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國際媽咪育嬰
1。學會正確引導孩子。小孩子是一張白紙,要畫上美麗的圖畫需要家長去引導。
從不會走到會走路,那時走路的樣子可能很可愛,但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我們不要怕孩子會不會摔跌,會不會摔疼,因為那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可能我們家長怕這怕那,把許多事情給包辦了,那恰恰失去了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機會。
早上起來,我們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計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後再幫他整理整理;吃飯讓他自己吃,哪怕飯粒掉了一地,不要責怪他,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2.要從興趣入手,不要強求。孩子看著我們拖地總覺得好玩,也拿來拖把幫我們拖,可結果把地拖得像在畫花,我們還是表揚了他,結果一次比一次起勁,一次比一次幹得好。
孩子的刷牙也是從興趣開始,那時他看我們刷牙很有趣,也吵著要拿牙刷來刷牙,也這樣,養成了他每天刷牙的習慣。如果我們強求他拖地或刷牙,可能到現在他還不想做。
3.少指責,多肯定,多幫助。孩子洗臉洗腳把水弄得滿地都是,我們不會大聲去責怪他,而要教導他如何洗臉洗腳;飯吃完了,他把碗自己拿到廚房去,不小心打碎了,我們只是讓他下次小心。
孩子是聰明的,他會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只要我們家長多指導,少插手,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儘自己的努力去幹,相信他會越幹越好。
2樓:小玖育兒說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3樓:匿名使用者
還記得魏永康嗎?他被稱為東方神童。兩歲時就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已經完成所有小學課程,八歲進入重點中學學習,13歲考入大學物理系。
就是這樣輝煌但人生卻在16歲時戛然而止,16歲魏永康被中科院勸學回家。
造成魏永康悲劇產生竟是由於他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聽起來讓人不可思議,那就要從他的母親說起了。魏永康的母親總是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信念來教育孩子,在家中從來不讓魏永康做任何家務事,直到高三,她的母親還親自給他餵飯。
魏永康上大學之後,沒有了母親的照顧,他無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冷了熱了,不知道添減衣物,房間不會打掃,髒衣服到處亂扔,他經常一個人在寢室看書,竟忘了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最後被中科院勸學回家。
類似於魏永康的孩子,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很多,是什麼導致這種這些孩子喪失了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01.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缺乏自理能力?
魏永康的母親和中國大多數的母親都存在一個問題:重視學習能力,忽視獨立意識教育。
1.家長不重視孩子的獨立意識培養
很多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根本不需要培養獨立的能力,等他長大之後自己就學會了。還有的家長天真的認為,自己每天受死受活,不能再讓孩子吃這些苦,應該讓他們享受生活。
2.家長的包辦代替
孩子吃飯慢就去催著喂,孩子遇到了挫折就替孩子去解決。這種包辦代替其實是在剝奪孩子的自我能力,當孩子習慣了一切都由家長包辦代替之後,自然也就形成了事事依賴家長的壞習慣。
02.缺乏自理能力,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1.缺乏自理能力,孩子變得懶惰
家長的包辦代替讓孩子習慣依附於別人生活,容易養成懶惰的壞習慣,在生活中總等著家人去幫他們,時間久了,孩子只會越來越懶,什麼事情都不想做。
2.缺乏自理能力,孩子不懂得感恩
孩子習慣什麼都讓父母去做,慢慢他們就會覺得這一切都是應得的,父母就應該付出,自己就應該享受,這樣下去孩子不懂得感恩,將來何談孝敬父母?
3.缺乏自理能力,孩子沒有責任心
孩子沒有自理能力,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遇事推卸責任,沒有責任心。他們總覺得有任何事情家長會替我承擔,就算是因為我犯了錯,那也不是我的原因,是別人的原因。這種生活方式會讓孩子缺乏責任心,無法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將來怎樣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看似小小的自理能力,危害竟這麼大,為了避免產生同樣的悲劇,家長要從小鼓勵孩子,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具體怎麼做,家長可參考以下這幾點。
03.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應該怎麼做?
認知心理學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方式保持獨立,那麼我們就認為這個人擁有獨立的人格。
想讓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就需要從小培養自理能力開始。
1.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兩歲的孩子是獨立意識發展最快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自我意識萌芽開始發生,此時的孩子會表現出最初的自我概念,這個時候他們總會用第一人稱「我」來表達自己,並開始出現「給我」,「我會」等能表達自我意識的詞語。
這其實是孩子邁出了獨立發展的第一步,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會把事情做糟糕而拒絕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勇敢邁出第一步。
孩子想幫忙擦桌子,就給他一塊抹布;孩子想自己倒水喝,就給他一個摔不壞的杯子;孩子想自己掃地,那就任由它揮舞。
家長要記住的是當孩子想勞動時,不要拒絕他。
2.懂得鼓勵和支援孩子
當孩子獨立做了某件事之後,家長的態度是如何呢?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幼稚就去嘲笑他,面對孩子的失敗,家長要安慰鼓勵。
父母的鼓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孩子面對困難不敢嘗試的時候,父母的一句「你真勇敢」,「再試一試」,都會讓孩子們充滿力量。
當孩子想做某件事的時候,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父母都應該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帶孩子外出的時候,讓孩子拿著自己的書包;和孩子去超市買東西吃,讓孩子幫忙付款結賬;孩子膽小內向,可以讓他試著打**進行溝通……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家長都要對她的勇敢進行賞識,因為孩子勇敢的邁出第一步,戰勝了自己的怯懦,這一點是必須給予肯定的。
3.為孩子創造鍛鍊的機會
有的家長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但卻遇到了一個問題:孩子不願意動手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一開始做任何事情都有著極高的熱忱,可能父母不經意的阻撓與介入,讓孩子失去獨立做事的熱情,從來喪失自我鍛鍊的機會。
家長要有意識培養孩子接觸社會的能力,為他們適當創造鍛鍊的機會。
如果孩子對外面的世界興趣很大,想嘗試一下,家長應該抓住機會鼓勵孩子去做,不要在乎結果如何,而是應該注重孩子通過嘗試獲得經驗,鍛鍊能力,培養自信的能力。
當孩子接觸的事情多了之後,自信心也會逐漸增強,獨立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4.對孩子要充滿耐心
孩子做事喜歡磨磨蹭蹭,這對於一些性格急躁的媽媽來說是一件麻煩事。有時候家長不經意的一句煩心話,不可能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應該反思一下,在培養孩子獨立的過程中是否傷害了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本身就是一項長期繁瑣的工作,這就需要家長付出足夠的耐心,若家長沒有耐心時常對孩子大發脾氣,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從而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所以,家長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忍不住發火的時候,你先冷靜三十秒,分散一下注意力,當自己不生氣了,再去面對孩子。
結語: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並不是一件簡單易行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從簡到難的過程。家長應該按照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其設定簡單到複雜的生活任務,孩子只有具備獨立的生活能力,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實現自我成長。
家長切勿出於溺愛,別對孩子沒有任何要求,當愛變成了害,一切為時晚矣,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
所以說,家長們放手吧,讓孩子獨立成長,才是對他最好的愛。
4樓:30秒不
第一點就是要讓孩子從小的事情上做起,當孩子從小事情做多了之後就會積累一定的經驗,再就是家長在做事情的時候,要讓孩子多跟著去學習。
5樓:職場達人柚子
從小要讓孩子自己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可以自己洗一些穿過的襪子用過的毛巾等等,讓他在這個家裡面有參與感。等年齡不斷增大,可以多佈置一點家務給他。
6樓:職場養老小精靈
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例如疊被子,洗襪子,幫忙刷碗,幫忙拖地等等。
如何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7樓:匿名使用者
一、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獨立意識大大增強。他們會對一些簡單的事情表示出極大的興趣,產生想要動手一試的慾望。這時,要及時發現幼兒想要自己動手的願望,不能一手包辦,全部替幼兒完成,而是恰當的把握時機,鼓勵幼兒大膽動手嘗試,並在旁邊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協助,與孩子一起積極探索。
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機會,就會自發地獨立進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獨立性。
二、 要求幼兒學會自理
幼兒成長到一定階段,對於幼兒自己的事情應要求幼兒自己做,訓練幼兒的動手能力,使幼兒儘早學會生活自理。許多幼兒在家中是「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了讓父母代辦一切。對於這些孩子不能給予簡單、粗暴的批評,而要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幫助他逐漸學會幹自己的事情,並鼓勵他向自理能力強的小朋友學習,早日提高自理能力。
三、 引導幼兒學會獨立應變
對於幼兒不會的事情,要引導幼兒學著做。幼兒第一次做某事時總會有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作為教師要重視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不能看到幼兒不會就焦慮失望,也不能輕易的一手包辦,而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耐心地教會幼兒一些基本技能,完成一些簡單的事情,當幼兒表現較好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並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幼兒不斷提高動手能力,引導幼兒學會獨立,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事情,並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對於這些生活基本措施,都可以設計一些活動,讓幼兒學會獨立應變。
首先,我提出問題,出示**,如:媽媽生病、自己迷路,忽然著火,請幼兒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經念說說該怎麼處理。
四、 督促幼兒堅持獨立
對於幼兒能做的事情要督促幼兒及時做。大多數幼兒做事沒有堅持到底的決心,只憑一時的新鮮做事,不能保持持久,而獨立性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需要對幼兒進行反覆的強化和持之以恆的引導,使幼兒萌生獨立的願望,並將願望逐步轉化為獨立做事的能力和習慣。
從個人份內工作(家務)開始
父母不妨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髒衣服放進籃子裡;讓孩子慢慢習慣其實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2、工作計劃表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工作計劃表,並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
3、從趣味活動(遊戲)中學習
a.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開著一輛清潔車,清掃各種玩具和東西,然後交給收購員(即媽媽)處理。藉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b.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做家務遊戲。
「娃娃,平常都是媽媽做飯給你吃,今天你也炒個菜給媽媽吃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現在我們一起將桌子、盤子、碗收乾淨好嗎?
」藉由遊戲達到教育效果。
4、引導
(1)擇菜:讓孩子一起參與,從擇菜到洗菜,讓孩子知道所吃的菜餚需要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2)洗米、煮飯:從開啟米缸舀米,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並告訴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時,也可以告訴孩子,這水除洗米外,還可以留著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讓孩子除了參與家務外,還能教育孩子節約概念。
(3)掃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塊孩子專用的抹布及掃把,讓孩子試著去做家務,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弄乾淨。
(4)晒、收、疊衣服:晒衣服時可請孩子幫忙拿衣架,由媽媽晾衣服;收衣服時,孩子還小,可由他負責拿自己的衣服;疊衣服時,孩子也可以學習摺疊及分類放好。
做家務的態度
此外,為了讓孩子以做家務為樂,父母可以製作一份家務成績單,逐項打分數,並給予適當的鼓勵,也讓孩子瞭解父母平時做家務的辛苦。
父母在引導孩子學習做家務時,也應留意一些事項,包括:
1.各年齡的幼兒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做家務的要求,應視孩子能力範圍,不宜超過,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
2.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做家務,面對孩子越幫越忙,把現場搞得一塌糊塗、亂七八糟時,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確示範方法。
3.「多容忍、少責備」,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口氣要溫和,不宜破口大罵,有耐心、有步驟地、以遊戲的方式和心態教導孩子學習。
4.父母本身對做家務的態度要端正,勿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察覺出做家務是件令人討厭的事情。此外,夫妻倆對家務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產生「做家務是女孩的事情」的錯誤觀念,應讓孩子有正確認識,「家」是屬於每個人的,所以屋裡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義務去做。
5.在滿足寶寶好奇與學習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
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是溺愛,從而影響了獨立意識的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較差。想要克服這種依賴心理,培養獨立自理能力,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1 努力創造條件,珍惜鍛鍊機會。如果父母現在還是過分嬌慣溺愛你,你可以在感謝他們良苦用心的同時,跟他們說明道理,讓他們認...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怎麼辦,孩子剛上大學,自理能力差,怎麼辦
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重點應抓好以下幾點 1 使孩子樹立生活自理意識。這是從思想上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起點。要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首先必須使孩子樹立一種自理意識,讓他懂得,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讓他人代勞是不光彩的。有了這種自理意識,才能促使孩子自覺行動起來。2 要信任孩子,不要過多幹涉。人做任何事情...
如何培養快速閱讀能力,如何提高快速閱讀能力
提高閱讀能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讀,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歸納 分析 總結 反思。下面分享一點閱讀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首先,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 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 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閱讀理解效率 同時...