘力不耽誤國家的生產。而日本僅僅只動員了700萬軍隊就已經讓國內成年男性被一掃而空了。
5樓:頭夫斯基
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日軍都不是乙個級別的。
在諾門坎戰役就能看出來,所有問題、參照諾門坎戰役經過。
被蘇聯邊防軍打殘3個甲等師團。
號稱路軍精銳的百萬關東軍、1個月就**10幾萬,如果不是日本投降快,都死光了也說不定。
之前與納粹協議的很好,在遠東牽制蘇聯近百萬的遠東軍。
在納粹與蘇聯生死存亡的戰鬥時,不僅不牽制、還簽訂蘇、日互不侵犯條約?
日本人的腦子很奇葩的,嫌棄納粹打的不夠吃力、日本也許想、早些滅亡,它還偷襲珍珠港。
日軍只是自殺攻擊或者欺負亞洲國家還行,面對任何乙個國家、它拿的出手的就是那幾艘命不長的船。
6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不能 首先小日本的軍事戰略思想就落後,還是一戰前後的觀念,其次軍人雖然勇敢但是是井底之蛙,無論是戰略和戰術 都有問題 軍校裡教育的就有問題,盲目迷信自己的實力裹足不前,沒有長遠計畫。再就是工廠的生產力決定了日本的戰爭潛力,有人是誰我忘了 是個經濟學家通過計算小日本經濟生產相關的資料,推算出來 45年要投降,戰爭的走向在工廠裡就決定了 效率低下缺少熟練工機械化程度低 不是流水線生產 國內原材料緊缺,45年小日本連生產水壺的鋁都沒法保證 都保證造飛機了 水壺內壁用玻璃,外面覆蓋馬糞紙。
日本曾經在張鼓峰諾門罕挑戰過蘇軍,都失敗了 而且很慘重 所以轉而尋求南進。無論**裝備還是個人軍事素質都存在差距,和蘇軍不是乙個檔次 亞洲國家發展比較落後 所以在亞洲可以橫行無忌,但是放在歐洲綜合戰鬥力就是二三流了,當然小日本的海軍還是比較強的 ,但是輸不起,輸一次兩次工廠裡就造不及了。是由於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嚐到了甜頭 一廂情願想以小博大冒險賭徒的想法,但是事情發展不會沿著小日本的想法發展,結果就是失敗。
7樓:戀彬的星
日本人先天工業不足,沒有足夠的鋼鐵來生產機械化裝備,在諾門坎戰役被朱可夫打敗後,日軍意識到自己和蘇聯硬碰是討不到任何便宜,個人再強大也無法面對鋼鐵洪流的碾壓。作為以陸軍為主體的日軍,於是關東軍基本採取了防守態勢,採用了要塞防備的方式來守衛滿洲,著名的要塞比如虎頭要塞,但實際上在蘇軍進入東北後,完全是沒有絲毫抵禦能力,要塞防守在一戰的時候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就已經是落伍了,所以在機動性更強的機械化蘇軍面前基本只有吊打的份。日軍的空軍前期是要比蘇聯強的,零式戰鬥機的效能是超過蘇聯同期的,但是二戰後期,日本無力生產研發新的飛機這個優勢也逐漸沒有了,而且蘇聯的工業基礎完全可以用機海淹沒日本空軍。
不過日本海軍在整個二戰期間確實比蘇聯紅海軍要強大,但是還是自身侷限性,工業實力的差距這種領先並不是很久遠,勉強算日本海軍強於蘇聯吧,總體來說還是差的很多。至於單兵素質,一公尺八的打一公尺五的不和玩兒一樣麼?
8樓:華生
日本前期後期都不如蘇聯,2023年的諾門坎,蘇聯的坦克日本人根本就打不動,被殺的一窺千里。後來直至2023年都不敢和蘇聯人打仗,即使蘇聯把主力調走去打德國人,日本也不敢打蘇聯。2023年,蘇聯軍隊進軍東北時,擊潰日本關東軍120萬,蘇聯**都很少。
9樓:夜黑人慌慌
不能,兩者完全不是乙個級別的,前期日本試探蘇聯後發現打不過就沒繼續進攻蘇聯,打完德國後的蘇聯更是佔據很大的優勢。
10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的特點是 過於追求和 傾力於區域性和細節,對於整體和大局 缺乏深入認知。
同樣 這個特點 體現在了其 家電產品 以及政經 策略上。先前的 戰爭同樣如此。
11樓:無痕無悔無怨
前期可以,但後期就不行了。
聽說在二戰時,日本比德國還先與蘇聯打起來,這是怎麼回事?
12樓:匿名使用者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及蘇聯在遠東發生的一場 戰爭。日本稱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稱為第1次ノモン事件?,即第1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為止,稱為第2次ノモン事件?
即第2次諾門罕事件。
戰事在2023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日、俄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但日、俄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也就是說雖然戰鬥是日本和蘇聯打的,但是雙方都不願意直接和對方衝突,所以掛著羊頭賣狗肉,“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
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大敗結束。
相對於二次大戰其它戰役,諾門罕是一場不為經傳的戰事。但是它對二次大戰的局勢發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戰事發生前,日本東京當局仍為“北進”及“南進”的策略而爭論。北進計畫是以陸軍向蘇聯西伯利亞發動攻勢,目標是進攻至貝加爾湖一帶。而南進計畫則是以海軍為主,奪取東南亞資源(特別是荷屬印度尼西亞的石油)。
諾門罕戰役的失敗,說明蘇聯紅軍的實力對日本陸軍來說仍然是相當強大。在一定程度上,諾門罕戰役導致日本改為傾向採用南進的戰略目標;最終引致兩年後日本偷襲珍珠港、向美國宣戰和最後的戰敗。
13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早先就對西伯利亞覬覦很久,諾門坎戰役是日本挑起來的,結果被蘇聯的機械化軍隊打殘了,二戰爆發後,史達林還一度非常擔心日本北上造成蘇聯東西作戰,腹背受敵的境地。事實上他的考慮是多餘的,關東軍在強勢的蘇軍面前不堪一擊。
14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人本來的計畫是北上摧毀蘇聯的,至少也要取得半個蘇聯,結果剛到蒙古就被蘇聯人狠狠削了一頓,日本人就再也不敢碰蘇聯人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想再來一次日俄戰爭,結果被打趴下滿地找牙。
16樓:桖奧
2023年日本就在諾門罕和蘇聯幹了一架,結果被蘇聯全殲了,那時候出去的是關東軍,實力和蘇軍差太遠。
就這場戰爭影響了後來日本的戰略,放棄北上而南下。具體的呢看看這個。
17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7月30日起,日蘇雙方對沙草峰、張鼓峰等高地的反覆爭奪,並不斷增加兵力。8月11日,雙方停止戰鬥,日軍撤退到圖們江西岸,放棄了一向堅持的邊界線。而後,雙方簽署協定書,領土維持現狀不變。
是為張鼓峰事件。
二戰中,日本有多害怕蘇聯,蘇聯打得日本根本不
明治維新後,膨脹的日本希望通過一系列舉措,擺脫島國的束縛,成為陸地大國,因此,日本積極參與戰爭,直到日本遇到蘇聯,其雄心被完全擊毀。明治維新 早在二十世紀初的日俄戰爭中,日本人就觸犯了 的利益,雙方不得不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雖然日本人贏了這場戰爭,但是日本幾乎在這場戰爭中孤注一擲,日本人陣亡17萬人...
二戰時德國和蘇聯的人口和麵積比,二戰開始和結束時德國和蘇聯人口分別有多少?
蘇聯1938年的國土面積達22,403,000 平方公里,並在1939年9月 1940年將國界向西推進了300到400公里,增加了2000多萬人口,1940年人口達到了1.94億。德國的國土面積面積1939年633786 平方公里 其人口在1939年達69,314,000人 1 德國在二戰前收復了萊...
日本二戰大和級戰列艦的研究史戰鬥史
二戰時期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是怎麼沉沒的 1945年4月6日,以 大和 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 還有1艘巡洋艦及8艘驅逐艦 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4月7日凌晨,美國潛艇在九州島西南海面發現了這支艦隊。12時31分,美國海軍發出的第一個攻擊波,美國飛機集中攻擊 大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