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遷都時為什麼把他兒子都殺了?他兒子是怎麼死的?過程可以詳細點嗎

2022-01-17 07:06:10 字數 2708 閱讀 8752

1樓:匿名使用者

孝文帝在改革中遇到很多阻力,其中包括他的兒子,在改革中暗施阻力,為了堅定的推行改革,所以殺了他的兒子

2樓:雞飛蛋打半兵衛

孝文帝遠征南齊,元恂留守新都洛陽。元恂嫌河南酷暑,穿胡服。太和二十年(496年),元恂逃至平城,得到反對漢化和南遷的貴族的支援。

其父孝文帝返回後平息了變亂,廢黜元恂為庶人,囚禁在河陽,衣食僅夠維生。不久,又派人將元恂賜死。元恂享年僅15歲。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改革中暗施阻力,為了堅定的推行改革,所以殺了他的兒子

求北魏孝文帝和他兒子的具體情況。。

4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467年,拓跋弘長子拓跋巨集(孝文帝)出生於平越。  公元469年,年僅兩歲的拓跋巨集被立為太子。  公元471年,拓跋巨集襲皇帝位。

  公元476年,拓跋弘被馮太后毒死。  公元484年,拓跋巨集下令實施「俸祿制」。  公元485年,頒佈「均田令」。

  公元490年,太皇太后馮氏死。諡號文明。帝始親政。

  公元491年,魏更定律令,命李衝議定輕重,孝文帝執筆書之。  公元493年,下令遷都洛陽。  公元494年,下令鮮卑族改穿漢服,一年後下令改說漢話。

同年,龍門石窟開始建造。  公元495年,拓跋巨集將鮮卑族的複姓改為單姓。自己改名元巨集。

  公元497-499年,元巨集多次南征南齊,歲取得勝利,但最後還是麼有沒掉南齊。  公元499年,病逝於南征路上。葬於北邙長陵。

太子恪即位,是為世祖宣武帝。 公元499-515年,元恪,孝文帝第二子在位,繼承了其父的一系列改革政策。 公元515年,死於洛陽,葬景陵。

元恂,北魏孝文帝的太子,後被廢殺,年僅15歲。在中國封建社會裡,皇帝廢殺太子,是極為平常之事,往往不為史家所重視。而北魏孝文帝廢殺太子元恂,卻為史學家所注目。

因為孝文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其政績為大多數史學家所稱頌,元恂因反對其父某些改革,招致殺身之禍。近代不少史學家稱頌孝文帝廢殺元恂是大義滅親之舉,筆者過去亦有此觀點,現在認為年僅15歲的元恂被孝文帝以「謀反」罪殺死,實為冤案,決非大義滅親之舉。(據說是反對遷都) http:

5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孝文帝的大兒子是叛亂死的,死的時候離15歲生日還有10天時間。是他的父親賜死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孝文帝[元巨集]467-499五歲得位,在位29年,終年33歲.殺死太子拓跋恂,次子宣武帝[元恪]483-515在位16年,終年33歲史上別的兒子沒記錄.

北魏孝文帝遷都的故事

7樓:凮起雲湧

北魏長期都於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說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

流行的歌謠也這樣唱道紇于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惡劣的氣候環境,難以適應經濟的發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於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

為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孝文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太和十七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稱要大舉伐齊,計劃在南伐途中造成遷都的既成事實。

在朝會上,他先讓掌管宗廟祭祀、禮樂儀制的太常卿王諶占卜吉凶,一見卜得《革卦》,便高興地說《革卦》的彖辭講湯、武革命,應乎天而順乎人,沒有什麼卦比它更吉利啊。

群臣見狀,不敢多言。任城王澄站出來反對,孝文帝發怒道國家是我的國家,任城想要阻撓用兵麼,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為陛下所有,但我是國家大臣,知道用兵危險,怎能不說話。

過了好一會,孝文帝才消了氣,說各人談談自己的看法,這也沒什麼關係。退朝後,他立即召見任城王澄,屏退左右,單獨與澄計議說這次舉動,的確不易。

但國家興自塞外,徙居平城,這裡是用武之地,不能實行文治,今將移風易俗,實在難啊!崤函帝宅,河洛王裡,朕想趁此南伐大舉而遷居中原,不知任城意下如何,拓跋澄被提醒。

贊同地答道陛下要遷居中原以經略四海,百姓知道這件事應當大慶才是。孝文帝又擔心地詢問道北方鮮卑人的習俗好依戀舊土,如果遷都,必將驚惶不安,為之奈何。

澄果斷地答道非常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只要陛下拿定主意,他們還會有什麼能為,孝文帝一聽,興奮地說任城,你真是我的張良啊。

六月,即刻下令修造河橋,以備大軍渡河,並親自講武,命尚書李衝負責武選,選擇才勇之士。七月,立皇子恂為太子。

釋出文告,移書齊境,聲稱南伐,下詔在揚、徐二州徵集民丁、召募軍隊;又使廣陵王羽持節安撫北方六鎮,調發精騎,至此,準備基本就緒。

請列舉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漢化政策的主要內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 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怎樣? 5

8樓:匿名使用者

內容:1、遷都——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

2、推行漢化政策——學漢語、用漢姓、穿漢服、與 漢人通婚、學習漢人的禮法、以孝治國等

歷史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

孝文帝進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本姓「拓跋」,是拓跋弘的長子,471年—

10樓:zcy周晨伊

促進與漢族的民族大交融

11樓:蕾星竹

大力推行漢化政策,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為什麼要遷都到洛陽孝文帝遷都到洛陽為什麼

為了便於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孝文帝把國都從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 遷到洛陽。孝文帝立即著手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為什麼北魏孝文帝要遷都到洛陽 1 定都洛陽可以更好的吸收學習漢文化.2 洛陽是中原古都,定都洛陽,也更好的兼併中原 3.政治上,平城保守勢力大,改革會受阻...

為什麼北魏孝文帝要遷都到洛陽北魏孝文帝為什麼要遷都到洛陽孝文帝遷都到洛陽為什麼

1 定都洛陽可以更好的吸收學習漢文化 洛陽是中原古都,定都洛陽,也更好的兼併中原 3.政治上,平城保守勢力大,改革會受阻。4.經濟上,平城經濟落後,糧食 困難。5,軍事上,受北方強敵柔然的侵擾,很不安全。6.洛陽是歷代帝王建功立業的場所,漢文化積澱深。原因是 1 政治上,平城保守勢力大,改革會受阻。...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孝文帝遷都洛陽及其原因 孝文帝遷都洛陽是其漢化的關鍵環節。孝文帝為何急於遷都呢?究其原因,首在漢化。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以來,一直定都平城,儘管其間因為饑荒等原因,有人提出過遷都的動議,但都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及至孝文帝親政,北魏立國已近百年,即使自太武帝統一黃河流域以來,也近半個世紀,如果要繼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