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聯項就是連結主來項和謂源
項的那個概念,或bai
者說聯項是du表示被斷定的物件和其性質zhi間關係的dao那個概念。
一般來講聯項只包括「是」和「不是」兩個。
其中,「是」是肯定聯項,它表示思維物件具有某種性質;「不是」是否定聯項,它表示思維物件不具有某種性質。
舉個例子:
任何事物都不是靜止的。(它的聯項就是:不是)
量項是表示主項(或被判定物件)的數量或範圍的概念。量項一般置於主項之前,從語言學角度上講,量項對主項起修飾限定的作用。
還是那個例子:
任何事物都不是靜止的。(它的量項就是:任何)
此外,量項一般可分為三種:全稱量項、特稱量項和單稱量項。
全稱量項:是指在判斷中對主項的全部外延作斷定的量項。常用的全稱量項有「所有」「全部」「任何」「一切」「都」「凡是」「每個」「個個」等。
特稱量項:是指在判斷中對主項的部分外延作斷定的量項。常用的特稱量項有「有的」「有些」「並非所有」等。
單稱量項:是指在判斷中,當主項為單獨概念時用來斷定主項的量項。
明白了嗎?望採納
2樓:匿名使用者
量項,顧名思義,和數量有關,一般是句子中的:一些,有的,所有
聯項:是或不是
eg.有的a不是b
是邏輯學的問題.我想問:它的邏輯常項和變項是什麼
3樓:春素小皙化妝品
在直言命題的這四個組成部分中,量項和聯項的邏輯涵義為確定的,邏輯涵義確定的詞項被稱作邏輯常項。因此,直言命題的量項和聯項是邏輯常項。
與量項和聯項不同,主項和謂項的邏輯涵義為不確定的,邏輯涵義不確定的詞項被稱作邏輯變項,因此,主項和謂項是變項,分別用s和p表示。s和p為以詞項為定義域的變項,它們代表任意詞項,而不是其它什麼東西。
擴充套件資料
從邏輯結構上分析,複合命題有兩個基本構成要素:支命題和聯結詞。聯結詞是邏輯常項,因為聯結詞有確定的邏輯涵義,有什麼樣的聯結詞決定了一個覆命題有什麼樣的邏輯形式。
支命題被稱作邏輯變項,以命題為取值範圍的變項,用p,q,r 表示。顯然p,q,r 代表任意命題。
任何具體思維都有它的內容,也有它的形式。任何具體思維,都涉及一些特定的物件。例如,數學中的具體思維,就涉及數量與圖形這些特定物件;物理學中的具體思維,就涉及聲、光、電、力這些特定的物件;政治經濟學中的具體思維,就涉及生產關係、商品、價值這些特定的物件。
各個不同領域中的具體思維所涉及的物件是不相同的。但是,在各個不同領域的具體思維中,又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因素。各個不同領域的具體思維都需要應用的共同思維因素,就是具體思維的形式,或者說,就是思維形式。
各個不同領域的具體思維所涉及的特殊物件,就是具體思維的內容,或者說,就是思維內容。
4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問題沒有顯示完整。在邏輯形式中,保持不變的部分就是邏輯常項,可以用具體內容替代,而邏輯形式保持不變的部分就是邏輯變項。舉個例子,「如果p,則q」中,「如果,則」就是邏輯常項,「p、q」就是邏輯變項。
「如果天下雨,則地就會溼」與「如果是三角形,則三內角之和是180度」,這兩個命題的邏輯形式是相同的,都是充分條件的假言命題,在這兩個命題中,「如果,則」是不變的部分,它決定著命題的形式,「p、q」是邏輯變項,可以用具體內容替代,而邏輯形式不變。
邏輯形式很多,不同的邏輯形式,其邏輯常項是不同的,因此,決定不同的命題形式的,是邏輯常項。再如「所有的s是p」中,「所有的、是」是邏輯常項,「s、p」是邏輯變項。
所有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主項是什麼謂項是什麼,量項是什麼,聯項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邏輯學中的直言命來題自,直言命題是斷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命題,又稱為性質命題。
直言命題由主項、謂項、量項和聯項四部分構成,一般表示為: 所有(有的)s是(不是)p。
例:所有 商品 是 勞動產品。
1、主項是直言命題中用以表示事物物件的概念。例中的「商品」,邏輯學中用「s」來代表主項。
2、謂項是直言命題中用以表示物件具有或者不具有的性質的概念。例中的「勞動產品」,邏輯學中常用「p」來代表謂項。
3、量項是直言命題中表示主項外延情況的概念。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物件範圍。例中的「所有」,它表示只要是商品,那就具有勞動產品的性質。
4、聯項是聯結主項和謂項的概念,聯項可以分為肯定和否定聯詞。例中的「是」是肯定聯詞,它表明主項和謂項相聯絡;「不是」是否定聯詞,它表明主項和謂項相排斥,聯項決定命題的質。
6樓:
比如愛情,主項是戀愛的兩個男女主角,渭項是父母,量項是兩人成為夫妻後生的幾個孩子,聯項是孫子輩
邏輯學中的大項中項小項是什麼意思
7樓:暴走少女
n個命題變元的析取式,稱為布林析取或大項。其中每個變元與它的否定不能同時存在,兩者必須出現且只能出現一次。例如:
對於2個命題變元p、q來說:p∨q ,p∨非q,非p∨q,非p∨非q等都是大項。
在三段論前提中,兩次出現的概念稱中項(或中詞),以m表示。中項作為小項和大項的中介,把兩者聯絡起來,從而推出結論。
三段論結論中的主項稱小項(或小詞),以 s 表示。
擴充套件資料:
一、三段論的省略式
三段論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結論三個部分。從邏輯結構上說,這三部分缺一不可。但是,三段論在日常語言的表達中,能常省略其中的某個部分。
在日常語言的表達中省略了大前提或者小前提或者結論的三段論,稱為三段論的省略式,也可以稱為『省略三段論』。
『省略三段論』所省略的描述性內容,只是語言表達而已,而不能省略其邏輯結構。也就是說,『省略三段論』其所省略的部分,其實在邏輯結構上,被省略的仍是預設成為推理的必要部分,只不過人們沒有把它在語言上表達出來而已。
二、三段論的有效性
所謂『推理的有效性』,就是通過推理,從真的前提出發思維(實事求是的內涵)非常重要,因為必然只能得到真的可靠的結論。如果一個推理形式是從『真前提』推出假結論,那麼這個推理形式就是無效的。(簡稱「推不出」)但是人們有時不知道這是假的結論,以為這就是"真理"。
傳統邏輯中,三段論的256個式中有如下24個有效式,其它的式都是無效的。
第一格:aaa,eae,aii,eio;aai,eao。
第二格:aee,eae,aoo,eio;aeo,eao。
第三格:aii,iai,oao,eio;aai,eao。
第四格:aee,iai,eio;aeo,eao,aai。
8樓:匿名使用者
三段論中,在兩個前提中出現而在結論中不出現的共同項叫做中項,結論的主項叫做小項,結論的謂項叫做大項。
大前提中包含大項和中項,小前提中包含小項和中項,結論由小項和大項構成。
項為之強是什麼意思,項為之強的之是什麼意思
譯為 脖頸因為這樣都僵硬了。選自 浮生六記 閒情記趣 作者沈復 1763 1825 字三白,號梅逸,長洲 現在江蘇蘇州 人,清代文學家。項為之強,xi ng w i zh ji ng 這裡的 強 是jiang的發音,僵硬的意思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解釋 仰起頭觀賞這種景象,脖頸因為這樣都僵硬了。樓上...
《強項令》中的強是什麼意思,項是什麼意思,強項令可以翻譯成什
其中的 強 字,許多教學複習資料認為讀 ji ng 筆者認為應讀 qi ng 讀 qi ng 時,表專示 剛強有力屬 的意思 讀 ji ng 時,表示 剛強不屈 固執 的意思,與 犟 同義。項是脖子,翻譯硬脖子縣令 硬,脖子,硬脖子縣令 強項令 中的 強 字是什麼意思?其中的 強 字,許多教學複習資...
二項式中的常數項是什麼意思二項式《式中的常數項》是什麼?怎麼求?請舉個例子謝謝
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上不含字母的項叫 常數項 constant term 單項式的次數是各字母的指數和,常數項沒有字母,所以次數為0。關於常數項的次數,也可以這樣理解 給常數配上一個不等於0的且指數為0的字母因數 非零的零次冪等於1 顯而易見,常數項的次數為0。在多項式6x 2x 7中,6x 2x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