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後來是怎麼對待魏徵的,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2021-04-08 14:01:36 字數 3436 閱讀 4805

1樓:繼潤

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為尚書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於臥榻召見魏徵詢問得失,魏徵直言不諱,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納。

同年,河北一帶原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舊屬因玄武門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進行安撫。路上魏徵正好碰見太子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徵讓將二人釋放,仍舊任命官職,這樣河北太子舊屬才會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們。

貞觀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為祕書監,開始參預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帶領學者將古籍分為四部,並對其進行校定。

貞觀五年(631年),李世民與魏徵談及了選人為官一事,魏徵說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後稽核他的品德,以及愛好這些。

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

2樓:匿名使用者

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

1、唐太宗:

(1)重視人民的力量(他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慄庶),要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才會支援你;

(2)重用人才,注重人際交往。如他重用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

(3)注重改革創新,如他合併州縣,革除了民少吏多的痺症;

(4)重視對比,借鑑。(如以史、人、銅為鑑)。

2、魏徵:

(1)堅貞不屈;

(2)善於看人,特別是選擇李世民。

(3)做事有理、有度、有節。

3樓:匿名使用者

《諫太宗十思疏》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

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

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車朽索,豈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巨集茲九德。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

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

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本文以「思」為線索,將所要論述的問題聯綴成文,文理清晰,結構縝密。並運用比喻、排比和對仗的修辭手法,說理透徹,音韻鏗鏘,氣勢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論說文。此外,全文主要圍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主旨,規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終,虛心納下,賞罰公正;用人時要知人善任,簡能擇善;生活上要崇尚節儉,不輕用民力。

這些主張雖以鞏固李唐王朝為出發點,但客觀上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利於初唐的強盛。

其中為人處世的道理:

1、它以"固本思源"為喻,讓我們從中學到"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

2、總結歷史經驗,並從創業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來告訴我們"居安思危"的道理。

4樓:沐雨蕭蕭

1.從唐太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彌補自己的不足。

2.從魏徵:良禽擇木而棲,為人臣子要恪盡職守、剛正不阿,引申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我們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堅守好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漢族,鉅鹿人(鉅鹿郡下曲陽,即原本的晉縣,現今的河北省晉州市。又說河北邢臺市鉅鹿縣人或河北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

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享有崇高的聲譽。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

5樓:在借難逃

學會了要懂得聽取別人的意見(唐太宗),學會了勇於指出別人的錯誤(魏徵)

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號貞觀。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最終統一天下。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使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649年逝世,享年52歲,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魏徵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魏徽就是魏徵,古代徽通徵,字玄成。漢族,鉅鹿郡人(一說邢臺市鉅鹿縣人,一說是河北省邯鄲市館陶人[1-2] ),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宰相、封鄭國公,諡文貞,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諫二百餘事,為太宗所器重,其博學多才,文采飛揚,著有《群書治要》等書。

作為太宗的重要輔佐,他曾懇切要求太宗使他充當對治理國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為對皇帝一人盡職的「忠臣」魏徵以性格剛直、才識超卓、敢於犯顏直諫著稱。魏徵所上 《諫太宗十思疏》、《十漸不克終疏》,在當時和後世都有重要影響。

唐太宗在魏徵死的時候曾說什麼?

6樓:夢逐漸遠去

魏徵病逝家中.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基本介紹: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魏徵一般指魏徵,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鉅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7樓:匿名使用者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8樓:夢之影

魏徵死後,唐太宗極為傷感地對眾臣說:「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1 唐太宗 1 重視人民的力量 他說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慄庶 要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才會支援你 2 重用人才,注重人際交往。如他重用的房玄齡 杜如晦 魏徵等 3 注重改革創新,如他合併州縣,革除了民少吏多的痺症 4 重視對比,借鑑。如以史 人 銅...

唐太宗李世民教如何做人做事的詩,從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身上你學會什麼為人處世的道理

李世民的詩知道的還真沒有,但是他那句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非常出名。做人做事的古詩 在學習中,古詩哲理賞析 我國古代有著浩如煙海的詩詞其中有不少詩詞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剖析其中哲理,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

唐朝唐太宗三兒子李恪是怎麼死的,李世民和如意的兒子李恪簡介 李恪是怎麼死的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乃隋煬帝之女。鬱林王恪,始王長沙,俄進封漢。貞觀二年徙蜀,與越 燕二王同封。不之國,久乃為齊州都督。帝謂左曰 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 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十年,改王吳,與魏 齊 蜀 蔣 越 紀六 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帝賜書曰 汝惟茂親,勉思所以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