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幾種意思

2021-03-07 00:32:02 字數 5635 閱讀 3377

1樓:我愛連豆豆

⑴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表示偏正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

①一絲而累,以至於寸。

②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④朝而往,暮而歸。

⑤掩口胡盧而笑。

⑶表示假設關係,連線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⑷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④秦師輕而無禮。

⑸表示承遞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餘聞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④滅滑而還。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軍驚而壞都舍。

⑺通「爾」,你,你的。例:

①而翁歸。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於茲。

(而已)罷了。例:

①**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得惟我而已。

⑤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後」才,方才。例:

①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③三月而後成。

④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

⑤假諸人而後見也。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這裡而是然而

而一般不表因果關係

除了一些特殊情況,這些特殊情況需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判斷它的用法

2樓:匿名使用者

而⑴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表示偏正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例:

①一絲而累,以至於寸。

②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④朝而往,暮而歸。

⑤掩口胡盧而笑。

⑶表示假設關係,連線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無信,不知其也。

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⑷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例: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④秦師輕而無禮。

⑸表示承遞關係,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例: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餘聞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④滅滑而還。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軍驚而壞都舍。

⑺通「爾」,你,你的。例:

①而翁歸。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於茲。

(而已)罷了。例:

①**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得惟我而已。

⑤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後」才,方才。例:

①賴膚覺之助,而後見為體。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③三月而後成。

④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

⑤假諸人而後見也。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通「也」,《莊子·天道》:「動而持,發也機;察而省……」也與而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選》第414頁)

【er】

而and that; moreover;

而1ér

(象形。小篆字形,象鬍鬚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外兩層,外層象兩腮的鬍子,內層象生在嘴下的鬍子。

「而」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頰毛) 同本義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頰毛也。――《說文》而ér

(1)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3)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4)表示承接關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蘇軾《石鐘山記》

(5)表示轉折關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6)表示假設關係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餘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而ér

(1)你;你的 相當於「爾」[you;your]

予豈不知而作。――《詩·大雅·桑柔》

餘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

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聊齋志異·促織》

(2)又如:而翁(你的父親)

(3)這樣,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又如:而夫(此人;這人)而ér

(1)表示偏正關係,相當於「之」,「的」 [of]

虞之與虢,相恃而勢。――《淮南子·人間》

(2)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繫辭上》而ér

(1)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2)用於句末,相當於「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而ér

如,好像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呂氏春秋》

另見 néng

而後érhòu

[then;after that] 以後;後來;然後

嗚呼!今而後(以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清·袁枚《祭妹文》

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大家先議一議,而後正式表決

而或érhuò

[sometimes;every now and then;at times;every so often] 有時候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而今érjīn

[now]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憶秦娥·婁山關》

而況érkuàng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連詞。何況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宋·蘇軾《石鐘山記》

而立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後來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而立之年

而且érqiě

[and;(not only…) but] 表示並列互相補充或遞進

他學習積極而且虛心

而外érwài

[other than] ……之外

除此而外,別無他求

而已éryǐ

[that is all]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常跟「只」、「不過」、「僅僅」等連用,對句意起沖淡作用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而2néng

(1)通「能」。

(2)才能 [ability]

然計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義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異之。――《管子·樞言》。微而,猶無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書·慎法》

(3)能夠 [can]

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湯武與恆繆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辭·九章·惜往日》

另見ér

而ér ㄦˊ

(1)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連詞(a.表平列,如「多~雜」。b.

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遞進,如「~且」。

d.錶轉折,如「似是~非」。e.

連線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不烈」。f.連線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談」。

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無信,不知其可」)。

(3)表(從……到……):從上~下。

鄭碼:gl,u:800c,gbk:b6f8

筆畫數:6,部首:而,筆順編號:132522

and that;moreover;

「而」在古文中有幾種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而」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用作名詞,意思是:頰毛;鬍鬚。

出處:周·周公旦《周禮•考工記》:「作其鏻之而。」

釋義:掛掉他的鬍鬚。

2、用作代詞、意思是:通「爾」你,你的。

出處: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釋義:你父親做吏部的長官,調我到京城任職,那麼你就可以每天都好好侍奉母親。

3、用作動詞,意思是:通「如」。好像。

出處:秦·呂不韋《察今》:「軍驚而壞都舍。」

釋義:軍隊驚亂如同大房屋崩塌。

4、用作連詞,表示並列、相承、遞進、轉折、修飾、假設、因果等關係。

出處:漢·班固《漢書·食貨志》:「苟粟多而財有餘。」

釋義:積蓄儲備,是國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糧食儲備多且財物有剩。

5、用作助詞,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吧」。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子罕》:「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釋義: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

6、詞綴,嵌在某些時間詞後面。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釋義: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

有幾種意思

形容copy動詞或名詞 和形容動詞或名詞 有什麼區別?是強調結果的,而 是強調變化的。有一種原原本本引申過來的意思。或許我們可以用下面兩個例句來體會一下 的用法和其他助詞的區別 日本語 書 我寫了 日本語 這三個字 日本語 書 我寫了日語 這個句子意思是隻要寫的是日語就行,不管寫的是 還是什麼 日本...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 因此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出自戰國孟子 魚我所欲也 原文選段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譯文 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 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

文言文中為有幾種意思,而在古文中有幾種意思?

動 做 幹。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53763 動 發明 製造 製作。活板 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動 作為 當作。公輸 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動 成為 變成。察今 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動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