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時之啟示錄
出自英國詩人布萊克,《天真的預言》 :
前四句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雙手握無限,
剎那是永恆
樓上幾位這麼解,實在是西辭中譯,非要套上佛學的外衣。其實佛祖那部分軼事,也不過是中國人加入道學後的理解罷了,正如王陽明「格物致知」管窺世界一般。「參透」、「頓悟」的說法,也是中國佛教的特例,雖然與密宗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原典籍中並無這種說法。
而《佛典》一說,也是近人所加,佛學本無典,一切**的總和,乃叫做佛典。佛學部分本來沒錯,但是布萊克的本意與一樹一菩提還是想去甚遠。
布萊克原詩共一百三十二行,一氣呵成,並無分段,這在英語文學裡面非常少見,而用意,則是四句詩總起,與後面的詩意形成緊密聯絡。本篇叫做《天真的預言》,原文則是auguries of innocence,augury一次帶有「壞預兆」的含義。本篇接下來羅列的,則是一系列似非而是的假想(paradoxes),將最天真無害的本意放入最**的環境中去,結果是天真的本意也被曲解了。
而這四句詩的實際理解,實在應該取其字面意思,即將看似不可能的條件並列在一起,形成似非而是的意境,與之後的一百二十八行詩相對,即絕對善意和絕對惡意的荒謬結合。
既知出處,還是應該去讀原詩才是。
2樓:小小辣椒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這句話有多種含義:
1、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
2、世界的一切原本由細節構成。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
3、一花而見春,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尋常細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珍藏於有限之中。懂得見微知著的人才能真正開啟這個世界的門。
4、細節決定成敗。蝴蝶振翅吸引起龍捲風暴,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一杯薄酒映出一個衰落帝國的背影。
5、在浩瀚宇宙中,我們宛若恆沙微塵,雖然渺小,卻也自成一世界。
6、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7、表現對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
8、表達有限與無限的轉換,短暫與永恆的共同死亡。
9、一朵野花雖然渺小,但是對於蜂蝶來說卻是一個天堂。
10、一件很小的東西里也可能隱藏著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裡也可能隱藏著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點滴,只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都會發現其所蘊含的獨特的美。珍惜點滴,把握細節,生命便能如同蓮花一樣清瑩脫俗。
3樓:暴傳
一花一世界
出自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
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出自英國詩人布萊克的這首《天真的預言》
翻譯過來,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詩句: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雙手握無限,
剎那是永恆。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一樹一菩提,
一葉一如來。
天真的預言,
參悟千年的偈語。
意思是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
4樓:法華三昧
此中有甚深佛理,非是文學青年所道之意
5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的佛學經典語論中,被世人熟知的有這樣一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說的大概是:
從一朵花裡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佛學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那許多高深的哲理是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年輕的思想所無法參悟的。同樣,對於這句時常縈繞在耳邊的「名言」,我僅僅只能做一些字面上膚淺的猜想。
同時,不僅是在傳統的佛學中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思想,早在18世紀,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也曾在一首名為《天真的暗示》的詩中這樣寫到:「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裡一座天堂。」我想,不論是佛學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還是文學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它們要表述的意思應該都是大致相同的吧!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哲學。
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應該是沒有止境的,物質也是永恆發展的。但是,在天體的轉動和歲月的輪迴中,我們卻分明地看到每一個個人所擁有的單個生命在時空輪迴中的單薄無力,我們這些單個的個體在宇宙中渺小得恐怕不及滄海一粟。然而,活著的人們是不甘落沒的,即便是痛苦,他們也希翼著。
於是,一個人的希翼傳給另一個人就是兩個人的希翼,兩個人的希翼延續下去,就是一個民族的希翼,一個民族的希翼傳給另一個民族就是兩個民族的希翼,兩個民族的希翼再延續下去,那就是整個人類、整個宇宙的希翼。做為個體的、自我的個人來說,希翼是卑微的,但是若干個、千萬個卑微的希翼凝結在一起,就是一個物種巨大的生命力。人類的個體在一代代的更新著,人類的歷史在一天天的漫延著。
多少朝代在我們的身邊升起又降落?多少文明早我們的眼前生長又衰退?然而,生命這一物種卻穿越過時間和空間的阻隔,頑強的延續著。
「把無限放在掌心/讓永恆收藏剎那」是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歷史的書卷可以承載歲月滄桑的鉅變。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人類的發展足跡,會有無數的文明在道路兩旁綻開;當宇宙的塵埃在這些文明上落定,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即將烽成。如果這樣,那有限與無限的概念是否可以交換,或許就根本無所謂有限無限的概念了。
那麼,有限的將是歲月時空不已的輪迴,無限的卻是人類靈魂深處那有力的羈絆。當有限與無限已無所謂界線,那人類便無所謂永恆與收藏了,更無所謂個體的生與死,這才是真正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境界。
「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是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廣袤且博大的物種之起源的理由了。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這卻正是「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把一剎那收藏」。
這樣的一首詩,看到這裡,應該覺得它就是對人類生命中自信與自由的謳歌,可它的題目卻偏偏叫做「天真的預示」,作者何謂之以「天真」二字呢?這樣以來,意義豈不是大相徑庭了?是作者對生命含蓄的嘲諷,還是對仕途無奈的**?
我恐怕是無從猜測了,因為我對布萊克的瞭解僅僅是停留在字面水平的階段。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什麼意思?
6樓:為神馬會這樣紙
意思為:即將看似不可能的條件並列在一起,形成似非而是的意境,與之後的一百二十八行詩相對,即絕對善意和絕對惡意的荒謬結合。
1、出自英國詩人布萊克,《天真的預言》 :前四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恆。
2、一件很小的東西里也可能隱藏著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裡也可能隱藏著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點滴,只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都會發現其所蘊含的獨特的美。珍惜點滴,把握細節,生命便能如同蓮花一樣清瑩脫俗。
3、「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哲學。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應該是沒有止境的,物質也是永恆發展的。但是,在天體的轉動和歲月的輪迴中,我們卻分明地看到每一個個人所擁有的單個生命在時空輪迴中的單薄無力,我們這些單個的個體在宇宙中渺小得恐怕不及滄海一粟。
擴充套件資料
布萊克一生都保持著宗教、政治和藝術上的激進傾向。他濃厚的宗教意識、藝術家的天分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給他的詩歌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並使它的詩歌具有明顯的宗教性、預言性、哲理性和藝術性等幾大特點。
前期的詩作,語言上簡單易懂,且以短詩為主,音節也能短則短,題材內容則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主;而後期的詩作篇幅明顯增長,有時長達數百乃至上千行,內容也明顯地晦澀起來,以神祕、宗教,以及象徵為主要特徵。
7樓:金鬍子的貓
傳統的佛學經典語論中,被世人熟知的有這樣一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說的大概是:
從一朵花裡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佛學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那許多高深的哲理是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年輕的思想所無法參悟的。同樣,對於這句時常縈繞在耳邊的「名言」,我僅僅只能做一些字面上膚淺的猜想。
同時,不僅是在傳統的佛學中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思想,早在18世紀,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也曾在一首名為《天真的暗示》的詩中這樣寫到:「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裡一座天堂。」我想,不論是佛學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還是文學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它們要表述的意思應該都是大致相同的吧!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哲學。
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應該是沒有止境的,物質也是永恆發展的。但是,在天體的轉動和歲月的輪迴中,我們卻分明地看到每一個個人所擁有的單個生命在時空輪迴中的單薄無力,我們這些單個的個體在宇宙中渺小得恐怕不及滄海一粟。然而,活著的人們是不甘落沒的,即便是痛苦,他們也希翼著。
於是,一個人的希翼傳給另一個人就是兩個人的希翼,兩個人的希翼延續下去,就是一個民族的希翼,一個民族的希翼傳給另一個民族就是兩個民族的希翼,兩個民族的希翼再延續下去,那就是整個人類、整個宇宙的希翼。做為個體的、自我的個人來說,希翼是卑微的,但是若干個、千萬個卑微的希翼凝結在一起,就是一個物種巨大的生命力。人類的個體在一代代的更新著,人類的歷史在一天天的漫延著。
多少朝代在我們的身邊升起又降落?多少文明早我們的眼前生長又衰退?然而,生命這一物種卻穿越過時間和空間的阻隔,頑強的延續著。
「把無限放在掌心/讓永恆收藏剎那」是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沉浮人生來度量。永恆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歷史的書卷可以承載歲月滄桑的鉅變。當歷史的車輪碾過人類的發展足跡,會有無數的文明在道路兩旁綻開;當宇宙的塵埃在這些文明上落定,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即將烽成。如果這樣,那有限與無限的概念是否可以交換,或許就根本無所謂有限無限的概念了。
那麼,有限的將是歲月時空不已的輪迴,無限的卻是人類靈魂深處那有力的羈絆。當有限與無限已無所謂界線,那人類便無所謂永恆與收藏了,更無所謂個體的生與死,這才是真正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境界。
「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是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凝結起來就是一個廣袤且博大的物種之起源的理由了。從一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這卻正是「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把一剎那收藏」。
這樣的一首詩,看到這裡,應該覺得它就是對人類生命中自信與自由的謳歌,可它的題目卻偏偏叫做「天真的預示」,作者何謂之以「天真」二字呢?這樣以來,意義豈不是大相徑庭了?是作者對生命含蓄的嘲諷,還是對仕途無奈的**?
我恐怕是無從猜測了,因為我對布萊克的瞭解僅僅是停留在字面水平的階段。我只知道布萊克非常討厭大哲學家培根,有些恨之入骨的意味,並認為大詩人華滋華斯「不是詩人,而是一個同所有真正的詩歌和靈感為敵的邪教哲學家。」他們兩邊,一邊是浪漫主義者,一邊是現實主義者,思想上的分歧可見一斑。
並且從布來克的另外一首詩《沙子》中也能得到一些眉目:「嘲笑吧/嘲笑吧/伏爾泰盧梭/嘲笑吧/嘲笑吧/但一切徒勞/你們把沙子對風扔去/風又把沙子吹回」。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更深刻的瞭解布萊克原本的思想,還需要更深的歷史與文學的雙重積澱。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淨土,一念一清靜,一笑一塵緣,心是蓮花開。樓主,這本來就是一首詩呀!o 一花一世界,一夜一菩提。一僧一光頭,一墓一棺材。一沙一宇宙,一葉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華嚴 華嚴經要義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多相容,大小無礙.類似的語句 一花一世...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本意是什麼意思天真的預言》裡的,別跟佛教扯上關係
出自英國詩人布萊克,天真的預言 前四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剎那是永恆 樓上幾位這麼解,實在是西辭中譯,非要套上佛學的外衣。其實佛祖那部分軼事,也不過是中國人加入道學後的理解罷了,正如王陽明 格物致知 管窺世界一般。參透 頓悟 的說法,也是中國佛教的特例,雖然與密宗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無限,剎那是永恆
這是改自某外國詩人的,意思叫你從生活中看到美好,愛生活。原句好象是 一粒沙裡一個世界,一朵花裡一座天堂,把無限放於掌心,永恆在一剎那收藏。你也可以再搜尋下這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是生命永恆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哲學。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應該是沒有止境的,物質也是永恆發展的。但是,在天體的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