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起源於什麼時候跳秧歌起源於什麼時候?

2021-03-05 09:16:12 字數 5232 閱讀 1256

1樓:北京創典文化

在北宋至和年間,黃河河水經常氾濫,河南東部地區因地處黃河古道,那裡的人們無法安居,生活困難。

後來,皇帝派開封府尹包拯來這裡放糧救災,包拯到了之後,開倉放糧,解決了這裡的饑荒,而且他親力親為,勤勤懇懇治理水災,終於取得了成效,第二年這裡的稻穀便大豐收了。

一日,包拯正在幫百姓們收割稻穀,他看到大豐收的情景,不禁喜出望外。包拯一手持著割稻穀的鐮刀,另一手甩起脖子上圍著的汗巾,情不自禁地舞了起來。因為包拯舞得興高采烈,很是盡興,百姓們便學著他的樣子一同舞了起來。

後來沒多久,包拯便被調回了都城汴梁。當地人們為了紀念他治

水的功勞,此後逢年過節,人們便跳這種舞蹈以示感激之情。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趣事。其實秧歌是我國漢族的一種舞蹈。

秧歌最早產生於唐宋時期,最初可能是以「姎哥偎郎」為主要角色的一種西域歌舞有關,它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成為秧歌的時間是在宋代。

秧歌是我國古代村莊中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有紅藍黃綠。

人們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很多人認為,秧歌起源於古代單純的歌舞戲。歌舞戲在唐代開始出現後,它與需要藉助文字和語言的滑稽戲便分道揚鑣了。唐代的歌舞戲受西域文化的影響更大,滑稽戲則較多保持了本土的特徵。

其實,自從唐代「百戲」分出「歌舞戲」和「滑稽戲」兩種,「滑稽戲」最終形成元雜劇,導致崑劇、徽劇、京劇等戲曲的形成。

不過大多數認為,唐代形成的「歌舞戲」,其中一部分走向民間,最終形成了今天千姿百態的「秧歌」。唐代形成了「歌舞戲」與「滑稽戲」的分野,那是因為受外來的西域文化的影響。西域的概念較大,不侷限在嘉峪關、蔥嶺之間,而應包括整個印度和中亞地區。

隨著唐代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來自西域的歌舞傳入我國。這種歌舞不需要藉助文字和語言,只需要藉助**和節奏。唐代的歌舞戲一部分演變成宮廷舞蹈,另一部分則流入民間,與我國傳統的民間舞蹈結合後,形成各地不同形式的「秧歌」。

但是,在不同的「秧歌」裡,有一些特徵是共同的,例如扭秧歌的人有時徒手,有時手裡拿一個小道具。這與西域舞蹈很相似。

再如,唐宋時期的舞蹈大都有絲管鐘磬伴奏,但是,秧歌幾乎沒有絲竹伴奏,甚至不需要**,經常只需要鑼鼓即可,這個特徵與西域舞蹈也很相似。

其中最重要的特點是,既有整齊劃一,又有個人發揮;既有含蓄中庸,又有個性張揚。自由與規矩和諧地結合在一起,不分場地,簡便易行,動作自然,既能表達情感,又能鍛鍊身體。也許這就是秧歌在老百姓中廣受歡迎的原因。

秧歌它在向東部傳播時遇上了漢族的元宵社火,於是東、西文化開始結合,便產生了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化妝表演形式。由於「姎哥」、「羊哥」、「揚高」等不易理解,於是便借用了南方荊楚地區種稻插秧的秧字,最終形成了秧歌的名字。

其實,關於秧歌的起源,可以分成兩個問題:舞蹈形式的起源和名稱的起源。從這一民間舞蹈形式來說,秧歌的起源很早。

但是,從名稱來說,「秧歌」這一稱呼的起源並不很遠。由於人們經常將兩者混淆,致使對於「秧歌起源」這樣的話題,容易造成「公婆各說自家理」的現象。

「秧歌」這一名稱從字面上說,這的確非常容易讓人望文生義,以為它與插秧、秧田等水田勞動有關。不過,這種望文生義並非全錯,「秧歌」這一名稱正式形成,的確與稻秧有關。

作為我國古代政治經濟中心的北方河洛地區,這裡原先是很少種植水稻的,自唐宋時期以後,水稻才開始較多地引入到北方地區,這樣才有了秧歌這個名詞。

2樓:匿名使用者

秧歌最早產生於唐宋時期,最初可能是以「姎哥偎郎」為主要角色的一種西域歌舞有關,它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成為秧歌的時間是在宋代。

跳秧歌起源於什麼時候?

3樓:不曾明瞭

秧歌的起源於唐代。

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提到:「即至於今,姎哥偎郎,猶稱甚盛。」「姎哥偎郎」原本是是流行與西域的一種舞蹈,唐代的《說文》對"姎"的解釋為女性自指。

「姎哥」在西域通常用來指姑娘和**,至今新疆還流傳有「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車的央哥子(或羊高子)一枝花。」民謠。

唐朝的西域歌舞戲一部分演變成宮廷舞蹈,另一部分則流入民間,與中國傳統的民間舞蹈結合後,形成各地不同形式的「秧歌」。但是,在不同的「秧歌」裡,有一些特徵是共同的。例如扭秧歌的人有時徒手,有時手裡拿一個小道具。

這與西域舞蹈很相似。再如,以前的舞蹈大都有絲管鐘磬伴奏,而秧歌幾乎沒有絲竹伴奏,甚至不需要**,只需要鑼鼓即可,這個特徵與西域舞蹈也有相似之處。

4樓:匿名使用者

起源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軍莊秧歌」(河南)「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採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型別,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據《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從秧歌發展、演變成的戲曲劇種,在全國劇種中所佔的比例之高,是相當驚人的。可以說,秧歌為百戲之源。

秧歌的歷史

按《柳邊紀略》的記載,秧歌的演出時間是在元宵節夜晚,有一裝扮「持傘燈賣膏藥者」為前導,後面跟著三四名「童子」裝扮的婦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參軍」,他們手中,都持「尺許長」的「兩圓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數民族的成份,最遲在元代已經形成。 **河北《滄縣誌》提供的資料資訊價值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一,它懷疑秧歌「命名之義」乃「南人種稻插秧而歌」,並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稱——「陽歌」。其二,它具體描述了與東北秧歌大同而小異的華北秧歌的形式特徵,其中各角色的裝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注意。例如,「公子」所持的「樂子」,上可聯絡到宋雜劇中「竹竿子」的形制、作用,下可牽涉到「落子」(評劇)的形成,是解決戲曲史上有關問題的重要資料。

至於「長袍短褂,皁靴羽纓」,亦當是少數民族的裝束。

全民扭秧歌是開始於什麼時候?

5樓:北京創典文化

據現有資料證明,秧歌可以追溯至明代初期。據古代家藏族譜《趙氏譜書》中記載:

二世祖趙世襲指揮鎮,舞誥封武略將軍。明洪熙一年,

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行祥」金額,懸匾穀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於庭,其樂融融。

2023年,清代文學家陳英弼編寫了一個秧歌劇,名字叫做《陳老喜勸子跑四川》,在劇裡面序中所述:

餘隨胡公廷章供職邛州,甚愛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

由此可見,早在200多年前的清代,秧歌的**唱腔就已經在借鑑蜀歌了。另外,秧歌中的「樂大夫」還有「螳螂門」和「八卦門」之分,也就是說秧歌的舞蹈基本動作還吸取了古代武術中的各種拳術套路,秧歌融匯了蜀歌,還借鑑了武術套數,最終形成了各自的風格。

清代秧歌表演內容由3部分組成。出行時排在最前列的是執事部分,其次是樂隊,隨後是舞隊。

舞隊有各類角色幾十人,秧歌隊常用陣式有「二龍吐須」、「八卦鬥」、「龍擺尾」、「龍盤尾」、「二龍絞柱」、「三魚爭頭」和「眾星捧月」等。

它的動作最突出的特點是需要跑扭結合,人們在舞秧歌時,需要在奔跑中扭動,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而男性需要顫步晃頭、揮臂換肩。

此外,清代秧歌還有六大特點。一是舞隊龐大,歌舞單逗;二是結構嚴謹,禮儀深重;三是舞則純舞,唱則逗情;四是即興扭舞,多樣統一;五是走陣多變,陣法巧妙;六是鼓樂清純,快慢適度。

詳細來說,秧歌的隊伍主要由執事、樂隊、舞隊三部分組成。秧歌隊出行時排在最前列的是執事部分,由三眼銃、彩旗、香盤和大鑼等組成。

「樂大夫」是舞隊的指揮,這個人一手抱傘。關於他的身份,民間傳說不一,有說他手抱雨傘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也有說他是一個過路的士大夫,手執雨傘是為了祛病辟邪。

秧歌中的花鼓一般由16至24個男青年組成,全部都是戲曲中的武生扮相,他們排在隊伍前列,為秧歌隊開路和打場。他們單手擊鼓,左手雖持鼓槌但不擊鼓,只是隨著節奏相應地做出動作。

秧歌的**由鑼鼓和歌曲兩部分組成,通常以鑼鼓伴奏為主。打擊樂由大鼓、大鑼、大鈸、小鈸和堂鑼等組成。兩種主要的鑼鼓曲譜慢走陣與快走陣,只是速度不同,而節奏型基本相同,都是三鼓一鑼。

歌曲多為民間小調,演唱時,中間有打擊樂插入,其代表曲目為《大夫調》和《跑四川》等,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笛子、笙和二胡等一些古典樂器來伴奏。

秧歌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步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流派風格,也就是「大架子秧歌」與「小架子秧歌」。

大架子秧歌代表了秧歌的基本風格特點。小架子秧歌除了打擊樂伴奏外,還配有嗩吶、笙、笛等樂器伴奏。

它的舞蹈動作不多,多以跑陣式為主,俗有「跑秧歌」之說。舞蹈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也就是走三步,再踏一步。當秧歌隊串街走陣時,主要是以兩豎排隊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貫串始終的。

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場子和小場子兩種,大場子是群舞,鑼鼓鏗鏘、萬馬奔騰,宛若大河滔滔。小場子多是雙人舞和多人舞,人數不會太多的。

在清代,秧歌幾乎遍及我國大江南北,在全國不同地方,秧歌的名稱各異,方式也多種多樣。最具特點的是,秧歌受到普通民眾的熱情歡迎,積極參與。

在很多地方,秧歌早已經成為了傳統節日裡必不可少的自發表演專案,按照理論家的說法,秧歌還被視為百戲之源。

清朝時期,闖關東的人們又將水稻帶入東北。隨著這一現象,秧歌的名稱正式形成。大約在清朝中期,「秧歌」這一名稱得到固定。但是,名稱的形成,並不代表秧歌這種娛樂方式的形成。

近代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過:

我國戲劇,漢魏以來,與百戲合,至唐而分為歌舞戲及滑稽戲二種。宋時滑稽戲尤盛,又漸籍歌舞以緣飾故事。

於是向之歌舞戲,不以歌舞為主,而以故事為主,至元雜劇出而體遂定,南戲出而變化更多,於是我國始有純粹之戲曲。

清代文獻中有很多關於秧歌的文字記載,近代文學家黃濬在他所著的《紅山碎葉》中記載:

紅山燈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稱『姎』,謂女子之歌。按古書姎字乃渠帥之稱,似有未協。

這段文獻的意思是說秧歌是「女子之歌」,這個觀點非常值得注意。

清代文學家祁韻士所著的《西陲要略》中記載:「新疆呼婦人為鴦哥。」據此,可以肯定地說,姎哥、央哥、羊高、鴦哥都是一個意思,其實就是維吾爾語對女性的一種稱謂,而且這女性,主要當指少女,至少是**。

其實,新疆的「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調情的氣氛,又有簡單情節的戲劇表演,與漢族的秧歌極為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也就是維吾爾族少女扮演的。漢族的「秧歌」之名,也是由此而起的。

「姎哥」也曾經是一種角色名,東北地區有「秧歌角色」的說法。秧歌中化裝舞隊有「高蹺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偽火神」、「報子」、「花鼓子」、「拉藥姐兒」、「花和尚」、「啞巴」和「膀姑」等各種角色。

這與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領隊的「揚高」,其實就是維吾爾族所講的「姎哥」,也就是漢族的「秧歌腳」或「秧歌角」。扭秧歌

足球起源於什麼時候

中國臨淄 戰國時侯齊國 古代蹴鞠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遊戲 蹴鞠 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所以說,足球的故鄉是中國。據說,希臘人和羅馬人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從事一種足球遊戲了。他們在一個長方形場地上,將球放在中間的白線上,用腳把球踢滾到對...

十二生肖起源於什麼時候,十二生肖起源於什麼時候,距今有多少年了?

十二生肖即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依次分配於十二地支。這個風俗是什麼時候才有的呢?清人趙翼在 陔餘叢書 中認為始於東漢。他的根據是 論衡 物勢 載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刀。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

萌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希臘文化最早的起源於什麼時候?

真正意義上的萌文化是起源於日本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 萌文化,最早起源於日本,在風靡日本後,這股風氣通過網路很快傳到了中國,如今在重慶都市的繁華地帶,也能夠發現 萌女郎 的身影,而在網際網路上,更是出現了專門 萌文化 的主題貼吧 主題 在日本動漫中,此字代表剛剛從腦海裡一閃而過的不夾帶其餘雜質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