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東西方文明的發展在政治領域各有突出表現。西方

2021-03-30 15:30:46 字數 4818 閱讀 6392

1樓:琳琳大小姐

(1)政治特點:東方:權力高度集中;對地方管理日益強化等。(2分,答出任意1點給1分,答出任意2點給滿分,答**集權發展也可酌情給分。)

西方:自由、民主、法制為特色。(2分,答出自由、民主、法制任意1點得1分,答出任意2點給滿分)

(2)美國分權是**與地方都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上的三權分立。(3分,答出三權分立即可給2分,如答到**與地方分權、黨派分權等,言之成理可相應給分)

(3)①美國的分權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民主,較好地避免了**弊端;②但應急效率不夠,對社會公共工程建設和及時有效地應對災害的能力欠缺。(4分,答對1點給2分,答對2點給滿分;言之成理即可相應給分)略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

2樓:末路軍團

(1)文化產業發展對經濟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與美國相比差距較大,文化軟實力還有待加強。

(2)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 (6分)

①一方面,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

②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於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10分)

①文化和經濟相互交融。(5分)

a.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b.文化產業發展迅速,文化消費更加豐富。

②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5分)

a.從國內來說,隨著民主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

b.從國際來說,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奉行霸權主義的國家,藉助文化滲透的方式,以推行強權政治。世界範圍內的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鬥爭,已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

(3)①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②我們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提高國際競爭力。

試題分析:本題第(1)問是圖表材料分析題。在提取材料一的資訊時,要注意幾點:

一要看清圖的名稱,反映的是中美文化產業發展比較;二要看清圖中兩項內容數字的對比變化,通過變化得出結論即可。第(2)問審讀設問,限定知識點非常明確,就是分析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係,依據課本基礎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作用。

依據課本知識回答即可,比較簡單。

點評:本題是知識限定明確的主觀題此類題的解題思路是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全面、準確提取基礎知識;審設問明確問題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讀材料資訊將相關理論與材料資訊對接確定恰當的理論依據;答案組織要充分體現調動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樓:鄒璇焦夢易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較少,能源**緊張,能源短缺現象嚴重,部分能源對外依存度較高,能源安全問題凸顯。(3分)

材料二反映了我國資源利用率低,經濟效益低,能源浪費現象嚴重,粗放型發展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扭轉,低產值、高汙染的工業生產模式不利於國家經濟發展。(2分)

(2)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3分)

②加強國家巨集觀調控,利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鼓勵各行各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3分)

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走集約化經營之路,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3分)

④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開展國際能源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維護國家能源安全。(3分)

(若考生回答出其他觀點,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該題是兩個圖表。第一問,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麼經濟問題,要針對不同的材料分別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的現狀及我國部分能源對外依賴性較高。材料二是我國資源利用率較低的現實,要注意這些表面現象背後隱含的資訊。第二問如何解決材料一二中反映的問題,是措施類題目,和第一問的答案有直接的聯絡,對第一問的回答顯得更為重要了。

學生可以從以下角度具體回答:指導思想、巨集觀調控、企業的發展、對外開放的基本戰略等方面具體回答,但要注意體現資源節約和提高利用率。

考點: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及如何發展我國經濟

點評:該題表明我國資源面臨嚴峻形勢,第一問要分別回答,各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要從表中的內容和資料結合小注內容進行解讀,對學生解答圖表題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難度適中。第二問是開放型思維題目,看似簡單,其實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不僅要理解題意,準確解讀問題,還要對所學知識遷移提煉,綜合運用。

難度很大。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現代的文明的美國的歷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政治方面 主張統一政令,以法治國;各省設新聞官,聽取社會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史學界普遍認為,1919 年以前,從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提示,判斷這是中共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現代民主政治創制試驗方面的

4樓:度鍍

(1)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的頒佈。

(2)17世紀末,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工場手工業生產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迫切要求生產技術的改進。

(3)綏靖政策。德國進攻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

(4)主張遏制蘇聯,對抗共產主義運動。美國推行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3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世紀的歐洲的意識形態的所有領域都是**教會獨

5樓:猴

(13分)(1)歐洲思想家藉助儒家文化為啟發民智和解放思想提供理論基礎;儒學不是宗教,伏爾泰借儒學抨擊天主教;借科舉制抨擊等級制度。(2分,任答出兩點即可)

觀點:孟德斯鳩認為中國是一個實行恐怖統治的**國家。(2分)

不同原因:兩人所處的地位和環境不同;兩人思考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各自所掌握的材料、證據不同等(3分)

同:都強調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以和平友好互相尊重為原則(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異:聯合國憲章強調以法律、國際機構來保障上述目的(2分),中國傳統文化更多是以強化道德來引導人和國家的行為。(2分)

試題分析:(1)依據材料中敘述的啟蒙運動的背景「**教會統治下,用神學解釋一切,難以提供啟發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論和知識」,可以思考出法國啟蒙思想家推崇「中國文化」的目的。

第一小問,根據材料可以直接概括。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評價,只能是評價者的不同,如不同人所處的時代不同、目的不同、角度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等各方面。歸納出這些影響因素,對做類似題目有幫助。

理解「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即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尊重。從二者主張實現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友好的方式方面思***。

(26分)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面對西方文明時,中

6樓:浦婧

(1)在傳統外變:戊戌變法提出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度;(3分,其中「戊戌變法」2分,闡釋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3分,「辛亥革命」2分,闡釋1分)(本問考生答「預備立憲」可在總分範圍內給2分。

)原因: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或甲午戰敗,掀起瓜分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洋務運動的弊端,促使有識之士開始更積極全面地向西方學習;啟蒙思想的影響;民族工業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發展。(6分,答對3點即可)

(2)英法等西方國家通過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國家,(2分)積極對外擴張,侵略中國;(2分)西方工業文明衝擊了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改變(或答「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變化」);(2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或答「西學東漸」)。(2分)

(3)中國改革開放,成為製造業大國;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世貿組織;積極開展多邊外交;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兩極格局解體。(6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分析史料並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第(1)問中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中「2023年以後,在這種追求富強的心情中,一切卻似乎在向著西方式的「現代」轉化,出現了「在傳統外變」的取向」結合2023年,甲午戰爭之後民族危機的史實從國人挽救民族危機的角度從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相關活動去思考作答;原因從政治、經濟以及思想等視角概括,政治從民族危機,經濟從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思想從啟蒙運動視角等角度綜合回答即可。

第(2)中從西方開始完成工業革命以及工業革命後對中國影響角度思考,對中國影響可以從政治、經濟以及思想等視角分析,政治上從中國開始近代化、經濟從傳統經濟破壞,新經濟模式出現,思想從近代國人向西方學習的視角分析作答。第(3)問依據材料三中「中國製造」,全世界沒有誰能逃脫的「中國製造」並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方面去概括中國如何融入世界的,經濟視角可以從改革開放、加入wto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作答;政治視角可以從建立全方位外交以及蘇聯解體後國際局勢等角度綜合分析。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工業革命·兩次工業革命;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晚晴經濟結構變動·小農經濟解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全方位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蘇聯解體。

(12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羅斯福曾說 「假如沒有中國日本可

1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2分 這兩個組織的形成,使國際關係日趨緊張,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2分 協約國獲勝 1分 2 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2分 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的力童,保證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2分 1945年 1分 3 七七事變 盧溝橋事變 1分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3分)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製材料二元朝大政委於中書省,今

1 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加強 主義統治 2分 中書省 草擬和頒佈政令 門下省 審議政令 尚書省 執行政令 3分 2 不同 唐朝的中書省是 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元朝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領導六部,行使宰相職權。2分 原因 元朝疆域遼闊,實行行省制是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2分 3...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武帝派張騫與西域的聯絡後)中亞 西亞各國經

1 條件 漢武帝時 主義 集權制度得到強化 經濟繁榮,國力強大 中國絲織業發展,絲綢產量大 西方對中國的絲綢有巨大需求 中華文明水平高,具有強大吸引力。意義 密切了沿路各地的聯絡,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2 現象 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情況 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原因 統治達到頂峰 自然經濟仍居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