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易書科技
環境廣義的環境概念是指某一主體周圍一切事物的總和。在生態學中,生物是環境的主體,環境指某一特定生物體或群體以外的空間,以及直接或間接影響該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與活動的外部條件的總和。環境有大小之分,如對生物主體而言,生物環境可大到整個宇宙,小至細胞環境。
對太陽系中的地球生命而言,整個太陽系就是地球生物生存和運動的環境;對棲息於地球表面的動植物而言,整個地球表面就是它們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對於某個具體生物群落而言,環境是指所在地段上影響該群落髮生髮展的全部無機因素和有機因素的總和。環境這個概念既是相對的,又是具體的,即相對每個具體主體及研究物件而言,環境都有其特定的內涵,環境內涵的認識及界定,是生態系統邊界劃分的重要內容。
關於環境的分類,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分類系統。一般可按環境的主體、環境的性質、環境影響的範圍等進行分類。
按環境的主體分類可分為以人為主體的人類環境,其他生命物質和非生命物質均被視為構**類環境的要素;另一種是以生物為主體的生物環境,即生物體以外的所有要素構成的環境。
按環境性質分為自然環境、半自然環境(經人類干涉後的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
按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分為原生環境(自然環境)和次生環境(半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
按環境範圍大小可分為宇宙環境(或稱星際環境)、地球環境、區域環境、微環境和內環境。
宇宙環境指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是人類活動進入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和地球鄰近天體的過程中提出的新概念,也可稱之為空間環境。宇宙環境由廣闊的空間和存在其中的各種天體及瀰漫物質組成,它對地球環境能產生深刻的影響。太陽輻射是地球的主要光源和熱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動和非生命活動的能量源泉。
太陽輻射能的變化影響著地球環境。例如,太陽黑子出現與地球上的降雨量有明顯的相關關係。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產生潮汐現象,並可引起風暴、海嘯等自然災害。
地球環境由大氣圈內的對流層、水圈、土壤圈及岩石圈組成,又稱全球環境,也稱地理環境,地球環境與人類及生物的關係尤為密切。其中生物圈中的生物把地球上各個圈層的關係有機地聯絡在一起,並推動各種物質迴圈和能量轉換。
區域環境指佔有某一特定地域空間的自然環境,它是由地球表面不同地區的5個自然圈層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不同地區,形成各種不同的區域環境特點,分佈著不同的生物群落。
微環境指區域環境中,由於某一個(或幾個)圈層的細微變化而產生的環境差異所形成的小環境。
內環境指生物體內組織或細胞間的環境,對生物體的生長和繁育具有直接的影響,如葉片內部,直接和葉肉細胞接觸的氣腔、通氣系統,都是形成內環境的場所。內環境對植物有直接的影響,且不能為外環境所代替。
環境是一個複雜的,有時、空、量、序變化的動態系統和開放系統。系統內外存在著物質和能量的轉化。系統外部的各種物質和能量,通過外部作用,進入系統內部,這個過程稱為輸入;系統內部也對外部發生一定作用,通過系統內部作用,一些物質和能量排放到系統外部,這個過程稱為輸出。
在一定的時空尺度內,若系統的輸入等於輸出,就出現平衡,這就是環境平衡或生態平衡。
系統的內部,可以是有序的,也可以是無序的。系統的無序性,稱為混亂度,也叫熵。熵越大,混亂度越大,越無秩序,如城市的人工物資系統和城市居民,都趨向於增加整個城市環境系統的熵值;反之,則稱為負熵,即系統的有序性,負熵越大,即伴隨物質能量進入系統後,有序性增大,如城市生物能增加系統負熵,系統的有序性增大。
環境平衡就是保持系統的有序性,保持開放系統有序性的能力,稱為穩定性;具有穩定性的開放系統,稱為耗散結構。
系統的組成和結構越複雜,它的穩定性越大,越容易保持平衡;反之,系統越簡單,穩定性越小,越不容易保持平衡。因為任何一個系統,除組成成分的特徵外,各成分之間還具有相互作用的機制。這種相互作用越複雜,彼此的調節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
這種調節的相互作用,稱為反饋作用。最常見的反饋作用是負反饋作用,負反饋控制可以使系統保持穩定,正反饋使偏離加劇。例如在生物的生長過程中,個體越來越大,或一個種群個體數量不斷上升,這都屬於正反饋,正反饋是有機體生長和生存所必需的。
但正反饋不能維持穩定,要使系統維持穩定,只有通過負反饋控制。因為地球和生物圈的空間和資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反饋使系統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以保持系統本身的穩定和平衡。
由於人類環境存在連續不斷的、巨大的和高速的物質、能量和資訊的流動,表現出其對人類活動的干擾與壓力,具有不容忽視的特性。
整體性與有限性
環境的整體性指組成環境的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緊密的相互聯絡、相互制約關係。區域性地區的環境汙染或破壞,總會對其他地區造成影響和危害。所以人類的生存環境及其保護,從整體上看是沒有地區界線、省界和國界的。
人與地球環境也是一個整體,地球的任何一部分,或任何一個系統,都是人類環境的組成部分。
環境的有限性有3方面的含義:①地球在宇宙中獨一無二,而且其空間也有限,有人稱其為「弱小的地球」;②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的各種環境資源在質量、數量等方面,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無限供給,因而生物生產力通常都有一個大致的上限,也因此任何環境對外來干擾都是有一定忍耐極限,當外界干擾超過此極限時,環境系統就會退化,甚至崩潰,所以放牧不能超過草場的承載量,採伐森林、捕魚、狩獵、採藥都不能超過使資源永續利用的產量;③環境容納汙染物質的能力有限,或對汙染物質的自淨能力有限。
變動性和穩定性
環境的變動性是指在自然和人類活動的作用下,環境的內部結構和外在狀態始終處於不斷變化之中。這一點是不難被理解的,事實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與自然界不斷相互作用的歷史,也是環境的結構與狀態不斷變化的歷史。環境的穩定性是指環境系統具有一定自動調節功能的特徵,即在人類活動作用下,若環境結構所發生的變化不超過一定的限度,環境可以藉助於自身的調節功能使其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環境的變動性與穩定性是相輔相成的,變動性是絕對的,穩定性是相對的。環境的這一特性表明人類活動會影響環境的變化,因此人類必須自覺地調控自己的活動方式和強度,不要超過環境自身調節功能的範圍,以求得人類與自然環境協調相處。
顯隱性與持續性
環境的顯隱性指環境的結構和功能變化後,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產生的後果,有時立即顯現,如森林大火,農藥進入水體會立即造成魚類死亡等;而日常的環境汙染與環境破壞對人們的影響,其後果的顯現要有一個過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如日本汞汙染引起的水俁病,需要經過20年時間才顯現出來,又如溫室效應也是人類長期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和破壞植被造成的。
持續性是指環境變化所造成的後果是長期的、連續的。事實告訴人們,環境汙染和破壞不但影響當代人的健康,而且還會造成世世代代的遺傳隱患。ddt農藥,雖然已經停止使用,但已進入生物圈和人體中的ddt,還得再經過幾十年才能從生物體中徹底排除出去。
歷史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破壞,至今仍給炎黃子孫帶來無盡的乾旱災害。
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是干擾和調控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歷史的經驗證明,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如果不違背環境的功能和特性,遵循客觀的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規律,那麼人類就受益於自然界,人口、經濟、社會和環境就協調發展;相反,環境質量惡化,生態環境破壞,自然資源枯竭,人類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懲罰。為此,人們要正確掌握環境的組成和結構、環境的功能和環境的演變規律,消除各項工作中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生態因子
構成環境的各要素稱為環境因子。環境因子中一切對生物的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佈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因子則稱生態因子。生態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稱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條件、生活條件)。
所有的生態因子綜合作用構成生物的生態環境。具體的生物個體或群體生活區域的生態環境與生物影響下的次生環境統稱為生境。環境因子、生態因子、生存因子是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的概念。
各種生態因子在其性質、特性、作用強度和作用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各種因子之間相互結合、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環境條件,為生物創造了不同的生活環境型別。根據生態因子的性質,通常可將生態因子歸納為5類:
①氣候因子,如光、溫、溼度、降水量和大氣運動等因子。
②土壤因子,主要指土壤物理、化學性質、營養狀況等,如土壤的深度、質地、母質、容重、孔隙度、ph值、鹽鹼度及肥力等。
③地形因子,指地表特徵,如地形起伏、海拔、山脈、坡度、坡向及高度等地貌特徵。
④生物因子,指同種或異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如種群結構、密度、競爭、捕食、共生及寄生等。
⑤人為因子,指人類活動對生物和環境的影響。
有些學者根據有機體對生態因子的反應和適應性特點,將週期變動生態因子又分為第一性週期因素、次生性週期因素和非週期性因素。
第一性週期因素,是指由地球自轉或公轉及月相變化形成的光、溫、潮汐的日、月、季節及年的週期性變化,由此進一步形成不同氣候帶,對生物種群分佈起決定作用。生物的光溫反應及對溼度的不同要求則是生物對這類因素的適應性反應。
次生性週期因素,取決於第一性週期因素,如太陽輻射和溫度週期性變化導致大氣溼度、降水量週期性變化。這類因素對一定區域內的生物種群數量增減有較大影響。
非週期性因素,指突發性或間斷性出現的因素,如暴雨、山洪、冰雹、蝗災、火山噴發、**及地外物體撞擊等突發性災難,生物對這類因素很難形成適應性。最近的研究表明,自6億年前出現動物以來,地球上曾發生了6次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最大的一次是2.5億年前,有一半海洋生物種類、1/3陸生生物種類消亡。
生態因子生態作用一般有如下特徵:
綜合作用
環境中各種生態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個生態因子都在與其他因子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中起作用,任何一個單因子的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變化及其反作用。生態因子所發生的作用雖然有直接和間接作用、主要和次要作用、重要和不重要作用之分,但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互相轉化。這是由於生物對某一個極限因子的耐受限度,會因其他因子的改變而改變,所以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
例如光強度的變化必然會引起大氣和土壤溫度和溼度的改變,這就是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
主導因子作用(非等價性)
對生物起作用的諸多因子是非等價的,其中必有1~2個對生物起決定性作用的生態因子,稱為主導因子。主導因子的改變常會引起許多其他生態因子發生明顯變化或使生物的生長髮育發生明顯變化。例如,光合作用時,光強是主導因子,溫度和二氧化碳為次要因子;春化作用時,溫度為主導因子,溼度和通氣條件是次要因子。
又如,以土壤為主導因子,可將植物分成多種生態型別,有喜鈣植物、嫌鈣植物、鹽生植物、沙生植物;以生物為主導因子,表現在動物食性方面可分為草食動物、肉食動物、腐食動物、雜食動物等。
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
區分生態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對認識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及分佈都很重要。環境中的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經緯度等對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們能影響光照、溫度、雨水等因子的分佈,因而對生物產生間接作用,這些地方的光照、溫度、水分狀況則對生物型別、生長和分佈起直接作用。
限定性作用(階段性作用)
生物在生長髮育的不同階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態因子或生態因子的不同強度,某一生態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於生物生長髮育的某一特定階段。因此,生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具有階段性。這種階段性是由生態環境的規律性變化所造成的。
不可代替性和補償作用
生態因子雖非等價,但都不可缺少,一個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個因子來替代,尤其是作為主導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會影響生物的正常生長髮育,甚至造成其生病或死亡。所以,從總體上說生態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某一因子的數量不足,有時可以通過另一因子的加強而得到調劑和補償。例如光照減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靠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得到補償;鍶大量存在時可減少鈣不足對動物造成的有害影響。
但生態因子的補償作用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做部分補償,而不能以一個因子代替另一個因子,且因子之間的補償作用也不是經常存在的。
什 麼叫做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包括哪些方面
生態環境包括 水資源 土地資源 生物資源 氣候資源。1 水資源。水資源是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這個水源應具有足夠的數量和合適的質量,並滿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時間內具體利用的需求。2 土地資源。土地資源是指已經被人類所利用和可預見的未來能被人類利用的土地。土地資源既包括自然範疇,即土地的自然屬性...
什麼是生態建築,什麼是生態住宅環境?
所謂復生態建築,是根據當地的制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 建築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並組織建築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係,使建築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 建築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
因子是什麼意思,素因子是什麼
因子可理解為元素 factor 因素 agent 成分 ingredient 假如整數n除以m,結果是無餘數的整數,那麼我們稱就是的因子。需要注意的是,唯有被除數,除數,商皆為整數,餘數為零時,此關係才成立。反過來說,我們稱為的倍數。有一種說法是 因子不限正負 不過通常情況下只取正因子。1,n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