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字在古文中有什麼意思,上使外將兵的兵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2021-03-26 14:13:17 字數 7272 閱讀 4208

1樓:匿名使用者

兵,bing,上斤下廾。廾(gǒng,兩隻手)持斤,併力之皃(mao)。本義:兵器,**。

古意:1、兵器

兵,械也。――《說文》

掌五兵。――《周禮·司兵》。司農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2、軍人;軍隊:士兵、兵強馬壯。

復使之興兵助戰以責其大義,而朝鮮帖帖然。――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列子·虛實》

3、關於軍事或戰爭的:兵法、兵書。

參考資料新華字典

2樓:寶寶

1、會意。從廾,從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類;下面是「廾」雙手,象雙手持斤。

本義:兵器,**。

同本義兵,械也。――《說文》

掌五兵。――《周禮·司兵》。司農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陳五兵。――《穀梁傳·莊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鉞、楯、弓矢也。」

謂五方之兵,東矛、南弩、西戈、北鎩、**劍也。」――《匡謬正俗》

離為戈兵。――《易·說卦》

修爾車馬,弓矢戎兵。――《詩·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議兵》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

2、軍人;軍隊:士兵|兵強馬壯。(袁可立)復使之興兵助戰以責其大義,而朝鮮帖帖然。――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3、關於軍事或戰爭的:兵法|兵書。

3樓:

兵:(1)兵器。如: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陳涉世家》)(2)士兵,軍隊。如:可汗大點兵(《木蘭詩》)(3)戰爭,軍事。

如:兵者,國之大事也(《孫子兵法》)(4)以兵器殺人。如:

左右欲兵之(《史記》)

4樓:沙漠也長草

你好!兵作名詞用時,有四種意思

1、兵器,**。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議兵》

2、軍人。士兵

3、軍隊。兵強馬壯

4、關於軍事或戰爭的。兵法、兵書

兵作動詞用時,有兩種意思

1、用兵器攻擊,刺殺。左右欲兵之。——《史記·伯夷列傳》

2、傷害。反以自兵。——《呂氏春秋·侈樂》

文言文中"兵"字有哪些用法和義項?

5樓:文以立仁

兵在古文中的用法與現代漢語的異同:

相同的:

兵器(**)

軍隊(如步兵)

士卒(當兵)

不同的:

戰爭、軍事(如,打仗叫「交兵」;戰亂叫「兵禍」)古文可以做動詞(如,用兵器殺他,叫「兵之」)

古代士兵服裝上一般會有一個「兵」或「勇」字,這是什麼意思啊?

6樓:匿名使用者

「兵」是國家的正式武裝力量,拿國家的俸祿,死後有很高的體恤,「勇」是民間招募的,是臨時性的軍事力量,只在招募時給餉銀,有戰功也不賞,但是到了清朝後期,八旗和綠營兵的戰鬥力下降,朝廷只能依靠團練鄉勇去鎮壓當時的太平天國運動,「勇"的待遇才有所提高 多見於清朝雍正時期,由於對西北用兵綠營兵不足,在民間臨時招募的。這種情況多見於清朝。

7樓:悍泥巴

那是清代的事,清以前可沒有。

「兵」字表示綠營兵,即滿清治下的由漢人組成的軍隊。八旗子弟入關後墮落得厲害,康熙時就不能打仗了,康熙以後,滿清就靠綠營和蒙騎鎮天下了。

「勇」字表示鄉勇,即李鴻章、曾國藩他們組織的湘軍、淮軍之類。到了洪秀全同學幹大事的時候,綠營兵也不能打仗了。於是滿清不得不允許漢人地主組織「民兵」,以對抗太平軍。

這些「民兵」的號服上就寫著「勇」字,以示和正規軍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士兵、勇壯。

前者是正規兵,後者是團練地方民兵。

多見於清朝

9樓:匿名使用者

兵:正規軍的士兵。勇:臨時招募的軍事力量。

上使外將兵的兵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上使外將兵:皇帝派他出外率領軍隊。

兵:士兵、軍隊

古文中有什麼字是成為的意思?

11樓:111111前的

」為「字在古文中是成為的意思。

為在古文中還有很多含義:

1、假借為「偽」。做,作,幹,搞 。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王風·兔爰》釋義:在我幼年那時候,人們不用服兵役。

2、變成,成為 。何遽不為福。——《淮南子·人間訓》釋義:為什麼不為福。

3、「為」字表動作,行為的結果的用法:可譯為「變成」「成為」。例句: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4、「為」字表心理的用法:可譯為「以為」「認為」。例句: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12樓:曾1萱寒

古文中是成為的意思的字是:為

一、為的組詞:

為時、特為、為數、為力、為患

為著、為文、規為、亡為、為此

二、為的筆順:

擴充套件資料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為,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

白話版《說文解字》:為,彌猴。作為走獸的彌猴喜歡用它的爪子。爪,就是彌猴的形象特徵所在。「為」的篆文字形下部像彌猴的形狀。

三、相關組詞:

1、有為[yǒu wéi]

有作為:奮發~。~的青年。

2、妄為[wàng wéi]

胡作非為:膽大~。恣意~。

3、甚為[shèn wéi]

表示程度相當高:~熱情。~不滿。資金~短缺。

4、人為[rén wéi]

人去做:事在~。

5、為害[wéi hài]

造成損害:黏蟲對穀子、玉米等糧食作物~最烈。

13樓:匿名使用者

「為」在古文中經常是「成為,變成」的意思。例:①此何遽不為福乎?②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14樓:

成為,古文中用單音詞「成」或「為」。

例如:1、累寸不已,遂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一寸一寸地不斷積累,就成為一丈一匹。)

2、處遂改勵,終忠臣。(《世說新語·周處》)

(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15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為

變成,成為 [be***e]

成為;變成。《察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16樓:

表「依然、一直」的意思的文言詞有仍、輒、固、素、向、本 希望對您有啟發啦

17樓:臉盆洗腳

為 《動》成為;變成。《察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18樓:zjc**座

成為的意思

變成,變為的意思。

19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啊,(乃為),(即為),等等,要看語境的。

卒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20樓:匿名使用者

1、同「猝」。倉促,急速

行西逾隴卒。——《漢書·食貨志》

白話釋義:行向西越過隴山去世。

2、突然

則亡以應卒。——《漢書·辛慶忌傳》

白話釋義:那麼沒有突然應付。

3、古代供驅遣從事一定勞役的奴隸。後用為低階差役的稱呼

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史記》

白話釋義:全部調發兵卒數萬人開鑿漕渠,三年完工。

4、後泛指士兵

每得降卒必親引問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白話釋義:每次把投降的士兵必須親自帶領問的。

組詞如下:

卒業、兵卒、士卒、卒中、走卒、禁卒、隸卒、小卒、暴卒、曠卒、匆卒、瑣卒、棹卒、部卒、哨卒、卒子、假卒、街卒、衛卒、卒迫、邊卒、營卒、一卒、傯卒、適卒、陣卒、中卒、材卒、尪卒、訓卒、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卒,隸人給事者衣為卒。卒,衣有題識者。

白話版《說文解字》:卒,隸役聽差者穿的衣服上寫著「卒」字。卒,是隸役衣服上標記其聽差身份的符號。

組詞解釋:

1、卒業:完成未竟的事業或工作。

魯迅 《三閒集·「皇漢醫學」》:「金澤醫學專門學校卒業者何止數千人……然而我們偏偏刮目於可入《無雙譜》的 湯本 先生的《皇漢醫學》。」

2、兵卒:士兵的舊稱。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兵卒純善如平民,與人無侮無擾。」

3、士卒:甲士和步卒。後泛指士兵。

4、卒中:即中風。中醫病名。

5、走卒:供使喚奔走的隸卒、差役。

陳荒煤 《<蔣子龍短篇**集>序》:「他的大刀必然會遇到『四人幫』那一夥走卒製造的派性干擾,也未必能處理得那末乾淨。」

21樓:阿笨

①《名》步兵;士兵。《過秦論》:「率疲弊之~,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鄭伯克段於 鄢》:「繕甲兵,具~乘。」

②《名》古代軍隊編制,一百人為一卒。《叔向賀貧》:「昔欒武 子無一~之田。」《謀攻》:「全~為上,破~次之。」

③《名》差役;隸卒。《左忠毅公逸事》: 「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感焉。」

④《動》死。《董宣執法》:「年七十四,~於官。」 《赤壁之戰》:「初,魯肅聞劉表~。」

⑤《動》完成;完結。《孔雀東南飛》:「謂言無罪過, 供養~大恩。」《陳情表》:「庶劉僥倖保~餘年。」

⑥《副》終於;最終。《廉頗藺相如列傳》: 「~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 《垓下之戰》:「然今~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辨】 兵,卒,士。

上古時這三個字意義各不相同。「兵」一般指**,也可泛指軍隊;「士」是戰 鬥時在戰車上的戰士。

cǜ《副》通「猝」。突然;倉猝。《荊軻刺秦王》:「~惶不知所 為。」《赤壁之戰》:「五萬兵難~合。」

22樓:匿名使用者

卒,在古文中一般讀作zú,意項主要為以下幾類:

1. 兵:士~。小~。兵~。

2. 舊稱差役:走~。

3. 死亡:病~。生~年月。

4. 完畢,終了:~歲(度過一年)。~業(畢業)。

5. 終於:~勝敵軍。

另外,古文中」卒「有時通假為「猝」,發音為cù。

以下附」卒」在古文中的常用意和例句:

◎ 卒 zú

〈名〉(1)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點標記,表示穿這種衣服的人。本義:古代供隸役穿的一種衣服。衣上著有標記,以區別於常人)

(2) 同本義 [servant dress]

卒,隸人給事者為卒。卒,衣有題識者。——《說文》

(3) 古代供驅遣從事一定勞役的奴隸。後用為低階差役的稱呼 [servant]

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史記》

(4) 又如:卒奴(奴婢)

(5) 步兵 [infantry;infantryman;foot soldier]

在車曰士,步曰卒。——《呂氏春秋·簡選》注

繕甲兵,具卒乘。——《左傳·隱公元年》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之銳士。——《荀子·議兵》

(6) 後泛指士兵 [soldier;private]

每得降卒必親引問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羸老之卒。

守門卒。

印度卒。——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 又如:卒兵(士兵);卒乘(士兵與戰車;後泛指軍隊);卒徒(徒眾;兵眾)

(8) 春秋時地方一級居民單位名,同時也是一級軍隊編制名 [zu,hundred soldiers]

全卒為上。——《孫子·謀攻》

破卒次之

(9) 又如:卒長(古代軍隊百人為卒,其長官稱卒長);卒伍(五人為伍,百人為卒。也泛指軍隊、行伍);卒列(行列)

(10) 古代天子統率諸侯的一級組織名。三十國為卒 [zu,thirty states]

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禮記》

(11) 春秋時軍隊中百人的指揮者 [***pany ***mander]

卒必力…卒不力,無以承訓。——《逸周書》

(12) 末尾,結局 [end]

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論語》

(13) 棋子 [pawn]

詞性變化

◎ 卒 zú

〈動〉(1) 終止;盡,完畢 [finish]

人始於生而卒於死。——《韓非子·解老》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詩·豳風·七月》

(2) 又如:卒其事;卒時(盡時);卒讀(盡讀)

(3) 古代指大夫死亡,後為死亡的通稱 [die]

大夫曰卒。——《公羊傳·隱公三年》

我獨不終。——《詩·小雅·蓼莪》

永和四年卒。——《後漢書·張衡傳》

初,魯肅聞 劉表卒。——《資治通鑑》

居正已卒。——《明史》

卒官。卒時。

(4) 又如:暴卒;病卒;生卒年月

(5) 停止 [stop]

三飯卒食,贊洗爵酌。——《儀禮》

三日五哭卒。——《禮記》

◎ 卒 zú

〈副〉(1) 終究;終於 [at last]

卒廷見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故卒不加誅。——漢· 劉向《列女傳》

卒葬之。——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卒不赦程。—— 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卒與屍合。(頭終於同屍身合在一起。)——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又如:卒然(終於,最後);卒爵(最後一杯)

卒 cù

〈副〉(1) 同「猝」。倉促,急速 [hastily]

行西逾隴卒。——《漢書·食貨志》。注:「倉卒也。」

興卒暴之作。——《漢書·成帝紀》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戰國策·燕策》

(2) 又如:卒拔(倉猝攻取);卒迫(倉促緊迫)

(3) 突然 [suddenly]

則亡以應卒。——《漢書·辛慶忌傳》

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賈誼《論積貯疏》

(4) 又如:卒倒(突然暈倒);卒暴(突然);卒然(忽然,突然)

籠古文中有什麼意思,「使」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有命令派遣 叫 讓 使者 使命的意思 簡體部首 亻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8釋義 用 用。勁。役。力。錢。派,差譴 喚。命。女。讓,令,叫 迫 假若 假 即 奉命辦事的人 者。大 公 館。組詞 使勁 sh j n 1 put in effort 把力用在某件事情上 2 strain at 用力 使君...

古文中許是什麼意思,許字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古文中 許 的意思 1 稱讚 承認優點 如 讚許 推許。2 事先答應給別人東西 如 許願 許諾。3 指女子已經訂婚 如 許配 許婚。4 應允,認可 如 許可 允許 應許。5 可能 或者 如 也許 或許。6 表示程度或大約接近某個數 如 許多 許久 幾許。7 處所,地方 如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8 句末...

以字在古文中有幾個意思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 y y 動 用 使用。涉 江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動 做。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動 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皆以美於徐公。介 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可視情況譯為 拿 用 憑 把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介 起提賓作用,可譯為 把 廉頗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