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古方紅糖
冬至不同
地區文化差異不同,各地區吃的也截然不同;我們北方這邊是吃餃子。
1、冬至我們這邊是吃餃子。
這是最常見最普遍的習俗了,冬至到吃餃子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傳統了。
2、喝羊肉湯。
據說是從漢代的大將軍樊噲那裡傳來的。冬季多吃羊肉有利於身體內火旺盛,抗寒有效,是冬季飲食首選。在山東一些地方,冬至喝羊肉湯是當地的一種習俗。
3、湯圓,麻薯……
南方沒有北方那麼冷。冬至時也會吃一些地方特色食物,來迎接冬至的到來。比如湯圓、麻薯、酒釀丸子等。
2樓:繁華有一夢
1、餃子
據說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通過一千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北方人常吃的一種特色美食。一般常見的餃子都是鹹味的,主要的餡料有豬肉香菇、三鮮、韭菜豬肉等。餃子既可蒸著吃,也可以煮著吃,蒸著吃的餃子我們稱之為「蒸餃」,煮著吃我們稱之為「水餃」。
北方流傳著「冬至餃子夏至面」的俗語,由此可見他們對於冬至吃餃子的熱衷程度。
2、年糕
吃年糕從清末民初直到現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裡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3、餛飩
在北京一直流傳著「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餛飩是用清水清水和麵做皮,然後包上一些餡料的一種美食,跟餃子有點像,但又不同。餛飩是北京人的叫法,廣東人稱之為「雲吞」,四川人稱之為「抄手」,安徽人稱之為「包袱」。
關於餛飩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西漢揚雄所作《方言》,所以餛飩也是一道傳統美食。
4、湯圓
冬至吃湯圓,是江南有些地區的傳統習俗,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餡多皮薄,糯而不粘;潔白晶瑩,香甜可口;如今不僅冬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湯圓。
5、羊肉湯
冬至喝羊湯也特別好,而且在中國山東地區一直有著冬至喝羊湯的習慣,冬至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這時人體內寒氣增加,身體抗寒能力減弱,及時喝一些羊湯能滋補身體也能提高人體的抗寒能力,它能緩解冬季體虛,也能增強人體在冬季的抗病能力。
6、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便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7、燒臘
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餘,準備一些臘肉臘腸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
8、甜丸
泉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儘可能回家過節謁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閤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於餐後留下幾粒米丸,粘於門上,稱「敬門神」。
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著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
9、九層糕
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節「補冬」在臺灣也成俗。冬節前日,晚飯過後,各家在廳堂搓圓。古例搓圓時禁忌口出不祥語。
搓圓仔後要補冬,米糕是補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龍眼乾肉,鹹米糕有羊肉糕及紅米糕。補品還有雄番鴨、公雞、豬肚鱉燉八珍或十全大補。
10、餈粑
按照江浙一帶的傳統,冬至會舂餈粑,參與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雲南,冬至也有吃餈粑的習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節日,或紅白喜事,都要做餈粑,因此,在老家把餈粑叫「大餈」,如今常見的湯圓就有些不屑的被稱做「小餈」。
11、紅豆糯米飯
嘉興土生土長的人,大多選擇吃桂圓燒蛋過冬至夜,「把買來的桂圓剝好,然後放在水裡煮,把桂圓的汁水煮出來,再打入雞蛋,根據自己的口味加糖……」一位嘉興老人說:「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大好,冬至夜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桂圓燒蛋,自個兒心裡就感覺整個冬天都不冷了。」
12、鹹湯圓
陽江人過冬至,會做當地的特色傳統美食——鹹湯圓,寓意「一家團圓、美滿幸福」。陽江人把湯圓稱為「圓子」,和普通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湯圓切成粉粒,湯圓餡放湯裡煮開,聞到香味後,再放湯圓一起煮。
13、薑母鴨
最有特色的冬至食品,當屬閩臺一帶的薑母鴨,當地人會在這一天用正番鴨佐以薑汁,燉一鍋滋補鴨湯,既能驅寒強身,還可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以討吉祥。
14、肉豆腐
衢州有一句俗話,說冬至『有得吃,吃一夜,沒得吃,凍一夜』,衢州過冬至的飲食同樣是十分講究的。每到冬至,每家每戶的菜餚裡必須要有肉和豆腐,同時各家都炒上一些花生、玉米、大豆等,用於冬至夜裡的閒食使用。
15、桂圓燒蛋
嘉興土生土長的人,大多選擇吃桂圓燒蛋過冬至夜,「把買來的桂圓剝好,然後放在水裡煮,把桂圓的汁水煮出來,再打入雞蛋,根據自己的口味加糖……」
16、蕎麥麵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麵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17、冬節丸
潮汕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孩子們最盼吃這碗甜丸,往往夜裡醒來都要問天亮了嗎?然而天好像要與孩子們開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節夜,囉囉長,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謠。
18、捏凍耳朵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
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19、冬釀酒
冬至吃冬釀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釀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撲鼻。斟酒入杯,酒香漸漸泛起、然後擴散,最後滿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氣,讓人不飲先醉。不過冬釀酒度很淡的,老**孺均能喝上兩杯。
舊時的蘇州冬釀酒是一種米酒,與桂花一同釀製而成,口味甘甜,色澤金黃,隱隱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20、打邊爐
在順德,還有「圍坐打邊爐過冬至」的民俗,表示團團圓圓,暖暖和和過好這個冬,一家人平安,保健康,迎春節。打邊爐實際為打甂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屬於粵菜系。廣式火鍋。
主要食材是生魚片、魷魚片、生蝦片等。主要烹飪工藝是煮。「打邊爐」與一般的所謂「火鍋」不同。
火鍋是坐下來吃的,而「打邊爐」是站著吃的;火鍋用金屬器具,中間燒木炭,「打邊爐」是用瓦罉,「打邊爐」的筷子也是竹製的,而且特別長,約比普通筷子長一倍,便於站立涮食。
3樓:阿狸語錄
冬至吃餃子,姜飯,湯圓,羊肉湯,每個地方習俗傳統不一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北方人應該吃餃子,寓意驅除寒冷之意。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南方好像是吃湯圓為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5樓:古方紅糖
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
6樓:金牛真實感受
餃子湯圓都吃,就不會糾結了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南方潮汕地區吃湯圓
8樓:樂葛納喇谷菱
我是河北人,冬至一般都得吃餃子。
冬至要吃什麼東西?
冬至習俗吃什麼?
9樓:知冷暖的天氣網
冬至歷史淵源,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10樓:月似當時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現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
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
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萊、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
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為什麼,冬至要過,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呢?
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漢書 有云 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也就是說,人們開始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大吉之日。所以,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 家庭聚餐等習俗,往往選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稱做 小年 一...
冬至的時候要吃點什麼,冬至應該吃什麼?
中和節日宴百僚賜詩。韶年啟仲序,初吉諧良辰。肇茲中和節,式慶天地春。歡酣朝野同,生德區宇均。雲開灑膏露,草疏芳河津。歲華今載陽,東作方肆勤。慚非薰風唱,曷用慰吾人。寒食節日寄楚望二首。芳蘭無意綠,弱柳何窮縷。心斷入淮山,夢長穿楚雨。繁花如二八,好月當三五。愁碧竟平皋,韶紅換幽圃。流鶯隱員樹,乳燕喧餘...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
吃餃子溫補和應節。餃子中含有溫補性食物,冬天食用可以禦寒,立冬和冬至都是重要的傳統節氣,此時吃一些餃子既溫暖身體,又可以應節,因此,人們習慣在立冬和冬至時吃餃子,而且不止立冬和冬至吃餃子,小雪 大雪節氣時也有很多人吃餃子。市面上有很多速凍餃子,食用起來節省時間,但是少了些過節的熱鬧感,冬至節氣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