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放下千萬不了理解錯了!不要以為放下就是啥也不要,消極等死,甚至尋短見。
放下是相對執著來說的,如果沒有執念,也就無所謂放下了。凡夫都有執念,所以因執念而帶來無窮痛苦和煩惱。
如果認為放下就是放棄一切,消極等死,甚至悲觀厭世,這種所謂的「放下」其實也是一種執念,與凡夫無異!因為其意識深處還有很多執著的覺受存在,那種覺受是「排斥討厭」的覺受,「生活無聊沒意思」的覺受,「人生現狀很苦的覺受」等等。
另外,其還有與凡夫無異的著相存在。生活中的一切本來都是幻覺假相,其卻認為是可以給自己帶來真實「負面覺受」的真相,這本身就是一種認假為真的著相行為,凡夫以假為真,認為一切都是可以給自己帶來真實的「正面覺受」真相,所以兩者都是著相了,實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山水沒有變,關鍵在「見」上!見變了,所見就變了!
萬物不曾改變,心變了,一切都變了。天堂地獄亦然!
(僅供參考)
2樓:複述祖師講經
老法師---放下,該放下的他沒有放下,不該放下的他放下了。他把他的工作放下了,這不該放下的;該放下的,心裡面的憂慮,心裡面的牽掛,這個要放下。
讓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只有西方極樂世界,除此之外,一切憂慮牽掛統統放下了,這才叫真放下。
3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我們所說的放下,是放下沒有意義,耗損生命和精力的事情,並非責任與擔當。作家楊大俠楊科分析,放下是為了更好專注。
佛法中的放下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提問直接關聯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
佛說放下根本意是;把我想要的念頭去掉!比如求財~求物質享受~求男女慾望婚姻~都是我執。
以上所求若為眾生求是為菩薩。為自己求視為凡夫。
佛無我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還會為什麼而煩惱!有我求就有煩惱!小孩子你不給他買他喜愛的東西他就會鬧!!佛看我們就像小孩子一樣,當然這是舉個例子變通理解。
但是讓眾生直接學大乘佛法恐怕難以接受,不易修成反而入邪見,所以有了小乘佛法這個領路人。
老子曾說過他也害怕我這個身體!意思就是有我就有身有身就有求!往往執著於這個會變化衰老的身相上。!以警告世人因早些覺悟才是。後所以寫了易經希望能讓人在無常中參透人生虛幻!
佛陀的法門很多,眾生的根性堅固. 無論什麼方法能讓眾生少貪慾都是好方法。有求就是欲!!
少求少煩惱。你可以看虛雲大師的一生經歷。連吃飯都無半點要求只要讓身體能活就可以了。
在看佛陀日中一食的道理在此。是為了少欲~而不是**!---那不成了笑話。
以最少的福報供養自己也就是我。久而久之一切放下。反之天有多大人慾就有多大!!!!!!!!!!
無止境......
5樓:自然美麗
不執著,把萬事萬物都是畢竟空,無常,這樣就心無掛礙,就離見自本性不遠了。說的不正確,請指正。
6樓:周悅華
放下,應該很好理解,但我認為不是那麼簡單
有時候放下的越多,肩上的反而就越重,
比如不去執著,反而執著於不執著,還不如執著一點好,所以,看不破,就放不下,有時候理解東西不能摘出部分來想象,也可能由於一個字一句話而悟道很深 。
7樓:善問
簡單點說,就是讓你不要對不屬於自己或者很難得到的東西過於執著,當然不是說不讓你努力爭取,把握好一個度就行了。
8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就是不執著。放下不是丟掉,也不是拿起。
9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你現在在執著的煩惱和習氣,懂得舍和拋棄。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學習
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佛經裡的放下究竟是什麼意思?
11樓:度新興產業
凡聖人者,都是放下了二元對立心,而成為聖者。放下是什麼?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提起是什麼?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僧人舍家棄欲,青燈古佛,不明者以為躲避逃脫責任,而實際上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先求自己覺悟,再想法設法覺悟別人。
佛教的大乘行者,他們所作的事業,不但是自他兩利,而且是利他重於自利,為人急於為己。孫中山先生曾說:「佛教以犧牲為主義,救濟眾生」,即是有見於此而說的。
對於我們凡夫,放下,是心裡放下,事還照常做;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擔當,因為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天到晚批評別人,不知道檢點自己,就是「放不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嗔痴慢、五欲六塵,就是「放不下」。
擴充套件資料
佛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範;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其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通達佛法能為人講說的人稱為法師,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遍通經、律、論三藏的稱為三藏法師,如唐三藏法師玄奘。
12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是指對眾生執著五欲六塵所起的貪嗔痴,不要執取。就說對一切事事物物,莫起貪嗔痴妄想心,放下這個執著心,是名放下。
如《金剛經》中所說,離相、無所住、了不可得、不取於相等等都是在說放下的道理。
13樓:
放下自己的貪心與執著.
14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過去的一切 重新開始 好好生活 經歷也是一種財富
15樓:匿名使用者
究竟就是成佛了,只有把一切分別妄想執著通通放下就能究竟成佛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比如你問著個問題,就是心中尚有慾望。那麼是要求你不要問了嗎?不是的。
是因為問完後,可能有百種答案,但你心裡自然會去區別哪個才是「對的」哪個才是「錯的」。這就是放不下.....
生活中任何事情也一樣,既要努力去做每一件事,去求知識...但對結果所謂的「好」,或者所謂的「壞」。都不放心上,不會影響你的心情.....
17樓:
放下:放掉,不再想起,不再在意,不再放不下。呵呵。
18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不讓你有 貪嗔痴慢 這些邪念
19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去在意了,甚至忘記。
20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的意思是不執著,確切地說,是因為看清楚了實相之後的坦然自在。貪戀當然是因為沒有放下,但因不執著而放下,並不是厭惡,因為就像貪是不對的,是一種執著,厭惡也一樣是不對的,因為厭惡是嗔恨的一種,同樣是一種變相的執著,所以不執著而放下,這樣的放下是自在坦然的,既不貪戀,也不厭惡,無喜亦無怨。
就您的情況看,您有點走偏了。因為念佛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樣貪戀,這是好的,但由此而對生活中的事情產生厭惡,想要逃離,甚至產生煩惱,那已經是走向嗔恨了。應當及早調整心態,對生活中的事情該如理作意,該如何對待,就如何對待,守持五戒,不要執念便可。
即便對世俗生活厭離到想要出家,正確的心態也絕不是帶著厭惡現實的感覺離去,一個真正想要出家修行的人,對現實人生也是懷著一份坦然的心態的,只有真正放下了,才有可能平靜地走向修行的。
21樓:毛小迪
較勁就是害自己罷了
剛剛人不要和任何較勁
剛剛包括能不能解決,我也懶得管,反正我已經盡力了剛剛只是做事情,解決事情罷了
剛剛真真假假的事情,呵呵,我懶得分清楚
剛剛而且即使看的,我也不相信
剛剛最多招魂,看一下神經病的發病情況
剛剛找召喚的人去,我從來不召喚
1小時前刪除
病已看好,靜等召喚
昨天 06:30
有病去看
22樓:曹典之
放下那些帶給你痛苦的東西,不要爭這個爭那個的。
女乞佛團體 回覆
23樓:wjh阿麥
放下 貪 嗔 痴 慢 妄想 分別 執著
佛教放下的意思怎麼理解?
24樓:匿名使用者
放下道理很深,要細說,整個大藏經,就是教我們如何放下,在此簡單說:放下就是心裡只有一念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一念外不起別念,這就是放下了,
放下的前方便時看破,
看破了,自然而然就能放下,
看破什麼?
佛說:一切法由心想生,
心就是真心自性,真心自性的德號就叫阿彌陀佛,所以無論什麼境界,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一念,就是禪定,就開智慧,如果起別念,就是妄想執著,就是煩惱,
為了方便理解,在此把阿彌陀佛比作手,
那麼手勢就是妄想執著,——別念,
無論任何手勢現前時,心裡始終保持清醒的一念:手,如果有一念不是手,則必定是手勢實有的妄想,而實際上手勢是不存在的,於是被帶入輪迴,帶入煩惱,不能自拔,
樓主給採納把。
25樓:吉映冬
佛法中的放下是指放下「貪、嗔、痴、慢、疑」。「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成佛的功德彙集,常唸佛可以開顯智慧,破除貪嗔痴慢疑。
佛教放下是什麼意思
26樓:du知道君
放下的意思是不執著,確切地說,是因為看清楚了實相之後的坦然自在。貪戀當然是因為沒有放下,但因不執著而放下,並不是厭惡,因為就像貪是不對的,是一種執著,厭惡也一樣是不對的,因為厭惡是嗔恨的一種,同樣是一種變相的執著,所以不執著而放下,這樣的放下是自在坦然的,既不貪戀,也不厭惡,無喜亦無怨。
就您的情況看,您有點走偏了。因為念佛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樣貪戀,這是好的,但由此而對生活中的事情產生厭惡,想要逃離,甚至產生煩惱,那已經是走向嗔恨了。應當及早調整心態,對生活中的事情該如理作意,該如何對待,就如何對待,守持五戒,不要執念便可。
即便對世俗生活厭離到想要出家,正確的心態也絕不是帶著厭惡現實的感覺離去,一個真正想要出家修行的人,對現實人生也是懷著一份坦然的心態的,只有真正放下了,才有可能平靜地走向修行的。
27樓:不過四點半
簡單的來說就是告訴你,不再去追求,追究,尋找!!!!凡是總有對錯,總要有個結果,總有受傷的一方,你故意執著,就會無限痛苦,說白了你讓人罵了,你總想著罵回去這樣你看見這個人會仇恨,看見認識他的人會多想,當你把這份執念放下,他還是他對你無任何影響,至於他的朋友本來你們就不相識,何來仇恨
佛說什麼才是放下
28樓:
學佛,要緊的是學放下。佛教我們放下,這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放下,一切隨緣,沒有牽掛,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你就自在了。
從**放起?先從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身外之物放起。
你命裡面有財富,偏偏把財富舍掉,不要了,這個對不對?這也是不對的。為什麼?
你有心。沒有財富的人一天到晚動腦筋想辦法賺錢,這也錯誤的,為什麼?那是你的妄念。
你不修福,你哪來的福報?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求不來的,這個明瞭之後,你自然會放下。放下,你的心就清淨了。心地清淨無為,心裡面沒有得失、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你說這多自在!
在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勸勉同修,放下從**放起?從不分別、不執著做起。具體下手之處,就是一切法不可得,《般若經》上講得好,《心經》說得很清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真的是如此。
所以我們面對一切法,頭一個要放下對立的念頭,我從這裡做起;第二要放下控制的念頭;第三要放下佔有的念頭。如果我們對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沒有對立,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多自在!這是修道嚴重的業障,這一關突破,別的關都好過,這一關是最難突破的。
這樣,這人生還有樂趣嗎?有樂趣,真有,不造業了。賢首大師教我們隨緣妙用,隨緣有樂趣,事事無礙。
妙用是什麼?不對立是妙用,不控制是妙用,不佔有是妙用;如果隨緣裡面起了對立、控制、佔有,那叫造業,就不是妙用。
造業就感得業報,業報裡面有善有惡,善就感三善道的業報,惡就感三惡道的業報。如果是對人,對一切有情眾生,肯定有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都變成冤親債主,就這麼回事,我們不能不知道怎麼化解?你能把這三樁事情真做到,不對立、不控制、不佔有,所有的冤結都化解了。
冤結是雙方面才能結得上,我這一面解開,那邊想報復也沒有法子報復。為什麼?物件沒有了,物件不存在,這個重要!
佛教 放下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的性體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放下 人生苦短,不要對任何事物耿耿於懷,對功名利祿 富貴得失 悲歡離合 嗔恨嫉妒 憂悲苦惱,就得要 放下 所謂 放下 就是不要過分計較。一個人如果無論什麼傳統都放下了,他的人生還能擁有什麼呢?所以正念要提起,正義的行為要提起,正語要提起,正見要提起,慈悲要提起,道德要提起,善緣要提起,精勤要提...
放下執念迴歸安寧什麼意思,放下執念是什麼意思?
當放開依戀時,您的思想可以恢復和平與正常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過上和平的生活。只有這樣,我的人生道路才會越來越長。只有放下了錯誤的事情,您才能遇到合適的人。在那一刻和每一天,都要活著,不要固執和貪婪。生活中沒有絕望,也沒有辦法去了解它。生活是無止境的,沒有辦法透視。一天零一個晚上重生,為什麼新想法...
愛是什麼?為什麼男人說放下就放下,說不愛就真的不愛了
優柔寡斷不是男人專屬 但個別也有 感情不是兒戲 遇到這樣的男人 該放就早點放手 以免傷的是你自己 採納謝謝 不愛就放他走吧,不愛自己的男人留著也不是你的。給自己多一點尊嚴,祝他幸福。其實沒有什麼感情是說不愛就不愛了 就像你看到的只是大壩垮塌的那一瞬間 你看不見的那些底層已經被破碎 愛是願意為對方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