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主要內容和主旨是什麼

2021-05-04 08:11:14 字數 5246 閱讀 2508

1樓:畿邕

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援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

那麼,什麼叫「正義」?《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

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裡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

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麼不戰,一戰必勝。

孟子在這裡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援、擁護和幫助。

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

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麼,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愛和保護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

人民所希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認為,這是行仁政的根本著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後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戰必勝矣」的主要原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樓:神一樣的燦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 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文章採用舉例和道理論證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

全文共四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舉了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鍊的必要性,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而處於安逸之中則使人喪失鬥志。

一、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的理解 ?統編教材(人教版)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中的一篇經典文章,它的原題叫《舜發於畎畝之中》。說它是經典,在於: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舉了6位名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他們或者是傳說中的聖君,或者是歷史上有名的賢相、賢才,而他們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為他們在成為名人之前,要麼經受磨難,要麼從事著不起眼的工作,要麼都不為世人所知…… ?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聾發聵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它告訴人們: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和身體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能吃的苦都吃過了,能經受的挫折都經受過了,以後即使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冷靜對待,設法克服和應對。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恆過,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其出名,則在於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就是說,一個人假設常處於安樂的生活中,不思進取,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 ?

(四)寫法上,第

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辭方式,使文章讀來氣勢逼人,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前者用了6個「於」、5個「舉」字,來概括列舉6位名人的事例,論證「生於憂患」的觀點。第二段的6個「其」字表明瞭「上天」為了磨練、鍛造可以擔當大任的一代聖君或一代賢臣的良苦用心。

第三段,則從個人經受磨難的作用談起,講到一個國家的處境,如果太平太順,在這虛假的太平表象下,就會使整個國家的人們放鬆警惕,使國家一旦遇到內擾外患便土崩瓦解,頃刻間便走向滅亡。這以點帶面、從小到大的寫法,也堪稱經典,使人讀來欲罷不能、欲忘不得,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3樓:飛天螳螂

主要內容是:憂慮將要出現的禍患的人容易生存,而由於眼前的快樂而無憂無慮地活著的人容易滅亡。

主旨是:要在災難來臨之前就要做好防備措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分段概括主要內容

4樓:匿名使用者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瓦匠中被選拔

,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選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里奚從集市中被選拔。

所以上天將要降臨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順,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在內心困苦,思慮阻塞以後才能有所作為;憔悴枯槁之色表現到臉色上,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然後才被人瞭解。在一個國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像這樣的)國家經常滅亡,這樣以後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而因沉迷享受安樂而衰亡。

文章採用列舉歷史事例和道理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全文共四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

用排比句式,列舉了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鍊的必要性,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而處於安逸之中則使人喪失鬥志。

5樓:壹方靜守

一、分段概括主要內容

1)第一段,舉例論證「生於憂患」的道理。

2)第二段,論證人得經歷磨難才能成就大業(主要是從客觀因素進行論證論點的),連上天都要給你設定障礙,戰勝磨難後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第三段,論證人要戰勝自己這個最大的障礙能夠成功的道理(這是從主觀因素方面進行論證論點的),結合上段的客觀因素,那麼把所有的困難都包括在內的,使文章的論述更加嚴謹,無懈可擊。

這一段還從反面證明了「死於安樂」的道理。

4)第四段,有了上面的論述,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二、中心

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惡劣的環境能激發人的潛能,使人取得生存和發展;優裕的環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導致人的頹廢和墮落。

三、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6樓:福爾摩斯盧建林

文章採用列舉歷史事例和道理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全文共四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

用排比句式,列舉了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鍊的必要性,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而處於安逸之中則使人喪失鬥志。

7樓:匿名使用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目錄[隱藏]

作者簡介

原文註釋

8樓:東風送春歸

是概括這兩句的還是整篇文章的?

這兩句的意思:憂愁禍害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會使人死亡。

中心:逆境出人才。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思想

9樓:死靈伯爵

原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譯句: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10樓:匿名使用者

惡劣的環境能激發人的潛能,使人取得生存和發展:優裕的環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導致人的頹廢和墮落。

11樓:魚兒哭泣

如果苟且偷安,沉湎享樂,不能朝乾夕惕,那麼自取滅亡是必然的結果。

12樓:匿名使用者

憂患天下、百姓的人和幾乎一生都被精神與身體上的折磨的人,他死後會開心的死去,因為他會得到天下人的愛戴。

13樓:雨清雲淡

文章哪的中心論點是:惡劣的環

境能激發人的潛能,使人取得生存和發展:優裕的環境專能消磨人的屬意志,導致人的頹廢和墮落。

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練,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

短文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匯出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4樓:絕色金龍

「生於憂患,死於來安樂。」

人生自旅途中,逆境催人bai警醒,激人奮du進,而安zhi逸優越的環境卻消

dao磨人的意志,使人耽於安樂,盡享舒適,常常一事無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時沉溺酒色,自我毀滅。

可是,當我們真正功成名就時,卻早已忘記了曾經的磨難。歷史上許多大**也是從逆境中成長起來的。只是,當他們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終於金榜提名後,他們忘記了曾經的磨難,只想貪圖享樂,最終淪為金錢的奴隸。

"磨難能鍛鍊我們的意志,激勵我們進取。在磨難中,我們頑強求生,發奮圖強。因而我們能獲得堅強和無畏。

"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思想所以,任憑風吹雨打,我們依然堅定。這充分說明了逆境造就人才。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主旨是什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思想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話是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語義 這樣以後,才明白因憂患而得以生存發展,而貪圖安逸享樂會使人萎靡死亡。這句話出自 孟子 告子下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出自 孟子 告子下 同是一句千古至理的名言。意思是說,惡劣的環境可以激起人的憂患意識,使之為改變現狀,生存發展而積極奮發,最終能得以發展,強大起來 安逸的環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易使人墮落,最終在安樂的環境中滅亡。作品原文 編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 舜發於畎畝之中2,傅說舉於版築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重點字詞翻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及翻譯註釋

安樂 安逸享樂 於 在.之中 於 在.身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對照翻譯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 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土,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 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