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書法裡隸書「流」字可以少右邊上面那一點,如下圖:
流拼音:liú
釋義:1、液體移動:流水。
流汗。流血。流淚。
流程。流瀉。流質。
流水不腐。汗流浹背。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盪,喻沒有主見,隨著潮流走)。
2、像水那樣流動不定:流轉(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離。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螢。
3、傳播:流言。流傳。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
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5、像水流的東西:氣流。暖流。電流。
6、向壞的方面轉變:流於形式。
7、舊時的刑罰,把犯人送到荒遠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8、品類,等級:流輩。流派。
9、指不正派:二流子。
擴充套件資料:
漢字筆畫:
1、漂流[piāo liú]
漂在水面隨水浮動。
2、河流[hé liú]
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經常(或間歇)沿著陸地表面上的線形凹地流動,稱為河流。
3、流汗[liú hàn]
淌汗。從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
4、暖流[nuǎn liú]
水溫高於流經海域的洋流。通常自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對氣候有一定增溫和溼潤作用。如臺灣暖流、墨西哥灣暖流。
5、流淚[liú lèi]
眼淚的大量分泌,從眼瞼溢位而沿面頰流下。
6、流浪[liú làng]
生活沒有著落,到處轉移,隨地謀生。
2樓:紫晶夢蝶兒
古人在創造那個字的時候沒有那一點,所以,你可以寫那一點,也可以不寫。
3樓:采采柔逸
行書、楷書、草書、隸書都可以少寫「流字」那一點。
4樓:緋色璃瓔
大多時候都是沒有那一點的
據我所知,隸書,行書,草書 都沒有
楷書不確定
而篆書則寫法異
5樓:匿名使用者
寫隸書的時候吧、我寫隸書的時候不寫那一點~
6樓:匿名使用者
在一些匾額上可以不寫那一點
7樓:海浪火焰
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不寫那一點。
8樓:匿名使用者
那一點,原本是沒有的。
為什麼流字的行書少一點
9樓:匿名使用者
流有兩種寫法
,一種是正體,一種是俗體,不加點的「流」正是流的另一種寫法。
「流」字最早見於金文,從其金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字形可以看出,「流」字右上部為頭朝下的「子」。隸書、楷書等今文字則出現了加點的「流」和不加點的「流」兩種寫法。
上圖就是「流」的字形演變。
唐《幹祿字書》註明,前者為正體,後者為俗體。但在實際書寫中,這種不加點的俗體「流」更受古人的青睞。如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兩個「流」字、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五個「流」字以及唐伯虎《落花詩冊》的兩個「流」字,都不加點。
擴充套件資料流:1、拼音:liú
2、注音:ㄌㄧㄡˊ
3、部首:氵
4、部外筆畫:7
5、總筆畫:10
6、筆順:4414154325
7、編碼:cjk
8、五筆:iycq
9、英語意思:flow
10、漢字首尾分解: 氵流
11、漢字部件分解: 氵亠厶川
12、筆順編號: 4414154325
13、筆順讀寫: 捺捺橫捺橫折捺撇豎折
14、釋義:本意是指水流動,引申義是物質在庫與庫之間的轉移執行。
10樓:采采柔逸
1、中國漢字書法從象形字發展而來,字型的筆畫加減也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在書法藝術中,常常有文人甚至帝皇隨意揮灑,在不妨害認讀的前提下,在個別字的筆畫上作必要的增減體現結構美感,行書更是為了體現簡約。
2、舉例:在江蘇揚州大明寺平山堂,正堂左邊的「風流宛在」匾額,出自清光緒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是為追念曾在揚州主政的歐陽修所作。「風流宛在」有兩個錯字:
「流」字少一點,「在」字多一點。原來,歐陽修曾是個「風流太守」,劉坤一這麼寫,意在希望他少點風流,多點實在。這種恣意改寫,顯得風流倜儻又極富哲理。
3、其他字也有成例。
如王羲之《蘭亭序》裡「和」的「口」,都多加了一橫;
最著名的還有康熙親筆御書的「避暑山莊」四個字。現在還掛在承德避暑山莊,一看就能發現 「避」字右邊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因為皇帝是金口玉言,寫錯了也是對的。
這就造就了天下第一錯字「避」。
山東曲阜孔府大門兩側有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上聯的「富」字少上面一點;下聯的「章」字下面一豎一直通到上面。
其實,「富」不出頭意指「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表示「文章通天」,這是最有文化的錯別字。
11樓:朝天井
書家在不影響認讀的前提下,有時在個別字的筆畫上作必要的增減是為
了結體佈局美的需要,尤其行書更是為了簡約,此類例子比較常見,如「魏、碑」右上略撇;「皆」下部略撇;「就、景」中的「口」里加一橫;《蘭亭序》裡「和」的「口」也加一橫等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不僅是行書,楷書的流字也會少寫這一點,應該是流失了一點,如果一點都沒有流失,那就說明還沒有入流,屬於外行!
13樓:匿名使用者
大芬油畫村有個字匾是"源遠流長",可"流"上面少一點,我問他:"這"流"上面少一點是錯字?"他說:
"是故意的,是書法家的藏筆!寫出就是敗筆!"我驚奇,中國漢字多或少一筆是不一樣的,還可能會錯!
這是什麼理由?
毛筆書法中的「流」字上面的一點沒有的原因是什麼?真的沒有嗎?
1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漢字書法從象形字發展而來,字型的筆畫加減也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在書藝中,常有名人甚至帝皇隨意揮灑,在不妨礙認讀的前提下,對個別字的筆畫作必要的增減體現結構美感,行書更是為了體現簡約。
流,雙水為流,已非雲頭。流,本意地上水流動,不必多此一點雲水,大概是古人對字意的深刻理解,
且江河之流源頭大都源於山中山下,取下之首旁一橫,也示意的貼切。
--參考
為何書法中流字沒一點
15樓:匿名使用者
有兩個說法:1.都江堰有一塊牌匾,當中流字沒有一點是這樣解釋的:
一點是長江、後面兩點是灌溉範圍廣闊,使水源充足,多一點即成災,所以要去掉一點 。還有在揚州平山堂上的匾閣「風流宛在」的「流」字上的一點寫到「在」字上去了,是因為勸誡人風流少一點,實在多一點。漢字真是很有意思的。
2.書家在不影響認讀的前提下,有時在個別字的筆畫上作必要的增減是為了結體佈局美的需要,尤其行書更是為了簡約,此類例子比較常見,如「魏、碑」右上略撇;「皆」下部略撇;「就、景」中的「口」里加一橫;《蘭亭序》裡「和」的「口」也加一橫等等。
16樓:匿名使用者
書法有,真,草 ,隸,篆,等不同的書體。在書寫時有不同的規則,如,書寫真書時,講究字的端莊,正確,字的筆畫一般要求不能缺少。但,在書寫草書時,由於書寫的藝術手法表現不同,主要追求作品的一氣呵成,等。
在字的筆畫方面要求不是很嚴格,所以,會看大有的字缺少筆畫的現象。有一些狂草的字,你根本不到具體的筆畫,需要書寫者另外寫出釋文,欣賞者才能看得懂。
17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是你的不知了,請看顏真卿的《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文》其中是正楷,流字有點。還有趙佶寫的《千字文》,也是如此。。。。。。。我估計你說的是行書,行書沒點。
草書就更別提了。。書法是個很籠統的概念,,,不同書法家有不同的寫法。。。。 雅正!
毛筆字中「流」為什麼少上面一點?還有「明」為什麼寫成「目」旁,變成「目月」?能總結一下這些字碼?
1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書法中有的字為了美觀,會適當做筆畫的增減,一般是名家開了先例,後世也就自然認可的
19樓:頹了的孩
這樣的字有些是書抄寫者為了結構上bai的或者整篇作品的du章法上更美觀zhi而故意那樣寫的,這
dao樣的作品觀賞價值較高些,而有的字帖是在古代刻碑上拓下來的,像顏勤禮碑 張猛龍碑等很多,由於這麼多年的風雨雪霜的侵蝕而殘缺的,後來拓下來的就是錯誤的或者看不清的,而臨習者為了臨的更像原帖就刻意按照錯誤的來臨,久而久之錯誤的字在各個帖中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20樓:拿著毛筆打籃球
這就是來書法的魅力所在!自
它發無窮的變化吸引著一代又一代書法愛好者們!
這些字有很多! 你可以多看一些名家字帖吧! 很難用言語表述出來的! 還得自己體會!
再舉一個字 "壁" , 在趙孟頫的《前後赤壁賦》中 的 "壁"字. 他把"土"寫到了左邊! 成了左右結構的字! 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更有活力!
還有很多! 我也是個書法愛好者! 有機會交流交流呀1
為什麼「流」字在書法家的眼裡沒有上面的一點呢?
21樓:一杯茶一把椅
古人在創造那個字的時候沒有那一點,所以,你可以寫那一點,也可以不寫。
22樓:匿名使用者
可有可無,隨個人喜好。比如,勤禮碑的「流」字就有點
什麼情況下路口可以掉頭行駛,什麼情況下十字路口可以掉頭行駛
機動車行駛到一個路口準備掉頭,但這裡既沒有 允許掉頭 又沒有 禁止掉頭 的標誌,司機到底該怎麼辦?黃色網格線上禁止停車,那是否允許在這裡掉頭?在掛有 禁止左轉 標誌的路口,如果掉頭是不是違法?記者今天從市交管局獲悉,交管部門已於近日向各基層交通隊下發通知,明確規定了諸多與機動車掉頭有關的處理辦法。1...
古代漢語在哪些情況下賓語要前置
不是說在哪些情況下,哪有人要硬規定你用賓語提前的?我們研究的是賓語提前的表現形式,而不是為什麼要賓語提前。1.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 例 古之人不餘欺也。蘇軾 石鐘山記 2.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 例 沛公安在?鴻門宴 3.之 是 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例 惟利是圖 定義 古代漢語的賓語在某些特定的...
甲狀腺結節在哪些情況下考慮進行穿刺檢查
如果血tsh水平正常或增高的患者,tsh水平減低,但i131攝取實驗提示為冷結節或溫結節這兩種是需要穿刺檢查的。scafv。您好,對於甲狀腺結節,如果影像學檢查懷疑有惡變可能性,就需要進行穿刺檢查。如上所述,對於有惡變可能性的結節,通常需要選擇穿刺檢查,如果影像學檢查並不提示惡變的傾向,暫時是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