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皇叔是仁德的;
愛民是如子的;特長是會哭的;眼淚是充足的。 孔明是偉大的;專治國是有方的;用屬兵是如神的;放火是專長的。 龐統是可惜的;出場是很少的;長相是挺醜的;死的是很慘的。
雲長是紅臉的;鬍子是很長的;自負是肯定的;倒黴是遲早的。 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細的;嗓門是挺大的;睡覺是睜眼的。 子龍是完美的;大家是喜歡的;勝仗是常打的;受傷是沒有的。
孟起是英武的;單挑是不怕的;父仇是想報的;最後是病死的。 漢升是挺老的;鬍子是很白的;經驗是豐富的;射箭是神準的。 魏延是倒黴的;丞相是討厭的;反骨是天生的;造反是必然的。
姜維是好樣的;文武是全才的;打仗是很行的;失敗是可敬的。 阿斗是幸福的;吃喝是不愁的;操心是從不的;強項是玩樂的。 孟獲是皮厚的;造反是沒完的;被擒是經常的;總算是投降的。
曹操是奸詐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無情的。 仲達是小心的;耐心是很好的;大器事晚成的;子孫是厲害的。 郭嘉是可嘆的;才華是出眾的;英年是早逝的;孟德是痛哭的。
楊修是有才的;缺點是多嘴的;風頭是愛出的;被殺是難免的。 張遼是厲害的;死黨是關公的;有勇是有謀的;小孩是嚇到
2樓:匿名使用者
謂亮曰:的謂是什麼意思?
陳壽 《三國志·諸葛亮傳》 譯文
3樓:舊城南憶往
諸葛亮,字叫做孔明,他是琅邪郡陽都縣人;漢元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父親是諸葛圭,字叫做君貢,在漢朝末年擔任過太山郡的郡丞。諸葛亮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叔父諸葛玄被袁術推薦去擔任豫章太守,諸葛玄就帶著諸葛亮及亮的弟弟諸葛均前去上任。
正好遇到漢朝改選朱皓代替諸葛玄,諸葛玄平常和荊州太守劉表有交情,就前去投靠他。諸葛玄過世以後,諸葛亮親自在田地裡耕種,平常喜歡唱著《梁父吟》的曲調。
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比喻成管仲,樂毅,當時沒人相信。只有博陵的崔州平,穎州的徐庶(字元直)和諸葛亮交情不錯,認為他真的具有管仲,樂毅般的才華。
坦誠認罪,傳佈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會開釋;說話浮誇,巧辯文過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輕罪也必定會殺戮。無論多麼小的善行,沒有不獎賞的,無論多麼細的惡行,沒有不貶抑的。處理事務非常精明幹練,管理事情著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來要求他盡到實職,對於虛偽造假的人不予錄用。
最後全國的百姓,大家都敬畏他,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卻沒有人怨恨他,因為他用心公平而且勸戒明白。他真可以稱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蕭何是同一類的人。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都未能成功,大概臨機應變,作大將的策略,並非他所擅長的吧!
」原文: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 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
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出處:出自西晉陳壽的《三國志》。
4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作為—國的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慎用權利,對人開誠佈公、胸懷坦誠。為國盡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賞賜,玩忽職守犯法的就算是自己的親信也給予處罰,只要誠心認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給予寬大處理,巧言令色逃避責任就是再輕的過錯也要從嚴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微不足道的過錯都予以處罰。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為他所不齒;終於使全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因為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緣故∩以說他是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
然而他連年勞師動眾對外征戰,都未能取得成功,大概是因為率軍作戰隨機應變,不是他的長處吧!
《三國志·蜀書·後主禪傳》原文
三國志 諸葛亮傳的譯文
5樓:安迪布蘭頓大人
諸葛亮年輕時就有超出眾人的才能和巨集偉的氣度,身高八尺,容貌非常偉岸,當時的人都認為他很奇特。他遭遇漢朝末年的動亂,和叔父諸葛玄一起到荊州(今湖南湖北一帶)避難,在山野之中親自耕種,並不希望能夠聲名顯赫。當時左將軍劉備認為諸葛亮有非凡的才能,於是三次前往草廬之中拜訪諸葛亮;諸葛亮也深感劉備有英雄之姿,才能非凡,於是對劉備坦誠相待,兩人相互之間結交深厚。
等到魏武帝(曹操)南征荊州時,劉琮把整個荊州獻給曹操並投降,此時劉備失去勢力,手下的人又少,根本沒有立足之地。諸葛亮當時二十七歲,於是獻上奇策,親自出使孫權,前往吳會(吳郡和會稽郡,泛指東吳一帶)求援。孫權向來很佩服劉備,又看見了諸葛亮的奇特儒雅,對他非常敬重,於是派兵三萬人援助劉備。
劉備用這三萬人和武帝交戰,大破武帝的軍馬,乘勝追擊,平定了整個江南。後來劉備又向西取得益州(今四川等地),平定益州後,拜諸葛亮為軍師將軍(武官名)。劉備稱帝后,拜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官名)。
等到劉備去世後,繼承他位子的兒子年幼弱小,於是事務不論大小,都由諸葛亮一人決斷。此後諸葛亮對外聯合東吳,對內平定南越,設立法令頒佈制度,整理軍隊,對於器械的技巧也研究到了極致,律法非常嚴明,無論賞罰都確實實施,沒有不受到懲罰的惡人,也沒有不被彰顯的善人,最終使得官吏不能幹壞事,每個人都勉勵自己,走在道路上不會去撿別人遺失的東西,強者不會去侵犯弱者,民風變得井井有條。
在這個時候,諸葛亮開始實行他向來就有的志向,進可以擁有龍虎般的氣勢,統一四海,退可以保守邊疆,使天下動搖。他又認為如果自己死去,就沒有人能夠平定中原,與魏國抗衡了,因此他不斷興兵,屢次顯耀自己的武力。然而諸葛亮的才能在治理軍隊方面很強,但在使用計謀方面卻不擅長,他治理人民的才幹也比他作為將領的才略要強得多。
然而和他對敵的正是當時的傑出人才,再加上雙方眾寡不敵,攻方和守方的差距很大,因此雖然連年興師動眾,也沒能攻克魏國。當年蕭何推薦韓信,管仲推薦王子城父,都是考慮到自己所擅長的方面不能兼顧所有方面的緣故。諸葛亮在政治方面的才能也可以說和管仲、蕭何差不多了,但當時並沒有城父、韓信那樣的名將,大概是因此才使得他的功業衰敗,即使擁有大義也是不能彌補的吧?
天命是有所歸屬的,不能單憑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來抗爭。
自己翻譯的,未必準確
6樓:海盜暴君
你留下郵箱或qq,我把二十四史全譯的截圖發給你,這是最權威的
7樓:小杏仁
諸葛亮年輕時有超群的才能,英雄霸王的氣概。身長八尺,面容相貌十分偉岸,當時人認為他與眾不同。遇到漢末的動亂 ,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
親自在田間耕種,不求聲望顯達。這是左將軍劉備認為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於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訪諸葛亮。諸葛亮十分稱道劉備的傑出才能,於是結交了他,感情深厚。
等到曹操南征,荊州劉琮把整個荊州當作禮物送給了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但劉備失去了權勢和地位,人數少而且沒有立足之地。諸葛亮當年27歲,就進諫奇策,親自出使孫權,向吳國求援。孫權早就敬佩劉備,又看到諸葛亮非常雅緻,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萬人來幫助劉備。
劉備能夠用兵於赤壁之戰打敗曹軍,乘勝攻下曹軍,江南都平定了,後來劉備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實之後,任命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
空城計是諸葛亮還是曹操發明的,三國志的空城計是曹操用的還是諸葛亮?
空城計是 三國演義諸葛亮使用過,但歷史中諸葛亮沒有使用過。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 三國演義 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 郭衝三事 改編的一段故事。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如張守圭...
你喜歡新三國的諸葛亮還是老版三國的諸葛亮?為什麼
其實還是老闆的比較像。陸毅演的有點裝,沒那份高深的修養。一眼就會被人識破。老版本的 也許是先入為主的感覺 總覺得老闆的更加符合諸葛亮的人物特點,而陸毅版本的總覺得相對帥了些,感覺上也 草包 了點,不是非常精明的樣子。談不上更喜歡誰,新老兩版各有可取之處。網上總有極端的人,或是罵老版製作粗糙毫無新意,...
三國志戰略版呂布怎麼玩?三國志戰略版諸葛呂布怎麼
夏侯惇馳援呂布沒有騎虎穩定,首先馳援 得 發動還得得趕在呂布決鬥之前,中間馳援發動還不會重新整理相當於有個空窗期,呂布二打一的思路還是需要騎虎,極怕軟控虛弱。董卓騎虎,甘寧騎虎都有人包括我在開發,但是效果一直不理想,徐晃騎虎厲害在於傷害疊滿後每次觸發都相當於是暴擊,而董卓甘寧走白馬弓的話不能穩定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