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幾更天是怎麼劃分的,古代的幾更天是什麼意思??

2021-05-02 09:14:17 字數 5155 閱讀 4575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把夜晚分為四個時段,在時段的首位和三個交接點時,夜間巡邏人員用擊鼓或打鉦的方式給百姓授時,稱為打更,夜晚五更的具體時間如下:

黃昏一更:(19:12)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人定二更:(21:36)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夜半三更:(00:00)傳說中的「鬼」,便在這個時候出來活動了。

雞鳴四更:(02:24)是「狗盜」之時。

平旦五更:(04:48)雞打鳴,而人們也逐漸從睡夢中清醒,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擴充套件資料

更夫的歷史沿革

打更的歷史源遠流長,起源於原始的巫術,主要起驅鬼的作用,那可是受人尊敬的巫師才有資格來打的,所以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保留了打更驅鬼的習俗。

如著名的《紅樓夢》就有這樣一段描寫「晚上吳貴到家,已死在炕上。外面人人因那媳婦兒不妥當,便都說妖怪爬過牆吸精而死。於是老太太著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將寶玉的住房圍住,巡邏打更……」。

打更人中也不乏有名人物,如孫中山先生的父親就參曾經是打更的,可他卻培養出孫中山這樣傑出的人物。在孫中山南洋紀念館裡,至今還儲存著其父打更的物品,不由讓人引發多少打更的思緒。

在解放前,還算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一般城市都少有鐘錶,晚上的報時就幾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那時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娛樂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們聽到更夫的打更聲,便知道了時間,按慣例該做什麼,人們都過著一種按部就班的平靜生活。打更也就成一門古老的職業。

2樓:匿名使用者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

晝夜時辰

地球自轉一週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乃相反。

晝夜的劃分方法

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這樣,每個時辰相

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如巳時相當於9時到11時。那時候,白天靠測量太陽的影子,夜晚

用漏壺(計時工具)滴水測時。但這不是最早的測時法。在這以前,如下表的俗稱所反

映的情況。表內的俗稱,是指十二時辰在古代的一種通俗叫法。這種俗稱,就是中國古

人藉助一些自然特徵和生物特徵來計時的。「雞鳴」「人定」,藉助於半夜雞叫和人入

夜睡覺的特徵。「食時」「晡時」,藉助吃飯時刻表示時間。古人一日兩餐,早飯在日

出以後,隅中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食時」;晚飯在「日昳(太陽偏西)以後,日

入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晡時」。其餘八個時間以太陽位置為主要特徵來命名的。

由於季節的不同,具體的時間差竟達兩小時,因此後來被十二地支計時所替代。

另外,中國古代還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

,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在歐美國家,以一晝夜分為24小時,每小時分為四刻,又可分為60分,每分為60秒

計算。由於計時器即鐘錶僅有12小時,只合一晝夜之半,於是以上午下午來辨別,以夜

12時(下午24時)正,為0時,夜(上午)1時為1時,以正午12時為12時,下午1時為13

時,下午6時為18時,下午11時為23時。

晝夜的起訖時間,有兩種不同的演算法,歐美的24小時自0時算起,即自夜12時起算。

在夜12時以前為前一日,夜12時以後為次日。中國的十二時辰以子時為首,以夜晚11時

起至夜1時為子時,在夜11時以前為前一日,夜11時以後為次日。

古時辰 子時 丑時 寅時 卯時 辰時 巳時

俗稱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今時間 23 - 1時 1 - 3時 3 - 5時 5 - 7時 7 - 9時 9 - 11時

古時 子初 子正 醜初 醜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

今時 23時 0時 1時 2時 3時 4時 5時 6時 7時 8時 9時 10時

古時辰 午時 未時 申時 酉時 戌時 亥時

俗稱 日中 日昳 晡食 日入 黃昏 人定

今時間 11 - 13時 13 - 15時 15 - 17時 17 - 19時 19 - 21時 21 - 23時

古時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

今時 11時 12時 13時 14時 15時 16時 17時 18時 19時 20時 21時 22時

時辰 中國古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時辰用地支作名稱,從夜間十一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

時辰 子時 二十三點到一點

丑時 一點到三點

寅時 三點到五點

卯時 五點到七點

辰時 七點到九點

巳時 九點到十一點

午時 十一點到十三點

未時 十三點到十五點

申時 十五點到十七點

酉時 十七點到十九點

戌時 十九點到二十一點

亥時 二十一點到二十三點

迴圈使用,一週期為12個。經常與天干配合使用,60個為一週期。可用於記錄年、月、日、時辰。所謂「生辰八字」即出生時刻年月日和時辰的干支,共8個字,因以得名。

紀年時,每個地支對應一個屬相,也叫生肖。

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曆書註明某陰曆月對應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

紀時時,每個地支對應固定的一段時間(時辰)。中國古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每個時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稱,從夜間十一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

必須注意的是子時分為0時到1時的早子時和23時到24時的晚子時。

地支對應的生肖、紀月時對應的節氣時間段、近似農曆月份、近似陽曆月份、紀時的時刻、五行、陰陽列表如下。

地支 生肖 節氣時間段 近似陰曆月份 近似陽曆月份 時刻 五行 陰陽

子 鼠 大雪—小寒 十一月 12月 23時—1時 水 陽

醜 牛 小寒—立春 十二月 1月 1時—3時 土 陰

寅 虎 立春—驚蟄 正月 2月 3時—5時 木 陽

卯 兔 驚蟄—清明 二月 3月 5時—7時 木 陰

辰 龍 清明—立夏 三月 4月 7時—9時 土 陽

巳 蛇 立夏—芒種 四月 5月 9時—11時 火 陰

午 馬 芒種—小暑 五月 6月 11時—13時 火 陽

未 羊 小暑—立秋 六月 7月 13時—15時 土 陰

申 猴 立秋—白露 七月 8月 15時—17時 金 陽

酉 雞 白露—寒露 八月 9月 17時—19時 金 陰

戌 狗 寒露—立冬 九月 10月 19時—21時 土 陽

亥 豬 立冬—大雪 十月 11月 21時—23時 水 陰

每年都有一個生肖,在該年出生的人就「屬」這個生肖。人的歲數是12的倍數即為本命年,因為當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編輯]

組合 地支有六個組合,稱為「六合」,有四個由三個地支組成的局勢,稱為三合局和全會方局,這種地支組合之後,亦會變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地支除了會合化局之外,地支還有互相沖克及相刑,故此亦會產生不同的較應。

地支六合: 子醜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為陰陽中正合化土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醜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地支三會: 亥子醜會北方水局 寅卯辰會東方木局 巳午未會南方火局 申酉戌會西方金局

地支相沖: 子午相沖 醜未相沖 寅申相沖 卯酉相沖 辰戌相沖 巳亥相沖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醜相破 戌未相破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醜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為無恩之刑

未刑醜 醜刑戌 戌刑未 為持勢之刑

子刑卯 卯刑子 為無禮之刑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為自刑之刑

[編輯]

其他用處

地支主要用來排序。

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來分章節,如《康熙字典》等。

西方數學剛傳入中國時,中國的數學家用天干地支代表字母,十二地支分別代表k-v這12個字母,大寫字母用代表小寫字母的漢字加口字旁表示。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樓上說的並不很準確

我國古代把夜晚分為四個時段,在時段的首位和三個交接點時,夜間巡邏人員用擊鼓或打鉦的方式給百姓授時,稱為打更,夜晚五更的具體時間如下:

黃昏一更 19:12 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人定二更 21:36 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夜半三更 00:00 傳說中的鬼,便在這個時候出來活動了。

雞鳴四更 02:24 是「狗盜」之時。

平旦五更 04:48 雞打鳴,而人們也逐漸從睡夢中清醒,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俗話說:「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

4樓:閒散真人

7點到9點為1更

9點到11點為2更

11點到次日凌晨1點為3更

1點到3點為4更

3點到5點是5更

古代的幾更天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更是我國古代四種計時單位之一。

時,也稱時辰。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用12地支表示,每個時辰等於現代的二個小時。古時與現時對照:

子時從夜間十一點到次日凌晨一點,丑時從一點到三點,寅時從三點到五點,依此類推,每隔兩小時分別為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戊時、亥時。

古人將夜裡的時間還分為更和點。一夜等分為五更,一更也等於現在的二個小時,從晚上七時開始起更,一更指七時至九時,二更指九時至十一時,三更指十一時至次日凌晨一時,四更指一時至三時,五更指三時至五時。又將一更分為五點,古代的1點合現代24分鐘。

例如古代人說的「三更二點」,就是指夜間11時48分。

古人還將一晝夜等分為100刻,一刻合現在的14分24秒。古語中的「頃刻」、「少頃」,均指很短的時間。

古代中的幾更只的是現在的幾點,古時的幾更是現在的幾點?

樓上說的很詳細,以地支來命名各時間段是從子時起,即二十三點到次日一點為一個時辰,以此類推正好是二十四個小時.定更是從當日十九點始,此亦即一更天,半夜三更就是二十三點到一點了與現在沒什麼不同.這麼多啊 暈忽忽.太複雜了 看的人眼暈 不過給大家說的這樣詳細就非常噢啦 古時的幾更是現在的幾點?19.00一...

古代說三更天是指什麼時候?一共有幾更?

古代說三更天指23 00 01 00即 晚上11點 凌晨1點 一夜有五更,即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 五鼓,或稱五夜。如今,半夜三更 打更 更夫等概念已不再與我們的生活直接相關。但在史籍與大量的文學作品中,古計時名稱仍然十分重要。古代有把夜...

我國古代是如何劃分星空的,中國古代有什麼描述星空

我國古代把星空分為若干區域,稱為星官或星宿,類似於現在的星座。西漢司馬遷 史記 中 天官書 詳細記述了當時把星空分為中官,東官,西官,南官和北官五個天區的情況。三國時代吳國人陳卓,為我國古星象圖的集大成與奠基者。他以甘德 石申與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圖為藍本,將星空分別283官共有1465顆星。283官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