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

2021-03-03 20:49:24 字數 4829 閱讀 4870

1樓:匿名使用者

孟母bai三遷,即孟軻du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zhi育孩子,多

dao次遷居。《三字經內》裡說:"昔孟容母,擇鄰處。

"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詞語解釋資訊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或者他的作品裡的: 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出類拔萃(《公孫丑章句上》 為富不仁、一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一曝十寒、專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同流合汙(《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餘(《公孫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不言而喻《盡心章句上》

與孔子和孟子有關的成語或故事

2樓:薔祀

①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②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

孟子來到樑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

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

「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③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一暴十寒便出自於在"孟子"的"告子"上篇。

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

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④引領而望:

「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梁惠王》)釋:如果有一位不好殺人的君主,那麼,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著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⑤明察秋毫: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梁惠王》)釋:我的目力能夠把秋天鳥的細毛看得分明,一車子柴火擺在眼前卻瞧不見。

3樓:匿名使用者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1見賢思齊2慎終追遠3舉一反三4溫故知新5見義勇為6怨天尤人 孟子有關的成語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長出類拔萃(《公孫丑章句上》 為富不仁一傅眾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棄好為人師(《離婁章句上》) 左右逢源夜以繼日(《離婁章句下》) 集大成者金聲玉振(《萬章句下》) 一曝十寒專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遠同流合汙(《盡心章句下》) 出爾反爾(《梁惠王章句下》 ) 綽綽有餘(《公孫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萬章句上》) 不言而喻(《盡心章句上

4樓:匿名使用者

與孔子、孟子有關的常見成語積累

1、色厲內荏sè lì nèi rěn

〖釋義〗色:神色,樣子;厲:凶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

〖出處〗《論語

5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教學生的故事很多,但是成語故事不是很多人知道而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呢,則是比孟子生平更多人知道

有關於孟子的成語故事

6樓:雨說情感

1、孟母三遷

起初孟子與其母親住在鄒城馬鞍山下的鳧村,由於附近是墳場,孟子即和鄰近的小孩學習埋死人的遊戲,孟母深感不妥,遷居至廟戶營村。

但村內常有市集買賣,孟子又開始玩起買賣講價的遊戲,孟母仍覺不妥,又遷至學校附近(可能在鄒城內),孟子遂開始模仿學生學習禮儀的情形,孟母大悅,欣慰於居得其所。

2、孟母斷織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

"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

"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

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有學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

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3、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

孟子來到樑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

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4、始作俑者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裡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

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5、緣木求魚

孟子說:「那麼,大王的最大心願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擴張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拜,君臨中原、安撫四周的民族。(不過,)憑您的做法去追求實現您的心願,真好比是爬上樹去捉魚一樣。」

宣王說:「像這麼嚴重嗎?」 孟子說:「只怕比這還嚴重呢!上樹捉魚,雖然捉不到魚,不會有後患。按您的做法去實現您的心願,費盡心力去做了,到頭來必定有災禍。」

7樓:匿名使用者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為了他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 五十步笑百步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樑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

「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

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

「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8樓:匿名使用者

從網上查的,但願對你有用一暴十寒 (孟子)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晒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

"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

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

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有關孟子和和孔子的成語或故事各一則,跪求

一暴十寒 孟子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 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 孟子 的 告子 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 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 王也太不...

寫出與 井 有關的成語或寓言故事

坐井觀天,井底之蛙,背井離鄉 關於伊索寓言故事的成語寫出三個 瓜田李下 高枕無憂 各自為政 華而不 狐假虎威 前車之鑑 取長補短 取人之短 補己之長 坐井觀天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長 南轅北轍 是 狐假虎威 前車之鑑 取長補短 取人之短,補己之長 坐井觀天 守株待兔 雕蟲小技 大材小用 多多益...

孔子,孟子,魯迅,他們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有哪些業績,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的另一位 見到有人溺水,他奮不顧身,跳下水去,將其搭救上岸,事後,這位家屬感謝他,給他一個 貴重 的酬謝 一頭牛,孔子門生 見利忘義 接受了這一份禮物.別人就議論了 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此事後,對此學生的所作所為備加讚賞。孔子的解釋是 雖說拯救他人生命後收受謝禮面上看有悖於 崇高道德 但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