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思想家有哪些

2021-03-06 21:38:22 字數 7078 閱讀 6957

1樓:鯉魚躍農門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2、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3、積極而瀟灑的退守者——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4、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

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

6、「大一統」的設計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漢代思想家,政治家。為儒學取得正統地位作出巨大貢獻。廣川人(今河北景縣),漢族。

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其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

7、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

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豔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8、「致良知」說的宣導者——王守仁

王陽明 (1472-1529),漢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居住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朱熹後之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的集大成者。

9、民主思想的啟蒙者——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 漢族,字太沖,號南雷,尊稱為南雷先生,晚年自稱梨洲老人,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巨集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清初五大師」。

10、被遺忘的隱居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字而農,號溳齋,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漢族。

字而農,號姜齋,別號一壺道人,是明清之際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與方以智,顧炎武,黃宗羲同稱明末四大學者。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

2樓:手機使用者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2、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

3、積極而瀟灑的退守者莊子

4、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孟子

5、不是「醇儒」的荀子

6、「大一統」的設計者董仲舒

7、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8、「致良知」說的宣導者王守仁

9、民主思想的啟蒙者黃宗羲

10、被遺忘的隱居思想家王夫之

3樓:夢雪萱

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最有成就和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是:老子、孔子、孟子、莊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黃宗羲、王夫之。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2、永遠的「至聖先師」——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3、積極而瀟灑的退守者——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4、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

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

6、「大一統」的設計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漢代思想家,政治家。為儒學取得正統地位作出巨大貢獻。廣川人(今河北景縣),漢族。

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其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

7、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

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豔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8、「致良知」說的宣導者——王守仁

王陽明 (1472-1529),漢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居住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朱熹後之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的集大成者。

9、民主思想的啟蒙者——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 漢族,字太沖,號南雷,尊稱為南雷先生,晚年自稱梨洲老人,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巨集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清初五大師」。

10、被遺忘的隱居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字而農,號溳齋,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漢族。

字而農,號姜齋,別號一壺道人,是明清之際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與方以智,顧炎武,黃宗羲同稱明末四大學者。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

4樓:哲學鼎端

老子先生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家理論家哲學家。——耿閣

5樓:龍博星

一、沈括

(1031—1095)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進士。神宗時參加王安石變法運動。晚年居潤州,築夢溪園(在今江蘇鎮江東郊),舉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

二、朱熹

(1130—1200)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有不同程度貢獻。

在哲學上發展了二程(程顥、程頤)關於理氣關係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世稱程朱學派。認為理和氣不能相離,「天下未有無理之氣。」強調「天理」和「人慾」的對立,要求人們放棄「私慾」,服從「天理」。

他從事教育五十餘年,認為「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宮便殿奏札二》)。他的理學一直成為後來封建地主階級統治人民的理論工具,在明清兩代被提到儒學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覽和精密分析的學風對後世學者很有影響。

著作有《四書章句集註》、《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註》,及後人編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語類》等多種。

三、王守仁

(1472—1528)

明哲學家、教育家。字伯安,餘姚(今屬浙江)人。嘗築室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

早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貶為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後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卒諡文成。

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提出「致良知」的學說,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陽明學派影響很大,還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四、李贄

(1527—1602)

明思想家、文學家。號卓吾,又號巨集甫,別號溫陵居士,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做過雲南姚安知府。

哲學觀點沒有自擺脫王守仁和禪學的影響。但公開以「異端」自居,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見解,主張重視功利。認為「天下萬物皆生於兩,不生於一」(《夫婦論》)。

對封建傳統教條和假道學講行了大膽的揭露。曾評點《水滸傳》,著作有《李氏焚書》、《續焚書》、《藏書》、《李溫陵集》等。

五、黃宗羲

(1610—1695)

明清之際思想家、史學家。字太沖,號南雷,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人。學問極博,對天文、算術、樂律、經史百家以及釋道之書,無不研究。

史學上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學案》,開浙東史學研究的風氣。在哲學上,反對宋儒「理在氣先」之說,認為「理」不是實體,只是「氣」中的條理和秩序。作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膽結論,認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主張改革土地,賦稅制度。反對傳統的農本工商末的觀點,強調工商皆本。這種政治歷史觀在當時有進步意義。

著作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南雷文案》等。

六、顧炎武

(1613—1682)

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初名絳,字寧人,曾自署蔣山亻庸,江蘇崑山人。學者稱亭林先生。

少年時參加「復社」反宦官權貴鬥爭。晚歲卜居華陰,卒於曲沃。學問很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以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

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對後來考據學中的吳派、皖派都有影響。著作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亭林詩文集》等。

七、王夫之

(1619—1692)

明清之際思想家。字而農,號齋,衡陽(今屬湖南)人。晚年居衡陽之石船山,學界稱船山先生。

明亡,在衡山舉兵起義,阻擊清軍南下,幾陷大獄。到桂林依瞿式耜,旋桂林復陷,式耜殉難,乃決心隱遁。輾轉湘西以及郴、永、漣、邵間,竄身瑤洞,伏處深山,而刻苦研究,勤懇著述者垂四十年,得「完發以終」(始終未剃髮)。

學術成就很大,對天文、曆法、數學、地理學都有所研究,尤精於經學、史學、文學。主要貢獻是在哲學上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唯物主義。認為「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

著作經後人編為《船山遺書》,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思問錄內外篇》、《黃書》、《噩夢》等。

八、魯迅

(1881—1936)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

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的最前列,並同早期共產主義者李大釗等採取一致步調,堅決反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妥協、投降傾向,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的一生,對中國的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和支援了「未名社」、「朝花社」等進步的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的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蒐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學,批判地繼承了祖國古代文化遺產,編著《中國**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集》、《古**鉤沉》、《唐宋傳奇集》、《**舊聞鈔》等等。2023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2023年《魯迅全集》(二十卷)出版,新中國成立後,魯迅的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2023年,黨和人民**在上海遷移並重建了魯迅墓。***為魯迅墓題字。

北京、上海、紹興等地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

九、*** (見「千年十大政治人物」)

十、*** (見「千年十大政治人物」)

任人唯賢是中國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張?

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提出 尚賢,主張任人唯賢,反對王公貴族任人唯親 這是墨家學派墨子的主張,既 尚賢 這是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尚書 鹹有一德 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傳統 尚書 又稱 今文尚書 由西漢學者伏生傳下來。任人唯賢的 賢 是指 任人唯賢 出自 尚書鹹有一德 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 指用人只選...

中國古代著名畫家有哪些,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兼書畫家

最著名的是東晉顧愷之,被稱為 畫 聖 東晉顧愷之的 洛神賦圖 卷 唐代韓滉的版 文苑 圖 五代南唐顧閎中權的 韓熙載夜宴圖 北宋李公麟的 維摩詰像 南宋李唐的 采薇圖 梁楷的 李白行吟圖 元代王繹的 楊竹西小像 明代仇英的 列女圖 卷 曾鯨的 侯峒嶒像 清代任伯年的 高邕之像 現代徐悲鴻的 泰戈爾像...

中國古代文字都有哪些中國古代字型有哪些?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以上的 甲金篆隸草楷行 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其餘少數名族的字就不表了。古文 陶文 甲骨文 金文 石鼓文籀文 鳥蟲書 篆書 大篆 小篆 隸書 楷書 行書 草書 漆書 書法 飛白書 中國古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