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菩薩化身為布袋和尚,世人都不識,彌勒菩薩自報家門吐露身份,說出了這一首偈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偈子是在預言未來佛彌勒,將以各種形式包括網路等,各種身形或道教、或
佛教,或**教、居士等等方式出現,他宣講真理、正法可是沒有人相信他,沒有人相信他講的其實才是真理,才是佛家的正法,才是道家真正的道。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的作者是五代的一位高僧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
以神異著稱,常以杖揹負一隻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後梁末帝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嶽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將入滅前,說了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說完安然坐化。時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相傳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大約在五代以後,江浙一帶的寺院中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其實這是按照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據《宋高僧傳》等記載,契此是五代時明州(今浙江寧波)人,又號長汀子。
他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掛一布袋,出入於市鎮鄉村,在江浙一帶行乞遊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語無常,四處坐臥。能預知晴雨,「天將雨,即著溼布鞋;亢旱,即曳木屐。
居民以此為驗」。與人言吉凶頗為「應驗」。因其總負一布袋,故被稱為「布袋和尚」。
他還常把布袋中化緣來的什物一古腦兒傾倒於地,對圍觀的人們叫道:「看!看!
」曾作歌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宋高僧傳》卷二十一)後梁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於明州嶽林寺廡下的一塊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於是後人認為他是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養。
宋崇寧三年(1104),嶽林寺住持曇振為他建閣塑像。此後,江浙一帶就逐步流行一種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顏開的笑口彌勒像,並將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進山門就有皆大歡喜的感覺,深受世人喜愛,以後「大肚彌勒」的這一佈置就成了寺廟的定製。
4樓:匿名使用者
他說他就是彌勒千百分身之一
5樓:匿名使用者
分身千萬、普渡眾生、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知
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彌勒也沒用,有本事拿出來,把獲得長遠利益的法門拿出來使大家得益才行,靠名號白搭。除非你是阿彌陀佛。
7樓:娑羅雙樹的花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答彌勒
混沌初開天地分,
人神兩界數已定,
肉眼豈辨櫝中玉,
莫笑世人不識佛。
8樓:李靈桑
怎麼你是彌勒佛現世啊
9樓:火焰巴薩拉
呵呵你的意思是我是彌勒現世?真無聊!
10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化身千萬,時常現身俗世,但是沒人知道
請問: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是那位佛圓寂說的?求佛尊姓大名?
11樓:童小可
這首詩的作者是五代的一位高僧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以神異著稱,常以杖揹負一隻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後梁末帝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嶽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將入滅前,說了一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安然坐化。時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
相傳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這一首偈是說,彌勒菩薩化身為布袋和尚,如此多的分身,並且時時展示給世人,但是世人都不認識。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皆不識是什麼意思啊?
12樓:半闕相思
這是唐末布袋和尚在圓寂前的四句,意思是彌勒菩薩化身為布袋和尚,如此多的分身,並且時時展示給世人,但是世人都不認識。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樑高僧, 世傳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
布袋和尚圓寂後,葬身於封山寺,其墓稱為中塔。後人馮斯道、何智施山地,在其墓旁闢地建亭,名佛塔亭。布袋和尚葬身中塔後,傳說其墓頂「累發異江,早晚均見,十分靈驗」。
13樓:孫寧寧
這首詩的作者是五代的一位高僧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以神異著稱,常以杖揹負一隻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後梁末帝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嶽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將入滅前,說了一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安然坐化。時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
相傳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這一首偈是說,彌勒菩薩化身為布袋和尚,如此多的分身,並且時時展示給世人,但是世人都不認識。
1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段偈語是預言,
這個偈子是在預言未來佛彌勒,將以各種形式包括網路等,各種身形或道教、或佛教,或**教、居士等等方式出現,他宣講真理、正法可是沒有人相信他,沒有人相信他講的其實才是真理,才是佛家的正法,才是道家真正的道。
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什麼意思
15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這首詩的作者是五代的一位高僧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
以神異著稱,常以杖揹負一隻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後梁末帝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嶽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將入滅前,說了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說完安然坐化。時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相傳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大約在五代以後,江浙一帶的寺院中開始出現笑口彌勒佛的塑像。其實這是按照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據《宋高僧傳》等記載,契此是五代時明州(今浙江寧波)人,又號長汀子。
他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掛一布袋,出入於市鎮鄉村,在江浙一帶行乞遊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語無常,四處坐臥。能預知晴雨,「天將雨,即著溼布鞋;亢旱,即曳木屐。
居民以此為驗」。與人言吉凶頗為「應驗」。因其總負一布袋,故被稱為「布袋和尚」。
他還常把布袋中化緣來的什物一古腦兒傾倒於地,對圍觀的人們叫道:「看!看!
」曾作歌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宋高僧傳》卷二十一)後梁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於明州嶽林寺廡下的一塊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於是後人認為他是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養。
宋崇寧三年(1104),嶽林寺住持曇振為他建閣塑像。此後,江浙一帶就逐步流行一種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顏開的笑口彌勒像,並將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進山門就有皆大歡喜的感覺,深受世人喜愛,以後「大肚彌勒」的這一佈置就成了寺廟的定製。
彌樂真彌樂,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16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意思是:常人業障重,是見不到彌勒菩薩的真身的,其實他慈悲到極點,時時以各種形象示現,幫助我們,引導而我們,卻不知道是菩薩化身。
如果你對我的回答還滿意請採納我的回答!謝謝
「彌勒真彌勒 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眾生 眾生卻不識」是什麼意思
17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字面意思就是真正的彌勒菩薩會幻化千百億的身形來示現給眾生但是眾生卻不知道不認識
末學自解為眾生因執著於相而被虛假所騙不得見真,此偈為契此和尚臨終時所做偈語後人認為此為彌勒菩薩所示現
18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經》上說:凡有我相,他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不是菩薩。這是佛菩薩的境界。
眾生皆是佛,區別只是覺悟與迷惑而已。但是我們凡夫沒有覺悟啊,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要渡我們就必須得現個相在我們中間來啊,到人民群眾中來嘛。
你想應個什麼身得渡,佛菩薩就現個什麼身來渡你。所以我們身邊看到的乞丐也好,妓女也好,做官的也好,他們都可能是菩薩的化身哦,問題是你不要以分別心來看待他們是乾的什麼職業,要看他們行的是什麼道,他們行的是菩薩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盡做些有利益眾生的事情,那這個人肯定就是佛菩薩再來啊(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眾生),菩薩發出來的那個波是善的,你若行的是菩薩道,那麼你發出來的這個波也是善的和菩薩那個波相接近,那麼你就得菩薩加持保佑啊,你就是是菩薩啊。(這就是所謂的磁場,那些殺手走過來了,一看就是殺氣騰騰,周邊的小動物趕緊逃竄,人也感到膽戰嘛)。
19樓:娑羅雙樹的花
彌勒辭世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答彌勒混沌初開天地分,
人神兩界數已定,
肉眼豈辨櫝中玉,
莫笑世人不識佛。
20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無處不在,遍地都是,簡單到眾生都不相信。
彌勒佛圓寂的時候說了哪幾句話?
21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菩薩現在居住欲界兜率天,56億年後才下生此世界成佛。他現在還是菩薩,非佛。
22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佛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3樓:love生活
1、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人」:大度即「度量」,也就是氣量,大人有大量,小人不量,如果沒有容人之量那就不會成就大事。
2、佛顏常笑:意為早已看破一切假象,不再隨迷惑顛倒而轉,不被境界所牽,自然遠離一切煩惱痛苦,自在解脫。
3、笑世間可笑之人:意思是世間一切眾生,看不破這些假象,以為有什麼可以執著,有什麼可以得到,不知生滅之相,不明無常之理,故而於一切註定生滅無常的假象當中,分別、取捨、貪求、執著、糾纏不休,只落得天天糾結,一生煩惱。
擴充套件資料:
著名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便把菩薩的寬廣胸懷和樂觀態度描繪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但大損威儀,讓後來人對佛相產生不敬大罪。
其表法像常被禪宗、淨土宗寺廟安置在尊佛天王殿中,並逐漸成為定製。最後這個形象不再具有以前形象那種莊嚴凝重的宗教意蘊,變得隨和,貼近生活。這是彌勒菩薩世俗化的必然悲劇結果。
對於佛教文化一大損失。
彌勒尊佛的形態至元代發生巨大變化,大肚盤坐、喜笑顏開的新型彌勒尊佛開始在中國大乘寺廟中流行。佛學界普遍認為此表法形象的原型是五代時期的明州僧人契此而已。契此常持一布袋乞食,並口誦偈語: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很多寺廟的彌勒尊佛殿還有這樣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宋元時所刻的各種佛教表法像中,就有這樣一尊彌勒尊像,所雕的彌勒尊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頭現僧相,雙耳垂肩,臉上滿面笑容,笑口大張。
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手按著一個大口袋,一手持著一串佛珠,樂呵呵地看著前來遊玩進香的人們,人們見此佛像,常常受到表法尊像的坦蕩笑容感染而忘卻五濁的煩惱。
24樓:幸運的吳兼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是說彌勒佛的肚量可以容得下天下所有常人所不能容的事情。是勸人要有「肚量」,大人有大量,小人不量;如果沒有容人之量那就不會成就大事。
「佛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句有較深的禪理,佛教認為人生變幻是「無常」的,今天的一切,我們所追求的實際上都是不能久遠的。所以去追求無常,到頭來還是一場空。豈不是可笑之人嗎?
人生一世,要包容一切自己不願意的事情。對世間百態呈現一種笑對人生的態度,這是佛教寬巨集大量,慈悲為懷的表現。
擴充套件資料
北京潭柘寺的彌勒佛兩邊有一副寓意深遠的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此聯把彌勒佛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趣味盎然。
妙的是作者巧借彌勒佛之像來鍼砭「天下難容之事」,嘲諷「世間可笑之人」,可謂用心良苦。
四川峨嵋山靈巖寺彌勒佛殿兩側也有一副令人回味無窮的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此聯與北京潭柘寺聯有異曲同工之妙,它蘊含著人生哲理,告訴世人要達觀豁朗,淡泊名利,與人為善,團結和諧。
與上述二聯寓意相近的彌勒佛聯甚多,如杭州千佛禪院有對聯曰: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會無了局;經年袒乃腹,看胸懷灑落,卻是上乘。又如蘇州某寺一對聯: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腹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大肚彌勒是否是彌勒信仰的中國化彌勒佛的真實形象是怎樣的
樂山大佛就是典型的彌勒造像,可以搜來看看。彌勒菩薩 彌勒,梵名maitr eya 巴利名metteyya 又稱梅呾麗耶菩薩 末怛唎耶菩薩 迷底屨菩薩 彌帝禮菩薩。意譯作慈氏。依彌勒上生經 彌勒下生經所載,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 先佛入滅,以菩薩身為天人說法,住於兜率天。大肚彌勒佛是彌勒菩薩嗎 ...
彌勒佛怎麼供奉如何供奉彌勒佛
1 有同學來問我,家裡供的佛像 菩薩像,擺的位置,有人來跟他講,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到底怎麼辦?這是魔來擾亂。他讓你起分別,讓你起執著,讓你起煩惱,所以決定不能聽。2 佛像供在家裡面要供在什麼地方?如果你家裡面的房子很多,應當要空出一間做佛堂,供養佛 如果房間不多,就供在客廳,都行。客廳供在上方...
彌勒佛與彌勒菩薩是人嗎?請詳細解說
是,但是彌勒佛的說法不準確,因為彌勒目前還是菩薩果位,還沒成佛,現在在兜率天內院說法呢 是的。醒世歌 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的解釋不太清楚.這樣講,就好比觀音菩薩一樣.觀音已然有成佛的資本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