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自清要在荷塘月色裡引用《西州曲》和《採蓮賦》

2021-03-22 10:13:05 字數 5589 閱讀 8072

1樓:匿名使用者

朱自清用《西洲曲》表達了他對愛情與青春的讚美。不過,這裡的愛情、青春不是具體的,而是一種象徵,象徵的是美好自由的生活。

保加利亞的瓦西列夫曾經說過:『愛情的實質是精神的自由振奮』,愛情和自由是密切相連的。作者引用《西洲曲》,既包含他對自己當年愛情的回憶,也包含他對美好與自由的無限嚮往。

再說這與第三段裡所描寫的自由心態也是遙相呼應,一脈相承。

《西洲曲》裡的少女們風姿綽約,她們盪舟採蓮嬉戲,無拘無束,無憂無慮;而作者卻是『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不難想象,『頗不寧靜』的作者對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多麼渴望啊!

:《採蓮賦》和《西洲曲》同時引用真可謂妙處橫生。這兩首詩雖然同是情詩,但表達的情感不同,而且還有多處形成鮮明對比:

一個活潑風流,洋溢青春氣息,一個則孤寂冷清,包涵痛苦思念;一個『熱』,一個『冷』;一個『動』,一個『靜』。在這樣的對比中,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衝突才凸現得更清晰。

從文章的構思角度看,引用《採蓮賦》和《西洲曲》也有巧妙之處:寫完荷塘月色以後,作者掉轉筆端,由空間轉向時間,溯歷史長河而上,出其不意地把人們帶入了六朝採蓮的風流季節,帶到了古代『妖童媛女』盪舟採蓮的境界,使文章波瀾起伏。

希望能幫到你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想到了他的家鄉——江南,還有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朱自清在寫《荷塘月色》時的心境,為什麼引用《採蓮賦》和《西洲曲》這兩首詩?

3樓:曉龍修理

從全文看,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剛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採蓮,這順理成章。遊荷塘沒有使作者擺脫「不寧靜」,於是作者又回憶歷史,描繪出了一幅熱鬧歡快的景象,這不僅反襯出此時的靜,更表現了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嚮往。

「可是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歷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記起《西洲曲》裡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諧音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猶如兩幅畫圖,形成了「冷」與「熱」、「靜」與「動」的強烈對比,寫出了一個知識分子內心的矛盾與衝突。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既是因回憶而勾起了鄉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裡頗不寧靜」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擺脫這種不寧靜而又擺脫不掉的萬分苦惱的心情。

原文節選: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裡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

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揹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 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此文出自現代·朱自清《荷塘月色》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

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荷塘月色》作於2023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鬥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鬥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

於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文章。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複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

原任清華大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轉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在抗日民主運動的影響下,政治態度明顯傾向進步。

晚年積極參加反帝民主運動。他的散文,結構嚴謹,筆觸細緻,不論寫景抒情,均能通過細密觀察或深入體味,委婉地表現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抒發自己的真摯感情,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

主要作品有《毀滅》、《蹤跡》、《背影》、《歐遊雜記》、《倫敦雜記》等。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認為先生在寫《荷塘月色》的時候,內心已經有了求死的念頭,但是那時先生心裡很矛盾,放不下家人,放不下妻兒。所以先生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兩次提到了妻兒。人在臨死之前,會想到的一個是親人,比如母親,還有就是家鄉,自己曾經生長、生活的地方。

那裡有他的親人,朋友,鄉親,有他熟悉的一草一木,先生引用這兩首詩,就是人在臨死之前,對家鄉對親人的一種本能的眷戀、思念的體現。 個人的一點體會,和語文課本的分析當是大相徑庭了。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在此處作者為何單單要引用這兩首詩,我認為一是和當時的意境很貼近,二是這兩首詩描寫是都是江南的風采,而作者本人就是江南人。

6樓:韓志波

因為:首先,這兩首詩他以前讀過,並且記得;然後,那天他在閒走的時候看見了荷花。因此他就想到了。

一切很簡單,不必牽強解釋。我不相信他再記起那兩首詩前還要考慮別的亂七八糟的東西。

7樓:匿名使用者

是以樂事反襯作者內心失落,以美好的事物反襯出現今生活是非常冷酷的,也表達了作者嚮往江南自由安定的生活

荷塘月色引用《採蓮賦》《西洲曲》中寫採蓮的事情,有什麼作用?

8樓:匿名使用者

採蓮和西洲都是寫愛情,不同的是採蓮描寫青年男女相愛而西洲是寫思婦情懷.朱自清的引用其實與原文主題無關,更主要的是選那些美麗的詞句.同時也稍稍表達自己頗不寧靜的心情.

9樓:匿名使用者

論詩**要結合其背景,涉及到《荷塘月色》一文中的《採蓮賦》和《西洲曲》,問題在於:中國詩歌史上讚美「愛情」、歌頌「青春」(其實所謂讚美愛情的詩大多是託物言志,借香草美人來抒發一種政治理想或人生追求;歌頌青春的大都為感物傷懷,實為傷春悲秋之作)的作品不計其數,為何偏偏吟用這兩篇?朱自清生逢動盪亂世,而《採蓮賦》和《西洲曲》恰恰都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

南北朝是個什麼樣的時期?南朝160年曆四國二十三帝,平均每帝在位不到7年;北朝亦大抵如是。這和朱自清所在的年代,軍閥割據、紛戰不休何其相似?

荷塘月色中採蓮賦和西洲曲有何作用

10樓:

關於對《採蓮賦》

和《西洲曲》的引用 關於朱先生引用《採蓮賦》和《西洲曲》的目的,歷來論者看法不同。江澤純在《荷塘寄苦情》中說:「這種含蓄的描寫,不能不使人想到作者是以蓮自況,和自覺懷才不遇而嚮往那熟悉的故鄉了。

」吳周文《讀〈荷塘月色〉》認為「回首江南是慰藉自己苦痛寂寞心境的『一條路』……詩人幻想著黑暗的天空能夠自行的煙消雲散,希望江南時期那種以文會友、呼朋引伴的鬥爭生活能夠重新回到現實中來。」;還有人以為作者借花草美人表達了他對南方革命戰友和革命形勢的關心……這些都未能切中肯綮,有戴政治有色眼鏡觀照文章的嫌疑。 要真正弄懂《採蓮賦》和《西洲曲》在文中的作用,首先就得弄懂以下問題:

《採蓮賦》和《西洲曲》究竟寫的是什麼內容?它為什麼能引起作者的共鳴?引用這兩處古詩文究竟表達了作者當時什麼樣的心境?

《採蓮賦》是樑朝皇帝蕭繹撰制的,屬宮體文學範疇,內容是寫一群美麗綽約的少女在風和日麗的暮春季節盪舟採蓮的嬉戲,以及由眼前美景引起的對心上人的思念。《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的名篇,全詩寫一個女子對所愛之人的深長的思念,朱先生所引四句是寫這個女子盼郎不至,「出門採紅蓮」,由「過人頭」的蓮花和如水的蓮子觸景生情,由「蓮子」的諧音「憐子」勾起了對情郎的思戀,《採蓮賦》寫的內容「熱鬧風流」,洋溢著青春氣息,《西洲曲》則寫的單相思,寫一個美麗女子外表含蓄而內心濃烈如火的思戀。 ──由此可見,《採蓮賦》和《西洲曲》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讚美愛情、歌頌青春,它和關心南方革命戰友和革命形勢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它和以蓮自況和思念故鄉也關係不大。

作者在銜接處說「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其實這「忽然」並不忽然,由眼前荷塘想起詩歌裡的採蓮,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朱先生面對現實世界是孤獨寂寥的,正因為孤獨寂寥,所以他就在他的精神王國裡幻化出一個熱鬧風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來與之對抗,並滿足自己的嚮往。

只不過這種滿足是暫時的,現實生活中是「無福消受」的。這裡雖有「過人頭」的蓮花,卻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真是「花有意而水無情」啊!那麼,現實生活中究竟有什麼呢?

有的是「什麼聲息也沒有」。 所以我認為,對《採蓮賦》和《西洲曲》的引用,是朱先生在孤獨、冷清的現實世界中的一次快樂的精神暢遊,它反映了朱先生對青春快樂、自由美好的憧憬,是對麻木不仁、對「我」一切心理活動全然不知全然不曉的局外人似的「妻」的生活態度的否定。

《荷塘月色》文末中引用《採蓮賦》及《西洲曲》裡的句子,描寫古代採蓮的盛況,這在表達上具有什麼作用?

11樓:匿名使用者

最後文末引用梁元帝《採蓮賦》以及《西洲曲》,更是由景入情的經典,具有文學上的藝術性與趣味性,這也是此文經久傳誦的原因之一。

《荷塘月色》《採蓮賦》《西洲曲》中都寫到了蓮,作者分別是從什麼角度寫蓮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採蓮和西洲都是寫愛情,不同的是採蓮描寫青年男女相愛而西洲是寫思婦情懷.朱自清的引用就我個人來說與原文主題無關,更主要的是選那些美麗的詞句.同時也稍稍表達自己頗不寧靜的心情.

13樓:匿名使用者

自身的角度~

~寫作都是取決與自身的。

這才可以體現自己的獨一無二,

還有就是寫時的時代背景和文化信仰等等,

都是從自身對「蓮」的想法角度寫的。

荷塘月色中採蓮賦和西洲曲有什麼作用

14樓:雪雅星箜

透過作者對古代兩首詩的反覆吟味,可以看出「樂得暫忘記」而又不能忘記的萬分苦惱的心情。這和全文的主旨是一致的。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

「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原任清華大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轉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在抗日民主運動的影響下,政治態度明顯傾向進步。

晚年積極參加反帝民主運動。他的散文,結構嚴謹,筆觸細緻,不論寫景抒情,均能通過細密觀察或深入體味,委婉地表現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抒發自己的真摯感情,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

主要作品有《毀滅》、《蹤跡》、《背影》、《歐遊雜記》、《倫敦雜記》等。

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原文

背影 和 荷塘月色 這兩篇婦孺皆知的名作皆出自朱自清一九二八年出版的散文集 背影 前一篇寫於一九二五年,後一篇篇末題日一九二七年七月 一則憶人敘事,一寫景抒情 一則簡單樸素,誠摯醇厚,一則繁筆工描,朦朧幽曲。但這兩種不同筆調卻又各得其宜,各適其所,且有機統一於作者的人格情感底蘊與美學風格中。背影 一...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裡描寫荷花荷葉最優美的句子是哪句

曲折折的bai荷塘上面,彌望的是du田田的葉子。葉zhi子出水dao很高,像亭亭的舞女內的裙。層層的容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

荷塘月色猜一個動物?荷塘月色是什麼生肖?

荷塘月色猜一個動物荷塘月色荷花伴著月下,那我猜是青蛙,因為青蛙一般都在荷葉上啊!魚先從換桌布開始,首先,在桌面上點右下角的那個圖示進入個性設定,或者點手機上的menu鍵,然後點個性化設定,如下圖 時間在閒聊中過得快,不一會兒,鍋上煙霧繚繞,大叔掀開鍋蓋,大勺在鍋中舀了舀,白圓子已換上了新衣服,紫中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